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6/07/wKhkGWXlG3-AbY0dAAIs7qzqrjQ117.jpg)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6/07/wKhkGWXlG3-AbY0dAAIs7qzqrjQ1172.jpg)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6/07/wKhkGWXlG3-AbY0dAAIs7qzqrjQ1173.jpg)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6/07/wKhkGWXlG3-AbY0dAAIs7qzqrjQ1174.jpg)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6/07/wKhkGWXlG3-AbY0dAAIs7qzqrjQ1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水有“四德”,口: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甲。一条江河从事单遇冬出发,
汇聚支流,穿峡入谷,京攀湖泊,军华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规划/谋划)走向,却历经千
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机其间有举伏畛有,有平缓舒展,更有本孥两单。②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
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章。因其至容,乙。③黄河走出冰川雪原,造琴•落洒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
吕梁,出太行,闻卷座际,负重数千里,可藜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水量富
足的广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祥)地。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
生灵。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泗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遂得势理人招,百姓售•年年土。试
想,(即使/只有)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泗”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
丙。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自从地球出现
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
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雪域高原起伏迭宕(dang)
B.蜿(wan)延激越高昂浩浩荡荡
C.流淌闯关夺隘广袤(mA。)平原
D.卸载(ZAi)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谋划发生即使B.谋划发祥只有
C.规划发祥即使D.规划发生只有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①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失润”与“湿润”读音相同而意义相反,用在句中令人耳目一新。
C.“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指示代词“这”指“水的大循环”。
D.“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这句话的主干是:水在流转。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用“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形容水的特点,用词典雅,言简意丰。
B.句②运用比喻,用“交响乐章”生动地表现出江河起伏变化的流动状态。
C.句③运用拟人,“闯”“夺”等动作将黄河奔涌向前的气势充分表现出来。
D.句④中的四个句子,既构成对比又形成排比,富有气势,突出“润”的重要。
二、(8分)
为学习新时代榜样,学校组织开展“点亮人生灯塔”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
务。
6.【灯塔在线调查】为了解青少年的榜样学习状况,同学们搜集到了下面的调查数据图,请用两句话写出
你的分析结论。(不超过30字)
青少年拥有榜样的情况青少年关注榜样的信息
(数据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
7.【寻找人生灯塔】在学校“心中的灯塔”讨论中,你需要拟写完成下面的文字。请选择一个材料,在横
线处补写事例,使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句式基本一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
年,唱响了“党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
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
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
绩。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他“有一分热发一
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
2
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
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至今,已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我想改变一代人。”她身患十多
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8.【点亮灯塔之光】小语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点亮灯塔之光”演讲活动,演讲稿结尾有三处语病,请你
帮他找出并修改。
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②我们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
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③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④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
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⑤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
(1)第句,修改:«
(2)第句,修改:o
(3)第句,修改:o
三、(10分)
9.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主题诗文出处评注
选自《水经注》,我国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古代地理名著,具有极
___________,良多趣味。
山川
高的文学价值。
风物
②_________,浅草才能没③________《钱塘湖
早春景色。
马蹄。春行》
④________,必先苦其心《孟子》,儒家经典著
《孟子•告子下》
志,劳其筋骨……作。
修身
治国
⑤_________,受上赏:上⑥选自《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国别体史书。
⑧何处望神州?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________。(辛弃疾
爱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思乡
亭有怀》)
⑨_________?_________。崔颍《黄鹤楼》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
3
化。与“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第二部分阅读(57分)
四、⑵分)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
郑锡©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11.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少孤养母。年二十,为县小吏,喟然叹曰:“木冬为有能处斗筲®之役!”
乃言于母,欲就师问,母对之日:“无资奈何?”泰曰:“无用资为!”遂辞母平行,至成皋屈伯彦精
庐。并日而食,衣不盖形,人不堪其忧,泰不改其乐。三年之后.博通坟籍②。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尝止陈国,童子魏昭求入其房,供给洒扫。泰日:“年少当精
义书,曷为求近我乎?”昭日:“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泰美其
言,听与共止,遂本而善之。叔达客居太原,未有知名。叔达曾至市买甑④,荷甑堕地,径去不顾。时适遇
泰,泰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叔达口:“甑个破矣,视之何益?”泰与之言,知其德性,
劝使读书。游学十年,知名当世。泰尝止陈留学宫,学生左原犯事斥逐。泰丹酒食劳原于路侧,谓之日:
“且避伯玉、颜子渊犹有过,谁能无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或曰:“何为礼慰小人?”泰日:“吾
4
惧其致害,故训之。”
(节选自《后汉纪》卷二十三)
[注]①斗筲(sho。):比喻气量狭小或才识短浅。②坟籍:古代典籍。③朱蓝:纯正之色。④甑(Zeng):
煮饭用的陶器。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上文“经师易遇”可推断,“人师难遭”中“遭”的意思也是“遇到”。
B.“遂友而善之”中“友”意为“友爱”,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中“友”意思不同。
C.“泰具酒食”与“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都是“备办、置办”的意思。
D.“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小人”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丈夫净能处斗筲之役虽我之死,有子存净(《列子•愚公移山》)
B.遂辞母加行学顾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C.曷为求近我乎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D.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固?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堪其忧,泰不改其乐。
(2)叔达曾至市买甑,荷甑堕地,径去不顾。
15.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对于犯了大错的人,郭泰是怎么做的?请简要
分析。
五、(29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红隼
南翔
①妈妈,妈妈...
②母亲正在厨房准备午饭,隐约听到儿子在叫,一把关了水龙头。豌豆立在阳台上,盯着东墙边的鸟
巢,并没有回头找妈妈的意思。随着两只红隼倏忽而至,豌豆的目光顿时又倾注在它们身上。
③妈妈见豌豆不停地舔手指,猜他担心红隼吃不饱。确实,在城市里喂养五只雏鸟,这对红隼父母真
有点儿力不从心。下午挖些蚯蚓,给它们解解馋吧。豌豆给了妈妈一个难得的向日葵般的微笑,这是儿子
能捧出来的最高奖赏。妈妈心里瞬间有了暖意。叮嘱他去洗手,他居然也答应了。洗过手,豌豆进了书
房,铺开画本。
5
④豌豆是四岁时才被归到“星星的孩子”一类的。豌豆被确诊自闭症后,父母很长时间没回过神来。
一直以来,豌豆行走迟、言语迟、表情也不丰富。希望的火苗点燃过无数次,又熄灭过无数次。在求医问
道的途中,妈妈辞了职。爸爸出差变得多起来,时间也一次比一次长。爸爸虽然在家日少,但每月打来的
钱足以让母子衣食无忧。
⑤趁焚汤的空儿,母亲溜到儿子身后看他画画。以前,她总想纠正一下儿子的线条、布局及设色,豌
豆不听。好长一段时间,山川、河流、树木、人物……儿子的绘画真是天马行空。
⑥两个月前,一个雷雨天,家里飞来两只红隼。凌乱的阳台上,塞了碎画纸的矮胖旧花盆竟成了鸟儿
温暖的避难所。从此,豌豆凡事坚持不久就转移注意力的状态也有所改变,观察鸟儿时的专注令人惊讶,
常常一站一个钟头。绘画内容也万宗归一:只画阳台上的鸟儿。
⑦听中学的田老师说这是红隼,一种猛禽,母亲心里一紧,担心豌豆受到伤害。父亲安慰她,万物有
灵,你没见猫啊狗啊,也喜欢跟小朋友玩耍!
⑧开始,红隼对靠近的人“鸟”视眈眈,发出咕咕的叫声。急得豌豆拦阻,别靠近!就为儿子多讲几
句话,父母便觉得很值。何况豌豆还不时对着鸟儿自言自语。
⑨待到两只红隼不停衔来树枝、草茎垫窝,一家人才顿悟,它们想在此安营扎寨了。一天,豌豆突然
指着其中一只红隼连叫了两声,翅膀,右边!寻声看去,体型略大的雄鸟右翅受了伤,略带拖曳,收束也
比左翅慢两三拍。
⑩还是我儿子眼尖!父亲一高兴,便拉着儿子进书房。未料豌豆搬动砚台时,砸伤了爸爸的脚背。豌
豆吓得脸色发白,逃跑了。父亲在家养伤时,越想拉豌豆过去,豌豆离他越远。为此,他变得有些急躁不
耐。母亲把怨艾藏在心中,一个人全力照顾豌豆。
⑪见妈妈过来,豌豆俯身压住画本。妈妈佯做夺取,儿子抱着画本边跑边笑。当他躲在椅子后面时,
妈妈抓拍了一张面部特写。看看他的眼睛、笑脸……豌豆跟正常的孩子有什么两样?他爸爸看到也会这样
想的。
⑫为了感谢妈妈带他去挖蚯蚓,豌豆忽然端出画本给她看。一幅是红隼妈妈在孵蛋;另一幅是五只雏
鸟伸着粉红小嘴,争抢妈妈衔来的一条虫子;再一幅是红隼爸爸奔拉着右翅,在一旁昂着头守护着母子。
母亲夸赞画得好。又道,豌豆怎么帮它们啊?豌豆说,挖好多蚯蚓,妈妈吃,爸爸也吃。母亲一愣,恍然
道,对,对!
⑬有时,豌豆在睡梦中连叫爸爸。母亲设法录下发给父亲。他却犹疑地回了一句,是叫自己的爸爸
吗?母亲扑哧一笑,你不觉得自己跟红隼爸爸很像吗?一个地上跑,一个天上飞。
包阵子驶过几条街,路边一片绿意深深的菜园。守园人的小孙女蹦蹦跳跳跟过来,哥哥,我帮你拿桶
子好吗?豌豆想了想,把桶递给了她。
⑮I、妹妹问一片像蝴蝶的菜花名字,豌豆平淡道,蚕豆花。母亲暗暗称奇,他只从绘本或电视中看
6
过,就能毫不犹獴地与现实生活对上号!俩小朋友边挖蚯蚓边对话,豌豆有问必答。母亲发现,儿子跟同
龄人比跟成人交流流畅许多。妈妈希望时光慢一些,好细细品味儿子的思维与表达。也真想让孩子的爸爸
听一听。
⑯田老师提醒,红隼受保护,不能人工投喂。豌豆有些沮丧。田老师安慰说,红隼生存能力很强,不
用担心。它们属于天空和森林,自由自在最好。豌豆笑了。
⑰母子二人走到阳台,发现红隼爸爸妈妈正在喂孩子,面前竟有十几只新提的虫子,红隼的生存能力
真的很强。豌豆风卷残云地吃着香蒸,眼睛一刻也没离开鸟巢。
⑱饭后,母亲走进书房时,豌豆趴在桌边睡着了。母亲轻轻从他时边抽出画本,这是儿子的新作:一
只大鸟嘴里衔着一只虫子,另一只大鸟一旁侧脸看着它。衔着虫子的大鸟,右翅张开着。旁边写了五个
字:爸爸喂孩子。
⑲牛亲一手捂着嘴,眼里和喉咙,顿时有几股热流同时汹涌而出……
(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第3期,有删改)
16.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豌豆妈妈隐约听到儿子叫,就一把关了水龙头,体现了妈妈对患自闭症儿子关心。
B.文中多处运用插叙,交代了红隼到来时的情形、豌豆的病情以及豌豆一家的情况等,丰富了文章内容,
构思巧妙。
C.“他爸爸看到也会这样想的”是妈妈的心里话,看到豌豆的状态,她很高兴,也渴望与豌豆爸爸分享。
D.豌豆将桶递给小妹妹,边挖蚯蚓边与她对话,由此可看出豌豆很愿意与人分享,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了。
17.从豌豆图画内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他有了哪些变化?
18.文中两处画线句意味深长,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请综合两句赏析。
豌豆说,挖好多蚯蚓,妈妈吃,爸爸也吃。
旁边写了五个字:爸爸喂孩子。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可持续”是博物馆发
挥功能的天然出发点。然而,很多文物极易遭受损坏,保存条件要求严苛。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或是
在特定环境中小范围展示,或是为延缓老化进程不得不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数字技术为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工业CT、三维扫描、数字测绘等技术可全方位、高精度采集文物资
料,为展示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多光谱技术、智能认知技术可用于文物病害防治,通过对壁
7
画材料、石窟环境的监测分析,更清晰地掌握文物的“健康状况”,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
虚拟建模、Al技术可用于出土文物的数字修复,借助精确的纹理映射、碎片扫描还原考古现场,评估文化
遗产的保存状况……这些技术平衡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文化艺术的生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恒,也让宝
贵的文物古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发挥出更大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高冷”形象,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
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
董如何焕发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之旅;打开小程序,便能与
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迹、书
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深度应用,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的精神
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
在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数十名游客在《唐宫乐宴》演出中沉浸式“走进”历
史,探寻“名画丢失之谜”。在这场穿越之旅中,他们从博物馆的参观者变为历史的“参与者”,在可
知、可感的文化体验中,切实感受“科技+创意”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魅力。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介绍,
近年来,洛阳各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优势,运用虚拟现实、场景塑造、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黑科
技”助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探索推出一大批高品质文化产品,不断提升游客的交互感、代人感。
(摘编自《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注入生机》《走出有限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材料2】
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领域,博物馆也有责任和能力参与其中。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全国博物馆节
能减排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7%的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已考虑节能减排因素,25%的博物馆建成开放
后陆续进行了节能改造,32%的博物馆有进行节能改造的计划。今年3月,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荣获全
球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因为它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互动,建筑语言也有大自
然和谐共生的寓意。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启动了“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而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打造
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这
两点最为人们所期待。博物馆正成为城乡美好生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方面。
(摘编自《发挥博物馆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0.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如果不能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小范围展示,就只能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
世人欣赏。
B.运用多光谱及智能认知技术,对文物材质及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可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
8
防治文物病害。
C.在高科技和创新元素的助力下,各博物馆都纷纷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不断“出
圈”,走向大众。
D.“博物馆之城”打造出集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加强了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
提升了影响力。
21.为什么说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注入了生机、创造了无限可能?
22.“可持续性”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之一。试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可持续性”表现在哪
三个方面。
23.潍坊博物馆拟于6月的“文化遗产日”组织一次非遗文化展览,将邀请风筝、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
参展,现面向社会征集建议。请借鉴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
六、(7分)
2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多呈现出儿童、成人双重视角。《父亲的病》《琐记》中少年鲁迅认为衍太太品行
恶劣,成年后才消除对她的误解。
B.《儒林外史》通过描写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形象,对当时丑恶的科举、腐败的吏治、虚伪
的礼教等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批判。
C.《世说新语》是志人笔记小说,或精炼含蓄记录人物一句话,或售永传神描写生活中的一件事,塑造
出社会各行各业人物的鲜活形象。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通过叙述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女
性的美好想象,富有神异色彩。
25.在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相恋之人因故分离的内容。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要概括导致他们
分离的关键事件,并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1)简•爱与罗切斯特(《简•爱》)
(2)保尔与冬妮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七、(60分)
26.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现青春,你会选择哪一个?请围绕这个词语,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场景。
要求:点面结合,描写生动,200字左右。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在学校开学致词时说:“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
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
9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或套
作,不得使用本试题中的材料(27题除外);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
【答案】1.C2.C3.B4.B5.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起伏迭宕——起伏跌宕;
B.蜿延——蜿蜒;
D.卸修(zai)——zai;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谋划:筹划、想办法。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在此形容江河的走向没有被“计划”,而是顺其自然,应使用“规划”;
第二空:
发生: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发祥:开始建立基业或兴起。
在此指中国古代文明兴起的地方,应使用“发祥”;
第三空:
“生活高度富裕了”与“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为假设关系,应使用“即使”;
“只有”往往与“才”连用表示条件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
①句“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承接前文“因其至柔”;
③句“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承接前文“因其至容”:
②句“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承接前文“因其至洁”;
IO
故分别填入:①③②;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平缓舒展”“万物生灵”为并列短语,“古代文明”为偏正短语;
C.“这”指“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
D.主干为:水流转;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D.句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运用四个相同句式”……因润
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并未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故选D。
二、(8分)
6.【答案】示例:①绝大多数青少年是有榜样的;②大多数青少年关注榜样的梦想追求、成就和经历。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左图是对青少年拥有榜样的情况的调查,其中有榜样的占73.3%,没有榜样的占20.4%,以前有现在没有的
占6.3%;据此可知,绝大多数青少年是有榜样的;
右图是青少年关注榜样的信息,阴影部分越长,说明关注度越高,关注度前三是梦想追求、成就和经历;
据此可知,大多数青少年关注榜样的梦想追求、成就和经历。
7.【答案】示例:“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筹建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
中,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题干要求,先分析“'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
“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
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两个句式,确定要仿写的
句式结构:修饰词+人物+事迹经历+加总结性成就,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人物故事总结即可,书写时注
意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内容完整。
示例1:“当代雷锋”郭明义,少年立志,奉献他人,热衷志愿服务,成立爱心团队,践行“有一分热发一
分光”的誓言。
示例2:“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请缨,燃烧自己,以疲惫之躯支撑山区教育,让无数女孩走出大山,点
Il
亮''我想改变一代人”的信念。
8.【答案】①.②②.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
进的力量。③.④④.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
通的诗篇。⑤.⑤⑥.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仔细阅读短文,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
(1)②语序不当,可改为: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
的力量。
(2)④成分残缺,可改为: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
的诗篇。
(3)⑤成分赘余,可改为: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10分)
9.【答案】①.清荣峻茂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白居易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⑥.战国策
⑦.燕然未勒归无计⑧.满眼风光北固楼⑨.日暮乡关何处是⑩.烟波江上使人愁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峻、
茂、渐、寡、策、燕然未勒、满、暮”。
第二部分阅读(57分)
四、(21分)
(―)
【答案】10.D11.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己经破晓了。“虫”鸣“催晓”,
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
人。“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D.有误,“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的意思是:只剩下两地乡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关山。因此,
“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故选D。
[ɪɪ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
12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意思是旅人的思乡之梦被虫鸣声打破了,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希望鸿雁尽
快将书信传给家人。两句中“旅梦”指旅人的思乡之梦;“虫催晓”指虫鸣,天已破晓;“边心”指身在
边关而心在家乡;“腰带还”指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据此概括出答案即可。
(ZI)
【答案】12.B13.D
14.①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但郭泰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②叔达曾经到集市买瓦罐,肩上扛的瓦罐掉在地上,他一眼不看就离开了。
15.对于犯了错误的左原,郭泰特地在路边设酒和菜肴来安慰他,说:“遨伯玉、颜回尚且犯过错,何况其
他人呢?你千万不要心怀怨恨,只是反躬责问自己就行了。”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遂友而善之”句意:于是与他做朋友并和善地对待他。友:做朋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
是: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与之做朋友。友:做朋友。“遂友而善之”中“友”与“窈窕
淑女,琴瑟友之”中“友”意思相同;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表反问,怎能/表陈述的语气词,不译;
B.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
C.疑问代词,为什么/介词,对、向;
D.副词,已经/副词,已经;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Q)堪:能忍受;忧:指穷困清苦;改:改变;
(2)曾:曾经;至:至IJ:市:集市;堕地:指掉在地上;径去:径直离开;顾:(回头)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第二段“泰尝止陈留学宫,学生左原犯事斥逐。泰具酒食劳原于路侧,谓之曰:'且遽伯玉、颜子渊
犹有过,谁能无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可知,郭泰的做法是在路边特地备设酒和菜肴,劝慰他谁
13
都有可能犯错,不要心怀怨恨,要反躬责问自己。
【点睛】参考译文: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郭泰)二十岁时,在县里做小
官,叹息说:“有志气、有作为的人怎么能从事这种低贱的工作呢!”于是把这话告诉自己的母亲,想去
跟随老师读书求学,母亲对他说:“没有钱财(供你读书)怎么办呢?”郭泰说:“不用钱财!”于是辞
别母亲外出求学,到成皋屈伯彦的学舍中学习。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别人
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但郭泰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三年之后,(他)博通古代典籍。
郭泰性情明白通达,有知人之明,喜欢勉励教导士人,周游郡国。曾经在陈国,陈国少年魏昭请求跟
随在郭泰身边,给(郭泰)打扫房屋和庭院。郭泰说:“年轻人应该专心读书求学,为什么要和我亲近
呢?”魏昭说:“我听说教授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但传授做人道理的老师却难遇到,所以是想用我这白
色丝绢般的质地,来接近纯正之色罢了。”郭泰很赞赏他的言论,听后与他一起居住,于是与他做朋友并
和善地对待他。叔达客居太原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叔达曾经到集市买瓦罐,肩上扛的瓦罐掉在地
上,他一眼不看就离开了。当时刚好遇见郭泰,郭泰看见之后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瓦罐破了很可
惜,为什么不看呢?”叔达说:“瓦罐已经破碎了,看它有什么益处?”郭泰和他谈论,了解他的道德品
行,劝他外出求学。(叔达)外出求学十年,成为闻名当世的人。郭泰曾经居住在陈郡学宫中,学生左原犯
了错误被郡学斥退。郭泰在路边特地备设酒和菜肴,对他说:“遽伯玉、颜回尚且犯错误,谁能没有(过
失)呢?(你)千万不要心怀怨恨,只是反躬责问自己就行了。”有人问(郭泰):“为何以礼安抚见识浅
薄的人呢?”郭泰说:“我担心他们招来祸害,所以去教导他们。”
五、(29分)
(―)
【答案】16.D17.豌豆从对自然界万物的关心、爱护转移到对红隼妈妈的关爱,对红隼爸爸受伤的关心,
从而希望爸爸回到家中,以及对爸爸的思念和渴望得到爸爸的关心爱护。
18.①豌豆对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②豌豆思念爸爸,希望爸爸早点回来,能关心、爱护和陪伴自己。
19.呼应开头,表现了妈妈的辛劳终于得到回报;通过刻画妈妈的动作,表现妈妈内心的激动、欣慰之情;
升华主题,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D.根据文章第⑭段“车子驶过几条街,路边一片绿意深深的菜园。守园人的小孙女蹦蹦跳跳跟过来,哥
哥,我帮你拿桶子好吗?豌豆想了想,把桶递给了她”可看出豌豆面对热情的小女孩并没有同样热情的理
会,只是想了想把桶递给了他,什么也没有说。根据第⑮段“俩小朋友边挖蚯蚓边对话,豌豆有问必答,
母亲发现,儿子跟同龄人比跟成人交流流畅许多”可知,豌豆只是有问必答,并没有主动去分享和提问,
14
并且只是和同龄人交流好一些,和成人交流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由此看出豌豆不是很愿意和别人分享,以
及豌豆只是和同龄人可以比较流畅的交流。而题干中说道“由此可看出豌豆很愿意与人分享,能与他人正
常交流了”是错误的,分析不当。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第⑤段“好长一段时间,山川、河流、树木、人物……儿子的绘画真是天马行空”可知,豌豆的画天
马行空,画的事物多种多样。得出豌豆最初对自然界万物的关心和爱护;
根据第⑫段“一幅是红隼妈妈在孵蛋:另一幅是五只雏鸟伸着粉红小嘴,争抢妈妈衔来的一条虫子;再一
幅是红隼爸爸宜拉着右翅,在一旁昂着头守护着母子”可知,豌豆画出了红隼妈妈辛苦养育孩子场景和红
隼爸爸守护红隼妈妈和孩子的场景。得出爱转移到了对红隼妈妈的关爱,对红隼爸爸受伤的关心;
联系文章第⑬段“有时,豌豆在睡梦中连叫爸爸”可知,豌豆做梦都在叫着爸爸,他思念爸爸,希望爸爸
回到家中和渴望得到爸爸的关心爱护。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豌豆说,挖好多蚯蚓,妈妈吃,爸爸也吃”可看出豌豆拥有好的东西,心中惦记着爸爸妈妈。
“旁边写了五个字:爸爸喂孩子”看出,豌豆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爸爸的爱,并渴望爸爸关心、爱护自
己。两句综合赏析可得出①豌豆关心、爱护爸爸妈妈②豌豆思念爸爸,渴望爸爸早点回来陪伴自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尾作用。
文章结尾''母亲一手捂着嘴,眼里和喉咙,顿时有几股热流同时汹涌而出”可知,妈妈因为孩子写的五个
字“爸爸喂孩子”这一出乎意料的做法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文章第④段“豌豆是四岁时才被归到“星星的孩子”一类的。豌豆被确诊自闭症后,父母很长时间没回过
神来”可知,豌豆从小患有自闭症,而在妈妈的努力下,豌豆终于有了改变,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母亲看到孩子有了如此大的改变,自己的辛劳得到了回报,妈妈捂着嘴和儿股热流从眼里、喉咙里涌出的
动作,侧面表达出了妈妈内心的激动和欣慰。母亲无私地爱使得孩子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升华了文章的
主题,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二)
【答案】20.B21.①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②数字技术平衡了保护和开发的
关系,让文化艺术的生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恒,也让宝贵的文物古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发挥出更大价
值;③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
15
向奔赴。
22.①运用“黑科技”助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③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促
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3.示例:①“风筝”的制作和展示要添加一些“黑科技”元素;②剪纸和泥塑的制作要注意节能减排。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A.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工业CT、三维扫描、数字测绘等
技术可全方位、高精度采集文物资料•,为展示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互联网商品交易协议范本
- 2025年养老护理雇佣合同标准
- 2025年仓储合同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 2025年仓储物流服务协议文本
- 2025年企业股份制改革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儿童鞋类行业供需合同样本
- 2025年船底防污漆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合同采购范例
- 2025年锰氧化物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七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
- 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艾默生HipulseUPS操作手册
- 爱心树(绘本)
- NPI管理流程(精)
- 色卡 对照表 PANTONE-CMYK
- 深圳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计算题练习大全(经典)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