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专题七旧民主主义革命考点01两次鸦片战争考点02洋务运动考点03戊戌变法考点04民国初期的经济与思想核心素养难度系数年份|地区详细知识点一、单选题唯物史观0.652023·辽宁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0.402022·全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0.402021·北京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历史解释0.402023·广东洋务运动;0.402023·海南洋务运动;0.652022·山东洋务运动;时空观念0.402022·全国·康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戊戌维新运动;0.402022·全国戊戌变法;戊戌维新运动;0.652023·辽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0.402023·江苏·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二、材料分析题唯物史观0.402023·辽宁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0.402022·河北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过程第一阶段:广东(1840年6月)→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广东→东南沿海→南京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被拒绝经过(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3)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结果(1)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2)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点二洋务运动1.背景(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2.概况(1)目标:“自强”“求富”。(2)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主张:他们认为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主要内容和实践目的创办近代工业近代军事工业(官办)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自强”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求富”兴办近代教育开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建立新式海军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增强海防力量3.评价进步性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局限性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知识点三戊戌维新运动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经过(1)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2)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结果(1)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杀“戊戌六君子”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2)原因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知识点四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因(1)内因:①中华民国建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表现(1)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2)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表现(1)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2)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考点01两次鸦片战争侧重社会性质的变化与民族危机考点02洋务运动侧重近代化考点03戊戌变法侧重性质:资产阶级的变法与思想解放考点04民国初期的经济与思想侧重新文化与社会生活两次鸦片战争一、单选题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但是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日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因循守思想阻碍革新,A项正确;材料末体现中央与地方矛盾尖税,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排除C项;材料反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全国·高考真题)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答案】D【详解】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但是上海进口货物值不断下降,这必然会使列强认为并未打开中国市场,因此进口货值的下降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项正确;进口货值的下降不等于外国货物不进入中国,因此其不能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在当时的通商口岸中,上海具备更加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因此上海进口货值的减少并不能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排除B项;进口货值的下降和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且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手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3.(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③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④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详解】通过材料可知,当时主要的通商口岸,尤其是东南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说明当时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从地理范围看,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C项正确;香港不属于通商口岸,而且汉口并不是最先开埠的地方,排除A、B、D项。故选C项。洋务运动4.(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B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但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日本殖产兴业是建立官营工厂,扶植民营企业,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指导之下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强调,1874年到1892年轮船招商局年年盈利,但盈利原因是因为官方扶持,如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等,这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初期不处于劣势,不等于实力可以匹敌洋商,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目的是为军用企业提供资金,故“专意谋取贴补”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得到官方扶持,不等同于“享有垄断特权”,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高考真题)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戊戌变法7.(2022·全国·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答案】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全国·高考真题)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民国初期经济与思想9.(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 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 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中国)。根据材料“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可知,商会与地方官厅的行文方式存在等级差异,这反映了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专制思想,与白话文使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愚昧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改良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
A.1841-1868年 B.1868-1895年 C.1895-1922年 D.1922-1949年【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图示可知,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且日本的份额上升最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取代了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并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权益,C项正确;A项时间段内,日本还未进行明治维新,不会向中国出口这么多商品,排除A项;B项时间段内,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尚未被打破,排除B项;D项时间段内,日本对华侵略受到抵制,其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的份额不会上升,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1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早期会计师人数增长缓慢,业务量有限。1936年,会计师业务逐渐兴盛。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会计师们出版了税法解释及纳税指南一类的书籍。立信会计学校还添设所得税科,学员“大多为工商界正副经理、会计主任及其他高级职员”。会计师在工商企业的邀请下,赴各地讲解税法及会计相关问题,听者“均系中外闻人,工商巨子”。政府税务部门也聘请会计师解释税法。1937年,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者潘序伦向财政部提出对国家税法进行修改的建议。国民政府在后来修订税法之时也部分吸收会计师的意见。——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兴起及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所起的作用。【答案】(1)原因:西方会计机构出现;政府颁布相关章程;专业刊物与书籍的推动;政府部门的重视。(2)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思想的近代化。【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可分析出西方会计机构出现;根据材料“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可分析出政府颁布相关章程;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专业刊物与书籍的推动;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政府部门的重视。(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有利于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2.(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现世界有种最大的潮流,而为各方面所极力要求实现完成者,就是“德谟克拉西”(民主),以前表现于生活各方面的专制主义和大某某主义,到了现在都为德谟克拉西所战败了……再看中国近十余年来底政治,愈可证明德谟克拉西有重大的势力。无论什么贵族,什么军阀,凡是附和德谟克拉西的,都一时得了势力,凡是反抗德谟克拉西的,都必终归失败或灭亡。后德谟克拉西而起者,为伊尔革图克拉西(Ergatocracy)。Ergates在希腊语为“工人”(Worker)之意,故伊尔革图克拉西可译为“工人政治”,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德谟克拉西,在俄国劳农政府成立以后,制度与理想全为新创,而却无新字以表章之,故政治学者创Ergatocracy一语以为表章此新理想、新制度之用。……将来到了基础确立的时候,除去少数幼稚、老休、残疾者外,其余皆是作事的工人,各尽所能以做工,各取所需以营生,阶级全然消灭,真正的伊尔革图克拉西,乃得实现。——摘自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1)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的观点。(2)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李大钊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答案】(1)民主是当时世界影响最大的潮流,对中国近代政治影响重大;“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俄国劳农政府的建立开启了新的民主制度;阶级消灭之后,真正的“工人政治”得以实现。(2)论点:李大钊认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也让苦寻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治”是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型的民主,主张消灭阶级,建立无产者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等人的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现世界有种最大的潮流,……就是‘德谟克拉西’(民主)”得出民主是当时世界影响最大的潮流;据材料“再看中国近十余年来底政治,愈可证明德谟克拉西有重大的势力。……凡是附和德谟克拉西的,都一时得了势力,凡是反抗德谟克拉西的,都必终归失败或灭亡”得出对中国近代政治影响重大;据材料“伊尔革图克拉西可译为‘工人政治’,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德谟克拉西,在俄国劳农政府成立以后,制度与理想全为新创,……表章此新理想、新制度”得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俄国劳农政府的建立开启了新的民主制度;据材料“阶级全然消灭,真正的伊尔革图克拉西,乃得实现”得出阶级消灭之后,真正的“工人政治”得以实现。(2)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题干要求,选取李大钊关于“民主”和“工人政治”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如选取“民主”相关观点,可以“李大钊认为民主是世界潮流,反对独裁专制,推动了思想解放”为题,结合新文化运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重点阐述新文化运动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抨击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主张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如选取“工人政治”,可以“李大钊认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题,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等史实进行论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治”是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型的民主,主张消灭阶级,建立无产者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等人的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专题07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单选题1.如表是晚清官员林则徐、邓廷桢与朋友往来的诗词。这可用来探究(
)邓廷桢好音定见飞鹗集,感悦何妨有吠龙。《呈少穆星使四首》乍收来、万斛珠圆。《高阳台·鸦度冥冥》林则徐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线钱......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高阳台·玉粟收余》城外贪狼犹帖耳,肯教狂噬纵村龙。《次韵和懈筠前辈》A.晚清官场腐败 B.开眼看世界 C.虎门销烟事件 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本题材料“乍收来、万斛珠圆”,“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吸食鸦片耗费大量资财、戕民荡产的情形;“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彰显了作者当时收缴鸦片的肃清之志、收功之情;“好音定见飞鸮集,感帨何妨有吠龙”“域外贪狼犹帖耳,肯教狂噬纵村龙”彰显了林则徐等人肃清烟毒的情势纠繁——有人反对,有人起哄,但“域外贪狼”必当俯首,收缴鸦片必能成功。由此可断定林则徐、邓廷桢的诗词歌咏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晚清官场腐败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的诗词内容并未对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问题展开论述,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在山东烟台,进口的“本色花布在1866年每匹价格大约是二两九钱到四两白银,1867年是二两五钱至三两,而1868年每匹的价格大约在二两二钱到二两五钱之间。”这种低价格的洋布(
)A.适合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 B.刺激了洋布的大量进口C.抢占国际市场的大量份额 D.促进了耕与织的分离【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866年至1868年,在山东烟台连续三年进口的本色花布价格下降,反映了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进一步促进了耕织分离,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进口花布价格下降,但其是否适合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据材料无法得知,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为了向中国出口洋布降低了花布的价格,并非花布价格下降刺激了洋布的进口,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没有体现国际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3.1888年.《申报》发文:“自泰西诸国东来,西国之物日见其消流,而于中土之所生产,日形其雍滞……购用西国之物日益多,则钱财之流于外老日益广,而上日益损,下日益穷、几何不如漏卮之难塞也,岂独一鸦片而已哉!”这一评论基于(
)A.鸦片走私致使中国经济困难 B.洋货流行导致财富大量外流C.外国资本大量抢占中国市场 D.实业救国思潮已经成为主流【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土之所生产,日形其雍滞”与“则钱财之流于外老日益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是基于洋货流行导致财富大量外流而得出的结论,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鸦片走私及其影响,排除A项;“外国资本大量抢占中国市场”,根据材料中“中土之所生产,日形其雍滞”主要描述商品市场的现状,没有提及资本,排除C项;实业救国思潮主要出现在甲午战争之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片(
)A.为侵略者记载史料价值较低 B.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 D.有助于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答案】D【详解】本题多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图片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这表明历史解释具有主体性,而同一幅历史图片在不同的史料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解释,图片本身和历史解释都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D项正确;史料的价值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不能因为其为侵略者记载,便称其史料价值较低,排除A项;该图片的作者在题中属于未知信息,但是结合“1845年”“伦敦”“亲历”可以推测图片作者为英国人(至少是殖民者),不能推测出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排除B项;该图片可以呈现历史发展的部分史实,但不能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排除C项。故选D项。5.张之洞认为:“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人不能残其种”;康有为提出:“以国民之愚,而人才之乏也,非别制造新国之才,不足以救国”。据此可知,他们都认同(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学习西方,改革教育C.教育救国,振兴中华 D.中体西用,隆兴国运【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两段话的意思,归纳出张之洞和康有为的共同想法是国民的素质要提高,要有爱国主义的精神,C项正确;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学习西方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排除B项;中体西用,隆兴国运是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6.1869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张之洞建立经心书院,书院的课程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强调学有根柢,反对空谈心性的理学。1898年他又规定,经心书院分习外政、天文、格致、制造四门,诸生于四门皆须兼通,四门分年轮习,无论所习何门,均兼算学。这说明,经心书院(
)A.为洋务新政培养实用人才 B.意欲弱化儒学的影响力C.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宗旨 D.注意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经心书院在1869年建立时,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基础性;1898年,张之洞规定经心书院的课程包括外政、天文、格致、制造等,并强调学生必须兼学算学,这进一步体现了经心书院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这说明经心书院是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宗旨,C项正确;1898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课程名称“经解”“格致”可知,这些名称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西方教育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7.如表是不同文献有关洋务运动的历史叙述。这说明,晚清(
)叙述出处光绪十年(1884),因海防吃紧,北洋防务“每月应发各兵输薪响,及制造军器子药等项”军费……“准予北洋暂开军器捐输”。李鸿章的奏折(张之洞)在专征收捐纳款”自光堵十五年起至十七年止,专克购枪炮机及造厂费,总以足数开厂之用为度”。张之洞的奏折(光绪前期电报局)具有198个分局委员,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A.自救运动导致中央权力下移 B.发展军事力量以抵御外来的侵略C.鼓励民间投资官督商办企业 D.借助经济手段拓宽洋务资金来源【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本题材料“专克购枪炮机及造厂费,总以足数开厂之用为度”,“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捐纳促进了海防建设、推动了军工企业的举办和发展以及为洋务运动输入人才,这体现了政府借助经济手段筹集洋务发展的资金,D项正确;李鸿章的奏折和张之洞的奏折只能反映捐纳促进了海防建设、军工企业发展,无法得出中央权力下移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因“发展军事力量以抵御外来的侵略”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清政府借助经济手段拓宽洋务资金来源”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中捐纳并非民间对洋务企业的投资,C项偷换概念,排除C项。故选D项。8.1894年,翁同龢在读到《新学伪经考》后,在日记中评论康有为说:“真说经家一野狐也”。赞同变法的大臣孙家鼐读了《孔子改制考》之后,也忧心忡忡,“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是导天下于乱也”。这说明(
)A.变法冲击了儒学的地位 B.维新思想冲击晚清统治基础C.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D.改革势力之间尚未达成共识【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还是189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真说经家一野狐也”可知,翁同龢对《新学伪经考》持批判态度;“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是导天下于乱也”反映了孙家鼐对《孔子改制考》持谨慎态度,认为其易导致天下人心的混乱。由此可见,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在改革势力中未形成共识,D项正确;维新变法开始于189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意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基础,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知识分子与维新派之间阵营分明的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主要强调单一的戒烟药功效;1906年的广告中有“昔南皮尚书著《劝学篇》,而于戒烟一事必谆切而详言之,可见鸦片之危害固我同胞之目击而痛心者也”,还有一些商家直接将官府批示禁烟药买卖的批文搬上广告。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晚清(
)A.商家宣传手段灵活 B.爱国思想影响医药行业C.国人禁烟意识增强 D.中西方医药文化的交流【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内容单一,主要强调药物功能,而1906年的广告重视借助官员关于禁烟的言论和官府有关禁烟的批文来进行宣传,虽然体现了广告者的宣传心思巧妙,手段灵活,但是这一变化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国人对于鸦片危害的认识加深。因此,晚清戒烟药广告宣传内容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国人禁烟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商家借助张之洞的《劝学篇》和官方文件来进行广告宣传,体现其宣传手段的灵活,但这相对于C项较为表面,排除A项;1906年之后的广告中将戒烟药宣传与《劝学篇》联系起来,体现其借助爱国思想进行医药产品宣传,但这相对于C项也较为表面,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中西医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10.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这说明(
)A.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B.维新思想因此得到一定传播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政府的统治难以继续下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甲午战后(中国)。据材料“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在此背景下,严复用进化论思想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并不是民族危机状况,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维新思想,并未提及清政府的统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1.民国七年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这主要体现了(
)A.梁启超的维新改良思想 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学 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七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民国七年”,“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抨击“旧文章”误人子弟、妨害青年弟子的成长。说明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派对旧文学的抨击,C项正确。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是强调变法运动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民权和民生问题,与新三民主义无关,排除B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是民国后期中共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12.民国初年时,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有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车内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且车内遮上红绣片。婚礼之后,一般要摄影留念。这表明(
)A.时代变迁冲击旧式婚俗 B.传统婚俗礼仪被民众抛弃C.政府主导婚礼习俗变迁 D.西式婚礼受到民众的追捧【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初年,婚礼习俗发生较大变化,这源于列强侵略、西学传播和政局变动,A项正确;“抛弃”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在婚礼习俗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式婚礼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发辫拖在人们身后,如绳索,如锁链,束缚身躯,桎梏自由,竟长达二百六十余年。从太平天国发出“人皆蓄发”的号召,再到清末“剪辫”风潮乍起,人们的斗争从未停止。直到辛亥革命军起,辫子才陆续革掉。“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摘编自严昌洪《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材料二
1922年10月,当时不少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荣家企业基本上采取原有手工作坊的管理方式,企业在成本、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赶不上外资纱厂。荣氏兄弟决心“力劝各厂整理革新”。他们任用一部分受过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懂得管理的新人,并扩大他们的权力;根据科学管理的需要新建一批诸如“保全部”“考工部”“试验室”等新的管理部门。至于原来的工头,则调离岗位,逐步减少其权力,给予津贴自然淘汰。——摘编自吴雪萱《荣家企业管理的改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发辫拖在人们身后”的时代背景,说明清末剪发辫逐渐成为风潮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海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火电厂烟气净化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学院《生物技术制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房屋建筑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门职业学院《雷达信号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BIM技术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纺织品实验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连锁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礼仪E》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洁净空调负荷计算表格
- 泸州食品安全承诺书
-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 大理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 仓库固定资产管理规范
- 企业关停方案
- 阴道分泌物检验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制度汇编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品格与志趣
-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程(第3版)课件全套 ch01Introduction-ch08Template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