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到书写与生活
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
计算。
4、培育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X5=4X8=7X6=36-17=80-43=
9×3=8X5=37-15=8+15=36+7=
2、视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相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
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视察小熊购物图。
1、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老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1个
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X4+66+3×4
(2)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组织学生探讨:3X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X4+6”中的“3X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X4”红的“3X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状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X4+6与6+3X4这两个算式都可
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X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探讨: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相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X4+6解法二:6+3X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
a.3X4=12(元)20T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X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答:应找回8元。
3、重点探讨解法bo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状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相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
法。
5、小结:视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
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留意留意提示学生探讨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
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探讨,写出算式并把现算
什么标记出来。其次问依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依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3X4+6解法二:6+3X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该付18元。
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乘加乘减运算算依次和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基础练习:
5×8-248+8X975+15-36
7×2+412+4×372-9-9
(二)综合练习:
1.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写
综合式)
2.小熊带了35元去超市购物,它买了4包花生,每包花生7元,它还剩多
少钱?(写综合式)
三、课堂总结: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四、布置作业:
买文具
教学内容:买文具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数学与生活
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
的计算。
4、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
÷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依次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X4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依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留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
笑笑一共须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探讨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b.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IO元。
(3)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全班探讨: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
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觉: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探讨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觉: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
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
算加减)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与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当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1、提示:先算调皮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依次,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3×7+125-12÷4
四、巩固练习:
P6~7连一连全部内容。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解法二: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教学反思:
买文具练习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驾驭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发展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问要点
一道混合算式中,有减法和除法两种运算,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一道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加法两种运算,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经典例题:
例1、计算下列各题。
67-56÷745÷5-4
例2、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14-12÷224÷4-28+64÷830-21÷3
90-64÷8
2、电脑小专家(改正下列各题)。
60-4024÷
÷56-2
=20÷=24÷
3、把下列两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
28÷7=4I________________81÷9=9
>
21-4=17J9-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I24J二∙ʊ8=9口I_________________54二6=9
9-5=4J9+4=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过河
教学内容:P8~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
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依次,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X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
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
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究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假如同学们都坐大船,须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
组织学生探讨:“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依次?
这个算式应当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依次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依次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相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须要6条船。
5、提问:假如54人都坐小船,须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须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54÷(9-3)
三、课堂练习
P9试一试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须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觉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
有小括号,所以计算依次、结果不一样。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依次怎么样?
假如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四、巩固练习
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
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依次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须要6条船
教学反思:
过河练习课
教学目标:
理解并驾驭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基础练习:
62-8×645+54÷6(72-36)÷4
9×(81-73)64÷(35-27)56+4×7
综合练习:
1.妈妈买了18个,吃了3天,每天吃4个,还有多少个?
2.小鸭队赢了7场,平了5场,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小鸭队一
共获得多少分?
3.单人椅有42把,双人椅有6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4.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7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须
要几条船?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依次,引导学生
进一步相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
2、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相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使学生娴熟驾驭有括号算式的运算依次。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依次是怎样的?(指
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留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留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X6=18(元)解法三:12÷3=4
(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
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3-12÷6
=3-3
=1(元)答:每瓶便宜17Lo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沟通
d∙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一一解决问题一一依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
学问题?(小组沟通合作)
8、数学嬉戏
数学嬉戏:“24点”,嬉戏前说清嬉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嬉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肯定要记清运算依次。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检测
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队混合运算学问的驾驭状况
2培育学生的归纳总结实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检测题.
(-)脱式计算
(1)(37-28)X4(2)8X6-30(3)42-30÷6
(4)19+6×5(5)35÷(28-21)(6)5×(28÷4)
(7)75+15—36(8)60+40÷8(9)50-(30+12)
(10)(21-18)×8(11)45÷(3×3)(12)8+8×9
(二)、填空题
1、在。里填上>、V或=。
6X5+6035(3+5)×1O820-4÷404
5×(10-8)OlO3806×7-36307X8+9
2、看下面各题,按要求写出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1)6X7=4242-15=27
(2)15+9=2424÷4=6
3、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枝,送给妹妹12枝,还剩多少枝?这道题
先算,再算
4、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再算()o
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再算()。
6、7个6是(),再加上25的和是()o
7、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o
8、在52+8X7这道题中,既有()法,又有(),要先算()法,
再算()法。
9、二年级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共有学生()。假如每5个人
一组做试验,可以分()组。列一个综合算式是()o
10、下的的()里最大能填几?
()×7<50()×5<32()×4<30
48>()×776>()×938>()×8
(三)、看图列式计算
ɪ-Q---Q---Q---Q-----Q__Q_Q__Q____Q__Q__Q/Q
?个
4
?元?元?元?元12元
44元
5^
φφ
7元/条
(四)、解决问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
米,还剩多少米?
(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去60元,还剩多少元?
(4)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
多少元?
(5)菜站运来60筐黄瓜,一个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给6个副食店,平
均每个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厂一天生产了98袋水泥,上午运走50袋,下午运走23袋,还剩多少
袋?
⑺自行车厂要生产80辆自行车,已经生产了50辆,剩下的每天生产6辆,
还须要多少天?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其次单元视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验从不同位置视察物体的过程,学会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
的简洁物体的形态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学会
观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正确分辨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看到的形态
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分辨从
上面,、侧面、背面视察到简洁物体的形态。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正确分辨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前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态的物体。
教学过程:
环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倾听
旦
乐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
创台。今日,老师就
设请同学们来视察这张讲台,看一
看从不同角度视察这张讲台能不能
看到不同的形态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学生活动。
度视察讲台。留意:依据老师引导有序的视察。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如,先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
择一个位置来视察这张讲台,然后相视察后,再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
互说说视察到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组的成员知道视察的方法。
然后再交换位置视察、沟通。想一想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体沟通:
验
感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视察
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
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
总结活动体验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
经发觉,站在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
所看到的形态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
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
能看到三个面。
探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1.学生试说,老师订正强调
究
2.板书:正面、侧面、上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新面
3.学生依据老师摆放说出不同
知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的面
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4.组织学生相互摆放,指
出不同的面
完成练一练1.独立完成,同桌沟通。
1、第一题。
实(1)、引导学生审题,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沟通反
践(2)、反馈:馈
应2、口算
用3、连一连,3.说一说。
4、视察一个物体,
4.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
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
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视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视察分辨简洁物体。
2、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沟通的实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动手拼摆书中要求的图形从上,侧,正面视察,并把视察
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
2.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主动动手操作愿望
2.培育小组意识建立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分辨由多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课前准备: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环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节
情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倾听回答
乐旦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
创体)。可是机智狗没学会,谁情愿教
设一教他?
问L指导学生仿照书上的积木图1.视察后沟通。
题排列,
探2.生:我是站在机智狗的位置,
究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看到了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
与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视察的?看到的生: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
体是什么形态?为什么呢?的上面和侧面,
验生:你说得不对。图上的积木很高,
感3.发觉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的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
悟形态是一样的。谁来说说?
3.是在上面和正面看。
4.完成连一连4.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
5.弄清题意。搭积木,小组视察、
5.做一做沟通。
实“练一练”1.审题。依据图形进行想象,连
践L完成第一题。一连
应2.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
用2.完成第2题正面、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态?
动手操作、视察并沟通。
3.成第3题。3.(1)填图号。
(2)搭一搭。
4.完成第4题。4.动手连线。
集体沟通。
看一看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体的相对位置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
2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实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三、一、他们看到了什么?请连线。
课堂总结:、从不同方向视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态可能不同。
布置作业:
第三单元加与减
捐书活动
学习目标
1、能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洁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
法。
2、结合情境,探究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供应材料提出问题:见课本。
二、解决问题
1、估算:
可能估的结果会有:100+100+90=290
100+100+100=300
110+100+90=300
120+100+100=320
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也许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也许估出来有什么用呢?
3、四人小组沟通:
4、全班汇报:
第一种:两个数相加
方法1,118+104+95118222
=222+95+104+95
=317(本)222317
方法2、118
+104
222
+95
317
方法4、
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
5、对比估值与计算结果视察,写答语
三、巩固算法:
今日学的三位数连加你觉得已经学会了吗?有没有信念跟老师去进行闯关
活动。
竖式计算:
475+263+149724+114+86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三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110+100+90=300
118+104+95=317(本)估:100+100+100=300
118120+100+100=320
104
+95
317
答:三个年级共捐书317本。
捐书活动练习课
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状况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
识,逐步养成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一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6+365475+263+149146+198727+114+86
综合练习:1.完成下面的题目.
建设小学捐书情况民族小学捐书情况
年级数量/本年级数量体
I”8I一年级
ΓΞ≡Π1。9
104二年级I1。21
Γ≡5⅛JILΞ⅛ΞJI
I三年级IIl三年级I
(1)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2)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2.
f3巍・2
138元295元368元405元67
元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你估计也许须要多
少钱?
(2)假如妈妈带1000元,想买这三样东西,够吗?假如不够,还差多少钱?
(3)假如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几种商品?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运白菜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学内容版试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其次节《运白菜》
四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
决问题的实力。在情境中探究连减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验探究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过程,培育敏捷运用所学学
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培育仔细视察、思索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驾驭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敏捷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
题思路。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七教学具准备
课件草稿纸
八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五一劳动节到了,调皮和笑笑也去农夫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
一共收了白菜850棵。第一次运走白菜288棵。其次次运走白菜256棵。
问题:一共运走多少棵?第一车运走之后,还剩多少棵?运走两车之后,还
剩下多少棵?
二探求新知
你是如何计算这第一个式子呢?在计算的时候要留意哪些问题的呢?
850-256-288850-(256+288)
=850-544=594-288
=306(棵)=306(棵)
三、巩固练习
456-278-132930-(80+480)368-(168+70)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说说你们今日学了什么啊?你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有许多连减的
数学问题,就像今日探讨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擅长发觉这些数学问题,并且
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五板书设计
运白菜
估一估运走两车后,还剩下多少棵?
850-260-290=300(棵)850-256-288850-(256+288)
850-250-290=310(棵)=594-288=850-544
=306(棵)=306(棵)
六、教学反思
运白菜练习课
教学目标:
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阅
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一)计算。
1000-207-168436-179-36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145
(-)综合练习。
1.
78元52元35元75元
(1)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刚买了一辆新车,星期一出门时里程表
的读数为3千米。小军记录了他爸爸这一周汽车行驶的里程表上的读数(单位:
千米)。
I星期一!星期二I星期三I星期四I星期五I星期六I星期日I
I1214
301613910910I1503I1830I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读数为什么是相同的。
(2)小军爸爸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少,相差
多少?
(3)小军爸爸这一周共行驶多少千米?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究并驾驭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
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探究并驾驭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敬爱的同学们,2023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
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日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
二、探究一合作一沟通
(1)引导学生视察图,你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数学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爱好的问题,在小组之间沟
通。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实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
了多少钱?”)(4)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宠爱的
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沟通。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800+185-745或800-745+185,再在小组里沟通自己
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沟通中老师激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关注。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长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
题的不同方法)
节余多少钱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力日减混合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2.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
种策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567+82-522=1234-195+533=
55-49+867=2692-167+247=
432+1-306=3559+19-280=
772+151-275=4140-648+599=
421+311-558=5193-818+795=
874-51+115=6387+485-647=
119+276-215=7196-114+27=
485-499+493=8279-771+673=
730+222-469=9401+446-483=
864-62+32=10265-831+706=
257+210-179=11289+303-436=
672+56-555=12156+577-78=
832-701+144=13323+139-73=
103-693+634=14330+418-537=
342-101+243=15737+190-730=
863-95+37=16255+397-167=
120+624-579=17379+461-284=
751+212-98=18392-925+579=
769-432+141=19864-799+118=
497-250+46=20626+348-559=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
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得信息的实力,增加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
题的阅历。
3.在与他人沟通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仔细倾听别人的看法,感
受数学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玩得快乐吗?调皮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
妈妈一起去玩,他不仅玩得快乐,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觉了许多数学问题?我
们一起去看看他发觉了哪些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行车路途图和里程表。
(1)学生独立视察,从中获得相关的信息。
(2)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途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
2.你能提出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情愿吗?
(1)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2)学生动手在路途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弄清北
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能一段路程。
(3)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试着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
重点看学生的线段图。
说一说线段图与行车路途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
不同点:调皮画图是“线段”并变更了方向。
(4)你会向他一样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独立画图。
画完后同桌沟通,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5)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计算:277-146=131(千米)
集体沟通计算方法,说清晰每个数量在图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
(6)你还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哪能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的路程?
学生先说一说。
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先画一画,再解决问题。
4.老师有一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
(1)学生结合行车路途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再进行计算。
(2)集体沟通,说说你的想法。689-146=543(千米)
5.你还会求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自己画图,列式解决问题。
6.老师发觉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两个城
市之间的路程?
(1)学生比照里程表,在路途图中找一找,再画一画。
(2)说一说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7.一列火车从北京动身,已经行驶了约300千米,你能在图中标出火车的
也许位置吗?
学生在图中标一标。
三、老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相识了火车里程表,并解决了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回
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解决
问题的。
学生说一说。
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简洁明白,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
理解题意,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位好伙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与线段图交挚
友,他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四、板书设计:
里程表(一)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277-146=131(千米)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里程表(一)练习课
教学目标:
在与他人沟通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仔细倾听别人的看法,感受数
学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
二学生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238+576-357=2、981-657+185=3、841+569-459=
4、788+466-822=5、186+765-358=6、998+567-846=
7、567-387+528=8、258+369-147=9、456+854-689=
(2),解决下面问题
下面是“北京一一上海”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到站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里程/千米13749681497911601298133713791463
(1)北京到济南有()千米,北京到南京有()千米;北
京到无锡有()千米,无锡到北京有()千米。北京到常
州有()千米,常州到北京有()千米。徐州到北京有
()千米,苏州到北京有()千米。
(2)天津到济南有多少千米?(3)蚌埠到南京有多少千米?
(4)天津到徐州有多少千米?(5)常州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6)南京到苏州有多少千米?(7)济南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8)南京到天津有多少千米?(9)苏州到济南有多少千米?
(10)从天津到徐州与上海到南京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H)从常州到徐州与南京到徐州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
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得信息的实力,增加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
问题的阅历。
3.培育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新奇心,能倾听别人的看法,感受数学学
习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尤其是非0起点)
2、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线段图和读懂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分散难点: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调皮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
调皮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0350555745955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读懂了题目的意思吗?
里程表读数是35千米是什么意思?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350千
米表示什么意思?
师出示直观图,分别介绍35千米和160千米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老师演示
通过线段图,你知道如何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160-35=125千米)
(2)你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老师演示
你如何求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350—160=1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维修电工工作总结(15篇)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多媒体作品及其界面设计》教学设计
- 储备干部心得体会范文(14篇)
- 库管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 Unit 2 Sewction A 1a~1d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销售业务员2025工作总结(20篇)
- 生产部个人工作总结(18篇)
- 以感恩主题的小学生演讲稿(14篇)
- 2025年交通安全年度工作总结(6篇)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设计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1版中医疾病医保对应中医疾病医保2
- 政府绩效评估 课件 蔡立辉 第1-5章 导论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
- 食堂负责人岗位职责
- 车间排产计划培训
- 无菌医疗器械培训课件
-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探究中医药知识图谱-洞察分析
- 六年级工程问题30道应用题
- 08D8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