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知识提升专练(部编版)_第1页
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知识提升专练(部编版)_第2页
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知识提升专练(部编版)_第3页
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知识提升专练(部编版)_第4页
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知识提升专练(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阶练18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原卷版)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②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①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②意:估计。1.下列各项中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

置二小儿沙上(放)B.念鬼(考虑,思索)

虎自山上驰来(跑)C.斟酌损益(更加)

虎亦寻卒去(离开)D.凡三往,乃见(总共)

威亦无所施欤(威风)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至以首抵触(用)B.意虎之食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而儿痴(表转折)D.浣衣于水者(表比较)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B.从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C.选文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D.选文给我们的深层启迪很多,如:对所有艰难困苦、挫折磨练,都不应该望而生畏,自伤锐气,应当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成功有望。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杜处士好画(宋)苏轼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所宝以百数

(2)尤所爱(3)安敢轻吾射

(4)卿言多务,孰若孤6.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今乃掉尾而斗7.翻译句子。(1)处士笑而然之。(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8.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吴起守诺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9.下列虚词“之”字与例句“起不食待之”中的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久之 C.因往晓之 D.下车引之10.下列解释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返而食

期:约定 B.方与之食

方:正C.起之不食以俟者

俟:等待 D.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担心11.翻译句子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②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12.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②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③勒④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藉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选自《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季父: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最小的叔叔称“季父”。②竟:完成。③部:部署。④勒:约束。1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剑,一人敌,不足学(够,足够) B.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略微,大概)C.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 D.濯清涟而不妖(水波)14.下列虚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项梁怒之A.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15.用“/”给下面文字加划分节奏停顿(划两处)。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16.翻译句子。(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2)“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17.楚汉战争中,原本拥有极大优势的项羽却失败,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项羽本身具有的优势在哪,他失败的自身原因有哪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朗每以识度①推华歆。歆蜡日②尝集子侄燕饮③,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④之外,去之所以更远。”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⑤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摘录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识度:见识和度量。②蜡(zhà)日:古代年终合祭众神之日。③燕饮:燕,通“宴”,设宴聚饮。④形骸:指人的形体躯壳。⑤辄:立刻。18.解释下列加点实词。⑴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

尝:⑵去之所以更远

去:⑶王欲舍所携人

舍:⑷遂携拯如初

初:19.理解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⑴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

之:⑵歆辄难之

之:20.句子翻译。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2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朗很推崇华歆的学识和人品,经常效仿华歆的一些行为。B.张华认为王朗尽管努力效仿华歆,但是仍与华歆差距很大。C.华歆虽然担心帮助求助者会招来强盗,但还是主动出手相助。D.王朗和华歆对待避难途中所遇的求助者时,前后态度截然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22.(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①日与水居也

②夫没者岂苟然哉

)③则十五而得其道(

④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故北方之勇者”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B.但微颔之

(《卖油翁》)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2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24.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2)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25.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裴令公度性好养犬,凡所宿设燕①会处,悉领之,所食物余者,便和碗与犬食。时子婿李甲见之,数谏②。裴令曰:“人与犬类,何恶之甚?”犬正食,见李谏,乃弃食以目视李而去。裴令曰:“此犬人性,必仇于子,窃虑之。”李以为戏言。将欲午寝,其犬乃蹲而向李。李见之,乃疑犬仇之。犬见未寝,又出其户。李见犬去后,乃以巾栉③安枕,多排衣服,以被覆之,其状如人寝。李乃藏于异处视之。逡巡④,犬入其户,将谓李已寐,乃跳上寝床,当喉而啮。啮讫⑤知谬,犬乃下床愤跳,号吠而死。【注】①燕:通“宴”。②谏:劝说。③巾栉: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④逡巡:顷刻,不久。⑤讫:完结,终了。2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①便和碗与犬食_____________②乃疑犬仇之_____________③将谓李已寐_____________④当喉而啮______________27.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乃疑犬仇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久之,目似瞑(《狼》)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D.因往晓之(《杞人忧天》)2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时子婿李甲见之29.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与犬类,何恶之甚?(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30.裴令说“此犬人性”,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这只狗通人性。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3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或虚词的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吾穿井得一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D.有闻而传之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①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宋国河流名)。澭水暴涨,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②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③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33.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先表澭水(表,作标记。) B.遽契其舟(契,刻。)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困惑。) D.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任,任意。)3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35.有人说,【甲】文与【乙】①文均采用“先叙后议”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36.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及,不如)C.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D.相委而去(舍弃)37.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助词,的)B.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C.未若柳絮因风起(否定副词,不、没有)D.则是无信(副词,就)3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元方/入门/不顾3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雪日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B.【甲】文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C.【乙】文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D.【乙】文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陈元方的聪慧,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40.把以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