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憧憬(chōng)眩晕(xuàn)急湍(tuān)怒不可遏(è)

B.陶冶(yě)雾霭(ǎi)目睹(dǔ)拾级而上(shè)

C.归宿(xiù)驰骋(chěng)妩媚(mèi)纷至沓来(tà)

D.寒噤(jìn)蜷卧(quán)俯瞰(kàn)接踵而至(zhǒng)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吟咏隧道穹顶一如既往

B.旷野喧哗熏陶风云变幻

C.横溢矗立苍劲名辐其实

D.浮躁轻盈阑珊震耳欲聋

3.(3分)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来说,刚健而,朴素而,直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A.娟秀精巧含蓄端庄B.端庄精巧含蓄娟秀

C.精巧娟秀含蓄端庄D.娟秀精巧端庄含蓄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是迎来“春暖花开”般美好境地的关键。

B.中国第一部以青少年足球运动为主题的3D动画电影《足球队长》正式启动制作。

C.今年9月前后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挑战了中国火箭制造、合练、设计的最高水平。

D.所谓“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的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帮助和保障。

5.(每空1分共6分)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关雎》中表现男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简意丰地概括出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

6.(12分)学校正在开展以“走近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4分)请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候云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注:2010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师昌绪及2012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4分)你和同学约好周末要去科技馆,妈妈却让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测试,你怎样劝说妈妈让你去科技馆呢?

(3)(4分)学校通知全校八年级师生参加明天下午“魅力科学影展”活动,但你的同桌周林因为腿受伤要去医院复诊不能参加活动,请你代周林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7.(6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他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青春胜利了。保尔终于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站起来,摸着墙壁,他向街上看了很久,雪在融化,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咱们俩终于熬过冬天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

(1)(2分)这段文字,是出自(填国籍)作家(填人名)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病床上克服困难,计划写一部中篇小说

(2)(2分)梳理保尔的成长史,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保尔参加筑路时患上伤寒

②保尔与白军战斗时腿部负伤)

③保尔历尽艰辛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

④保尔接受朋友传播的革命道理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3)(2分)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简要解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名的含义。

8.(5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2分)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3分)这首词抒发了哪些情感?

9.(12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堪,为岩。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1)(3分)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B.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C.水尤清冽尤:格外

D.其两膝相比者比:比较

(2)(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大惊/久而乃和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仁在其中矣

C.全石以为底/必以分人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切问而近思

(3)(3分)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3分)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讲的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人间仙境,希望那里没有剥削,没有私心,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而乙文则表现了仕途失意,处境凄凉。

B.乙文和丙文都采用了空间顺序来介绍,乙文着重叙写的是发现小潭的经过和潭中的景物:丙文则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表现了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

C.甲文突出渔人对于桃源村的新奇,乙文突出发现小石潭的喜悦,丙文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D.三文的文体都是记叙文,甲文所用的表述方式是记叙,乙文和丙文所用的表述方式都是描写。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后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①,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②,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经营戎事。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③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④亦久失土地,忠率将太守张嶷⑤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

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⑥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⑦,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

①举孝廉: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②猇亭:今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区,“夷陵之战”即发生于此。③庲降都督: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官。④越嶲(xī)郡:古代郡级行政区。⑤张嶷(nì)

(1)(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败绩猇亭败绩:大败

B.忠率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率:带领

C.流涕尽哀涕:鼻涕

D.迄今犹在犹:仍,还

(2)(6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3分)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②(3分)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

(3)(4分)结合选文,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马忠的“贤”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立夏

①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②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③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缕蛔鸣。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⑤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⑥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我》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此时,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⑦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述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1)(2分)请简要概括立夏的物候景象。

(2)(2分)说说你对农谚“立夏看夏”的理解。

(3)(2分)选文第⑦段列举周朝时帝王率文武百官“迎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4分)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15分)现代文阅读。

十捆柴禾

朱成玉

①母亲在春节前夕来城里看我,带来村里没有食用精化饲料的猪肉和冻豆腐。其实我们城里什么都不缺,可是做母亲的总会认为我们缺东少西,惦念着,盈满爱的心

②我和妻子劝母亲留下来过年,母亲说城里住不惯,见不到那些老邻居,母亲哪里是不喜欢,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③一天晚上,我无意间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支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看到我进来,急忙放下那支指甲油。喃喃地说,“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用过呢。”我告诉母亲,用来保养指甲的。

④“来,我帮你涂。”母亲不肯,我却执拗地拽着母亲的手,但任凭我涂多少遍,母亲的指甲都是灰突突的

⑤我知道,不光是指甲,母亲的身体里,那些营养,都流进了我们的血液。我们茁壮成长

⑥母亲不识字,母亲的手指从没握过笔,可是母亲却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

⑦母亲的手常常为我们破旧的衣服打上漂亮的补丁,缝补我们困苦的童年,常常会为我们嗑一堆儿瓜子瓤儿,滋润我们生长的疼痛。

⑧在冬天,母亲就是家里的火。在我最初的记忆深处,灶火先是从母亲的掌心窜出,然后才回到锅底。灶火,照耀着母亲年轻的面颊,摇撼着充满风霜的日子,让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

⑨织毛衣的时候,母亲的手仿佛被火焰缠绕,所有的温暖从母亲的手上递过来。夏天,为我们驱赶闷热和蚊虫,母亲有风湿病,钻心地疼痛。

⑩母亲的手掌开始皴了,开始有了裂痕,可她擀出的饼依然那么薄,像我们日渐丰满起来的身体。

母亲的十根手指,就这样渐渐风干为十捆柴禾,驱散着我们一生的寒冷。

迟子建在她的散文《女人的手》中写道:“……女人在临终前比男人喜欢伸出手来,她们总想抓住什么。她们那时已经丧失了呼唤的能力,她们表述自己最后的心愿时便伸出了手,于是她们把最后的激情留给了手来表述……我现在是这样一个女人,我用手来写作,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

这双手让我想起母亲的手来,母亲不就是一直在用她那双勤劳的手托举着我们的幸福吗?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喜悦

第二天早晨,母亲收拾东西要走。我突然变得极其任性起来,我说,不许走,请您一定要在儿子家里过年。明天我领您去扭秧歌,只好答应。我怕母亲变卦,非要和母亲拉钩。母亲明明含着眼泪,和我说,拉钩!

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选自散文集《一寸一寸暖你》,有删改)

(1)(3分)精读⑥﹣⑩段,分点概括母亲是如何“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的?

(2)(4分)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①(2分)母亲正拿着一支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看到我进来,急忙放下那支指甲油。喃喃地说:“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用过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2分)母亲的十根手指,就这样渐渐风干为十捆柴禾,驱散着我们一生的寒冷。(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4分)有人认为第段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4)(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朱成玉《十捆柴禾》)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两段文字,简要分析二者在情感表述上的异同点。

三、表述与交流(60分)

13.“点赞”一词风行网络,并且进入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口头用语。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点赞”名列其中。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吗?

请以“我为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不得套作仿作;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憧憬(chōng)眩晕(xuàn)急湍(tuān)怒不可遏(è)

B.陶冶(yě)雾霭(ǎi)目睹(dǔ)拾级而上(shè)

C.归宿(xiù)驰骋(chěng)妩媚(mèi)纷至沓来(tà)

D.寒噤(jìn)蜷卧(quán)俯瞰(kàn)接踵而至(zhǒng)

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ABD.正确。

C.有误,“归宿”的“宿”应读作“sù”。

故选:C。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吟咏隧道穹顶一如既往

B.旷野喧哗熏陶风云变幻

C.横溢矗立苍劲名辐其实

D.浮躁轻盈阑珊震耳欲聋

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ABD.正确。

C.有误,“名辐其实”的“辐”应为“副”。

故选:C。

3.(3分)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来说,刚健而,朴素而,直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A.娟秀精巧含蓄端庄B.端庄精巧含蓄娟秀

C.精巧娟秀含蓄端庄D.娟秀精巧端庄含蓄

C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刚健”与“娟秀”的词意相对,“朴素”与“精巧”的词意相对,“飘逸”与“端庄”的词意相对。

故选:C。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是迎来“春暖花开”般美好境地的关键。

B.中国第一部以青少年足球运动为主题的3D动画电影《足球队长》正式启动制作。

C.今年9月前后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挑战了中国火箭制造、合练、设计的最高水平。

D.所谓“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的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帮助和保障。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测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解析,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

A.有误,两面对一面,是迎来“春暖花开”般美好境地的关键。

B.正确;

C.有误,语序不当、制造;

D.有误,“成分残缺”,应该在句末加上“的儿童”。

故选:B。

5.(6分)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关雎》中表现男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简意丰地概括出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见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天涯若比邻

(2)禅房花木深

(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重点字:衾)

6.(12分)学校正在开展以“走近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请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候云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注:2010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师昌绪及2012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你和同学约好周末要去科技馆,妈妈却让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测试,你怎样劝说妈妈让你去科技馆呢?

(3)学校通知全校八年级师生参加明天下午“魅力科学影展”活动,但你的同桌周林因为腿受伤要去医院复诊不能参加活动,请你代周林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见解答

(1)本题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包含新闻主要内容的语句是“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据此即可概括提炼出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独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可知,妈妈不让去科技馆的原因是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测试。因此,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劝说妈妈:一是参观科技馆的好处;二是怎样处理即将到来的期中测试,比如“我”已经复习好了,或者“我”回来后再认真复习。注意人物称呼,语言表述要简明得体。

(3)本题考查写作应用文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同桌周林请假的原因是腿受伤要去医院复诊不能参加明天下午“魅力科学影展”活动,请假时间是明天下午半天。本题需要注意,因为是代同桌周林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因此署名应该是“周林”,正文部分的人称应该是第一人称“我”。

解析:

(1)中国工程院院土首次“独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示例:妈妈,我的作业都做完了,能增长我的见识,从而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示例:

请假条

王老师:

您好,明天下午要去医院复诊,特向您请假半天。

周林

×年×月×日.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7.(6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他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青春胜利了。保尔终于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站起来,摸着墙壁,他向街上看了很久,雪在融化,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咱们俩终于熬过冬天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

(1)这段文字,是出自苏联(填国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填人名)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病床上克服困难,计划写一部中篇小说

(2)梳理保尔的成长史,排序正确的一项是C

①保尔参加筑路时患上伤寒

②保尔与白军战斗时腿部负伤)

③保尔历尽艰辛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

④保尔接受朋友传播的革命道理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3)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简要解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名的含义。

(1)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2)C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标题的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根据乙段中的“保尔终于没有死于伤寒”可知,是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保尔接受朋友传播的革命道理”在第五章,“保尔参加筑路时患上伤寒”在第十一章。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题干“结合原著具体内容”作答的要求,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使自己越来越坚强,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保尔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可据此谈对书名的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其后人生经历中,感情上的波折,都使他更加勇敢和坚强,绝不低头。从保尔的精神品质看。

钢在烈火中反复煅烧,冷却后形成的。保尔柯察金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标题的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都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解析:

(1)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2)C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钢铁”指信念、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标题的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8.(5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哪些情感?

见试题解答内容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作品。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儿童偷把长竿”,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枣。“偷”字极有趣味,一边扑打着犁、枣。一个“偷”字、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莫遣旁人惊去,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莫遣”的意思是不要惊动,悠闲的看,也写出了是热卖恬淡。

解析:

(1)“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天真,也表述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闲适的心态。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与世无争。遇上了秋社的日子,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

9.(12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堪,为岩。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B.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C.水尤清冽尤:格外

D.其两膝相比者比:比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乃大惊/久而乃和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仁在其中矣

C.全石以为底/必以分人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切问而近思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甲文讲的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人间仙境,希望那里没有剥削,没有私心,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而乙文则表现了仕途失意,处境凄凉。

B.乙文和丙文都采用了空间顺序来介绍,乙文着重叙写的是发现小潭的经过和潭中的景物:丙文则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表现了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

C.甲文突出渔人对于桃源村的新奇,乙文突出发现小石潭的喜悦,丙文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D.三文的文体都是记叙文,甲文所用的表述方式是记叙,乙文和丙文所用的表述方式都是描写。

(1)D

(2)D

(3)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4)D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比。

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乃:于是,就/才;

B.其:第三人称代词,指“自己的”/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C.以:介词,不译/起提宾作用;

D.而:都是表并列,可不译。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语:今,是指现在。乃,是“竟然。无论,更不必说”,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晋两朝了。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丙文是说明文体。

故选:D。

解析:

(1)D

(2)D

(3)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晋两朝了。

(4)D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后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①,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②,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经营戎事。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③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④亦久失土地,忠率将太守张嶷⑤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

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⑥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⑦,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

①举孝廉: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②猇亭:今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区,“夷陵之战”即发生于此。③庲降都督: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长官。④越嶲(xī)郡:古代郡级行政区。⑤张嶷(nì)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C

A.败绩猇亭败绩:大败

B.忠率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率:带领

C.流涕尽哀涕:鼻涕

D.迄今犹在犹:仍,还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②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

(3)结合选文,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马忠的“贤”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1)C

(2)①(我)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狐笃,这是世间不缺乏贤才啊。

②奖赏和惩罚同时施行,因此南方少数民族对他既敬畏又爱戴。

(3)突出的军事才能,出色的治理能力。

参考译文:

马忠,字德信,巴西郡阆中县人。他幼年寄养在外祖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恢复马姓,改名为忠。(他曾)担任郡吏,建安末年被推荐为孝廉,出任汉昌县。刘奋东征,在犹亭大败,巴西郡太守阎芝派遣五千名从各县召集来的士兵以补缺漏,派马忠送到前线。刘备已退兵永安,看到马忠,与他交谈,(然后)对尚书令刘巴说:“(我)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狐笃,这是世间不缺乏贤才啊。”建兴八年,马忠被征召为丞相参军。又兼任州治中从事。第二年,诸葛亮出兵祁山,马忠前往诸葛亮军营,参谋军事。建兴十一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刘霄反叛,扰乱附近各郡。朝廷征召庲降都督张翼回朝,让马忠前往替代张翼。马忠于是斩杀刘胄,平定南方。

起初,建宁郡(反叛者)杀死太守正昂,绑架太守张裔送往东吴,因此都督常年驻守在平夷县。到了马忠任职的时候,才将治所移到味县,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中。越巂郡也长期失去土地,马忠帝领太守张嶷开辟恢复原来的越巂郡,由此朝廷派人就地晋升马忠为安南将军,晋封为彭乡亭侯。

马忠为人宽宏有度量,但戏谑逗乐、大笑,气愤怒气不会表现在脸色上。然而他处事果断,奖赏和惩罚同时施行,因此南方少数民族对他既敬畏又爱戴。筹到(他)去世后,当地的人没有不来到灵堂,痛哭流泪吊丧致哀的,并为他修建庙祀,祠庙至今还在。

(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含义。

ABD.正确;

C.错误,流涕尽哀,涕。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句重要词语有:虽,虽然;亡,遗失;复,又;为,是;贤。整句的意思是:(我)虽然失去了黄权,这是世间不缺乏贤才啊。

②句重要词语有:威恩,奖赏和惩罚;并;是以;蛮夷;畏,敬畏;爱。整句话的意思是:奖赏和惩罚同时施行。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锁定关键句段作答,亮出祁山,经营戎事”“征庲降都督张翼还。忠遂斩胄,体现马忠“贤”的第一点是其突出的军事才能,乃移治味县,威恩并立,体现马忠“贤”的第二点是其出色的治理才能。

解析:

(1)C

(2)①(我)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狐笃。

②奖赏和惩罚同时施行,因此南方少数民族对他既敬畏又爱戴。

(3)突出的军事才能,出色的治理能力。

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立夏

①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②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③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缕蛔鸣。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⑤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⑥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我》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此时,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⑦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述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1)请简要概括立夏的物候景象。

(2)说说你对农谚“立夏看夏”的理解。

(3)选文第⑦段列举周朝时帝王率文武百官“迎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呈现出万物繁茂的景象。

(2)立夏时节,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定局。

(3)为了说明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立夏节气。

(4)列数字;结合气温度数来区分春季和夏季,说明立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未真正达到夏季的气温,是适合作物生长的好时节。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既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也便于下文写立夏时节的万物繁茂。

本文第一段介绍了什么是立夏;接着介绍立夏的物候景象;第③段介绍立夏节气的发展;第④段介绍立夏节气的含义;第⑤段运用列数字,结合气温度数来区分春季和夏季,说明立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未真正达到夏季的气温,是适合作物生长的好时节;第⑥段介绍农谚“立夏看夏”的含义;第⑦段列举周朝时帝王率文武百官“迎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立夏节气。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按照规定的范围、逐句逐段,确定具体语句。仔细阅读文章,立夏的物候特征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第⑥段,冬小麦扬花灌浆,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来理解,即立夏时节。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列举周朝时帝王率文武百官“迎夏”的例子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第⑤段运用列数字,是适合作物生长的好时节。

解析:

(1)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呈现出万物繁茂的景象。

(2)立夏时节,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定局。

(3)为了说明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立夏节气。

(4)列数字;结合气温度数来区分春季和夏季,是适合作物生长的好时节,也便于下文写立夏时节的万物繁茂。

12.(15分)现代文阅读。

十捆柴禾

朱成玉

①母亲在春节前夕来城里看我,带来村里没有食用精化饲料的猪肉和冻豆腐。其实我们城里什么都不缺,可是做母亲的总会认为我们缺东少西,惦念着,盈满爱的心

②我和妻子劝母亲留下来过年,母亲说城里住不惯,见不到那些老邻居,母亲哪里是不喜欢,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③一天晚上,我无意间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支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看到我进来,急忙放下那支指甲油。喃喃地说,“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用过呢。”我告诉母亲,用来保养指甲的。

④“来,我帮你涂。”母亲不肯,我却执拗地拽着母亲的手,但任凭我涂多少遍,母亲的指甲都是灰突突的

⑤我知道,不光是指甲,母亲的身体里,那些营养,都流进了我们的血液。我们茁壮成长

⑥母亲不识字,母亲的手指从没握过笔,可是母亲却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

⑦母亲的手常常为我们破旧的衣服打上漂亮的补丁,缝补我们困苦的童年,常常会为我们嗑一堆儿瓜子瓤儿,滋润我们生长的疼痛。

⑧在冬天,母亲就是家里的火。在我最初的记忆深处,灶火先是从母亲的掌心窜出,然后才回到锅底。灶火,照耀着母亲年轻的面颊,摇撼着充满风霜的日子,让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

⑨织毛衣的时候,母亲的手仿佛被火焰缠绕,所有的温暖从母亲的手上递过来。夏天,为我们驱赶闷热和蚊虫,母亲有风湿病,钻心地疼痛。

⑩母亲的手掌开始皴了,开始有了裂痕,可她擀出的饼依然那么薄,像我们日渐丰满起来的身体。

母亲的十根手指,就这样渐渐风干为十捆柴禾,驱散着我们一生的寒冷。

迟子建在她的散文《女人的手》中写道:“……女人在临终前比男人喜欢伸出手来,她们总想抓住什么。她们那时已经丧失了呼唤的能力,她们表述自己最后的心愿时便伸出了手,于是她们把最后的激情留给了手来表述……我现在是这样一个女人,我用手来写作,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

这双手让我想起母亲的手来,母亲不就是一直在用她那双勤劳的手托举着我们的幸福吗?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喜悦

第二天早晨,母亲收拾东西要走。我突然变得极其任性起来,我说,不许走,请您一定要在儿子家里过年。明天我领您去扭秧歌,只好答应。我怕母亲变卦,非要和母亲拉钩。母亲明明含着眼泪,和我说,拉钩!

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选自散文集《一寸一寸暖你》,有删改)

(1)精读⑥﹣⑩段,分点概括母亲是如何“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的?

(2)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①母亲正拿着一支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看到我进来,急忙放下那支指甲油。喃喃地说:“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用过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母亲的十根手指,就这样渐渐风干为十捆柴禾,驱散着我们一生的寒冷。(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有人认为第段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朱成玉《十捆柴禾》)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两段文字,简要分析二者在情感表述上的异同点。

见试题解答内容

本文将母亲的手比作“十捆柴禾”,回忆母亲过往在家劳作的种种,抒发了孩子对母亲深切的爱与感恩之情。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精读⑥﹣⑩段,寻找相关语句概括,缝补我们困苦的童年,会剥开岁月之桔、嗑瓜子瓤儿,缝补;第⑧段“灶火先是从母亲的掌心窜出,然后才回到锅底,照耀着母亲年轻的面颊。……让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可概括为:母亲生灶火,使“我们”的家园充满温馨与祥和,母亲的手仿佛被火焰缠绕。夏天,为我们驱赶闷热和蚊虫……”可概括为:母亲冬天织毛衣给予“我们”温暖,驱赶闷热与蚊虫;第四段“母亲的手堂开始皴了,可她擀出的饼依然那么薄,像我们日渐丰满起来的身体”可概括为:母亲用皴裂的手擀薄饼,使“我们”茁壮成长。

(2)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