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句子默写

ɪ.篇段积累——默写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依据课文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崔颍)

(2),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4)存者且偷生,。(杜甫《石壕吏》)

二、情景默写

3.根据提不默写。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已取得了

显著成效。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所描绘的那一幅景象:“客

路青山外,___________

(2)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时刻要保持“,直挂云帆济沧海”(《行

路难》李白)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在沉郁中奋发振作。

三、诗歌鉴赏

4.浣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注释】①这首诗大约写于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二度受挫,辞去相位后退居金陵。

(D请概括诗人归隐地的生活环境。

(2)这首词以“为谁零落为谁开”问句结尾,有什么好处?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策•秦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节选)

苏秦将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

秦而归,形容枯槁,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

叹日:“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读书欲睡,弓I锥自刺其熟,血流至足,口:“圭

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挛年,揣摩成,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约纵散横以抑强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路过洛阳,父母闻之,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

蛇行匐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

多金。"苏秦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

盖②可忽乎哉?”

注释:①红(ren):纺织机。②盖:同“盍”,何。

5.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1)引锥自刺其明

(2)期年

6.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7.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是皆秦之罪也”中的“秦”是指秦国还是苏秦?试做分析。

(2)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请结合选文说说

苏秦能否被称为大丈夫。

五、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

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海预堆®,碎石积成,

试卷第2页,共8页

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滩海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网处宫网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仰视天如匹练缪缪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有时断发白帝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10.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

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当植物吃了“垃圾食品”

①化肥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创历史记录的高产农作物。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氮、

磷和钾,它们可使植物生长得更快、更大。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

但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三倍,这是农业生产取得的空前伟大的成就。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用化肥助长的高产作物,会损失某些营养成分。这些高产作物

所含的矿物质和营养素都低于传统作。

③作物营养水平下降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高产谷物、水果或蔬菜的体积趋

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一块土地的总含铁量是相等的,如果在这块土地上种植用现

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大品种的土豆,每单位生物量中的含铁量显然比小品种的少,因

此高产作物的营养密度会降低。

④植物中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益处,但现代农业对植物的化

学物质水平显然产生了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作物越接近其野生祖先,其体内的生物化

学水平越高,而现代农肥的大量使用则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化学物质水平。

⑤植物中矿物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下降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植物根部。虽

然那些在化肥施用后的绿色庄稼茁壮健硕,但其根部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

⑥维持植物健康的“食物配方'’非常复杂,远远超出植物生长所需氮、磷、钾的简单

混合。植物健康配方中包含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真菌。根系微生物包裹并

保护植物的根,并将大量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土壤中的有益化合物输送到植物的

根部,帮助植物宿主输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以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

长。

⑦互惠互利,才能让这种共生关系保持下去。植物宿主不会轻易付出,除非它能从

根部微生物群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反之亦然。植物的根不只是简单吸取营养的“吸管”,

同时也通过土壤向根系微生物群泵送植物渗出液——植物分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化

学物质和其他可食物质的混合物。

⑧植物以大量渗出液喂养根部微生物群,而根系微生物群则以为植物输送氮、磷、

钾和促进植物健康的大量营养物质作为回报,同时也输送在植物与其根系微生物群之间

传送化学信号的一些物质。

⑨这就是现代化肥对植物来说是“垃圾食品'’的原因。当作物获得了含大量氮、磷、

钾的化肥时,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存方式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植物会减少

渗出液的产生。结果呢?根系微生物群产生的对植物有益的代谢物会越来越少。

⑩因此,当我们大量使用化肥时,最终得到的是外表好看、但内在矿物质和植物化

学物质含量较低的高产作物。这样的结果对植物来说是一场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习

惯了拥有这些“垃圾食品''让植物渐渐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懒虫”。植物“垃圾食品'’之灾,

最终会破坏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在漫长岁月里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和良性循环机

制。

(选自《大自然探索》2022年第3期,有删节)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垃圾食品”有导致作物营养成分降低和破坏根部共生关系

的危害。

B.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地阐释了高产作物所含矿物质和营养素都高于

传统作物。

C.本文语言科学严谨,既使用专用术语,解释植物生长原理;又使用生活词语,生动

形象。

D.文章将客观事实和科学解释相结合,融合多学科知识,激发读者对自然科学产生兴

趣。

试卷第4页,共8页

1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拥有这些“垃圾食品''让植物渐渐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懒虫

13.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请你结合生活实践,说说过量食用“垃圾食品''对

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日,土耳其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广东也发生两次3级以上地震,全球似乎

进入了她震活跃期。广东省有关权威专家就近期有关地震的热门疑问进行了解答。

②针对“为什么最近地震发生似乎有些频繁,地球是否进入了‘震动'模式?”的

疑问,专家表示,从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

来的年平均水平,地球并未进入地震“活跃期”。民众要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必要的避

震知识就行,不必过于担心。

③“应对地震,我们如何未雨绸缪?”,专家建议准备4个方面的应急物资:饮用

水和食品;救生哨、手电筒等应急物品;保温卷防火卷、应急逃生绳、呼吸面罩等应急

工具;抗感染药、纱布绷带、消毒的碘伏棉棒等应急药物等。此外,民众在平时还应注

意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

(摘编自《齐鲁晚报》2023年2月13日)

材料二:

①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

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法国科学家们想,是否可以在地下为地

震波找一个安身之处呢?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

②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地震波的波长范围,通过运用计算机模

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1.73

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

山的某一处山脚下先后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

③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

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

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精确定位后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

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性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

能量化为乌有。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2015年07期)

材料三:

①“地震云”到底是什么“云”?一直以来没有确切的说法,一些发表的“地震云

研究”认为,“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地震发生地天空出现的白色、灰色、橙

色、橘红色等带状云。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长度可达6000米以上,可分为条带状、

辐射状、条纹状三种类型。再后来,有人对“地震云”的界定更加随意,他们把一切“怪

异”的云都称之为“地震云”。

②事实上,“地震云”是一门伪科学,2017年8月,《科普中国百科科学》百度词

条“地震云”被来自气象局、地震局、中科院等单位的多位学者联合勘误和修改,将“地

震云”明确定义为“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

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

14.下列适合作材料一新闻标题的一项是()

A.国内外各地地震频发B.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C.专家解答地震热门疑问D.地震应急避险方法策略

15.下列关于材料二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没有形成“面波”时,它们没有破坏性。

B.“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研究目的旨在实现对地震波的监测与防范。

C.法国科研团队诱发两次人工地震的实验使地震面波得以完全消失。

D.科学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精确定位钻孔位置能成功预防地震的发生。

16.下列关于材料三有关“地震云”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云”的定义并没有科学准确的解释。

B.“地震云”虽是伪科学,但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C.“地震云”主要在民间的非专业人士中所流传。

D.“地震云”这样的伪科学总是打着科学的旗号。

17.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我们该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应对地震?请简述获得哪些启示。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

①说起读书,有哲人这样总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互联

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阅读,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都能用浓浓的书

香滋润心灵、涵养风尚。可以说,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

②读书让生命丰腴。清代黄图琏在《看山阁闲笔》里说:“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

试卷第6页,共8页

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是啊,虽然无法与古人、前人直接面对面,但是通过

对一些书本、文字的阅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地了解到数千百年之前的老子、孔子、李

白、杜甫等人的思想世界,也可以认知远在欧洲的卡尔•马克思、弗朗西斯•培根、伏尔

泰等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丰富起来。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年少

时立下志向,发奋读书,没有几年便学涉百家。读书让陈子昂的生命变得丰映,最终被

推为一代文宗,流芳百世。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读书

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③读书给心灵力量。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参差不齐,好的坏的,真的假

的,怎么鉴别?鉴别能力从哪来?唯有读书,与书为友,增长知识。有了知识的积累和

心灵的积累,面对恐惧、紧张、焦虑、痛苦就能处变不惊,让自己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

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从容与逆境共处,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④读书使灵魂升华。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古人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困顿于生活

和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去周游天南地北,只能跟随着别人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悟着天

马行空、人生惬意。“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北

宋黄庭坚如是说。读书总能让人在书中找到共鸣,与写书之人在某一瞬间达到默契,好

似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相遇,从而获得补给,得到救赎。如此,文章读多了,自己的

所得所思所想,以文字记之,写出锦绣文章,岂不是人生之快事?

⑤读书与人生相伴,犹如一日三餐,更像呼吸空气般吐故纳新,不知不觉间,帮助

我们反思当下,放眼未来,更提醒我们: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

(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下列事例哪一个最适合作本文的论据,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①宋濂少时酷爱读书,常“假借于藏书之家”;成年后“益慕圣贤之道”,遍访名师。他以

读书为乐,终成一代大儒。

②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

人生华章。

七、作文

19.请以“与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写“快乐”“幸福”“奋斗”"书香''……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古园菊应傍战场开

2.芳草萋萋鹦鹉洲海内存知己俗子胸襟谁识我死者长己矣

3.行舟绿水前长风破浪会有时

4.(1)宽敞的庭院。洁净的小路,盘旋的溪水,优美、清闲,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村野生

活情景。

(2)示例:用“为谁零落为谁开”十分贴切,这里词人以桃花自喻,表达自己也像它一样孤独,

没有人问起,落寞之情溢于言表,反映环境的零落荒寂,令人唏嘘。这首词以问句结束,启

迪读者思考词外之意,深化了词的内涵。

5.(1)股:大腿。(2)期年:满一年。6.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

尊者乎7.(1)示例一:指秦国,从后文可以发现,苏秦学有所成后辅佐赵国,约纵散

横以抑强秦,可见他把自己不受家人待见的过错归于秦国。

示例二:指自己,从后文可以发现,苏秦发奋苦读,提升自己,等学有所成后才再度出山,

应当是认为此前游说不行,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所以说家人不待见自己是自己的过错。

(2)苏秦发奋苦读是因为自己未能从国君处获得金玉锦绣和卿相之尊,简而言之,是为功

名富贵而读书;功成名就后则极其骄纵,感慨人生世上功名富贵之重要。观其言行,因贫贱

而移,因富贵而淫,不能被称为大丈夫。

8.C9.D10.①句子是“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②特点是高耸、陡

峭、崖壁平整。

H.B1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现代化肥比作“垃圾食品”,把使用现代化肥后的

植物比作“懒虫”,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代化肥对植物来说是一场灾难。13.碳酸饮料、

油炸食品易导致肥胖、营养不良和各种疾病。言之成理即可。

14.C15.B16.B17.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准备必要的地震

应急物资。

启示:科学监测与预防地震;不被地震伪科学所误导。

答案第1页,共3页

18.⑴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

(2)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段首句“读书使灵魂升华”,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3)首先提出分论点“读书让生命丰腴”,然后引用了名人名言进行道理论证,接着列举了事例

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读书

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4)材料①能够作为文章的论据。材料①中宋濂少时酷爱读书,最后终成一代大儒的事例,

与文章的观点“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一致,能够证明此观点。材料②王继才守岛卫国的事例,

论述的是“坚守和付出”的道理,与“读书的益处“没有关系。

19.例文:

阅读与相伴

抚书扉,启书页,淡淡墨香盈满怀秀。指尖掠过每一个文字,行行灵动优美的语句,在

指下细细流过,流进了心田,流进了一个个阅读与相伴的日子。

孩提时,钟爱于《西游记》中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陶醉于《水浒传》中“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