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_第1页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_第2页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_第3页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_第4页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认及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阅读以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的思考,在本文中所介绍的资产类和负债类的计税基础是用来计算账面价值与其差额,既为暂时性差异,这项差异根据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注意资产类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类科目则反之。通过对固定资产各个时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分析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此项差异,并且通过几个例子和图表来看《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对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的不同对应纳税的影响。关键词: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第一章绪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重点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债务,目标是确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关键是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核心是确定资产与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两者的差额既为暂时性差异的差额。企业从不同渠道得到的固定资产,其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原因也会不同,但都会对企业应交的所得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的计算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可以正确计算企业的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所以说,暂时性差异是判定正确核算所得税的前提。在学习阶段,我们最多学习同时最多了解关于暂时性差异就是从固定资产的折旧了解,在税法和会计两方面的差异中获得这些知识。企业从不同祈祷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原因不同,但都会对企业应交的所得税产生影响,进而金想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对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做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确认计税基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的不同要求进行计价,简称会计计价基础和税法计价基础。会计计价基础即账面价值,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账面上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税法计价基础即计税基础,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税法规定,为计算应交所得税所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也是申报所得税时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金额。第一节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固定资产: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无形资产: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其入账价值与税法规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在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资产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果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需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2)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等。通常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因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第二节确认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因为负债与资产是相反的概念,所以两者的计税基础也是相反的,确认其计税基础时应当注意(1)负债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并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该负债引发的费用不允许抵扣未来的应纳税所得,即“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等。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某项负债引发的收入当前构成部分纳税所得,则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就会出现不等。第二章确定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是累积的,可以确定暂时性差异也是一个累积值,暂时性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金额,随时间推移会逐渐消除,即暂时性差异可以转回,且转回数与原发生数总额相同。而且从名字上我们能看出,暂时性差异只是暂时性的,在将来会恢复。第一节资产类暂时性差异关于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计算方法: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关于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计算方法:对于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摊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的计税基础时,意味着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形式收回,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也将超过计税时允许抵扣的金额,此差额在未来期间支付所产生的所得税义务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应税暂时性差异将转回,企业将获得应税利润,使得经济利益很可能以税款支付的方式流出企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该资产的计税基础时,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也将低于计税时允许抵扣的金额,此差额在未来期间作为费用扣除,减少应交所得税,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转回,企业将获得抵扣。

负债类暂时性差异关于负债类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计算方法: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该负债的计税基础时,意味着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通过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来清偿。经济资源在未来从企业流出的金额也将低于不允许抵扣的金额,此差额在未来期间支付所产生的所得税义务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当企业清偿该负债的账面价值时,应税暂时性差异将转回,企业将获得应税利润,使得经济利益很可能以税款支付的方式流出企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该负债的计税基础时,当该负债的账面价值超过其计税基础时,资源从企业流出时,其部分或全部金额可以在晚于负债确认期间的某个期间确定应税利润时抵扣,相关所得税可以在未来期间收回,从而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形成固定资产项目末期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若税法累计折旧大于会计累计折旧,,则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籍-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大于其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原价-税法累计折旧)的车而部分,及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下面来具体说下固定资产在各个时期的暂时性差异。第一节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是指固定资产入账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一般情况下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入账价值与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以《税法》简称)规定计量的计税基础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为0。但企业自行建造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来源于:(1):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领用本企业的存货,《企业会计准则》按存货得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但是《税法》要求暗忖获得公允价值视同销售;(2):固定资产调试或试生产期间发生的收支,《企业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调试或试生产期间所发生的收支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建造成本的调整,《税法》却要求按照营业收支处理。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在暂时性差异发生时进行登记,定期核对,并据以在会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所得税费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入账价值)=采购成本+安装成本+领用商品成本+应交增值税+试生产期间收支差额固定资产计税基础=采购成本+安装成本+领用商品公允价值+应交增值税第二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暂时性差异主要来源于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3.2.1折旧方法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列举的折旧方法没有差异,主要是会计处理中车就方法选择的自由度大,《税法》规定折旧方法选择的自由度小(一般采用直线法)。比如企业对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等加速折旧的方法的选用,会计上基本没有来自于《企业会计准则》层面上的障碍,而《税法》却对加速折旧法的选用设置了实质上的行政审批。例1:某企业2000年12月29日,将自行建造的一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其建造成本为30050万元,预计的净残值为50万元,(会计与税法相同)。会计与税法均按4年计提折旧,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2001年至2004年,每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40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3.2.2预计使用年限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有具体规定,由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的确定。《税法》规定了相关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预计使用年限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例2:某企业2000年12月28日外购一台设备,原价为2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与税法相同),会计与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按4年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按2年计提折旧。企业2001年至2004年,每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均为3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3.2.3预计净残值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预计净残值,且企业在每年年度终了是对净残值进行复核,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税法》则规定预计净残值已经确定不得变更。如果会计调整了固定资产净值,由此多提或者少提的折旧,便造成了暂时性差异。注:此差异可在清理期间转回。例3:某企业2000年12月20日,外购一台机床,其原始价值为120万元,会计规定的净残值为20万元,而税法规定的净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与税法均按4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2001年至2004年,每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50万元、130万元、180万元和190万元,所得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3.2.4固定资产减值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每年末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待实际发生损失时才予以确认,两者之间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例4:某企业2006年12月20日购置了一台设备,价值为52万元(含增值税),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方法、年限、净残值会计与税法相同)。该公司2007年至2011年,每年扣除折旧额前的利润均为110万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2009年12月31日,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10万元,假设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没有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重新预计净残值仍为2万元,预计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化,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企业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产生的暂时性钗,应在以后各期进行纳税调整时,增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减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期应税所得额及应交纳所得税,其调整以体现为计提折旧额的调整。第三节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对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变卖等的处理。按会计计算的处置损益: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处置收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按税法规定的处置损益:固定资产处置的纳税所得=处置收入-相关税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导致了会计处理中的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和纳税所得中的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差异。遂于这种差异的纳税调整,实际上是对以前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折旧和减值准备等计提额所进行的纳税调整和转回。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不会忽视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但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常常被遗忘或者忽略。其结果: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或全部的折旧总额)小于计税基础,则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集体的折旧,会导致由于少计提折旧而多计应税所得额,重复交纳所得税费,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同时不能客观地房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结束语以上内容是在王如峰老师《会计理论准则制度专题》课程中学到的想到的,并且查找资料得到的信息,对我在这方面的理解更进一步。对于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内容查找资料比较完全,大家往往会忽视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发生的差异,这样会造成一些损失,这是查找资料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事情;对于折旧过程中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是我们最熟悉的暂时性差异,原因既为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这几点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不同造成的,但是更深入的了解到了为什么会不同,原因在何处并且查找到了具体的规定,结合平时接触的案例,感到受益匪浅。关于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让我更多的想到《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并且专门去查询了两者之间规定的不一样之处。得到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是大学中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即将踏上社会工作的我们必然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书本上的东西,不应照本宣科而应多去了解深层结构,这便是这次论文中得到的知识以外的收获。参考文献[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2[2]《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2[3]朱官祥新准则下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上海会计》2008[4]王顺敖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核算八点思考《商业现代化》2009[5]陈兆芳浅议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2008[6]温玉彪暂时性差异七要点《会计之友》2009

工程付款作业指引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人签发人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签发人目的规范工程付款程序,明确付款审批人职责。适用范围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区域公司所有工程项目付款。术语和定义3.1工程项目付款:指项目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的付款,包括合同类和非合同类的付款。3.2合同类付款包括集中采购(含授权采购)和分散采购所形成的合同付款。3.3非合同类的付款一般指政府相关部门的规费及配套费等。4.职责区域公司和涉及集团需要工程付款的部门区域公司和涉及集团需要工程付款的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展情况,填写《进度、质量完成情况确认表》。4.1.2负责核实供方是否已按合同约定完成规定的工程量且达到质量要求。4.1.3负责确认按合同约定是否须付款。4.1.4负责根据合同经济条款和预结算审核情况,确认付款金额。4.1.5项目规费或配套费的支付需同时提供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和规定。4.1.6负责核对并填写付款台帐。4.1.7负责填写付款审批单及汇总相关资料。4.1.8合同最终付款需同时提供《供方履约评估表》的复印件。工程管理中心负责确认区域公司提交的申请中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成本管理中心4.2.1负责核定区域公司提交的申请中的工程量及应付当期工程款。4.2.2负责核定应付当期工程款。4.2.3负责核对并填写部门付款台帐。4.2.4负责向财务管理中心提供月度付款审批金额汇总表。主管副总裁负责根据合同执行情况,确认是否可以付款。财务管理中心4.5.1负责根据合同经济条款和已付款情况,确认是否须付款及应付金额。4.5.2负责根据合同经济条款和已付款情况,核对成本管理中心核定结果,审批是否须付款及应付金额。4.5.3董事长/总裁批准支付后,办理费用支付。4.5.4负责核对并填写付款台帐。4.5.5负责审核预算外的工程付款董事长/总裁负责根据集团总体情况,确认是否付款。5.工作程序填写付款审批单区域公司和涉及公司需要工程付款的部门经办人会同顾问单位核实已完工程量,确认按合同约定是否须付款,填写付款台帐及付款审批单。区域公司和涉及公司需要工程付款部门的部门负责人复核经办人意见,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情况及合同执行情况,签署审批意见。分散采购的合同付款审批按区域公司付款审批制度执行。集中采购(含授权采购)的合同付款审批按下述审批流程执行。5.3.1审批流程(月度资金预算内)5.3.1.1策划设计类的合同付款需集团策划、设计主管部门(投资发展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工程管理中心)审核确认;5.3.1.2成本管理中心核定当期已完工程量并根据合同约定核定当期应付款,签署审批意见;a、100万以内的付款,集团工程管理中心、成本管理中心审核后,区域公司履行付款手续。b、100万以上的付款,集团工程管理中心、成本管理中心审核签署审批意见后提交总裁,总裁根据集团总体情况,签署审批意见后区域公司方可履行支付手续。5.3.2付款审批流程(月度资金预算外)5.3.2.1策划设计类的合同付款由集团策划、设计主管部门(投资发展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工程管理中心)审核确认;5.3.2.2成本管理中心核定当期已完工程量并根据合同约定核定当期应付款,签署审批意见;5.3.2.3财务管理中心经办人根据合同经济条款和已付款情况,签署审批意见,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确认;5.3.2.4主管副总裁根据财务总体情况,签署审批意见;5.3.2.5董事长/总裁根据集团总体情况,签署审批意见。5.3.2.6区域公司收到集团审核意见后,方可履行付款手续。5.4成本管理中心每月汇总付款审批金额,整理成表报送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依此表为依据核对月度资金付款额度。5.5非合同类的付款。区域公司需提供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和规定,报集团成本管理中心审核后方可履行付款手续。a、100万以内的非合同类付款,集团相关部门及工程管理中心、成本管理中心审核后,区域公司履行付款手续b、100万以上的非合同类付款,集团相关部门及工程管理中心、成本管理中心审核后签署审批意见后提交总裁,总裁根据集团总体情况,签署审批意见后区域公司方可履行支付手续。5.6合同除保修金外的最后付款需同时提供《供方履约评估表》的复印件及成本管理中心的确认单。5.7营销费用的付款按照《营销费用管理作业指引》执行。5.8保修金支付按照《工程保修金管理规范》执行。6.支持性文件无7.相关记录及表格7.1《工程付款审批表(一)》7.2《工程付款审批表(二)》7.3《进度、质量完成情况确认表》7.4《工程进度款审核表》项目付款审批表(一)注意事项:提交本表时应同时提供合同审批表及合同相应付款条款的复印件。总包工程付款应提交《工程进度款审核表》和《进度、质量完成情况确认表》。合同最终付款需同时提供《供方履约评估表》的复印件及成本管理中心的确认单。总部部门的非项目类付款请直接填写集团的《财务支付申请单》。以下由主办部门填写:项目名称:合同编号收款单位:申请日期收款帐号:第次付款主办部门职责及意见合同总价(小写)(大写人民币:元)结算金额(小写)(大写人民币:元)保修金额(小写)(大写人民币:元)扣款金额(小写)(大写人民币:元)已付金额(小写)(大写人民币:元)本次付款(小写)(大写人民币:元)本次付款是否在月资金计划内□是□否□是,但额度已超元主办人意见:一、简述合同义务履行情况(进度、质量、配合等)二、附上合同付款所需的相应资料三、付款金额计算过程主办部门:主办人:部门负责人意见项目付款审批表(二)注意事项:原则上列入集团和下属公司本月度资金计划的款项,方可办理付款审批。总部部门的非项目类付款请直接填写集团的《财务支付申请单》。预算内付款成本管理中心审核后即可;预算外付款需要集团领导审批。以下由集团职能部门填写:合同名称收款单位相关专业部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