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极少数国家或大国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13〕【学习目标】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查一查以下概念: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方案、多极化趋势、欧共体、不结盟运动、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独联体、欧盟等。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分析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认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以“战后困境和突围”为切入点,分析西欧各国、日本、亚非拉国家及中国的开展,把握“极”的内涵及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尝试解读新闻素材,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运用“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及“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原理,探讨世纪之交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的开展方向及相互关系,认识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规律。归纳出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特征,领悟世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趋势,即通过理性行为协调国际关系。概念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开展变化之中。战后至90年代初:两极格局的形成到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90年代至今: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尚未形成新的格局。单元知识结构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欧、日衰落,美苏均势)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立政治:杜鲁门主义加强党领导的政权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冷战形成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冲击瓦解呈现加强促成表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过程、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当今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特点一、形成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比照发生变化欧日:实力削弱;美国:实力大增,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4、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5、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5课)二、形成的过程〔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国家美国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加强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如成立情报局〕马歇尔方案经互会〔目的?〕北约组织华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三、美苏“冷战”1、什么是“冷战”?2、“冷战”的主要表现1、奠定根底:美苏均势2、初步形成:雅尔塔体制确实立3、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建立四、影响(“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1〕欧洲:德国分裂〔2〕亚洲:朝鲜分裂〔4〕亚洲:越南战争〔1961—1973〕〔5〕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3〕亚洲:朝鲜战争爆发〔1950~1953〕3、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便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世界一分为二,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4、美苏肆意践踏国际法,干预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返回主页雅尔塔体系1.概念:3.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假设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均势2.根底: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国白宫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说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根底是〔〕A、出尔反尔B、美苏均势C、多极格局D、单极格局B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的演说词。“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铁幕演说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说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阅读以下材料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尔大学的演说答复:“经济健全的常态”是指什么?美国为实现“彻底治疗”开出的药方是什么?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马歇尔方案。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方案”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实行马歇尔方案想到达什么目的?“马歇尔方案”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不是。目的: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政局,联合西欧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确立霸权地位。区别:杜鲁门主义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冷战的开始;马歇尔方案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联系: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中国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请问:漫画指的历史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方案D、北在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马歇尔方案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方案,这是因为该方案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持西德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是“一个核桃的两半”。以下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局部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都着眼于反共反苏D都为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CB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成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思考北约与华约的性质有何相同之处?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国华沙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相似之处在于〔〕A、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C、地区性军事集团D、超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A思考: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1954年,越南北方解放。图为胡志明〔中〕到达巴黎同法国谈判越南独立问题。196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在法国巴黎签订停战协定。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性会议是什么?会议最终达成怎样的结果?美洲:古巴导弹危机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比照中的不利地位。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结果:练一练练一练:1、古巴导弹危机结果说明,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A、苏联处于优势,美国处于劣势B、美国处于优势,苏联处于劣势C、美苏势均力敌D、美苏争霸处于僵持状态2、〔2008年天津高考〕在纽约,一群年青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消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嚎哭,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C、1964年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DB3、冷战时期有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痛。”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方案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注:卡斯特罗是古巴领袖。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上述图片材料说明了什么?〔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破坏世界和平;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开展〕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欧盟)1.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开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开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需保障自身平安和开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一1967年欧洲共同体开展共同的农业政策2、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开展1993年欧盟成立3、欧洲一体化趋势及特点?想一想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开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开展。4.影响:〔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开展和实力的增强。〔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3)资’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开展。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原因:〔1〕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剩余〔2〕美国的扶持〔3〕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5〕重视科技与教育〔4〕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开展战略,利用国家政权开展经济〔6〕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2、影响〔1〕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2〕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格局开展。3、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开展的最大动力。2.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3.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开展战略。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开展观返回主页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②新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3、奉行的原那么: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开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开展。5、意义:不结盟运动的标志返回主页四.中国的振兴新中国建立经济恢复开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技成就突出;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一五方案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根底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开展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冲击两极格局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易错点: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开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差距缩小返回主页稳固练习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二: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开展经济。在经济开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材料三: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四: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材料四: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平安和获得开展。材料五: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材料四反映了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政治原因是什么?材料五说明了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关键是什么?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1952—1960年8.22.82.77.54.85.81961—1970年11.24.12.84.85.85.6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答复: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影响?变化: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剧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1.欧共体的经济目标实质上是〔〕A.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欧洲经济的独立C.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D.防止经济危机,保护欧洲市场A练练看变式1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证自身平安,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开展的步伐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回响交流C.密切西欧各国的关系,维护欧洲平安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A【典例2】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开展,到20世纪80年代,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腾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日本二战后经济腾飞的因素包括〔〕①进行社会改革,去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②美国大力扶持和军事订货③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开展战略④开展外向型经济⑤重视科教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⑤B2.在两极格局的历史背景下,随着西欧、日本等国家的不断崛起,严重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形势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有〔〕①日本经济的快速开展②苏联实力的不断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开展④欧共体实力的不断增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B3.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往往以西方主流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右图反映的是日本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呈现争斗之势。这期《时代周刊》最有可能在哪一年出版()A.1948年B.1955年C.1973年D.1987年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27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两德的统一东欧剧变实质:典型:原因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因素:直接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执政党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最终失去了政权。苏联解体更改国名:1991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松散的邦联〕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底,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苏联正式解体,美苏两极冷战局面结束。“八一九”事件: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过程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影响: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说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根底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开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应吸取苏联东欧剧变的哪些经验教训?〔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直接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具体原因:西欧联合自强、日本崛起、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美苏实力下降;影响: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的结束,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开展。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1〕特点:总趋势缓和;和平与开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但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乱并存的局面。〔2〕原因:①“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比照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施行强权政治,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特点:一超多强,但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表现:出现五个中心力量〔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实力不断增强,制约着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开展。单元知识结构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欧、日衰落,美苏均势)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立政治:杜鲁门主义加强党领导的政权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冷战形成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冲击瓦解呈现加强促成表现练一练1、(2009年徐州模拟)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以下表述能支撑上述观点的是〔〕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霸主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说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中心力量使世界相对稳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C2、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A西欧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B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C欧盟成立,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D美苏争霸中美国受挫,美国亟需调整对欧政策A3、2003年,针对法德竭力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那是老欧洲”。可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那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这充分反映出〔〕A美国要改变自己的霸权政策B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国在经济上受制于欧盟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解析:西欧国家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说明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起着制约作用。后来拉姆斯菲尔的话说明美国对欧洲地位认识的改变。选D4、2005年以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组成的“四国争常团”竭力要求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这实质上反映了〔〕A。联合国实行改革是当务之急B。国际关系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C。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D。世界一体化正在加强解析:“四国争常团”说明了四国竭力要求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也反映了国际多个中心力量的崛起,这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达。选B史料研习有一幅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triedeverythingbutexplosive.图片中大个子的袖子上标有USA,老头子的衣领上标有BRITAIN,小个子衣服上标有FRANCH,还有一位女士系的围巾上标有UNITEDNATIONS,左下角的罐子上标有OIL,图中大个子对女士说:“YOUTRYITSISTER!”请问: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分别代表谁?该漫画的寓意是什么?请你根据漫画说明作者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代表:大个子—美国、老头子—英国、小个子—法国、年轻女士—联合国。〔2〕寓意:二战后美国实力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独占鳌头;衰落的英法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就连联合国战后初期也曾一度被美国操纵。〔在美国眼中只是一个可以操纵利用的小妹妹〕〔3〕主题:“冷战”。〔1〕代表:大个子—美国、老头子—英国、小个子—法国、年轻女士—联合国。〔2〕寓意:二战后美国实力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独占鳌头;衰落的英法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就连联合国战后初期也一度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