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学习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但结构比较清晰,只要认
真多读几遍,学生能掌握文章的思路。表格的设计,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的学校,由熟悉的话题引入,令学生兴趣盎
然。接着读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1.导入新课,交流想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学校会是
什么样的呢?
(1)学生畅所欲言。
(2)引入课题: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么样
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提问:读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怎样“有趣”呢?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
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L出示课前导语,学生自读,明确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导语)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再大胆
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速度。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托米和玛琪围绕在阁楼上发现的一本旧书提出疑问,后来玛琪被妈妈叫去
上课,玛琪还想着过去的学校学习的方式,充满了向往。
学习任务三:自主研读,比较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研读重点文段,交流阅读感受,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
(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句话是玛琪心里所想的。一个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后的小女孩,怎么会
知道“那时候”的事情?(通过一本“真正的书”)
2.交流:
(1)【预设】“他们”就是玛琪的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人,“那时候”是几个世纪以前。
(2)通过一本“真正的书”
3.思考:“真正的书”真是个奇怪的措辞!和它相对的是什么样的书?玛琪用的书和它有何不同?(课
件出示):
玛琪和托米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
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真是有趣极了,你说是不是?读到后面,再翻回
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1)指名朗读。
(2)明确:一本普通的纸质书却被称作“真正的书”,令女孩感到格外稀奇。这篇科幻小说以未来人
的视角回顾现在,对现在的学习生活进行“考古”。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除书本之外,文中未来的教育环境和现在还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文,查找信息并填写表格。
现在未来
学习地点专门的教室家里
授课教师真人机器人
单独学习;人机对话;根据个人情况调
学同样的课程;一起上课;互相
学习模式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没完没了的测
帮助;互相讨论问题
试
学习氛围开心、有趣讨厌、令人憎恶
2.过渡: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它和魔幻小说、武侠小说、神话
小说等又有区别,它往往是现实世界向未来的延伸,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向往和期待。
(1)提出问题:文中哪些情节是作者的想象?哪些情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据可循的?
(2)学生交流。
【预设】:文中作者所写的未来的上学方式都是想象出来的,但这些都是有现实基础的科学想象,如
书一一电子书;机器老师一一网络教学;一对一教学一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板书科学性一一基于现实;预言性——大胆想象。)
学习任务四:探究意图,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教学难点之一。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联系当下的教育实际,探究
未来的机器老师教学与现在真人老师教学这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体会写作目的,突破教学难
点。)
1.小组讨论交流,感知人物形象。
(1)品读课文,找出描写玛琪和托米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2)小组讨论交流。
2.交流汇报。
【预设】:
玛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知识面不如托米广阔。
托米:很有主见,知识面广阔,看待问题理性全面,有青春期大男孩的“酷”劲儿。
3.指导朗读,读出两人的性格差异。
4.研读课文,探究创作意图。
(1)教师提问:玛琪不喜欢眼下的学习方式,那么她对“他们那时候”的学习方式又持怎样的态度?
她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呢?
(2)交流反馈:
鄙夷不屑一一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诧异一一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3)(课件出示):
鄙夷不屑----诧异----难过----怀疑----好奇----赞叹
5.师:你所期待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与大家分享交流。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科幻小说。你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是谁写的吗?艾萨克•阿
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萨
克•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这些书,
跟随艾萨克•阿西莫夫继续感受奇妙的科幻之旅吧。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你想象中未来的学校是怎样的?提起笔写一写吧。
2.推荐阅读:《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
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东方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电子商务法规与政策的现状及影响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SMIC ERP BPR项目软件版本升级正式变更 接口单点测试 6-1-361-某大型企业SAP ERP方案7
- 主护基复习测试题
- 游戏产品在线销售平台的运营分析
- 燃气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2024至2030年中国蜜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高达模型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国旗国旗真美丽》说课稿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DL∕T 1785-2017 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
- 山东财经大学《大学英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融合教育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