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金山、青浦区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76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一名学生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冒着被开除学籍的风险,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把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向校长说明事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很多人表示不解,校长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好吃的菜品,点餐取餐也不过量;碰到再特殊的情况,也不以“机闹”“路怒”的形式宣泄……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学会照顾他人,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习惯思考公共利益。()。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既需要春风化雨的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比如,关于公园能否采摘野菜,有关部门早已出台过规定,但此类行为屡禁不绝,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园里精心修饰的花草、人工种植的林木理应保护,但拔野菜。这样的说法并不能为“私采滥挖”提供合理化支持。事实上,野花野草的生态功能同样不可小觑,它们何尝不是绿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出了问题。现实中,无论是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员,还是开设“黑名单”制度,种种创新举措的出台,都是为了让纸上的规章。制止不文明行为,用制度_文明。这是绝大多数人所乐见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对文明的期许。加强每个人的道德,自觉保卫公共文明,文明的甘泉才能美育更多人的心田。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社会的亮丽底色,正是这样的文明举止B.文明举止正体现了我们社会这样的亮丽底色C.我们社会的文明举止,正是这样的亮丽底色D.这样的文明举止,正是我们社会的亮丽底色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涵养无伤大雅立起来捍卫B.蕴涵无足挂齿立起来捍卫C.蕴涵无伤大雅竖起来维护D.涵养无足挂齿竖起来维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每个人加强道德,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B.每个人加强道德自律,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C.每个人加强道德自律,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养育更多人的心田。D.每个人加强道德,自觉守护公共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养育更多人的心田。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孝惠六年,哙薨,谥曰武侯。选编于《资治通鉴•汉纪一》《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乘,亦作“陪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B.剖符,或叫“剖竹”封建帝王封赏诸侯、功臣时,将铜或竹、木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C.爵,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的爵位。春秋时期,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贬不一的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骁勇善战、军功卓著。随刘邦征战,樊哙无不冲锋在前;刘邦成为皇帝后,樊哙凭借战功,封爵列侯,官”左丞相。B.樊哙忠肝义胆、豪气干云。为保护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私闯鸿门宴,喝酒吃肉的豪爽令项羽赞赏,义正辞严的谴责令项羽无言以对。C.樊哙直言善谏、循循善诱。刘邦因病重多日不见朝臣,樊哙闯宫直入,指出刘邦不该独自跟一个宦官诀别,用赵高篡权的教训规劝他。D.樊哙出身寒微、卒于显赫。他早年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刘邦的女婿,关系比诸将更亲近;后因结党吕后,被刘邦下令处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了“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B.纪录片《变化中的中国》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于一身,通过不同人物,再现真实历史,强化追问现实的力度,赢得了广泛的好评。C.当机器人的外形看起来和人类极为相似的情况下,如何对待不断给生活带来便捷的人工智能,日渐成为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棘手的问题。D.网络教学即使能打破地域和隔离的限制,但由于其对网络硬件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开学季同一时段集中上网学习,让不少地方的学校网课产生了网络拥堵。5、阅读下面的汉乐府民歌,回答题目。《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6)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7)成事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往不咎。(《论语·八佾》)(8)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南朝张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十分流行。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摘编自樊锦诗《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B.敦煌文献中的大量非汉语文献,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C.“敦煌文学”中的俗文学包括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等多种体裁,极具研究价值。D.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述结构,具体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B.文章以讲话开篇,同时作为全文中心观点,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C.文章第四段举出《维摩诘经讲经文》,旨在论证敦煌文学的兼收并蓄自信创新。D.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等两方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敦煌,各种宗教都大体和睦相处,表现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包容并蓄。B.因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敦煌壁画更显珍贵。C.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D.我们进行今天的文化建设,应该认真总结发扬古代敦煌的经验,扩大国际文化交流。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方向调控。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重于“包”不重“报”。中国传媒对于危机报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针下,采取低调而务实的报道模式。应该说这一传统是在建国之初就形成的。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的险恶局势和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其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的单一。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増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证据的暖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坏社会稳定。从管理学上看,传统新闻管理侧重微观的内容管理,而非方向性引导,而由于内容管理的庞杂,必然导致信息传送的滞后,造成舆论主导真空,流言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抢购风波验证了这一点。(摘编自俞熙娜、沈爱国2003年《“非典”事件对新闻改革的影响》)材料二:由于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多于、重于一般的新闻事件,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进行报道,就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疏解社会情绪、稳定民心至关重要的一环。2013年4月28日,湖南日报第一时间刊发《湖南省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通报疫情的同时,刊发了《流感级应急预案启动》,传递湖南省严密防控,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监测等信息,并提醒公众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报道,是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则和根本选择。实践证明,把握好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可对党委政府迅速处置突发事件,稳定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禽流感发生后,群众最想知道什么?群众急于通过媒体了解相关知识,以增强自身预防能力。群众的这种需求,给媒体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进行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到时,应当及时向群众传播相关科普知识。在这次疫情报道中,我们坚持新闻报道与科普知识宣传相结合的原则,约请专家介绍疾病的症状、感染途径、防治办法等知识,有效杜绝了谣言,稳定了民心,推出了《流感真的可怕吗?》《专家称可放心过节》《春运不要带禽鸟》等报道。与疫情处置同理,媒体的核心在于消除疑问,只有及时透明地发布信息,呈现整个事件全貌,才能增加说服力,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摘编自段涵敏2015年《禽流感疫情的媒体应对》)材料三:图1:疫情舆情风险环形示意图图2:舆情风险级别参考图(注:数值越大表明风险级别越高)注: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在从事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的时候,可能面临的来自社会或者网络的负面信息、虚假信息、谣言等,这些负面信息通过发酵而引发的危机和事故叫“舆情风险”。(摘自“人民网”2020年《疫情启示录:重大疫情发生后潜在舆情风险的评估及防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社会上流传的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情绪和社会动荡,所以我国传媒对于危机的报道一直侧重“包”不侧重“报”。B.基于我国国情,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多以正面宣传为主,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也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样的报道模式是可行的。C.传播学认为,流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证据的暧昧性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媒体不应该采取沉默的态度。D.随着公众对信息和知情权的需求渐高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主流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封锁、瞒报会造成舆论真空,引发社会恐慌。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证明,政府要迅速处置突发事件,引导舆论,稳定民心,就必须把握好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B.重大疫情发生后,群众急需了解相关知识、知道事件真相,这属于公众的“知情权”,媒体要将新闻报道和科普知识结合起来。C.根据材料三,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社会心理疏导问题”涉及的方面最少,但其舆情风险级别很高,应该引起重视。D.根据材料三,媒体、自媒体和新闻发布会出现的问题接近本次疫情舆情风险的一半,但这并不意味着传媒领域的风险级别很高。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哪些部门的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村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孩赵淑萍1980年的夏天,酷暑,狗都热得吐舌头。我却忙着串门,从这家的葡萄架穿到那家的丝瓜架,脚下不时被南瓜藤缠绕,不时有热浪夹着青草被烤的香味阵阵袭来。我要挨个去看那一年未曾见面的小伙伴以及村里的男女老少。从一家丝瓜架下穿过,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喊:“英子,过来!”原来是陈金莲。她在堂檐纺石棉。她下了纺车,端了椅子让我坐。转身去井里打水洗手,还吊上一个被井水镇了半天的菜瓜,然后,用拳一砸菜瓜,脆脆的瓜马上裂成两半。她抠去瓜子,递一半,让我吃。“英子,你快讲点城里的事给我听!”这个陈金莲,比我大十岁,也不沾亲带故,但是,自从我去父亲工作的城市读书后,暑假回来她对我就分外地客气。于是,我边吃瓜,边给她讲,城里用自来水,城里人很多吃单位食堂。食堂里各种点心都有,包子、花卷、发糕,还有面包、蛋糕。“城里女人都穿裙子吗?”她问。“穿呀。老太太和小女孩都穿裙子,她们有的还戴墨镜。”我说。她的眼睛落在了我的小花裙上“英子,你跟我来!”陈金莲把我带进她的睡房。虽然家里人都不在,她还是锁上了房门。她从箱底拿出了一条裙子,苹果绿小碎花的。她先套上裙子,然后脱下长裤,转了一圈,那没膝的裙子像花一样绽开。我看到她的光洁的白生生的一截小腿。“英子,好看吗?”她问。我真心觉得好看。其实,陈金莲长得很漂亮,粗粗的辫子,黑葡萄一样的眼睛,高高隆起的胸脯,这一切都让一个小女孩盼着自己也快快长大。“那好,明天晩上,天黑时,你穿着裙子,早点站在路口的那棵皂角树下好不好?到时,我穿着裙子过来,你一定要看着我。”她说。我很奇怪,这算啥事呀。那棵皂角树,村民们晩上就在那里乘凉,我也常跟我妈妈一起坐那边。第二天,我按照她的话做了。白天的暑热退了,人们都围过来了。在大树下,一边谈天,边摇着蒲扇。也有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去村干部家的院子里看电视,那黑白电视,经常飘雪花,大家还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是就着凉风去游荡。突然,乘凉的人都伸长了脖子。一个穿着裙子的袅娜的身影正由远至近。清风吹起,那裙裾就像荷叶一样摆动。而那个陈金莲,她就昂着头挺着胸过来了。“这不是陈家的丫头吗?真不像话。穿起裙子来了,伤风败俗!”已经有几位中年男人发话了。而一些后生则轻佻地吹起了口哨。那些妇女们更是鄙薄,“眼戳刺”“眼戳刺”地叫着。一位老太太,好像是陈家门的老祖宗,颠着一双小脚,鼓着劲儿厉声道:“这丫头不像话,明天我去把她的裙子给剪了。”可不管怎样,在村人的议论和异样的目光中,陈金莲看着我,勇敢地走了过去。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回家我问妈妈,为什么这村里的男女说话调笑肆无忌惮,但女孩穿条裙子就犯了大忌?而且,傍晩女人们从地头收工回来,在河埠头洗脚,裤腿卷得老高的,比穿长裙露出一截小腿肚要厉害多了。妈妈说那是在农村。“我也穿着裙子呀。他们怎么都对我客客气气的?”我问。妈妈说:“因为你是个孩子,而且,你是城里的孩子。我很关心的是那个小脚的老太太到底有没有拿着剪刀去绞陈金莲的花裙子,结果大概是没有。只是,后来陈金莲的裙子,被她那老实巴交的男友给剪了。因为这,陈金莲死也不肯嫁给他了。后来,陈金莲又穿上了另一条裙子。过了两天,村西有位姑娘,也穿了裙子出来。后来,穿裙子的女孩越来越多了,大家也不知道该去骂哪一个了。有人说,陈金莲穿裙子,其实早有预谋。因为,她那条裙子就是她的堂妹、小脚老太太的嫡亲孙女、学裁缝的阿花做的。而且,村里女孩的裙子,式样都一样,想必都出自阿花之手。她们一起做的裙子,已经藏了一阵子了。多少年后,一次我回故乡,听陈金莲跟阿花说:“你说现在的女孩咋回事,裙子越穿越短?”“老姐姐,以前呀,她们让我做裙子,我都做能盖住膝盖的。可是,现在她们根本不要我做,都直接去店里买了。”“年轻人,就由她们去吧。”陈金莲说。说着,她的目光,投向了路口的那棵皂角树。(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1期)[注]①眼戳刺:慈溪话,讨厌的意思。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夏天热浪阵阵,旨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村民乘凉和陈金莲穿裙子营造特定环境。B.陈金莲对“我”分外客气的原因是,她想从“我”这里打听城里的事,渴望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C.大部分村民们生活单调乏味,对新鲜事物的极力抵触,这些都表现了当时农村的闭塞落后、封建与保守。D.小说中多用口语与方言,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而然把读者带入与城里生活不同的乡村世界。2.请简要分析陈金莲这一人物形象。3.“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婕妤,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为骄慢,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始元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元凤元年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子磁骑将军安、卿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许使人为燕旦上书言光罪。时上年十四,觉其诈。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光由是得尽忠。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驃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交通私书,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元凤三年春正月,罢中牟苑赋贫民,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选自《汉书•昭帝纪》,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B.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C.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D.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崩,古代等级森严,帝后、皇子、公主之死谓“崩”,诸侯之死谓“薨”。B.榷酤,指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C.农桑,即农耕与蚕桑,泛指农业生产。农桑是古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D.甲申,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记录年、月、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昭皇帝年少不凡。他出生时甚是奇异,八岁时继承皇位,十四岁时就能看穿宫廷阴谋。B.孝昭皇帝以仁施政。他命有关部门向贤良文学科的人询问民间疾苦,免去中牟苑贫困户的赋税C.孝昭皇帝聪慧机警。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派人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揭发霍光的罪行,他能发现其中有诈。D.孝昭皇帝重用霍光。他在叛乱平定后完全信任霍光,霍光由此开始辅助他成就帝王之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2)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11、州之庸问于郁离子曰:“云山出也而山以之灵烟火出也而火以之畜不亦异哉?”郁离子曰:“善哉问。夫人之用智者亦犹是也。夫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云出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韩非囚秦,晁错死汉,烟出火也。”(选自刘伯温《郁离子》)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2.文中韩非是战国时期家创始人,他的老师是儒家代表人物。3.根据材料,概括郁离子的“用智”观点。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例文让规则相伴而行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自然界的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是日月按照一定的空间轨道运行的结果,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大自然按照一定的时间轨迹轮转的结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这一系列过程是一切生命现象繁衍的必然结果。规则不仅体现于自然界,也在社会生活中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最笨拙的规则也比无规则要好的多,有了规则或许我们在某些行为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但投资钻营者就会失去机会,规则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公平,规则于我们是重要的。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它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不偷盗、爱国守法、爱护环境、明礼诚信、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等。其次就是指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规则的意识,有人违法,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一个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因此,重要的不是知道规则,而是愿意和习惯于遵守规则。这尤其表现在没有强制性力量阻止违反规则的时候,也自觉遵守规则。古人说的好:“君子慎独。”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慎重。因为没有人监督你,那么在你人性中的不好的一面就会跳出来,千方百计地诱惑你。如果没有遵守规则的习惯,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违规不是不可能的,而在一念之间,你可能就铸成大错,后悔莫及。最后一个层次就是使遵守规则成为我们的内在需要,即,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个人来说,这就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而是从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具备了遵守规则的强烈意识,将会对形成终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成为有规则意识的人呢?最重要的是遵守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可是在生活中,一些同学平时没有养成遵守校纪的良好习惯。比如食堂排队、损坏公物、音乐电脑美术等公共教室乱写乱画、乱扔垃圾、上课说话、带手机入教室、留长发、戴手饰、考试作弊等等。用他们的话说是“不拘小节”,但是,违规与违法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拘小节”的后果是违法甚至是犯法!作为一个重高的学生,这些行为是绝对禁止的,但也有人知规违规,说明还不具备强烈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上课认真、不抄作业、自修课静心学习,在各方面能够做到自律。遵守规则,让规则之风飘散社会,世界因规则而更加美丽,有了规则我们更易获得成功,有了规则,我们更易成长懂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每一个规则,让规则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把它当成假想敌,让我们一起在规则中相伴而行吧。【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审读材料要找到重要句子和关键词,明确材料本身的立意,找到原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材料中的哈佛理念是重点句,“校规”“看守”“有效”是关键词。【审题】审题时不要拘泥于材料事件,而要以事件为出发点,联想到现实生活,选择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切入点。联想是打开思路的钥匙。材料中有偷书学生和执行规章校长的故事。由这个学生可联想到忽视规则及违反规则的人和事,通过正反联想想到尊重规则自觉维护规则的正面典型。由这个校长可联想到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例;也可以由正到反,联想那些对违规者开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开后门姑息迁就的反面事例。材料中“很多人表示不解”涉及了“执行规则”和“关照人情”两个概念。这两者看似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通常说“人情大过法”“面子大过法”或者“大义灭亲”“秉公断案,六亲不认”就是两者对立的表现。如果深入分析,两者又是统一的。执行规则就是尊重人权、关爱人性、呵护人情;反过来践踏规则就是践踏人权、人性、人情。深入发掘,可以写出哲理深刻的思辨文章。参考立意:1.规则至上,请敬畏规则2.执行规则就是尊重人权、关爱人性、呵护人情3.践踏规则就是践踏人权、人性、人情4.漠视规则将受到惩罚可用素材:1.在适当的时机讲究人情,规则才不会变成束缚,从而开出一朵温馨的花。只一味讲求规则,会变得冷血并麻木。二战时,1944年圣诞节,两个受伤的美国士兵被一个善良的德国妇女收留家中,她相信他们只是战场上的对手,不是生活中的敌人。她并没有依照冰冷的规则将他们交出去。而后四个德国兵敲门,她让他们放下武器。那晚德国士兵竟为美国士兵疗伤,谁也没想按规则俘虏对方邀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被规则冰封,将人情演绎得如此动容。规则是冰冷刻板的,却在人情的熏陶下变得温馨感人,孕育出份份感念。2.春秋时期一个叫仲由的鲁国人,一天在集市上闲逛。忽听一阵争吵,于是走向前去弄个明白。原来是一个买鲁缟的和卖主为了八尺鲁缟的价钱争吵。卖主说:“我一尺鲁缟三钱,八尺鲁缟就是二十四钱。少一个子不行。”买主争辩道:“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多要一钱是何道理?”仲由对买主说:“你错了,是三八二十四,不是三八二十三。”可是买主就是固执不承认,并且提出和仲由打赌。仲由性情暴烈,就以他刚刚买得头盔作赌注。买鲁缟人也不含糊,以人头作赌。二人去找孔子作裁决。孔子问明原由,笑着对仲由说:“仲由,你错了。快把头盔给人家吧!”买主得意地拿上头盔走了。仲由不惑地问孔子:“老师,明明是三八二十四,你怎么判他对了呢?”孔子答曰:“仲由,你输了头盔还可以再买,要是买鲁缟人输了呢?”仲由猛然省悟。这故事让我想起优克李林有首歌的歌词:如果失去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相同的,有时你争赢了你所谓的道,却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事总有轻重缓急之分,不要为了争一口气,而后悔莫及!寓意:用一个头盔换一条性命,这是智者的善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权衡轻重利弊。如果事情与原则无关,不妨退后一步,给人一个台阶。很多事情不必争,退一步海阔天空。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规则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柏拉图强加于人的规则总以“合理”为外表。——弥尔顿任何规则都有某些例外,绝对通用的规则是没有的。——赫尔岑危险并不在于假想的革命的祸害,而在于阻碍进步的墨守成规。——托尔斯泰大自然有一条保护法则,谁要是背离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抛弃。——泰戈尔欲知乎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吕本中凡事都有规矩。——德谟克利特一个普通人只能做出规规矩矩的东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驾驭创作。——雨果规则与模范会毁灭天才与艺术。——赫兹里特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4.龙永图谈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关乎人的素质说起规则意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介绍过他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在瑞士,他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后,附近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说孩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于是龙永图想起了隔壁卫生间的响声。出于友善,他便折回洗手间,打开那个厕所的门。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原来,那个小孩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违犯了规则。5.周总理借书——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一次,周总理要向图书馆借书。他听说图书馆有规定,这些书不外借,只能到馆里去看,就冒着大雨过去。管理员十分后悔没在电话里问清楚是谁要借书,周总理却赞扬他按章办事,做得对。6.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参考结构:首段:点题,引出观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第二段:自然界有规则。第三段:生活也有规则。第四段:规则意识的三个层次。第五段:联系实际谈同学在校不遵守校纪的后果。第六段:收束全文,倡导让规则伴行。2、1.D2.A3.B【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语意,可知“这样的文明举止”是指代前面的例子(再好吃的菜品,点餐取餐也不过量;碰到再特殊的情况,也不以“机闹”“路怒”的形式宣泄……),放在句首做主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得最为恰当。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第一处,涵养:滋润养育。蕴涵:包含。根据语境,可知第一处应该填入与“润泽”含义相近的词语。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涵养”。第二处,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足挂齿: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根据前后文“比如,关于公园能否采摘野莱,有关部门早已出台过规定,但此类行为屡禁不绝,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园里精心修饰的花草、人工种植的林木理应保护,但拔野菜。这样的说法并不能为“私采滥挖”提供合理化支持。”,可知第二处强调的是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无伤大雅”。第三处,立起来:站得住脚;处于某种立场。竖起来:事物直立起来,一般用于具体事物。此处与“规章”连用,应该选择“立起来”。第四处,捍卫:保卫。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根据语境,此处强调的是用制度“保卫”文明,应该选择“捍卫”。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A项,成分残缺,应该在“道德”后面加上“自律”。C项,“养育”和“心田”搭配不当,应该将“养育”改成“滋润”。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应该在“道德”后面加上“自律”;二是“养育”和“心田”搭配不当,应该将“养育”改成“滋润”。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3、1.B2.A3.D4.(1)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没有封锁关口的事。(2)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谴责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失败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子的翻译是:再说陛下病势严重,大臣震惊恐惧,陛下不召见我们商议国事,难道只是跟一个宦官诀别吗?况且陛下难道没看到赵高的事情吗?“恐”是害怕,与“震”连在一起,由此排除AD;“顾”是疑问副词,“难道”的意思,与“乎”构成疑问句,“难道……吗?”据此排除C项。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错误,“车左”改为“车右”。故选A。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D项,“后来做了刘邦的女婿”错。原文是“哙以吕后女弟吕婆为妇”,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婆为妻,因此他与刘邦是连襟。同时,“但终因结党吕后,被刘邦下令处斩。”也错。原文是“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只能说明别人的态度,不能证明樊哙结党吕后的事实论据。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从,使动用法,“使……跟从”或“率领”;因,通过;谢,道歉,为……道歉。(2)微,如果没有;诮让,谴责、责问;殆,危险、失败。【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樊哙,沛县人,以宰狗为职业,曾和高祖一起躲藏在芒山和场山一带。汉高祖起兵,樊哙作为舍人跟从高祖攻打胡陵、方与,回军驻守丰邑,在薛县西面打败泗水郡守的军队,在濮阳攻打章邯的军队,在开封北面打败赵贲的军队,进攻武关,来到霸上,樊啥无一不是打退敌军,最先登城。等到项羽听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勃然大怒,派黑京布等人攻破了函谷关,到戏下后。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通过项伯来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没有封锁关口的事。项羽用酒肉款待沛公将士,酒喝得正畅快时,亚父让项庄在席前舞剑,想趁机杀掉沛公。樊哙守在营账外,听说情况危急,就带着剑持着盾牌进入营帐。项羽手按剑,跪起身,说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陪乘卫士樊哙。”项羽道:“真是壮士啊!”于是赏赐给樊哙一杯酒和一条猪腿。樊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还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军队在霸上露营,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我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王。”项羽无言以对。刘邦起身去上厕所,招呼樊哙出来,和他一起离开了。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谴责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失败了。项羽死后,汉王做皇帝,因为樊哙作战有功,加封食邑八百户。樊哙又以将军的身份跟随汉高祖平定燕王臧荼反叛、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改赐樊哙列侯爵位,并剖符定封,世代相传,赐给舞阳作食邑,升迁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因此他比其他将领跟皇上更亲近。先前黥布反叛时,汉高祖曾病得很厉害,不愿见人,住在内宫,命令门卫不得让大臣们进去。大臣绛侯、灌婴等没人敢进去。过了十几天,樊哙竟然推开宫门径直闯进去,大臣们跟随着他。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等看见皇上,流着泪说:“当初陛下带领我们在沛县丰邑起兵,平定天下,何等雄壮啊!如今天下已经安定,又是何等疲惫啊!再说陛下病势严重,大臣震惊恐惧,陛下不召见我们商议国事,难道只是跟一个宦官诀别吗?况且陛下难道没看到赵高的事情吗?”高祖笑着起身。后来卢绾反叛,高祖派樊哙以相国身份攻打燕国。这时,高祖病得很厉害,有人诽谤樊哙勾结吕氏,说皇上一旦逝世,樊哙就会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全部杀光。汉高祖听到这些话大为生气,就派陈平乘车送周勃代替樊哙统率军队,并将樊哙就地斩首。陈平畏惧吕后,逮捕樊哙来到长安。到达时高祖已经逝世,吕后释放樊哙,给他恢复爵位和食邑。孝惠帝继位第六年,樊哙去世,谧号为武侯。4、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A项,“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受到广大读者喜爱”错误,中途易辙,句子杂糅,改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了“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服务广大读者”。C项,“当机器人的外形看起来和人类极为相似的情况下”错误,结构混乱,“当……时候”或者“在……情况下”要一种表达式即可。D项,“让不少地方的学校网课产生了网络拥堵”错误,成分残缺,应改为“让不少地方的学校网课产生了网络拥堵的现象”。故选B。【点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5、1.这两句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领起下文,引出下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2.对比。梦中丈夫在“我”身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梦中的我感到的是甜蜜;但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仍然在远方。这里通过梦中情景跟梦醒后的现实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我”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如答“虚实结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题干问的是“‘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这是考查诗歌首句的作用。首句是作者借景色的铺陈,引发妇人触景生情,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绵绵”两字传达了两层的意义:妇人“思绪的绵绵”是由“草的绵延不绝”引起的,这两句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营造某种氛围。(6)渲染烘托。(7)比兴手法。(8)欲扬先抑。(9)大处着笔,小处落墨。(10)暗示诗人的身份。2.题干要求“‘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梦中丈夫在“我”身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梦中的我感到的是甜蜜;但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仍然在远方。这里通过梦中情景跟梦醒后的现实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我”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小学而大遗万里悲秋常作客惊涛拍岸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去年天气旧亭台遂事不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抟”“遗”“遂”“谏”“善”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1.B2.D3.C【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错误,强加因果。依照原文,“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可见原因提取错误,应该是“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而非“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等两方面”错误,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文学艺术等三方面。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推断绝对,根据原文表述,“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可见尽管对敦煌俗文学跟传世文人诗文抄本做了明确区分,但是没有提及两者之间存没存在关联,只是说一类属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也有可能曲子词是有些文人士大夫的非正统的俗文学作品。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8、1.D2.A3.①新闻主管部门:加强方向调控,避免社会舆论主体的缺位。②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消除公众疑问,呈现事件全貌。③政府:落实政策的执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施社会心理疏导。【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原文是“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重于‘包’不重‘报’”,选项忽略了“传统机制下”和“认为”这两个因素,说法不准确。B项,“这样的报道模式是可行的”说法有误,这样的报道模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可行的,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的单一,而在今天,这种报道模式并不可行。C项,原文是“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证据的暖昧性”,流言的传播程度与事件的重要性和证据的暧昧性有直接关系,而非“流言的产生”。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A项,“政府要迅速处置突发事件,引导舆论,稳定民心,就必须把握好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说法不准确,根据原文“实践证明,把握好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可对党委政府迅速处置突发事件,稳定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知,把握好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道的度对政府稳定社会至关重要,而依据“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进行报道,就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疏解社会情绪、稳定民心至关重要的一环”可知,新闻媒体迅速、准确的报道,才能够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稳定民心,主体是新闻媒体,而不是政府。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分主体来回答。材料一说到新闻主管部门需要加强方向调控,避免社会舆论主体的缺位;材料二提到媒体要及时、准确地报道,这样才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稳定民心;材料三图表显示,政府政策执行落实影响力最大,所以政府要落实政策的执行。【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9、1.B2.示例:①热爱生活,追求时髦。她漂亮丰满,也爱美,渴望像城里姑娘一样穿裙子。②挑战世俗,引领时尚。虽然村里许多姑娘都做了裙子,但她是村里第一个勇敢地穿裙子的姑娘。③勤劳朴实,思想开通。她纺纱种瓜,农活家务样样勤快;她见年轻姑娘穿短裙说“由她们去吧”。3.示例:①穿针引线,线索作用。小说前后叙述了两个时期的故事,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村见闻,都是通过“我”的讲述串连起来的。②见证生活,更加真实。“我”是陈金莲及其他村民生活的见证人,又是故事的讲述者,由于我的见证,故事显得更加真实,更为动人。③衬托人物。当年,“我”是小姑娘,又是城里人,可以正大光明地穿裙子,而陈金莲是乡村大姑娘,却要鼓足勇气、与封建保守思想作坚决斗争,才敢穿上裙子。④表现主题。这有力地表现出当时农村人的落后与保守愚昧与无知,同时更可显出陈金莲她们追求生活之美的勇毅与可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曲解文意。“渴望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的表述错误。陈金莲之所以打听城里的事,是想了解外面的世界,这表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故选B。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要求学生筛选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画出小说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把握,还要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总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题要用“特点+分析”的模式。题干要求简要分析陈金莲这一人物形象。从“城里女人都穿裙子吗?”她问。“她从箱底拿出了一条裙子,苹果绿小碎花的。她先套上裙子,然后脱下长裤,转了一圈,那没膝的裙子像花一样绽开。我看到她的光洁的白生生的一截小腿”等语句可看出她比较新潮,热爱生活。“其实,陈金莲长得很漂亮,粗粗的辫子,黑葡萄一样的眼睛,高高隆起的胸脯,这一切都让一个小女孩盼着自己也快快长大”这些语句看出她漂亮、丰满,质朴中透着性感。“后来,陈金莲又穿上了另一条裙子。过了两天,村西有位姑娘,也穿了裙子出来。后来,穿裙子的女孩越来越多了”等语句,可看出她敢于挑战陋俗,敢于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说“不”。从“年轻人,就由她们去吧”等语句看出她思想开明,能与时俱进。总之,结合文本分析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我”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把握清楚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具体从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以及读者层面的效果等角度去分析即可。比如,用第一人称,便于叙述,给读者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能很快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中的“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强烈兴趣。在人物方面,我是陪衬人物,能够凸显主人公陈金莲在追求时尚方面的大胆、有眼光和远见的,敢于追求美的特点。从主题方面来看,揭示了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部分年轻人人的眼界开阔了,有新的追求和思想观念,敢于对陈规陋习挑战的精神。预示着保守的观念只能故步自封,没有发展的前景,只有大胆向前看,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的主题。【点睛】如何把握主旨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0、1.B2.A3.D4.(1)大将军是国家的功臣,先帝嘱托的人,敢有诋毁他的人,我要判他的罪。(2)前段时间百姓遭受水灾,粮食十分匮乏,我调出国库中的粮食,派使者赈济困乏的百姓。【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划线句的翻译是:昭帝下诏书说:“天下以农桑为本。前段曾经节省开支,裁减冗员,减少额外赋徭,于是从事农桑的人数增加,但百姓仍不能自给自足,朕深感不安。现决定减去口赋钱。”“减外徭”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给”是动词,“家给”合起来作“百姓”的谓语,故“家给”应断在前面,排除A。故选B。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帝后、皇子、公主之死谓‘崩’”错误,“崩”在古代指皇上、太上皇、太上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及正规皇后的死,皇子、公主死不能称“崩”。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D项,“他在叛乱平定后完全信任霍光”错误,原文“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许使人为燕旦上书言光罪……光由是得尽忠”“初”原先,说的是在叛乱前就信任霍光。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属,嘱托;谮毁,诋毁;坐,判罪。(2)被,遭受;匮,匮乏;虚,使……空;振,通“赈”赈济。【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汉昭帝,是汉武帝的少子。母亲是赵婕妤,本以有奇女子气得宠,及生昭帝,也有奇异。武帝末年,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都行为骄慢,后元二年二月武帝病重,遂立昭帝为太子,时年八岁。任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武帝遗诏辅佐少主。次日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日,太子继皇帝位。六年春正月,昭帝自耕于上林。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荐举的贤良文学,向他们调查了解民间疾苦,决定终止盐、铁、酒的专卖权、专利权。秋七月,免去酒类专卖官吏,令民按规定交租。卖酒一升交税四钱。元凤元年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骠骑将军上官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谋反,俱被诛。原先,桀、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想加害于霍光,就诈使人以燕王旦之名上书朝廷“揭发”霍光的罪名。此时昭帝年十四岁,发觉其诈。后又有人诬告霍光,昭帝大怒道:“大将军国家忠臣,受先帝重托,敢有诬告者,定要问罪。”霍光由此得以竭尽忠诚。其事记在燕王、霍光传中。冬十月,昭帝下诏说:“左将军安阳侯桀、骠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都屡以邪曲干预朝政,大将军不从其说,他们就心怀不满,阴与燕王勾结,设专使往来结成叛党。燕王派寿西长、孙纵之等贿赂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传递密书,共同策划让长公主设酒宴请大将军霍光,乘机用伏兵将其杀死。随后征立燕王为天子,实为大逆不道。”元凤三年春正月,免去中牟苑穷困户的税收。下诏说:“前段民遭水灾,口粮甚为困难,朕调出国库粮食,派专人赈济困难户。现再免去第四年应上交的漕粮。三年以前所发放的赈贷,出自朕亲自所赐,边郡受犁牛的屯田徙民不交债款。”元平元年(前74)春二月,昭帝下诏书说:“天下以农桑为本。前段曾经节省开支,裁减冗员,减少额外赋徭,于是从事农桑的人数增加,但百姓仍不能自给自足,朕深感不安。现决定减去口赋钱。”有司奏请减免十分之三,皇上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出合同协议的权威解读
- 还款担保书范本
- 商务咨询翻译服务合同
- 砌体抹灰工程分包协议书模板
- 物联网技术项目运维合同
- 消防安全责任合同签订流程
- 音响安装服务协议
- 工程分包合同的劳务合规性检查
- 调味酱购销协议文本
- 产品购销协议书
- 《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方案
-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课件讲义
- 低压电工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通信工程投标专家继续教育题库(附答案)
- 直播带货-直播控场-带货直播间如何控场
- 【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000字】
- C++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咸阳师范学院
- 口腔颌面外科学 功能性外科
- 加油站全年12月消防灭火疏散应急演练
-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道法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感悟总结
- 2023年2月广州金碧雅苑维修部应知应会考试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