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Mg-24Zn-65Fe-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1.201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以“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为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B.少开私家车,践行低碳生活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答案】B【解析】【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少开私家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践行低碳生活,不污染环境,故B正确;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污染环境,故C错误;D.过度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会污染水体,故D错误。故选:B。2.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加热时产生气泡B.活性炭脱色制白糖C.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D.秸秆发酵制甲烷【答案】D【解析】【详解】A.水加热时产生气泡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活性炭脱色制白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秸秆发酵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风吹草动【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磨杵成针: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百炼成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木已成舟: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风吹草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4.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 B.向试管内加铁钉C.检验氢气纯度 D.给液体加热【答案】C【解析】【详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摄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只用于医疗急救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C.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选项说法正确;C.N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能燃烧,不属于可燃物,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该标志为禁止吸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标志为可回收利用的标志,符合题意;D.该是标志为当心火灾—氧化物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事实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大小改变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D.H2O和H2O2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A解释正确;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分子大小不变,故选项B解释错误;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C解释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和H2O2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D解释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这种检测试纸是一种混合物C.萘胺中含有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钛中氧元素为-2价,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Ti的化合价为+4价,选项说法错误。B.这种检测试纸由多种物质混合成,所以是一种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萘胺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选项说法错误。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质量比为,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2H2O:表示2个水分子 B.2H:表述2个氢原子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O:表示2个水分子;正确。B.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述2个氢原子;正确。C.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图示表示的是钙离子;正确。D.化学式可知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60的分子结构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镂空的足球状,也称作足球烯;图表示的是金刚石的结构;错误。故选D。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C【解析】【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呈中性,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选项正确;B.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就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不能再分,选项正确。故选C。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高炉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H2SO4=NaSO4+H2O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D【解析】【详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A.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错误;B.高炉炼铁原理,反应条件是高温Fe2O3+3CO2Fe+3CO2,错误;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错误;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正确;故选D。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可用pH试纸来区分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产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答案】B【解析】【详解】A.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遇到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泡沫,硬水遇到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浮渣,选项说法错误。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选项说法正确。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产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3.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答案】C【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详解】A.为了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说法正确;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说法正确;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严禁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原说法错误;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可以达到及时灭火,减少人员、财务损失,说法正确。选C。14.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水是一种氧化物D.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答案】A【解析】【详解】A.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不都是物理变化,投药消毒就是化学变化,故错误;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故正确;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正极得到氧气,故正确。故选A。15.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①Fe3+②3C60③④A.①中表示元素的化合价B.②中表示原子的个数C.③中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④中表示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详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①中数字“3”表示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错误;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中数字“3”表示C60分子的个数,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③中数字“3”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错误;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④中数字“3”表示最外层电子数,正确;故选:D。16.中国科学家潘锦功成功研发“发电玻璃”,“发电玻璃”又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碲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Te2-C.碲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2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答案】D【解析】【详解】A.核外电子,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正确。B.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电子,得到2个电子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变成Te2-,正确。C.碲原子中,原子不带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2。正确。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g。错误。故选D。1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答案】C【解析】【详解】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墨汁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选项说法正确.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灭火,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8.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认识原子b.性质与用途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③分子由原子构成①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②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③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c.催化剂问题d.灭火三措施①催化剂是二氧化锰②催化剂总是加快反应的速率③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低着火点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说法正确;③分子由原子构成,说法正确,选项说法完全正确,符合题意;B.N2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说法错误;②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说法正确,③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①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并不一定对所有反应都能起催化作用,说法错误;②催化剂不一定是加快反应的速率,有的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人为不能改变,可采用降低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原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1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氧化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0.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CO2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CO2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C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如图中的MN段、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CO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曲线中P→O和Q→R相比较,说明Q点后CO2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缓慢下降,说明CO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N→P下降速度较快,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是瓶内温度升高,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P→Q下降较快,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二氧化碳向瓶口运毒,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曲线中P→Q和Q→R相比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小,是因为探头处于倒置塑料瓶的上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在塑料瓶的下端较多,与探头接触的机会少,不能说明Q点后CO2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故选项错误;故选:D。21.“摇头丸”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其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三种非金属组成的B.是氧化物C.是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D.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3【答案】D【解析】【详解】A.不是有三种非金属组成,而是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A错误;B.由化学式C10H15N,可知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没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甲基苯丙胺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甲基苯丙胺是由甲基苯丙胺分子构成的,甲基苯丙胺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故C错误。D.由化学式C10H15N可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0:15=2:3。故D正确。故选D22.(改编)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正确的是A.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反应基本类型都是分解反应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收集的方法不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需要催化剂,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误;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均属于固液常温型,故C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23.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C【解析】【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甲酸化学式为HCOOH,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故A不正确;B.乙是CO2,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C.甲酸化学式为HCOOH,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故C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2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CO2比空气的密度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验证CO2能溶于水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图中实验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25.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25215反应后的质量/g2910n21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可能是化合物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20+25+2+15-21-10-29=2,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9g,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g,丁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g,所以该反应为:乙→甲+丁。【详解】A.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不能知道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所以丙可能是催化剂,此选项正确;C.乙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错误;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9﹣20):(21﹣15)=3:2,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26.将金属,R和M分别浸入稀硫酸里,R溶解而M不溶解。将M浸入金属T的硝酸盐溶液里,M的表面析出T。这三种金属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T、R、M B.R、M、T C.T、M、R D.M、R、T【答案】B【解析】【分析】氢前金属才能与稀酸反应,活性强的金属能从活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弱的金属。【详解】R和M分别浸入稀硫酸里,R溶解而M不溶解,说明R活性强于H,H强于M;M浸入金属T的硝酸盐溶液里,M的表面析出T,说明M活性强于T。故选:B27.相等质量的镁、锌、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的金属是A.Fe B.Zn C.Mg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详解】金属活性顺序由强到弱为:镁、锌、铁,活性越强反应时间越短,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越多。所以X为金属镁,Y为金属铁,Z为金属锌。故选:A28.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答案】C【解析】【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详解】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渣中一定有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当铁粉不足时,铁和硝酸铜不反应,不一定含有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铜离子,也可能不含有银离子、铜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2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该图横坐标是硫酸,所以不能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a点盛金属锌的烧杯中酸有剩余;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b点时金属锌产生的氢气少;D选项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30.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答案】C【解析】【详解】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CO2H2CO3”的反应不能用酚酞试剂验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3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或文字填空:(1)2个氯气分子_______;3个铝离子________;金刚石_______;C2H5OH_______。(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问题:①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②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③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_____O22H2O+_____【答案】①.②.③.C④.乙醇⑤.-2⑥.1:1⑦.3⑧.【解析】【详解】(1)氯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2个氯气分子的符号为:;3个铝离子在铝离子符号的前边加计量数3,符号为:;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的直接构成的,符号为:C;C2H5OH的名称是乙醇。(2)由反应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①甲物质是,氢显+1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②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32:(16×2)=1:1;③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3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2)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性。(3)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一般含有3%-5%的醋酸(化学式CH3COOH)。醋酸由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①图1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加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②图2电解水可制取氢气,电极X为电源的_____________(填“正”成“负”)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①.元素②.吸附③.三④.碳:氢:氧=6:1:8⑤.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⑥.正⑦.⑧.分解反应【解析】【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元素;(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3)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醋酸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4)①图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加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②电极X连接的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较小,是氧气,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X是电源的正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2)自来水厂净化处理水的过程中加适量的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3)西气东输将改变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燃料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价格1.4元/千克6.0元/千克1.8元/千克热值综合考虑,你将选择哪种燃料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使燃料充分燃烧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在某种钠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水蒸气②.③.天然气④.单位价格购买的天然气的热量较多⑤.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⑥.【解析】【详解】(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中,反应后CA.C.O、H、Cl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5.2.2,反应前已有CA.Cl、O、H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2.3.2,故X中含有C.O元素原子个数分别为1.2,故X的化学式为;(3)单位价格购买的煤气的热量为:1.56×104kJ/kg÷1.4元/kg=1.11×104kJ/元;单位价格购买的液化石油气的热量为:4.5×104kJ/kg÷6.0元/kg=0.75×104kJ/元;单位价格购买的天然气的热量为:3.9×104kJ/kg÷1.8元/kg=2.17×104kJ/元;通过比较可知,单位价格购买的天然气的热量较多,应该选择天然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根据题中信息,反应物为NO和CO,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睛】本题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解答时要能够根据提供的信息及数据进行正确的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34.如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若用装置A制取CO2,瓶中固体反应物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3)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装置生成的O2,则a接____________(选填“b”或“c”);若B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A装置生成的H2,则a接_____________(选填“b”或“c”)。【答案】①.锥形瓶②.③.大理石(或石灰石)④.b⑤.c【解析】【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硫酸,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若用装置A制取CO2,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