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35.5Fe:56Zn:65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可以缓解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有利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o"中国教育出版网\"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A错误;B.将粗铜丝往下放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往上提是石灰石于稀盐酸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C.生石灰吸水后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二氧化碳不能用生石灰干燥,故C错误;D.本实验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于空气的密度的相对大小,故D错误故选B。3.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答案】D【解析】【详解】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二者成分接触利于反应的进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可能有CO,因为二氧化碳和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D.考点:基本反应和原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4.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o"中国教育出版网\"金属元素是铁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C.合金都是由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O、Si、Al、Fe,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A不正确;B.钢的性能优良,钢是含碳量在0.03%-2%的铁合金,而不是纯净的铁,故选项B不正确;C.合金是在金属中加入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选项C不正确;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故选项D正确。故选:D\o"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及合金的知识,掌握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性质、用途,便可解答。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B.Cu、Ag、FeSO4溶液C.FE.Ag、CuSO4溶液 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测定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B.铜、银与硫酸亚铁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C.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D.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故铁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故选B。6.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 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答案】A【解析】【详解】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则丙活动性最弱;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乙能将甲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金属活动性:甲<乙;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金属活动性:丁<甲;故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丙<丁<甲<乙。故选:A。7.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A.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用硫酸锌溶液来鉴别B.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制取少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将过量的铁粉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铜和银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详解】A.锌、铜、金都不会与硫酸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B.铜粉、木炭在空气中灼烧,碳会生成二氧化碳,铜会生成氧化铜,不能除杂,故B错误;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可以制得硫酸亚铁溶液,故C正确;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洗涤,烘干,只得到了银,没有分离出铜,故D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答案】A【解析】【详解】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除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符合题意;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减缓钢铁的腐蚀,不符合题意;C.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具有质轻、硬度大,耐腐蚀等特点,故可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不符合题意;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保持菜刀表面干燥,可减缓菜刀生锈,不符合题意。故选A。9.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下列溶液中的金属能够完全消失而没有固体存在的是A.铁与硫酸B.铜与盐酸C.铝与硫酸铜D.铜与硫酸锌【答案】A【解析】【详解】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可溶,铁元素完全以溶液形式存在,选项正确;B.铜与盐酸不反应,铜以固体形式存在,选项错误;C.铝与硫酸铜生成硫酸铝和铜,铜以固体存在,选项错误;D.铜与硫酸锌不反应,铜以固体形式存在,选项错误。故选A。10.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和对应的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AgCl B.CuSO4 C.FeCl3 D.FeSO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排在氢后,银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由银和稀盐酸制得氯化银,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由铜和稀硫酸制得硫酸铜,不符合题意;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得到氯化铁,不符合题意;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解析】【详解】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物质②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物质⑤转化为①的化学反应类型一定为化合反应D.物质③转化为物质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AC【解析】【详解】A.物质⑤为碳单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符合题意;B.物质②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C.物质⑤转化为①的化学反应可能是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D.物质③转化为物质①的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C。13.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答案】D【解析】【详解】A.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在乙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A正确;B.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是典型的吸热反应,B正确;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C正确;D.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气处理。故D错误。故选D。14.下列图象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说明:①至④对应的每组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o"中国教育出版网\"A.图①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B.图②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和10%的稀盐酸反应C.图③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D.图④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质量相等;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酸浓度大小影响反应的快慢,5%的反应慢,10%的速率快,由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的活动性强于铁,反应的快,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少;铁的活动性弱于锌,反应的慢,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与酸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反应快慢,锌粉与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的快,锌粒与酸的接触面积小反应的慢,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符合题意。故选D。15.下列有关\o"中国教育出版网\"与CO的“归纳与比较”正确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燃烧等C.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D.危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的气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会因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而中毒【答案】AC【解析】【详解】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含有1个氧原子,故正确;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溶于水,能燃烧,故错误;C.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说法正确;D.危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碳本身无毒,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会因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而窒息,故错误;故选AC。1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ACO2(CO)通入O2,点燃BMnO2(KClO3)加热C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DCuO(C)空气中充分灼烧A.A B.B C.C D.D【答案】CD【解析】【详解】A.通入氧气点燃可除去CO,但会引入新杂质氧气,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会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除去了但生成了氯化钾,故选项错误;C.铜粉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除去过量的铜粉和置换出的银,可以除去溶液中的硝酸银,故选项正确;D.C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逸出,氧化铜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故选CD。17.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中国教育出版网\"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C.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D.滤液中一定有Al(NO3)3.Mg(NO3)2【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H)>Cu>Ag,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铝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不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说明滤液中没有铜离子,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铝粉剩余。【详解】A.根据分析知,铝粉没有剩余,铝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Ag、Cu,故A说法正确;B.滤液无色,说明硝酸铜与铝粉反应,滤渣中一定有Cu,故B说法错误;C.铝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故C说法正确;D.铝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Al(NO3)3.Mg(NO3)2,故D说法正确。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18.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o"中国教育出版网\"\o"中国教育出版网\"(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上用Ca(OH)2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气)压入地下实现CO2(液)的封存,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______;(4)如果将CO2通入深海中吸收,可能引起海水酸化,破坏海洋环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______;(5)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答案】(1)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升高(2)石油(3)①.CO2+Ca(OH)2=CaCO3↓+H2O②.CO2分子间有间隙(4)CO2+H2O=H2CO3(5)BCD【解析】【小问1详解】图甲说明了全球平均气温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升高,证明了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小问2详解】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小问3详解】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在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图中技术将CO2(气)压入地下实现CO2(液)的封存,是由于CO2分子间有间隙;【小问4详解】海水酸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小问5详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可以减少因燃煤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故选:BCD。1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给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o"中国教育出版网\"(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用E装置收集CO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o"中国教育出版网\"(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试管(2)①.C②.E③.B④.\o"中国教育出版网\"(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4)a(5)\o"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仪器②为试管;【小问2详解】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需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故发生装置最好选择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E;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小问4详解】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故气体应从a端通入;【小问5详解】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20.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等,转化过程如下:\o"中国教育出版网\"(1)上述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A.赤铁矿 B.焦炭 C.石灰石 D.生铁 E.钢(2)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______等特性。(3)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__。(4)以赤铁矿石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铁炼钢的原理:______。(6)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7)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______种情况。【答案】(1)DE(2)硬度大(3)①.提供高温②.提供还原剂CO(4)\o"中国教育出版网\"(5)\o"中国教育出版网\"(6)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的方法(合理即可)(7)两##二##2【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赤铁矿、焦炭、石灰石均不是金属材料。故选DE;【小问2详解】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刹车需要摩擦,说明该合金具有耐高温,硬度大等特性;【小问3详解】工业炼铁过程中,焦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焦炭的作用是:提供高温、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小问4详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5详解】生铁炼钢的原理是生铁中的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降低含碳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6详解】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防止铁锅生锈,可采用将铁锅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的方法;【小问7详解】金属活动性:Al>Fe>Ag,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和硝酸铝不反应,如果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铝、硝酸亚铁,如果硝酸银部分参与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铝,故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2种情况。21.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提出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或O2或H2。(查阅资料)①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做气体的干燥剂。③H2与CO均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方案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气体。\o"中国教育出版网\"甲同学认为:若观察到______,则气体为SO2,若观察到C中红色的铜网变为______,则气体为O2。(实验探究)①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壁上有水滴生成;C装置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论)①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o"中国教育出版网\"气体是______。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反思)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他先收集一瓶气体,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若______,则为SO2;若火柴燃烧更旺,则为______;若______,则为H2。【答案】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黑色③.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④.\o"中国教育出版网\"⑤.氢气##H2⑥.\o"中国教育出版网\"⑦.燃着的木条熄灭⑧.氧气##O2⑨.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解析】【分析】【详解】方案设计:由题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观察到A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硫;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若观察到C中红色的铜网变为黑色,则气体为氧气;实验探究:①反应可能生成了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②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壁上有水滴生成,说明气体为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结论:①由以上分析可知,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反思: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故二氧化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为SO2;氧气具有助燃性,若火柴燃烧更旺,则为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则是氢气。22.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设计与实验】为了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o"中国教育出版网\"观察到只有试管乙中发生明显变化。【交流与表达】(1)同学们一致认为试管丙中也应该有明显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2)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甲、丙中的铝丝打磨干净后又分别插入原试管中,结果甲、丙试管中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则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2)除了上述实验外,还可以将铝丝、铜丝分别插入到盛有______溶液的试管中,或将______(填一种物质)分别插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拓展延伸】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1)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A.Cl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答案】①.M>Al>Cu②.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③.\o"中国教育出版网\"④.Al>M>Cu⑤.丙⑥.MSO4⑦.M⑧.Cl2>Br2>I2>S⑨.B【解析】【分析】【详解】猜想与假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排在铜前,铝比铜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能是:Al>Cu>M,也可能是:Al>M>Cu,也可能是M>Al>Cu,故猜想是:M>Al>Cu;交流与表达:(1)铝比铜活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荆州市监利市事业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随州市曾都区事业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扬州】2025年江苏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属单位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张娟诗经教学课件
- 2025年西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募)工作人员笔试和安排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安阳】2025年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区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七节气体钢瓶的常用标记及使用注意事项66课件
-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课件
- 小学生篮球拍球活动课件
- 小学生科学课件
-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及答案
- 2024年医院信息保密制度范本(三篇)
- 第22章 相似形 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血管内超声IVUS简介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山东财经大学《大学英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完美版
- peskin量子场论课后答案(芝加哥大学版)
- 医院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书
- 2023年河北语文高考试题
- 2023年禁毒工作全年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