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烛之武退秦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理解“以、而、焉”3个词语。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转》的别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左传》简介
《左传》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简介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鉴赏分析全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五级爵位制。(公、侯、伯、子、男)以:因为。于:对。无礼于晋:于晋无礼。贰: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数→动军:驻军。名词→动词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介绍背景——晋秦围郑。开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试分析。秦晋围郑示意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故事背景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pú)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故事背景第一段: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属于开端,从
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内容上交代的形式。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齐桓公姜小白秦穆公赢任好春秋五霸宋襄公子兹甫春秋五霸楚庄王熊(芈)侣晋文公姬重耳春秋五霸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一段秦军晋军开端秦晋围郑发展高潮结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若:如果。使:派遣师:军队。之:代词,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犹:尚且为:做(什么)已,同“矣”而:承接关系连词,“才”是------也:是,代词,这。也,判断句的标志。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烛之武其人想一想?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侧面烘托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自责(情)
晓义(理)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秦军开端秦晋围郑晋军发展临危受命
烛之武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秦伯退兵呢?结果如何?齐读第三段,共同探讨。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当夜。1、欲扬先抑,以退为进亡:使…灭亡。使动用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有关官员),对对方的敬称
当夜,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这段采用了什么方法?
烛之武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鄙:把…作为疆界焉:怎么,疑问代词陪:通“倍”,增加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形作动2、阐述利害,晓之以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3、以利相诱,为秦着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物资。
形→名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4、引史为例,巧设离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晋君为:wèi介,给赐:恩惠朝:早晨—>在早上夕:傍晚—>在晚上名作状语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之:主谓之间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死,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背景介绍(二)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背景介绍(二)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厌:通”餍”满足封:使……作疆界。阙:通“缺”,削减焉:哪里利:使…..获利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何厌之有:有何厌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5、推测未来,劝秦谨慎秦军开端秦晋围郑发展临危受命晋军夜缒而出高潮劝退秦师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晓之以理以利相诱,为秦着想引史为例,巧设离间推测未来,劝秦谨慎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乃:于是。
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于是,秦伯就率军回国了。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赏析其高妙的劝说艺术。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技巧善于揣摩心理;善于分析利弊;善于利用矛盾;讲究语言艺术。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以“利”巧攻心理以“害”巧析形势以“史”巧施离间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之:代指秦军夫(fú)人:那人因:依靠敝:损害所与:同…结盟知:通“智”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微:假如没有
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易:代替“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送晋文公重耳返国即位。
晋文公为什么不进攻秦国军队?
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对秦国心怀感恩之心,“义”作祟。秦军开端秦晋围郑发展临危受命夜缒而出高潮劝退秦师晋军结局秦晋退兵烛之武的语言艺术郑亡(言于秦)亡郑(害于秦)
舍郑(利于秦)
赐晋(负于秦)
肆晋(阙于秦)晓以利害
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8“君”,6“郑”。)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1、郑既知亡对秦退出(示弱)2、亡郑陪邻对秦有害(离间)(表面)3、舍郑利秦对秦有利(利诱)4-5、亡郑阙秦对秦有大害(瓦解)(深层)——分析利弊,利用矛盾,转移矛盾。春秋无义战!利益至上。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烛之武谋略小析
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欲擒故纵投其所好挑拨离间釜底抽薪保全郑国明里为秦,暗则为郑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
——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请用简洁的语言(或一副对联)概括各段内容。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秦晋退兵
1、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2、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3、勇士闯虎穴,巧言退秦师。
4、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结构思路郑危在旦夕烛之武转危为安晋秦围郑临危受命夜缒而出
智说秦君
秦军乃还晋亦去之部编版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简介:
本文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左传》中的名篇之一。它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九月,秦、晋两个大国联合攻打郑国时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心胸和爱国精神,以及他机智善辩,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文中体现的人物特点。关注烛之武退秦师前后发生的事,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4、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历史叙述中透露出的思想观念,深入认识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赏析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并思考其当今价值。课时:2课时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第一课时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姜,氏丘,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2、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度形成分别以晋、楚为首的两大阵营。“千乘之国”郑国遭遇秦、晋两强夹攻。
郑国被围攻的原因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无礼于晋”指的是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晋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出亡至郑国,郑文公未以礼相待。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左传》)【译文】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他。郑国大夫叔詹劝谏郑文公说:“我听说上天要赞助的事情,人力是不可扭转的。晋公子有三方面的优势。上天或许将要树立他,你还是要以礼招待他。男女同姓而婚,生殖不会繁盛。但姬姓的晋公子重耳,却也是姬姓女子所生,他能活到今天,这是第一。遭受到出逃的患难,在他遭难时上天不使晋国安宁,大概是赞助他,这是第二条。他身边有三个谋士,足以成为人上人,而能跟随着他,这是第三条。晋国、郑国地位同等,来往的子弟应当以礼相待,何况上天所赞助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话。《史记·晋世家》:“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史记·郑世家》:“(郑文公)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这两段内容与《左传》记载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叔詹劝郑文公杀了公子重耳的情节。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贰于楚”——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而郑国在这场战争中出兵帮助楚国,因此与晋国结怨。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当时属郑地)大会诸侯,郑国也参加了。次年夏,晋文公派大夫狐偃(即子犯)在翟泉会盟鲁、秦、齐、陈等诸侯,重温践土之盟,但郑国这次没有前来,因此诸侯共同谋划讨伐郑国。鲁僖公三十年春,晋国已向郑国出兵,但仅仅是试探性的(根据《左传-僖公三十年》的说法,是“观其可攻与否”)。是年九月,晋国联合秦国对郑国形成合围,郑国这样一个“千乘之国”陷入了“摄乎大国之间”的境地,而且已是兵临城下,危在旦夕。晋、楚城濮之战
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之好”比喻婚姻正来源于秦晋二国间的联姻。
秦穆公的夫人是穆姬,穆姬和晋文公重耳都是晋献公所生,只不过穆姬是嫡女,晋献公夫人齐姜(此人正是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女儿)所生,晋文公重耳是庶子,孤季姬所生。也就是说穆姬和晋文公重耳是同父异母姐弟,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姐夫。晋文公重耳当年因“骊姬之乱”逃亡,到秦国时秦穆公把五个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公子重耳。这样一来,秦穆公还是晋文公的岳父。
3、题解
烛之武是郑国大夫。据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退:使....撤退。
秦师:秦国的军队。
这篇文章讲的是郑国老臣烛之武运用自己的外交才能使秦国退兵的事。《春秋》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只有一句话,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传》将这六个字扩展成了一个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二、字音检测fánqǐpángyìzhuìgōngquē氾南
杞子
逢孙
佚之狐
缒而出
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三、初读课文,概括段意
全文围绕“烛之武退秦师”的前后过程展开,共有四个段落: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说退秦师第4段:晋军撤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四、逐段细读,分析讲解1、第一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2、第二段佚(yì)之狐:郑国大夫。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辞:推辞。犹:尚且。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用:任用。过,过错。然:然而。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第三段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既:已经。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舍:放弃(围郑)。行李:出使的人。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厌:通“餍”,满足。肆,延伸,扩张。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易,代替。不武,不符合武德。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4、第四段问题探究1、赏析第三段中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明确: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最终使之退兵,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外交。游说特点:说辞虽短,却委婉谦恭,有理有据,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游说技巧:(1)以退为进:坦言郑国“知亡”,示弱臣服;(2)正反两方面分析利害得失:站在秦国的角度,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亡郑对晋有利,存郑对秦有利;(3)摆事实:用史实离间秦晋关系,点破晋国对秦国的威胁。第二课时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2、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明确:烛之武之所能游说成功,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还在于其对客观形势的冷静分析和有效利用。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就指出,出兵围郑,是以晋文公为主。围郑的原因:一是郑文公得罪了晋文公;二是晋文公打败楚国称霸主,郑文公还是暗通楚国。这两个原因都是跟晋文公有关,跟秦穆公无关。秦国出兵,只是由于与晋国的良好关系以及自身扩张的需要,这就为烛之武劝退秦军创造了可能;同时,“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秦、晋两军分驻两地,并未合兵一处,所以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晋军不会知道,无从阻拦,也为烛之武分化对手提供了有利条件。3、本文篇幅虽然短小,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和照应。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明确: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军埋下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4、你最欣赏这篇文章中的哪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说明。明确:烛之武——虽不满郑文公不看重他,但为了救国,还是用尽智慧去说服秦穆公,说明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是爱国志士;知难而上,夜缒而出,孤身入秦营,可谓勇士;富有智慧,机智善辩,是难得的辩士。佚之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说明他敢于直言进谏,也是荐贤举能的伯乐。郑文公——肯听佚之狐的话,相信烛之武能退秦军;当烛之武一开始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时,陷入尴尬境地的郑伯没有放弃,先是自责以抚慰烛之武的情绪;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可见其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知错能改,是一位有见识的君主。秦穆公——从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听取了烛之武的建议,是一位善于决断、善谋利益的君主。晋文公——“不仁不智不武”的“不战之论”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霸主风度。晋文公是依靠秦国的力量取得国君的地位,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别人,不仁;打郑国容易,与秦国交恶时机未到,失去盟国,不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恩图报以及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聪慧。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春秋时期各主要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所发生的事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国诸侯之间、各诸侯内部之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左传》既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善于描写战争;文字优美,叙事鲜明。《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通史断代史编年体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惠公背约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秦立晋君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郑楚结盟
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函()
氾()
佚()
缒()
阙()
朝()
逢()hánfànyìzhuìquēzhāopáng第一、二组:第一、二段。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分组合作探究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译文】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译文】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2、敢以烦执事3、越国以鄙远4、焉用亡郑以陪邻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
7、夫晋,何厌之有8、阙秦以利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0、行李之往来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失其所与,不知13、吾其还也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2、因人之力而敝之。3、且贰于楚也。4、既东封郑。5、夜缒而出。
6、与郑人盟。1.何厌之有?
2.以其无理于晋。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失其所与,不知。2.秦伯说,与郑人盟。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无能为也已。5.何厌之有。
6.焉用亡郑而陪邻。
1、行李之往来。
2、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不知
能
今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离婚协议要点及范本
- 2024石材矿山荒料资源整合与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鸭苗繁育基地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船舶船员体检与健康保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搬家物流运输合同样本6篇
- 2024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ef0203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土地置换合同3篇
- 2025年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旅游开发一体化合同3篇
- 2024版深圳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高空楼顶广告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深圳2024-2025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中考语文复习说话要得体
- 《工商业储能柜技术规范》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锚泊式海上试验平台的水动力特性试验
- 高考英语语法专练定语从句含答案
-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手册
- 【教案】Unit+5+Fun+Club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0年的中国海外工程示范营地申报材料及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