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01填图·知识清练卷)(原卷版)_第1页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01填图·知识清练卷)(原卷版)_第2页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01填图·知识清练卷)(原卷版)_第3页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01填图·知识清练卷)(原卷版)_第4页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01填图·知识清练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部分基础填图第二部分知识清练知识点01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知识点02辽阔的疆域知识点03众多的邻国知识点04我国的行政区划知识点05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知识点06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知识点07中国的人口政策知识点08五十六个民族知识点09中国的民族分布知识点10独特的民族风情1.读中国疆域图,回答和填图。(1)我国陆地面积约为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位。(2)我国领土最南端约在;最北端在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江和江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上。(3)中国四大海域:ABCD,其中海是我国的内海,海峡也是我国的内海。(4)我国第一大岛:a(5)我国的陆上疆界长约千米,有14个邻国,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ⅠⅡⅢ。2.读“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1)4个直辖市代号全称简称abcd(2)5个自治区代号全称简称行政中心ABCDE(3)23个省代号全称简称行政中心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㉒㉓(4)2个特别行政区代号全称简称行政中心ⅠⅡ(5)写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通过的我国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AB线的位置为,它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2)图中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中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4)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结合右图分析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区)。(5)我国西部相对于东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多选)A.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6)我国人口东西部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A.东部应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4.读下图,按要求答题:(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多,少;AB两地是我国人口分布图上分界线的两个端点,则A地是,B地是。(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和。(3)泼水节是我国族的传统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5)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5.读下图,回答问题。(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A:族,B:族,C:族,D:族。(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图所示的少数民族的描述,大会是其每年在夏秋季节举行传统节日。(3)B图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省,每年在傣历六七月举行,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跳孔雀舞等活动。(4)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的地位。知识点01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中国,这个名字在世界上越来越响亮。晓红认识了英国伦敦的一位中学生网友莉莉,莉莉学习世界地理时重点学习了中国,有些问题她难以辨别,就问晓红。请你帮晓红回答下列小题1.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英国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东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法国相望,而中国地理位置呢(

)A.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3.中国是个临海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 B.北海、东海、南海、西海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为,居世界第(

)A.960万米2,三 B.960千米2,三C.960万千米2,三 D.960万千米2,二5.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帕米尔高原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曾母暗沙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跨寒、温、热三带③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④从亚洲地理分区来讲,位于东亚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我国东西跨60多个经度,这就造成了(

)A. B.C. D.8.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少 B.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C.幅员辽阔,山区面积较小 D.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9.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读图,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完成下列各题。(1)穿过俄罗斯北部地区的虚线是(填写纬线名称),其纬度是。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带的较纬度位置,小部分位于带,热量相对,利于农业生产。(2)巴西大部分位于带,小部分地区位于带,热量,有利于,但农作物品种较少。(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带的较纬度位置,小部分地区位于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4)综合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特点,分析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描述三个方面)。知识点02辽阔的疆域“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读我国疆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0.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A.海南岛 B.曾母暗沙 C.钓鱼岛 D.台湾岛11.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2.当乌苏里江朝霞满天之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其原因是我国(

)A.东西跨经度大 B.南北跨纬度大 C.海洋面积广 D.地形复杂多样13.辽阔的海洋国土有利于开展(

)A.海上采煤 B.淡水养殖 C.海滩晒盐 D.铁路运输读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我国所在的大陆和临的大洋分别是(

)A.亚欧大陆、印度洋 B.亚欧大陆、太平洋 C.非洲大陆、大西洋 D.非洲大陆、北冰洋15.我国被以下哪条特殊纬线穿过(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16.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与哪个大洲的面积更接近(

)A.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 B.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C.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 D.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17.我国是一个(

)A.没有海域的内陆国家 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知识点03众多的邻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8.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邻国众多。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陆上邻国是(

)A.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B.哈萨克斯坦、蒙古、印度、泰国C.蒙古、俄罗斯、印度、越南D.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越南19.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图中数字⑤-⑦代表的国家是(

)A.韩国、日本、菲律宾 B.韩国、马来西亚、文莱C.朝鲜、日本、新加坡 D.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我国国土辽阔,有着漫长的陆上疆界和大陆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太平洋东岸 B.我国南临印度洋 C.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21.我国邻国众多,与我国陆地直接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A.韩国、泰国 B.蒙古、印度 C.越南、菲律宾22.下列国家中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且为内陆国的是(

)A.老挝 B.朝鲜 C.泰国知识点04我国的行政区划下图为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四省区中,临海的省区是(

)A. B.C. D.24.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A.B.C. D.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地理知识。读图判断完成下面小题。25.从四幅图所显示的信息,判断其所属省区的简称错误的一项是(

)A.甲一藏 B.乙一渝 C.丙一皖 D.丁一鄂26.成语“望陇得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在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知识点05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材料二:怀化市现辖10县1市2区,面积2.76万平方公里,为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常住人口474.2万人。27.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近十年来仍每年新增人口近1000万,主要原因是(

)A.生活水平高 B.人口基数大 C.经济发展快 D.死亡率低28.根据材料二,可知怀化的人口密度约为(

)A.80人/平方千米 B.1010人/平方千米C.474人/平方千米 D.172人/平方千米29.2021年5月11日,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可知,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A.人口总量开始减少 B.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比汉族慢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D.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低知识点06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30.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31.图中甲地区人口稀疏,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震频繁 B.气候湿热 C.交通便利 D.高寒缺氧32.下列地形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普洱 B.黑河—腾冲 C.哈尔滨—昆明 D.辽河—个旧3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相对均匀 B.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C.分布很不均匀 D.平原区稀疏,高原区稠密35.我国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但每年新增人口还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基数大 C.国家政策支持 D.人口老龄化知识点07中国的人口政策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右两幅人口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36.下图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结果,从普查结果分析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迅速加快 B.大量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C.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D.城镇人口比重大于乡村人口比重37.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A.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B.人口总数约为13.40亿C.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D.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有变化38.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0.57%,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由此可见(

)A.我国已无人口问题 B.我国应鼓励多生多育C.我国人口正逐年减少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39.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到“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我国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到“单独二孩”,再到“普遍二孩”,人口政策变化表明(

)A.我国不需要再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了 B.我国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老龄化严重 D.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0.针对目前我国人口问题,国家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其意义是:(

)①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②迅速减轻社会养老负担③实现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上升④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已完成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1.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

)A.人口数量的减少速度加快 B.人口数量总数保持不变C.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趋缓 D.人口的空间分布均衡42.从“鼓励生育”到“只生一个好”再到“一对夫妇可生育二个孩子”,我国不断调整人口政策,主要是为了(

)A.解决人均资源不足的现状 B.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C.缓解城乡人口分布不均 D.增加受教育人口数量知识点08五十六个民族43.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有(

)个A.34 B.55 C.56 D.2344.我国的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数量分别是(

)A.壮族,54 B.满族,54 C.汉族,55 D.汉族,53,知识点09中国的民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5.该图所示的少数民族是(

)A.朝鲜族 B.哈萨克族 C.土家族 D.独龙族46.该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中部和东部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图为我国民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7.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及其集中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回族—① B.回族—② C.壮族—② D.壮族—④48.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与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西南地区B.少数民族中汉族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中部地区C.图中⑤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D.我国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知识点10独特的民族风情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