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选必1第1-18课)(全解全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选必1第1-18课)(全解全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选必1第1-18课)(全解全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选必1第1-18课)(全解全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选必1第1-18课)(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期末大串讲选择题专练100题·全解全析(选择性必修1第118课)12345678910AADDBDBABB11121314151617181920CDCAACCCBC21222324252627282930DAAAAAABCC31323334353637383940DDDBCBABAA41424344454647484950DDBBBDBDBB51525354555657585960CBCCBBAAAC61626364656667686970DCCDADAACC71727374757677787980BCBBDBDCBD81828384858687888990CBCDBBDBDB919293949596979899100ABCCDDBACC1.A【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可知,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根据材料“(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可知,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根据材料“(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可知,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儒家学说在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记载之中经过《左转》阐释后意为卿大夫不会公侯是符合礼仪的,卿大夫会伯子男是符合礼仪的,可看出编者推崇礼乐制度,A项正确;《春秋》编者并不主张强化分封制,排除B项;《春秋》的记载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崩溃,编者也没有明确提倡恢复宗法制,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骊姬请使申生居曲沃以束县”、“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可知,这一时期的县官主要来源于分封,而且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血缘政治色彩,这说明当时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尚不成熟,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变法运动,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兼并战争不利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巩固,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官世禄制,排除C项。故选D项。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建立三公九卿制,强化了对国家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皇权受到制约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度下,官吏由中央和皇帝任免,并不是世袭,排除B项;通过制度,对中央官员权力进行规范,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央官员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职官制度和机构的废立是典型的人治,较不稳定,其实质是服务皇帝,维护皇权专制,B项正确;中枢机构实现了良性运作与“机构因人而设、因人而废”不符,排除A项;“官无常制、职无常守”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古代中国职官制度设计并非朝政腐败与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郡级政区增多,这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D项正确;此时的政治中心仍在长安,并未东移,排除A项;武帝时期,王国威胁解除,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未涉及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中国)。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外朝制度下,由皇帝、侍中、常侍组成决策班子,中央决策方面没有明确的决策程序;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则负责执行,中央决策体现出明确的程序性,由此可见中央决策的程序性增强,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无论是中外朝制度还是三省六部制,国家权力都集中于皇帝,相权并没有反弹,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下中枢机构进行了程序性分权,而非事务性分权,且最终决策权仍然归于皇帝,排除D项。故选B项。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分析了夏商周以来,国家政权和民族发展互相支撑,互为基础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统一和分裂相关问题的探究,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古代经济制度以及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传承关系展开论述,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不同地区文化的相通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公民的情绪影响评委判断,左右评判过程和投票结果,折射出雅典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随意性,B项正确;材料揭露了民主的随意性而非程序的完善性,排除A项;材料否定的并非民主决策方式,排除C项;结果体现公正性与材料“个人很难冷静自持而不被现场气氛感染”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有人敢违反行省法度,我将毫不留情地处理他们”可知,此时中央对行省的控制力较强,据材料“掌握军队的行省总督开始频繁干预元首的继承问题”可知,地方权力上升,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家权力的重心下移,B项正确;材料为古罗马时期,封君封臣制度是中古时期欧洲的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行省总督掌握军队,但并非“自治”,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并非贵族寡头制,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02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会发生冲突,并占据优势,这体现出当时王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法国世俗王权并不反对宗教神学,排除A项;此时法国并未摆脱教会影响,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1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11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贵族立法团”制定法令要求“国王应该靠自己过活”,不能随意向臣民征税,说明国王的征税权被控制压缩,D项正确;17世纪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使得议会成为权力中心,排除A,B两项;材料中看不出王室的影响力,排除C项。故选D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美国建国初期。据本题材料“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凭借其意志行使自治权利,力主实行个人自治、地方自治、民族自决”可知杰斐逊等人等人提出了主权在民、中央与地方权力等认识,与1787年宪法内容相近,说明其规划了美国的国家治理,C项正确;《独立宣言》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排除A项;杰斐逊的民主仍然是资产阶级范围内的,并未扩大民主政治范围,排除B项;材料为美国建国初期,美国民族自决意识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1915年(英国)。根据材料“内阁获得了不经议会直接行政命令以代替议会立法的权力,大大提高了内阁领导人民进行战争的能力和效率”可知,内阁已有与议会分庭抗礼之势,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土地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力博弈,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国王的权力,排除C项;结合题干主旨可知,议会与内阁的制衡局面已经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A项。1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革命前后的法国。根据材料“大革命前后,法国众多知识分子对英国的崇拜、迷恋达到狂热地步”和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知识界对英国的崇拜,这是因为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知识界对英国的崇拜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索,A项正确;材料体未体现法国知识界主张学习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法国知识界对英国的崇拜,未体现崇尚英国的家庭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1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宣传维新变法的《时务报》论说文中,涉日篇目众多,反映出甲午战败推动国人关注日本,C项正确;据所学,《时务报》主张改革弊政,强调的是维新变法,而非抗日,排除A项;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先进知识分子而非民众的民主意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派主张联日抵制欧美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12—1917年(中国)。据材料“总说(公民、公民之资格)、公民之权利、公民之义务、地方自治、国家之组织”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共和国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公民须知》等教育资料的出版,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C项正确;1912年4月,袁世凯尚未采取复辟帝制的行为,排除A项;北洋军阀统治使得民主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排除B项;洋务派率先在中国建立起一批近代学堂,从而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排除D项。故选C项。1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抗战时期。根据材料“晋察冀边区对旧村政权的改造,经历了半政权性质的村‘动委会’,到民选村长,再到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这样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可知,晋察冀边区的村政建设是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意义在于,使村政权在“三三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大了基层农村的抗日统一战线,顺应了抗日战争这个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C项正确;在“三三制”基础上进行的村政权建设并不排斥地主阶级参与,而是给地主阶级参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排除A项;题中所涉及的事件发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反映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1937年国共合作意味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1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从实践中创造出模范支部后,其他的支部就都向他看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重视基层模范支部的创建和经验推广,以提高基层施政能力,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共产党重视基层建设,未涉及党对干部队伍的集中领导,排除A项;“解放区”一般指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而1942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一般情况下说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国家政权结构等,“政权的组织结构”这个词本身表述不准确,概念不明,其次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推广基层的成功施政经验,不是完善政权结构,排除D项。故选B项。2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地图中几个行政区的名字和范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期,此时期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是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与材料范围不符,排除A项;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控制南京,与材料范围不同,排除B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是1978年,此时已经没有材料中几大行政区,排除D项。故选C项。2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善选举法,更改选举方式,采用无记名投票、秘密写票等更利于准确表达选民意愿的做法,反映出我国选举方式的渐趋完善,D项正确;仅修改选举法,更改投票表决方式不足以说明法律体系日益健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选民范围不断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投票表决方式而非民主程序的更新,排除C项。故选D项。2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出身中下层的苏秦、蒙恬和白起等人凭借才能,成为显贵,社会政治地位得以改变等,说明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A项正确;宗法制度彻底崩溃的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据所学,官僚政治正式确立的标志是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C项;军功爵制影响深远与苏秦为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限制农民的随意流动,禁止以田产为投献之礼,可以防止农民投托豪强;耕牛受田限制为4牛,可以防止豪强无限制受田。因此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A项正确;禁止以田产投献与限制耕牛受田,都和开发荒地无关,排除B项;两项规定与北魏的汉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限制耕牛受田,无法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2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材料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下诏征书,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征书是为了借鉴学习中原治国方略,此举是为了彰显政权的合法性,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所征的书并非全部是鲜卑族书籍,排除B项;材料没有明确交代征书主要用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排除C项;无法据材料得出迁都与征书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中“富(弼)、韩(琦)辈从而挤之”“当世之望人”表明,周思兼认为王安石在执行变法的过程中遭到富弼、韩琦等当世之望人的排挤,从而导致变法失败,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触犯大地主的利益”“违背民众意愿”,排除B、D项;周思兼认为王安石的新法“未必不足以兴宋氏之治”,也即如果变法顺利实行,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宋朝统治危机,排除C项。故选A项。2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代中后期,张居正下令清全国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详细了解土地占有情况,意在为其推行一条鞭法,征收赋税提供准确依据,A项正确;编制鱼鳞图册并非限制土地兼并的有效做法,排除B项;政府重新编制鱼鳞图册,了解国家经济状况,并非为了确定具体的土地产权归属,排除C项;弥补鱼鳞图册的不足是具体作用,并非清丈全国土地,清查土地资源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2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材料显示,张居正改革派成员人数较多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完整行政体系”,这有利于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的执行力,A项正确;虽然张居正改革派的成员形成了完整的行政体系,但并不能说明暂时缓解了严重的统治危机、缓和了君臣、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BC项;张居正改革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并不是否定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2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7月(中国)。根据材料“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可知,谭嗣同对维新变法的前景十分乐观,对清政府抱有幻想,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谭嗣同对维新变法的前景十分乐观,未体现百日维新的影响力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谭嗣同对维新变法的前景十分乐观,未体现维新志士的周密计划,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思想交锋,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B项。2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09年,张謇提出要立即召开国会来挽救民族危机,这表明张謇在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C项正确;张謇提出召开国会并不是为了维护民众权利,排除A项;材料未表明张謇反对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描述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30.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可知,这是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C项正确;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排除B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D项。故选C项。3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行‘政企分开’和‘机场与航空公司分设’”可知,我国航空运输业政企分开,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这有助于航空运输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中航空运输业体现了民用的属性,排除A项:材料中未介绍航空运输业的开放程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机构精简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3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依然面临内外的诸多挑战,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积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D项正确;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与亚洲许多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经济政策等因素有关,与苏东剧变关系不大,中国下岗分流主要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与苏东剧变关系不大,排除A项;我国经济改革的阻力更多来自国内思想观念、工商业环境等的不匹配,受外国干涉约束比较少,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只是发挥制度优势的一个方面,C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故选D项。3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建立考试制度,即儒生察举要考试经学,文吏则考试奏章律令方面的技能”可知,阳嘉新制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引入了考试制度,体现了“以文取人”的选官演变趋势,D项正确;阳嘉新制并未改变人才举荐的原定标准,表述错误,排除A项;“年少人才的选拔录用”与题干“设定年龄限制,察举对象一般要年满四十”不符,排除B项;阳嘉新制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抑制了察举的弊端,解决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34.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主要通过“上计”制度考核、奖惩官吏,通过这项制度以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它是强化地方治理的重要手段,B项正确;上计制度旨在强化地方治理,加强中央集权,A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强化地方治理的重要手段,未体现它推动监察制度日益完善,排除C项;“保证了地方吏治的廉洁清明”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宋朝科举制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阶层流动,为统治者了解基层并推进基层教化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强调科举考试内容的作用,而材料强调科举选拔官员的来源,排除A项;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并不能确保政令畅通无阻,排除B项;“实现了各地民众的基本诉求”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功名体系层级较多,扩展了科举制,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包容性,B项正确;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虽然增加了获得功名学子的待遇,但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扩大选官人数,排除C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而非阻碍,排除D项。故选B项。3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24683员,武官100000员。”可知,明朝自建立之后官僚队伍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说明官僚集团内部的权力分化更加细化,这符合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要求,A项正确;“官僚机构的持续扩大”属于题干反映的现象,并不是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明朝监察体制日趋严密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涉及明代整个官僚集团数量变化的情况,未突出明代边境防御压力不断加强的信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据材料可知,拿破仑规定进入高级文官阶层的人必须通过考试进入国立行政学院学习,且享有法律给予文官的一切待遇,体现了竞争择优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法国文官的选拔规定,没有体现法国扩张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法国文官制度,没有描述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3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初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19世纪初,美国的官员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营私舞弊、卖官鬻爵频发,影响了官员素质提升,造成腐败泛滥,A项正确;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是在19世纪后期,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官员选拔制度方面的弊端,与联邦制直接关系不大,排除C项;官员腐败主要是因为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非事务庞杂,排除D项。故选A项。40.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均通过立法对公务人员的兼职和经商活动进行了限制,这有利于公务员把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公务活动上,避免发生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减少贪腐现象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A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政府文官的职权是否缩小,排除B项;政治中立原则是指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排除C项;保证了文官的清正廉洁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A项。4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西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建立文官职位分类制度,按行业、性质、责任、工作难易度来分类,提高了工作效率,D项正确;材料是文官分类制度,不涉及分权制衡,排除A项;文官分类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产生官僚习气,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将首场试《四书》、《五经》考题改为试‘中国政治史论’”,“将第二场《孝经》论改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的科举考试中,考试题目已不再是传统的题目,也不再使用八股文题材,反映了科举考试受到社会思潮影响,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八股文题材不再使用不意味着八股取士正式废除,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新式学堂对科举考试影响展开论述,排除B项;“挣脱”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3.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5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陈曾佑指出大学堂里分科学习,而不论所学专业是什么,结果都用为翰林院编修、检讨,这说明学生所学与所用不匹配,反映了近代教育发展的曲折,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清末学堂选官制度并不能满足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列举教育改革和学科分类之间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对大学堂分科与用人之间的矛盾进行批判,并不能反映出晚晴时期教育注重实用技术的训练,排除D项。故选B项。4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官考试法草案》是1913年初由北洋政府颁布的,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而北京民国政府时期即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务员任用条例》是1929年由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是1933年由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B项。4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华民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的高等考试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但实际机关名额有限,很多通过考试的人不能得到任用职位,可见当时公务员考试与任用存在脱节,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筛选严格,排除A项;材料只是代表当时公务员考试与任用存在脱节现象,不能据此认定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没有成效,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缺乏法律保护,且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排除D项。故选B项。4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1953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国家财政状况趋于好转,改善人民生活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了更好地鼓励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争取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次全国性的工资制度改革”,D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队伍急剧壮大主要发生于改革开放以后,排除B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7.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材料中要求从根本上树立了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标准,B项正确;材料与干部管理的法制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人用人的标准,非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排除C项;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中国。根据材料“1979年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一大批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和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认为我国缺乏为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才,因此邓小平和陈云主张要让干部队伍年轻化,为改革开放服务,D项正确;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适时地于1993年10月1日正式推行公务员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干部管理实现了现代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党在干部选拔中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4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并结合所学可知,乡师和乡大夫的职责是对民众进行教化,可见政治教化由来已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乡内的血缘宗法关系,排除A项;儒学形成于春秋晚期,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他教育方式,不能得出官府垄断教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律中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体现出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儒家相信孝与父权对应,忠与皇权对应,对不孝之人进行法律惩罚,就是对君权的变相维护,是对皇权权威的巩固,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在秦律中的影响,而非法家思想的严苛,排除A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而非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而非家庭和谐,排除D项。故选B项。5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在野士大夫面对民间社会的日益平民化和碎片化,建立起中国最早的成文的乡村自治制度,实现了其正是理想,说明士大夫具有家国情怀,C项正确。材料强调乡村自治,并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无法说明社会成员趋于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5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康熙年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官吏于成龙批示不准张沈氏再嫁的原因是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反映了政府用法律维护纲常礼法,B项正确;材料说的主要是用法律维护纲常礼法,不是证明清代法律不允许寡妇改嫁,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张沈氏投牒官府请求再嫁,不是政府介入民间家庭纠纷,排除C项;“官员不谙世事”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据材料可知,罗马裁判官可以通过告示,形成新的司法实践规范,这有利于提升罗马法律的灵活性,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这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需求,C项正确;裁判官在退职后可进入元老院,由于是贵族出身,因此裁判官并不能限制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排除A项;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材料时间为公元前376年,此时古罗马成文法早已诞生,排除B项;法律的形式主义特征表现为对文本与程序的尊重,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灵活性,排除D项。故选C项。5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基督教通过教义教化富人,强调财物的使用权不仅属于富人,更属于需要救济的人,说明基督教具有社会基层治理功能,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在极力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宣扬的救济弱者而非众生平等,排除B项;基督教教化富人赈济穷人的教义与重塑民族文化内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8年(德国)。据本题材料“律师是自由职业者、独立的司法人员,是法律事务中独立的、执业的顾问和代理人,律师在法院、仲裁法院或者行政部门活动时权利不受任何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在维护律师权益方面做出了规定,这有助于律师在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时不受限制与干扰,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权和司法正义,B项正确;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被称为“大陆法系”,排除A项;使所有人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说法错误,排除C项;德国已在1871年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56.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的这些经济立法都是为了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项正确;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排除A项;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C项;材料中的这些法律都是经济立法,不是政治立法,不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排除D项。故选B项。5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中涉及生态文明和家庭文明,并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及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不是反映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相关信息,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影响,排除C项;我国早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5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导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这是我国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开展的全民教育活动,A项正确;“五讲四美”主要是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非要单纯的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排除C项;“五讲四美”主要是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非要单纯的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排除D项。故选A项。5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至195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54年8月‘工人上大学’;1955年6月‘祖国的花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之后,积极努力进行新中国的建设,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这些工人他们曾经在工农速成中学或业余学校里学习,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后考入大学,展现了积极努力,追求上进的新时代风貌,而少年儿童淳朴快乐、蓬勃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小主人的幸福生活,他们集中反映出生机盎然的新时代风貌,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国大面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始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政治权利、应有的人格尊严和基本的生存权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基本的条件。这一时期,中国主要侧重于通过政治革命实现对人的解放、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来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材料图片展现内容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2012.11.8~11.14)提出来的,排除D项。故选A项。6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据材料“明令禁止赌博,将赌博定位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关于禁止鸦片烟毒的通令》”和“废除包办、强迫等婚姻制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婚姻等社会风俗上产生了巨大变革,C项正确;1954年宪法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指的是三大改造,建国初期社会风俗的变化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排除D项。故选C项。6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63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每年的3月5日为全国学习雷锋纪念日,全社会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有利于形成热爱社会主义的氛围,D项正确;雷锋纪念日的设立是有利于提高爱国意识,与民族危机意识无关,排除A项;雷锋精神不包括敢于牺牲的精神,排除B项;雷锋精神不包括爱科学的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6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大年是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全国道德模范,他获得诸多荣誉的主要原因是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黄大年同志出国留学的经历,并且也不是获得诸多荣誉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黄大年作为大学院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博士生,但这也不是其获得诸多荣誉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黄大年作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但这不是其获得诸多荣誉的主要原因,只是部分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6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9年~1963年(中国)。据材料“在‘铁人精神’的指引下,经过三年的石油会战,实现中国原油产量的大幅增长,到1963年,中国的石油基本可以满足自给。”可知,“铁人精神”的忘我拼搏、科学求实、埋头苦干和爱国奉献精神,实现了中国的石油基本可以满足自给,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项正确;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是“铁人精神”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作用,而非社会主义道德模范建设方面,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高潮,排除D项。故选C项。6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汉朝。根据“汉委奴国王”的字样,可知这枚金印的出土,对于研究汉代中日关系提供了一手史料,以此和相关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史料更加充分,确认金银是真品,D项正确。历史研究会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历史结论进行检验,历史结论要以具体的史料为依据,历史研究方式不能决定历史结论,排除A项;历史研究复杂程度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和时间久远不一定成正相关,排除B项;材料讲述的是第一手史料出土文物和历史典籍相互印证,而非多类型史料互补,排除C项。故选D项。6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清朝疆域的奠定,民族交融不断促进中国封建王朝疆域的奠定,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边疆治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汉族的功劳,而是强调胡汉民族共同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周期演变,而是王朝演进中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6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根据题干“宋代著名历史文献《突厥语大词典》词条里,称回鹘人为塔特·桃花石”和“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着汉人被称为桃花石”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认同观念,D项正确;题干中的汉人和少数民族都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政权正不断汉化解释不合理,排除A项;辽夏金都已经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不是中原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排除B项;各政权开启同一化进程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九大重镇以巩固边防,形成完备的指挥、防御系统,这使得蒙古贵族发动掠夺战争的成本和难度增加,而掠夺性战争减少有利于社会安定,客观上促进了汉蒙的贸易往来,A项正确;明朝时蒙古骑兵入关之患始终存在,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不能证明九边系明成祖修建,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九边”的设置并未阻断民族融合,排除。故选A项。6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用英文翻译《圣经》和举行宗教仪式,促进了民族语言的传播,这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A项正确;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序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国王的这些做法加剧了国家的分裂,排除C项;“使英语成为通用语言”夸大了材料所述现象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6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由基督教的人组成的制度统一体主要指罗马教廷,新的共同体主要是指近代民族国家,因此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排除A项;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但材料强调宗教改革对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欧洲重新陷入分裂,排除D项。故选C项。7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7世纪中期,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欧洲结束了混战局面,欧洲国家相互承认领土的归属和君主的统治权,强调国际法和国际协商合作,C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非欧洲各国否定战争和国际关系近代化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近代外交制度确立是材料现象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项;据所学,维也纳体系直到19世纪早期才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7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4年至1815年欧洲。据材料可知,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据所学可知,维也纳体系确立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B项正确;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是俄国在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排除A项;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非维也纳体系,排除C项;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的也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7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在于承认战争为一个正常的法律制度”可知,《非战公约》中对战争的性质做了重新的定义,说明该公约改变了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强调对战争价值的定义,并没有涉及到设立国际立法机关的内容,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结束战争先例,排除B项;《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7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即日起,美国将停止落实不具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体现的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公开不遵守国际法,说明的是国际法的实施受到大国强权的影响,B项正确;《巴黎协定》是国际法,具有约束力,排除A项;材料与国际法涉及的领域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巴黎协定》的效果,排除D项。故选B项。7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6月(中国)。据材料从就“新国家的民族制度是否应与苏联相一致的问题征求意见”到采纳李维汉的建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从实际出发探索民族政策,B项正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排除A项;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初步形成,排除C项;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排除D项。故选B项。7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根据“到1953年,从各地原来自报的400多个民族名称中,确认了38个民族”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工作有助于识别真正的少数民族,从而有针对性的实行民族政策,实现少数民族的平等,D项正确;此时的民族识别工作是为了识别真正的少数民族,并不是为了推动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和巩固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排除AC项;我国在此之前已经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项。故选D项。7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与法国参议员的对话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性,即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唯一标准,而是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进行灵活处理,B项正确;法国是与中国建交的首个西方大国,但当时并没有因此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与一批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同时,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C项;“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7.D【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冷战结束后(中国)。据材料可知,冷战结束后,我国面对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积极开展多边首脑外交和全方位外交,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落实,践行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D项正确;多边首脑外交削弱了意识形态差异给国际关系造成的干扰,但却无法“消除”,排除A项;国际关系新格局的趋势出现,但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开启了全方位对外交往的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78.C【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1世纪(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国非常珍惜与非洲的传统友谊,为此,21世纪以来中国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并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发展中非友好关系,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国处理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而非处理非洲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7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真、实、亲、诚’来表达中非之间以义至上的传统友谊”、“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致力于构建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与非洲、韩国、蒙古等国家外交上的理念,没有涉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材料中非洲并非我国的周边国家,排除C项;材料中韩国并非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8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2年(中国)。根据材料“7月,国家银行开始发行货币,中央苏区的货币进入统一发行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央苏区的货币统一有力促进了苏区的生产和贸易,增加了政府的财政税收,巩固了新生的苏区政权,对当时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D项正确;法币是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排除A项;根据材料主旨信息可知,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只在革命根据地流通,所以无法起到冲击国统区金融秩序的作用,排除B项;中央苏区发行的货币主要是为了服务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需要,并未体现力求统一国内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8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大明宝钞在明朝存在贬值现象,且与白银兑换比例变化较大,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而白银作为贵金属,更适合此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材料中现象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中期政府吏治相对清明,但此时大明宝钞仍然存在贬值的现象,排除A项;大明宝钞的贬值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提供了明太祖到嘉靖帝之间大明宝钞与白银的价格变化,明朝灭亡是在崇祯帝,不能得知大明宝钞的变化直接促使了明朝灭亡,且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8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宋白银主要是在军费拨款时使用,充当了国家财政的支付媒介,B项正确;白银完成货币化进程是在明朝,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并未成为主要货币,排除C项;从买粮食到直接支付军费,宋代白银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8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后期(中国和列强)。据本题主题干的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英国等西方列强实行金本位制,清朝当时还实行银本位制,如果清政府用英镑支付赔款,就必须在每次偿付部分赔款时,先用本国的白银兑换英镑,而由于国际银价相比金价在不断下跌,清政府每次兑换同样数量的英镑要付出更多的白银,清政府在难以负担赔款的情况下,势必向列强借附加高额利息和种种政治经济特权的贷款,使得列强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对华投资,这就加剧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C项正确;对《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列强坚持要求偿付按1901年汇率计算的相应数额的英镑,会导致白银加速贬值,实行金本位制的列强货币加速升值,不利于商品输出,排除A项;中国废除银本位制是在1935年法币改革后实现的,排除B项;此时国际货币体系仍是以英镑为主的体系,并没有重建,排除D项。故选C项。8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1933年和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国家纷纷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实行外汇倾销,均是为了抢占世界市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D项正确;材料显示当时世界经济混乱无序,而不是欧美国家内部经济无序,排除A项;世界大战不是货币大战直接导致的,排除B项;英美主导建立货币集团,其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并非限于特定区域,排除C项。故选D项。8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21年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信用货币在世界通货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说明欧盟、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力逐渐扩大,B项正确;当今世界格局还是暂时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美元在世界通货体系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美国还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排除D项。故选B项。8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王国时期(埃及)。据本题材料“给的是一头乳牛”,“买者需支付6个青铜器皿、10德本铜、15件亚麻外衣、1件寿衣、1件毯子和1个水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商品交易多为以物易物,说明当时货币经济发展不充分,B项正确;材料中商品交易的方式只有以物易物一种,并不是方式多样,排除A项;材料强调商品交换,无法说明贫富分化加剧,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交换的商品,并未体现出贵族对贸易的垄断,排除D项。故选B项。8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8年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美元与黄金挂钩,而材料关键信息“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实行黄金价格双轨制”“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可兑换性宣告破产”等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全球金融机构职能调整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8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表格信息可知,民国初年,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都被列强以各种借口拒绝,体现了半殖民地的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前提是民族独立,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时间上与材料不符,且材料信息不体现丧失,而体现收回失败,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相关法律的出台,看不出法制化的趋势,排除C项;民众对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态度在材料中未做说明,排除D项。故选B项。8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1842年到1911年,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占比降低,厘金、关税等占比上升,而厘金是商业税,关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两者占比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D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晚清关税等大权掌握在列强手中,且商税收入增加体现了政府的控制依然还在,且看不出有“下降”趋势,排除B项;关税占财政收入比例上升不代表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实际上晚清时期列强通过销售鸦片等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