![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4/28/wKhkGWXmcYeAUj8bAAJH6x4G7UU394.jp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4/28/wKhkGWXmcYeAUj8bAAJH6x4G7UU3942.jp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4/28/wKhkGWXmcYeAUj8bAAJH6x4G7UU3943.jp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4/28/wKhkGWXmcYeAUj8bAAJH6x4G7UU3944.jp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4/28/wKhkGWXmcYeAUj8bAAJH6x4G7UU3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二)(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验卷(二)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2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笼统(lǒng)睥睨(nì)干系(gān)铢两悉称(chèn)
B.遗诏(zhào)囫囵(hú)桥堍(tù)战战兢兢(jìng)
C.侦辑(zhēn)行头(háng)收揽(lǎn)一气呵成(hē)
D.掂量(diàn)夙夜(sù)驾驭(yù)千均之力(j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抱歉草长莺飞旁鹜默不关心
B.阔绰矫揉造作浮燥振耳欲聋
C.荧光大发雷霆崇拜鞠躬尽瘁
D.娉婷神采弈弈帐蓬李代桃僵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经七十载流金岁月的文化公园在中秋假期举办花灯展览,成功吸引无数游人到此附庸风雅。
B.课堂讨论有助于大家交流意见、碰撞出思维火花,但有的同学喜欢言不及义,浪费宝贵时间。
C.许多年轻人在中秋节穿汉服到永庆坊打卡,街边卖灯笼的小贩强聒不舍,场面热闹堪比花市。
D.我们读到好文章时,虽无法全部抄下来,但能断章取义地截取精华部分,也能领略文章精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C.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D.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打“疲劳战”。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序和表都是古代常用的文体。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等。
C.《变色龙》的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戏剧文学即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人过去对写字是非常敬仰的,写起字来,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感觉。____,____。
____,____。但是也有好处,它非常优雅,有一种风度,有一种格调,更有一种品位。
①这有它不好的一点:大众读不懂
②写起来,又是对仗又是成语,有时还要套用生僻的典故
③他要明窗净几,沐浴焚香,书童研墨等
④因为字本身就非常优美,写的时候,吟哦再三
A.④③②①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7.综合性学习(7分)
请你参加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将“国”字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1分)
(2)下面是“家国情怀”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中的一段话,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2分)
如果祖国是大海,那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祖国是大地,那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
(3)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古往今来,中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
请你任选一位,为其写一段赞语。(2分)
例如:范仲淹、辛弃疾、毛泽东、钱学森、钟南山等
假如你是学校的小记者,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向钟南山爷爷提一个采访问题。(2分)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5分)
(1)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无限辛酸和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4)《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冰天雪地之景,给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两句写秋天边塞风光,借传说中北雁飞至衡阳回雁峰而止的典故,反映身处塞外的思归之情。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阅读(5分)
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①。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②。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③。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④。
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南朝宋谢朓《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②暝色:暮色。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④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的亭舍,亲友离别之时,送客者往往止步于此。按旧制,五里设置一短亭,十里设置一长亭。
9.根据全词内容和意境,诗中与“空”“更”二字相呼应最为密切的字是()
A.伤B.愁C.急D.归
10.全词掇取的景物有哪些?借此移情、寓情、传情,反映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悲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英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悲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③是贵义于其身也贵:
④万事莫贵于义也于: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下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B.大主尝闻布衣之怒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C.所恶有甚于死者受地于先王
D.争一言以相杀徒以有先生也
13.下列对文字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甲]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C.墨子完全赞同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的行为,他认为为了捍卫正义,可以去厮杀,去战斗,去牺牲。
D.墨子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一个“义”字,士的根本当然也就在于“义”,义甚至重于士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与孟子所讲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
14.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5.[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2分)
(三)名著导读(4分)
16.班主任张老师带领大家开展《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
读诗要关注意象《我爱这土地》(节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除“土地”外,艾青的诗歌里还经常出现哪个意象?①
读诗要体会情感《黎明》(节选)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时/我只会可怜的凝视东方/……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问向东方:“黎明你怎不到来?”联系1937年的年代背景,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是:②
读诗要品味语言《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从“含着笑”“洗”“提”“切”“掏”“扇”等神态、动作描写中可看出大堰河③、的美好品质。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用心一者事必成
①“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用心专一、持之以恒,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激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人生就能因此而精彩,事业就能因此而辉煌。
②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南仁东二十四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无不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③坚持一时或许是激情使然,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力、忍耐力的综合考验。赵声良与61窟,张元林与285窟,苏伯民与85窟……一事一生,一人一窟,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用卓著的研究成果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也让人们感受到“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魅力。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
④从生活现实看,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剪去人生之树上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叶茂枝繁。当专注成为习惯,就会内化为一种强大力量,支撑我们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踏上事业精进之路。
(:暨佩娟。有删改)
①在如今的网络社会,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档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
②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在进行手机阅读时,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思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做到专注,陷入了碎片化思维因境。
③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或许,读书能够破解。
④读书使人专注。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人们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早已忘却了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你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部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眼下的文字在这安定思绪的作用下与记忆中的事物结合碰撞,在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
⑤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视觉性强的图片、有趣的视频来说,书籍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个故事脉络变得清晰,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读者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同时也提升了专注力。
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是一种情怀,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更是打开专注之门的钥匙,对长期居于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人而言,十分需要读书这一份情怀,这一剂良药,这一把钥匙。
(:张彩峰。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开头引用经典名句引出本文的论点,同时作为论据论证本文的论点。
B.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能帮我们取得事业成功。
C.采用“分一总”式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
D.第③段运用反问,进一步论证读书能够破解碎片化思维困境,使人更加专注的观点。
E.举闻一多的事例,并通过引用诗词、运用比喻等使论证语言准确而又不乏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8.第②段在事实论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2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的中心论点。
(2分)
宁宁同学又一次因为上课不专注,被老师批评,情绪低落的他向你求助,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结合两个文本的相关内容,告诉他应如何培养专注力。(3分)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永远的仙人掌
刘德刚
①爷爷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父亲刚满十八。爷爷对我父亲说,你必须得去代课,鹰嘴岩小学是离不得人的。年轻气盛的父亲有他自己的理想,磨蹭着,没有立马行动,爷爷暴跳如雷,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父亲没能拗得过爷爷,到乡中心校去报到了。
②一座山翻过来,一条河出现在面前。好不容易来到河对岸,一座更高的山出现在父亲面前,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夜幕袭来,父亲早已是一身汗水,鹰嘴岩小学终于出现在面前。学校的王校长,顶着夜色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我的父亲。父亲问,学校一共就我们两个人?对,王校长说,以前是跟你爸爸一起,你子承父业,了不起啊。父亲叹了口气。
③昏暗的灯光下,我的父亲和王校长一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煮了一碗面条。王校长说,这就算是你参工的第一顿饭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在他用筷子翻动面条时,才发现,面条最下面,还有两个香喷喷的煎鸡蛋,一种朴实的感动,就悄然涌进了我父亲的心头。
④第二天,父亲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教师生涯,周围的群众听说前几天退休的那个刘老师的儿子又来代课了,都跑到学校看来了。王校长说,人家小刘是高中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哪儿是不放心嘛,有人说,我们就是想来看看,顺便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了,没了,父亲说,挺好的。听了这话,大家才放心了一样,留下衣兜或裤兜里装着的两个鸡蛋,或是两把绿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学校。
⑤后来,父亲对王校长说,学校是不是该栽点花草,漂亮一些。王校长叹口气说,这山高缺水,土地贫瘠沙化,连好一些的花都是留不住的。
⑥父亲抬起头看见,王校长的眼里,隐隐有一种失落。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那这样吧,父亲说,不裁名花,裁那些好养易活的花草,就能留住了。王校长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千沟万壑的皱纹如水纹般一圈圈荡漾开来。
⑦在父亲的努力下,学校有了花台,有了唯一的花草——仙人掌。仙人掌不择条件,放到哪儿都能存活。伴着朗朗书声,它悄悄拔节生长,几个月后,在仙人掌的顶端,竟然有了好几朵骄傲开放的小花。
⑧一年后,王校长问我父亲,你还代吗?父亲一头雾水,说,当然还代,教书挺好的,不代,这里的孩子怎么办?王校长握住我父亲的手,哽咽着说,谢谢。时光如梭,转眼,父亲在鹰嘴岩村小扎根有三十年了。
⑨一年前,我高考落榜,心灰意冷,打算到南下打工。留下来,父亲说,同我一起,到鹰嘴岩村小去。我抬起头,第一次,真的,二十年来,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端详着我的父亲。父亲老了,不知何时,他的鬓角开始有了粉笔般灰白的白发,他的脸庞有了木黑板般龟裂的皱纹。不知为什么,我竟没有找到拒绝我父亲的理由。
⑩同父亲一起来到那所村小,一样的是三个小时以后。学校就我们父子俩,父亲也像当年的王校长一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给我煮了一碗面条。吃吧,父亲说,习惯了就好了。翻开面条,我发现,碗底,仍然有两个黄灿灿的煎鸡蛋。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我背转身,将面条吃得呼呼响,以掩盖我那轻微的啜泣声。
第二天,我发现,父亲曾说起过的那些仙人掌,早已枝繁叶茂,层层叠叠。父亲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王校长当年没有说错,好花是留不住的,只有这仙人掌,不择条件,好栽。顺着父亲看的方向,我发现,经过昨晚雨水的洗涤,那些花台中的仙人掌,似乎又长高了,而且,更绿、更靓了。
最叫人惊喜的是,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
21.请补写完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心理变化。(4分)
人物事件人物心理
爷爷叫父亲到鹰嘴岩小学代课不愿意代课
父亲吃着王校长煮的面①
②下决心扎根乡村教育
父亲说动我到鹰嘴岩小学代课③
④激励我不畏艰辛
22.方法用得好,词语用得妙,往往会使小说语言更具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2分)
一座山翻过来,一条河出现在面前。好不容易来到河对岸,一座更高的山出现在父亲面前,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夜幕袭来,父亲早已是一身汗水,鹰嘴岩小学终于出现在面前。
“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王校长所说的话的理解。(2分)
“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永远的仙人掌”,在文章中有何妙用?(3分)
三作文(50分)
26.做攀登者勇攀高峰,当追梦人追求卓越。向阳而生,咸咸的汗水和苦涩的泪水终将灌溉我成长。青春无悔,灿烂的朝阳和满天的繁星见证我们不朽的芳华。青春在上,不辜负每一点花香。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不辜负每一点花香题目二:▲使我成长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600字
800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验卷(二)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2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笼统(lǒng)睥睨(nì)干系(gān)铢两悉称(chèn)
B.遗诏(zhào)囫囵(hú)桥堍(tù)战战兢兢(jìng)
C.侦辑(zhēn)行头(háng)收揽(lǎn)一气呵成(hē)
D.掂量(diàn)夙夜(sù)驾驭(yù)千均之力(jūn)
A
A正确Bjìng—jīngC.辑—缉háng—xíngD.diàn—diān均—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抱歉草长莺飞旁鹜默不关心
B.阔绰矫揉造作浮燥振耳欲聋
C.荧光大发雷霆崇拜鞠躬尽瘁
D.娉婷神采弈弈帐蓬李代桃僵
C
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A.有误,“旁鹜”的“鹜”应改为“骛”,“默不关心”的“默”应改为“漠”;B.有误,“浮燥”的“燥”应改为“躁”,“振耳欲聋”的“振”应改为“震”;C.正确;D.有误,“神采弈弈”的“弈弈”应改为“奕奕”,“帐蓬”的“蓬”应改为“篷”。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经七十载流金岁月的文化公园在中秋假期举办花灯展览,成功吸引无数游人到此附庸风雅。
B.课堂讨论有助于大家交流意见、碰撞出思维火花,但有的同学喜欢言不及义,浪费宝贵时间。
C.许多年轻人在中秋节穿汉服到永庆坊打卡,街边卖灯笼的小贩强聒不舍,场面热闹堪比花市。
D.我们读到好文章时,虽无法全部抄下来,但能断章取义地截取精华部分,也能领略文章精华。
B
A.有误,附庸风雅: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C.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D.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打“疲劳战”。
B
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安全保护”后面加上“意识”。B.正确;C.有误,动宾搭配不当,“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可把“和规模“去掉”,也可在“规模”之前加上“扩大了校园环境改造”。D有误,用词不当,多用否定词“不”,造成句意相反,属于否定词使用不当,“切忌”与“不要”可去掉其中一个。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序和表都是古代常用的文体。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等。
C.《变色龙》的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戏剧文学即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B
ACD.正确。
B.“序”和“表”说反了,应该是“表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序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等。”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人过去对写字是非常敬仰的,写起字来,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感觉。____,____。
____,____。但是也有好处,它非常优雅,有一种风度,有一种格调,更有一种品位。
①这有它不好的一点:大众读不懂
②写起来,又是对仗又是成语,有时还要套用生僻的典故
③他要明窗净几,沐浴焚香,书童研墨等
④因为字本身就非常优美,写的时候,吟哦再三
A.④③②①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C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通读选文与选项可知,③句“他要明窗净几,沐浴焚香,书童研墨等”照应前文“精神贵族的感觉',应为首句;④句“因为……"解释③句中他"这样做的原因,故这两句排序为③④;②句“写起来.……又是………"照应④句“写的时候,吟哦再三”,故②句在④句之后;①句“这有它不好的一点:大众读不懂"照应②句“又是对仗又是成语,有时还要套用生僻的典故”,又与后文"“但是也有好处"相关联,所以①句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③④②①;
7.综合性学习(7分)
请你参加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将“国”字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1分)
(2)下面是“家国情怀”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中的一段话,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2分)
如果祖国是大海,那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祖国是大地,那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
(3)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古往今来,中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
请你任选一位,为其写一段赞语。
例如:范仲淹、辛弃疾、毛泽东、钱学森、钟南山等
(4)假如你是学校的小记者,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向钟南山爷爷提出一个采访问题。
(1)国
(2)示例:如果祖国是蓝天,那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抹云彩;如果祖国是花园,那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朵鲜花。
(3)示例:钟南山,在武汉危急的时候,您挺身而出,走进武汉,像一座山一样,让人们内心得以安稳,您是祖国的骄傲!
(4)示例:钟南山爷爷,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5分)
(1)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无限辛酸和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4)《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冰天雪地之景,给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两句写秋天边塞风光,借传说中北雁飞至衡阳回雁峰而止的典故,反映身处塞外的思归之情。
(1)千里共婵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阅读(5分)
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①。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②。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③。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④。
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南朝宋谢朓《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②暝色:暮色。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④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的亭舍,亲友离别之时,送客者往往止步于此。按旧制,五里设置一短亭,十里设置一长亭。
9.根据全词内容和意境,诗中与“空”“更”二字相呼应最为密切的字是()
A.伤B.愁C.急D.归
10.全词掇取的景物有哪些?借此移情、寓情、传情,表现手法极为娴熟,反映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9.B
10.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魄惆怅的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悲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英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悲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③是贵义于其身也贵:
④万事莫贵于义也于: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下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B.大主尝闻布衣之怒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C.所恶有甚于死者受地于先王
D.争一言以相杀徒以有先生也
13.下列对文字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甲]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C.墨子完全赞同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的行为,他认为为了捍卫正义,可以去厮杀,去战斗,去牺牲。
D.墨子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一个“义”字,士的根本当然也就在于“义”,义甚至重于士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与孟子所讲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
14.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5.[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
11.“辟”同“避”,“躲避"的意思;假如,假使;以……为贵;比
12.A
13.C
14.①不只贤明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②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
15.万事莫贵于义;舍生取义
(三)名著导读(4分)
16.班主任张老师带领大家开展《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
读诗要关注意象《我爱这土地》(节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除“土地”外,艾青的诗歌里还经常出现哪个意象?①
读诗要体会情感《黎明》(节选)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时/我只会可怜的凝视东方/……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问向东方:“黎明你怎不到来?”联系1937年的年代背景,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是:②
读诗要品味语言《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从“含着笑”“洗”“提”“切”“掏”“扇”等神态、动作描写中可看出大堰河③、的美好品质。
太阳;表现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光明、对黎明的渴望;善良;勤劳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用心一者事必成
①“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用心专一、持之以恒,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激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人生就能因此而精彩,事业就能因此而辉煌。
②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南仁东二十四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无不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③坚持一时或许是激情使然,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力、忍耐力的综合考验。赵声良与61窟,张元林与285窟,苏伯民与85窟……一事一生,一人一窟,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用卓著的研究成果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也让人们感受到“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魅力。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
④从生活现实看,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剪去人生之树上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叶茂枝繁。当专注成为习惯,就会内化为一种强大力量,支撑我们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踏上事业精进之路。
(:暨佩娟。有删改)
①在如今的网络社会,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档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
②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在进行手机阅读时,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思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做到专注,陷入了碎片化思维因境。
③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或许,读书能够破解。
④读书使人专注。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人们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早已忘却了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你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部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眼下的文字在这安定思绪的作用下与记忆中的事物结合碰撞,在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
⑤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视觉性强的图片、有趣的视频来说,书籍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个故事脉络变得清晰,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读者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同时也提升了专注力。
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是一种情怀,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更是打开专注之门的钥匙,对长期居于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人而言,十分需要读书这一份情怀,这一剂良药,这一把钥匙。
(:张彩峰。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开头引用经典名句引出本文的论点,同时作为论据论证本文的论点。
B.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能帮我们取得事业成功。
C.采用“分一总”式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
D.第③段运用反问,进一步论证读书能够破解碎片化思维困境,使人更加专注的观点。
E.举闻一多的事例,并通过引用诗词、运用比喻等使论证语言准确而又不乏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8.第②段在事实论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2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的中心论点。
(2分)
宁宁同学又一次因为上课不专注,被老师批评,情绪低落的他向你求助,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结合两个文本的相关内容,告诉他应如何培养专注力。(3分)
17.C;D
18.所举事例中的人物南仁东和黄旭华均是在各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论据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前面“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9.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更是打开专注之门的钥匙。
20.宁宁,你没有必要忧虑。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首先,爱上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更是打开专注之门的胡匙;其饮,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自我支配的时间,可以打球、下棋、读书,不能光玩手机;第三,就是要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永远的仙人掌
刘德刚
①爷爷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父亲刚满十八。爷爷对我父亲说,你必须得去代课,鹰嘴岩小学是离不得人的。年轻气盛的父亲有他自己的理想,磨蹭着,没有立马行动,爷爷暴跳如雷,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父亲没能拗得过爷爷,到乡中心校去报到了。
②一座山翻过来,一条河出现在面前。好不容易来到河对岸,一座更高的山出现在父亲面前,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夜幕袭来,父亲早已是一身汗水,鹰嘴岩小学终于出现在面前。学校的王校长,顶着夜色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我的父亲。父亲问,学校一共就我们两个人?对,王校长说,以前是跟你爸爸一起,你子承父业,了不起啊。父亲叹了口气。
③昏暗的灯光下,我的父亲和王校长一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煮了一碗面条。王校长说,这就算是你参工的第一顿饭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在他用筷子翻动面条时,才发现,面条最下面,还有两个香喷喷的煎鸡蛋,一种朴实的感动,就悄然涌进了我父亲的心头。
④第二天,父亲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教师生涯,周围的群众听说前几天退休的那个刘老师的儿子又来代课了,都跑到学校看来了。王校长说,人家小刘是高中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哪儿是不放心嘛,有人说,我们就是想来看看,顺便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了,没了,父亲说,挺好的。听了这话,大家才放心了一样,留下衣兜或裤兜里装着的两个鸡蛋,或是两把绿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学校。
⑤后来,父亲对王校长说,学校是不是该栽点花草,漂亮一些。王校长叹口气说,这山高缺水,土地贫瘠沙化,连好一些的花都是留不住的。
⑥父亲抬起头看见,王校长的眼里,隐隐有一种失落。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那这样吧,父亲说,不裁名花,裁那些好养易活的花草,就能留住了。王校长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千沟万壑的皱纹如水纹般一圈圈荡漾开来。
⑦在父亲的努力下,学校有了花台,有了唯一的花草——仙人掌。仙人掌不择条件,放到哪儿都能存活。伴着朗朗书声,它悄悄拔节生长,几个月后,在仙人掌的顶端,竟然有了好几朵骄傲开放的小花。
⑧一年后,王校长问我父亲,你还代吗?父亲一头雾水,说,当然还代,教书挺好的,不代,这里的孩子怎么办?王校长握住我父亲的手,哽咽着说,谢谢。时光如梭,转眼,父亲在鹰嘴岩村小扎根有三十年了。
⑨一年前,我高考落榜,心灰意冷,打算到南下打工。留下来,父亲说,同我一起,到鹰嘴岩村小去。我抬起头,第一次,真的,二十年来,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端详着我的父亲。父亲老了,不知何时,他的鬓角开始有了粉笔般灰白的白发,他的脸庞有了木黑板般龟裂的皱纹。不知为什么,我竟没有找到拒绝我父亲的理由。
⑩同父亲一起来到那所村小,一样的是三个小时以后。学校就我们父子俩,父亲也像当年的王校长一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给我煮了一碗面条。吃吧,父亲说,习惯了就好了。翻开面条,我发现,碗底,仍然有两个黄灿灿的煎鸡蛋。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我背转身,将面条吃得呼呼响,以掩盖我那轻微的啜泣声。
第二天,我发现,父亲曾说起过的那些仙人掌,早已枝繁叶茂,层层叠叠。父亲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王校长当年没有说错,好花是留不住的,只有这仙人掌,不择条件,好栽。顺着父亲看的方向,我发现,经过昨晚雨水的洗涤,那些花台中的仙人掌,似乎又长高了,而且,更绿、更靓了。
最叫人惊喜的是,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
21.请补写完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心理变化。
人物事件人物心理
爷爷叫父亲到鹰嘴岩小学代课不愿意代课
父亲吃着王校长煮的面①
②下决心扎根乡村教育
父亲说动我到鹰嘴岩小学代课③
④激励我不畏艰辛
22.方法用得好,词语用得妙,往往会使小说语言更具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一座山翻过来,一条河出现在面前。好不容易来到河对岸,一座更高的山出现在父亲面前,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夜幕袭来,父亲早已是一身汗水,鹰嘴岩小学终于出现在面前。
23.“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王校长所说的话的理解。
24.“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5.“永远的仙人掌”,在文章中有何妙用?
21.同意代课;父亲为学校建花台、种仙人掌;我无法拒绝父亲;父亲评价仙人掌
22.写出了山高路远、道路难走、条件艰苦,可即便条件如此艰苦,父亲却干三十年,表述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23.这里山高缺水,非常贫困,老师都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
24.“我”子承父业,扎根乡村教育,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暗示了“我”将成为新的力量扎根小学,为乡村教育做贡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5.象征了文中祖孙三代不求回报,扎根村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突出文章的主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作文(50分)
26.做攀登者勇攀高峰,当追梦人追求卓越。向阳而生,咸咸的汗水和苦涩的泪水终将灌溉我成长。青春无悔,灿烂的朝阳和满天的繁星见证我们不朽的芳华。青春在上,不辜负每一点花香。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不辜负每一点花香题目二:▲使我成长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不辜负每一点花香
韶华不为少年留,且怀抱理想,舒展青春年华。
——题记
夕阳西下,浅紫与暗黄交织的天空愈显得深沉。街边一片寂静,连路灯也不愿亮起。家中的争吵声让人喘不上气,我像一个贼一般逃出了那个牢笼。我从未想过我该去哪,就那么漫无目的的走在街上。目光看到路边的花店开门了,我向它走去。
“同学,买花吗?”说话的是一个小姑娘。我看着窗边的一株小花,点了点头,“对,那株。”她向那走去,我看着街边,依旧一片死寂。结账时,她突然问我,“你知道忘忧草有什么作用吗?”我摇摇头。“安神的!”我一愣。“你眼光很好,挑中了我最想送你的。心情不好就来花店逛逛吧,这里朝阳。”她微笑起来,将花递给我,“欢迎下次光临。”
回到家,将那盆花放在了书桌上,我看着窗外,街边的路灯亮了。
初中即将结束,家中的争吵却好像一场拉锯战,无休无止。我将杯中的水倒进花盆中,关上房门,走向花店。她抬头发现是我,微笑着说:“欢迎光临。”我坐在椅子上,看着花店里欣欣向荣的景象,突然觉得那些争吵正离我越来越远。“你是不是要中考了?”她提着喷壶走来。我把头埋在肩膀中间,闷声回答。她拍了拍我的肩头,说道:“没事,放轻松。想考哪所学校啊?”我想了想,说出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学。她点点头,“可以,考的上。”我趴在桌子上,不久后睡着了。醒来发现身上多了层毯子。
“时间一直在走,它不会等你。”她突然出声,“你要明白,你还小,大好的青春年华,你还没开始享受。”走之前她又送了我一盆花,还特意告诉我,它叫乡牵。我突然回想起那段糟糕的日子,以及那天她告诉我其实每一种花都有香味。乡牵,向前。
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心怀理想,胸怀远志,不断向前,舒展青春。若我是海,那你就是光,破云而出,吞海而起。谢谢你,我愿不辜负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手工巧克力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天麻素制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氟化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台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棱镜胶带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十六硫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波纹型空气弹簧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熔融石英平凸(PCX)透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建筑垃圾分类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学情分析报告
- 安宫牛黄丸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