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长治市白杨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朵
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
风道骨。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无论春夏秋冬,
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身未娶。也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
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云成团了。老牧人就赶着
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
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
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瓷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
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籽实,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
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
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
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家的羊群却挤挤操操,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
“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就有点不屑。
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呼号,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
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
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
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羊瘦没奶,母羊见
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一
一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
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
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那母羊竟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
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
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牧放的羊。找老牧人,却见他的尸身已被野狼
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竟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
子,一数,竟是58个一一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
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开篇写人,说老牧人“仙风道骨”,颇能引人入胜。开头二段主要交代了
老牧人的外貌、职业、身世以及他人对老牧人的看法,为小说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中三次提到“58”这个数字,既与老牧人奔走呼号不要超量放牧的情节相
呼应,又与文末老牧人资助的58个城市孤儿相扣合。
C.小说篇末点睛,运用插叙手法,借其他牧人之口,交代了老牧人从容逝去,融
入自然的情形。
D.小说先抑后扬,当老牧人飘然而逝后,58个城市孤儿前来祭奠时;老牧人每
年都养58只羊的悬念才全部解开。在吸引读者阅读的同时,老牧人大善大美的形
象至此也逐渐丰满起来。
E.小说大量使用对比手法,使老牧人善于牧羊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更表达了作
者对圈地养羊这种急功近利现象的批判和痛心。
(2)文章以“一朵朵白云”为题,文中也多次出现“云”或“云朵”,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请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老牧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季羡林说:“人生于世,主要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
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本文围绕老牧人叙述了牧羊、资助城市
孤儿等故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意蕴丰富,启示深刻。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
对人与自然关系有哪些丰富的思考?(8分)
参考答案:
<»<A.♦目帜af于a
的皿吐M.».而眄13、9人”*曼支EOT
色量鸣/加Evi..■更立
色•■・KM.EX9.
土♦五分”崎n不大・•
OX”分Uh蚤WFk■通曰1fcg.
qwrwst.■〒从笠律史.喊出了话,切.由氤M与焦8.wmmaA
而窜•3.丛率M・
«>a懵品01!♦・,•;•力.&
°<白。依2》中.■■・一次.c<UM«>*mr^.uivtsn^it
■,・定♦£;>■・E人了f!»的acr•..:/«ner»»<■.M-asnMUff•«
正・•士・J・F人用「工。RTT・WHB".十咫*于
3C9箕kTET"O染一七欧力+53&民加呈清工惟工.曜八・¥y土・
KtTMa*>•一/阴・也.(■匚ECft.QTT承仁”,芯丛文的9室W・,
切二.6仪・且2龄父儒・夏一・己•*,由.■登It・己给9人0作小收1BA
WMPT.4■已/马“1L翼■的R-UH己左4'/'•♦♦Vraai.A&SK±,MQA
妁褶■.<U«OM)97•,*,JO/Q♦代F.<$»*>W7-IW
*«•.xoe<«<线K>M-VU»tA.正盘相的E呈干,好■,"这改上HMM
M.才丽Ttt■的小品.RUMSMl下■・恻且W”文/•3航:城・过•.
■之《E!・♦TEail
ttMftBAMftm.:fft«t19ll9Xr)UWM・率士•Ktldftt•«•<•!•.AUAWRttM
♦・啦。44M.*2#.«*?>.讫诬Hft〈分,*,修m.>>.)
IA.IU-•»«-nc••不m・^eM7«4.革畲on-•€<»,.
.,•ns见信•不।
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0月1日一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
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
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
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
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
光镜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
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
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
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KTOP2002018喏KMT依丹露7术题R
Its学校中文名国本/.区助
2酬为大学英国94.8诺贝尔化学奖
3厮曲a大学美国94.7诺贝尔i的学奖
5加H理工大学美国94.1诺贝尔化学奖
6哈谯大学美国93.6诺贝尔化学奖
8郎•大学美EB91.3法贝尔姓疥字奖
1090.2诺贝尔经济学奖
15加州大学伯克府分校颊87.7诺贝尔化学奖
19美国85.1诺贝尔坳理学奖
27英国81,诺贝;KSHT字奖
65京都大学日本67.3诺贝尔奖生理学幡字奖
77加拿大64.4才!,!力:也理学至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
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
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
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
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
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
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
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
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学科一一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
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
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
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
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
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
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
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
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
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
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
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
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
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
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
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
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
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
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
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
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
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
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
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
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
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嘱目的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
成果。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
悟。
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
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
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
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9.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
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
参考答案:
7.B8.D
9.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重视基础科学的教育。②提升青年学历层次,使之努力跻
身世界顶尖大学受教。③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技术实践。④打造竞争性科研
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⑤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⑥提高科
研学者的待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⑦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兴办科研型学校。
【7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
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
项,“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
出的贡献”说法绝对。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
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I)
项,“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逻辑混乱,“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是前提条件,“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是结果。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
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注意结合文中
的“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
体”“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
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
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
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等内容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
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
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
在的问题要避免。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
“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
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
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
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
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
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
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
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
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
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
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
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
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
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
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
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
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
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
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
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
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
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
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
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
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
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
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
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
主义的论述中。
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
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
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
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
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
题,且不少共同体思想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
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
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参考答案:
I.D2.C3.C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说法错误,原
文只有第2段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不能
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B项,“以一个敌人为目
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说法扩大了范围,原文是“影响着个
别大国的外交政策”。C项,“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理解错
误,原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
'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故选I)。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
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C项,“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
文没有相关表述。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
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
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
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
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说法于文无据。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
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
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
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
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
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
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
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
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
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
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世隆传
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遵父属,遂
辞官,益笃于学。
岁壬辰,父殁。癸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
多归之。壬子,世祖时方图征云南,以问世隆,对曰:“孟子有言:'不嗜杀人者能一
之。'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薮尔之西南夷乎!"世祖曰:“诚如卿言,吾
事济矣。”
中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时中书省檄诸路养禁卫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
什器,前期戒备。世隆日:“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畿根本
地,烦扰之事,必不为之。马将不来。”遂弗为备,马果不至。清沧盐课,前政亏不及
额,世隆综核之,得增羡若干,赐银三十铤。二年,移治顺天,岁饥,世隆发縻贷之,全
活甚众。三年,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后除世隆太常卿,兼提举本路学校事。
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浴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
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因以图上,乞
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御,奉安太室,而大飨礼成。帝悦,赏
赐优渥。俄兼户部侍郎,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之。七年,迁吏部尚书,世隆以
锭选无可守之法,为撰《选曹八议》。
九年,为东昌路总管,专务以德率下,不事鞭笨,吏不忍欺,民亦化服,期年而政
成,郡人颂之。十四年,起为山东提刑按察使。时有妖言狱,所司逮捕凡数百人,世隆剖
析桂误者十八九,悉纵遣之。十五年,移淮东,会征日本,世隆上疏谏止,语颇利切,当
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其事亦寝。
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二十二年卒,时年八十。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笃于学笃:专心
B.吾事济矣济:成功
C.其事亦寝寝:被搁置
D.时有妖言狱狱:监狱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去世之后,徐世隆被严实招到东平幕府做掌书记,并劝严实收养贫困书生,因而
使他获得天下许多名士。
B.徐世隆在处理清沧地区盐税问题时,综合查验,改变了前任亏空的状况,增加了若干
盈余,深得朝廷赏识。
C.徐世隆调任淮东,上疏劝谏阻止世祖征讨日本的行动,言语切中事理,立即得到皇帝
和当权者的认可。
D.在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任上,徐世隆对朝政的推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的拟定作
出了很大贡献。
8.请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饥,世隆发縻贷之,全活甚众。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9.徐世隆对饲养禁卫军数万匹瘦弱马一事不做准备的理由有哪些?
参考答案:
6.D7.C
8.(1)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或借粮给百姓),保全救活了很多
人。
(2)(盲人)遇到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
人呢?
9.军马不宜于南方饲养;京城附近是国家根本之地,不宜养马;皇帝刚即位,时机不
对;不能烦扰百姓。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
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D项,“狱”意
为“案件”。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
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C项,”立即得到皇帝和当权者的认可”错误,原文
说“当路者不即以闻。己而帝意悟,其事亦寝”,意思是:当权者没有及时把它报告给皇
帝。不久皇帝心里明白了,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下来了。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
(1)要点:“岁”,年成,收成;“发縻”,打开粮仓;“贷之”,借粮给百姓,赈济
百姓;“全活”,保全救活。
(2)要点:“持”,护持,保护;“颠”,跌倒;“焉",何必,怎么;此句为省略
句,补充主语“盲人”。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确定答题区间,依
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从全文可知,徐世隆对饲养禁卫军数万匹瘦弱马一事不做准备
的理由主要在第三段,从第三段“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
南方不适宜养马;从“京畿根本地”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京城附近是国家根本之地,不能
养马;从“上新临天下”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皇上刚刚即位,养马的时机不对;从“烦扰
之事,必不为之”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现在养马等于烦扰百姓,所以不可以做。综合上述
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二十岁中金正大四年(1227)进士,朝廷任命
他做县令。后来遵循父亲的嘱托,世隆便辞官而更加努力学习。
壬辰年,父亲去世。第二年,严实招他到东平幕府,让他做掌书记。世隆劝严实收养
贫困书生,因而一时间许多名士都投奔而来。壬子年,世祖当时正打算征讨云南,向世隆
询问相关的事。世隆说:“孟子说过’不是好杀人的君王能统一天下。'统治人民的人,
不嗜好杀人能统一天下,何况小小西南蛮夷呢!”世祖说:“果真像您所说,我的事情
就成功了。”
中统元年(1260),徐世隆被提升为燕京等路宣抚使。这时中书省发公文令各路饲养禁
卫军瘦弱的马,多达数万匹,草料和其它器物应当先期准备好。世隆说:“军马以前都是
在北方放牧,没有在南方饲养的。皇上刚刚即位,京城附近作为国家的根本之地,这种烦
扰百姓的事,皇上肯定不会做。马将不会送到这里来的。”于是没有准备,马果然没被送
来。清沧地区的盐税,前任宣抚使总是亏空达不到定额,世隆综合查验,得以增加了若干
盈余,朝廷赐他白银三十铤。二年,调职顺天府,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
百姓(或借粮给百姓),保全救活了很多人。三年,宣抚司被废除,世隆回到东平。其后
世祖任命他为太常卿兼提举东平路学校事。
至元元年(1264),调任世隆为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都先征求他的意见
后再施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大多出自世隆之手。世隆上奏:“陛下您在中原做皇帝,
就应当按照中原的礼仪办事。最高的礼仪,首先是祭祀,而祭祀一定要有祖庙。”趁机把
图纸呈上,请求下令有关机构在适当的时候兴建。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过了一年祖庙就
建成了。于是迎接祖宗的牌位,安放在祖庙的正室奉祀,祭祀的大飨礼就完成了。皇上高
兴,对他的赏赐很丰厚。不久世隆又兼任户部侍郎,受皇帝之命商量设立三省,于是他确
定朝廷内外的官制并呈献给皇上。至元七年,升为吏部尚书,因为选任官吏没有可依据的
章程,所以他为此撰写了《选曹八议》。
至元九年(1272),任东昌路总管,注重以德行做属下的表率,对部下不用鞭打等刑
罚,官吏们不忍心欺骗他,百姓也受到感化,心悦诚服,仅仅一年政绩卓著,当地的百姓
都称颂他。至元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山东提刑按察使。当时有一桩传播妖言的案件,主管
官员共逮捕了数百人,世隆加以甄别,误捕者十之八九,便把他们都放了回去。十五年转
任淮东提刑按察使,恰逢世祖准备征讨日本,世隆上疏劝谏阻止,说的话很切中事理,当
权者没有及时把它报告给皇帝。不久皇帝心里明白了,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下来了。
十七年世隆被召为翰林学士,又被召为集贤学士,他都称病不就任。至元二十二年去
世,享年八十。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
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
词,对特殊的
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
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
辟不就。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谐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
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
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
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感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
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
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
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
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日:"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置直往谒,膜谓祥曰:“相王尊重,何侯既已尽敬,今便当拜
也。”祥日:“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
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
礼,吾不为也。”及入,置真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
矣!”
武帝践昨,拜太保,进爵为公,加置七官之职。帝新受命,虚己以求谎言。祥与何
曾、郑冲等耆艾笃老,希复朝见,帝遣侍中任恺谄问得失,及政化所先。祥以年老
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诏
日:“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
得议也。”遂寝光奏。
泰始五年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日:
“太保可谓清达矣!”
------节选自《晋史•列传第三》卷三十三
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府辟不就召
B.继母朱氏不慈,数谓之不信任
C.祥与何曾、郑冲等耆艾笃老甚
D.遂寝光奏停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A-
LL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
矣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
I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蔺相如固止之
I公王相
去复以
供母
王死后,人众徙
去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王祥“清达”的一组是()
①有丹奈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②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③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
④帝新受命,虚己以求谎言
⑤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
⑥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
A.④⑤⑥B.②④⑥C.①③④D
.③⑤⑥
12.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冰求鲤、黄雀入幕的典故出自王祥,表现了他纯孝的品行。
B.王祥早年丧母,继母不慈,但他一点也不怨恨,反而更加恭谨。继母去
世,他居丧期间形
貌毁瘁,要拿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C.何侯虽然地位尊贵,但是王祥认为自己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了,所以拜访
他时不下拜,而是独自长长作揖。
D.晋武帝登帝位,王祥很少朝见,皇帝派遣侍中任恺咨询朝政得失及政务
教化的当务之急。
(26分)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3分)
(2)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4分)
(3)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3分)
2.
参考答案:
B谐:说人坏话,诬陷别人。
3.BA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我”/加在动词前表被
动,译为“被”;
B坚决;C距/离开;D介词,用/连词。
4.D“清达”为清廉、通达之意。①表现王祥的纯孝,②表现他的为官治理才
能,④是说皇帝谦逊,要求直言说谏。
5.C王祥拜访何侯时不下拜而是独自长长作揖,是因为他认为天子的三公动辄拜
人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于晋王的品德,而非因对何侯仁至义尽。
6.(1)乡亲们对这些事感到惊奇而赞叹,认为是孝心感动天地所达到的。(关键
词:以为、所致)
(2)损害魏朝的威望,使晋王的德望亏损,君子按礼来敬爱人,我不做这样
的事。(关键词:亏、以、为,特殊句式:以礼爱人)
(3)御史中丞侯史光因为王祥长久生病,缺少朝会的礼节,请求皇帝免去他
的职务。(关键词:以、阙、请)
略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
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
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①,阳喑②。禄山素知其才,迎置
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
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
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
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
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
监。
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
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
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日:“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
引工按曲,乃信。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桐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
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泮、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
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辆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
往取,缙裒③集数十百篇上之。
(节选自《新唐书•王维传》)
注:①下利:是一种病症。古医籍中痢疾与泄泻的统称。②喑,哑。③裒,搜集。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九岁知属辞属:写作。
B.母丧,毁几不生毁:哀毁,因居丧过
度哀痛而损害健康。
C•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然:这样做。
D.别墅在辆川,地奇胜胜:优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维九岁就会写文章,母亲去世后,他痛不欲生,丧期满后,他升官至给事
B.叛乱平定后,王维下狱。有人把王维的诗传到行宫,当时王缙已居显位,他
请求降职来给王维赎罪。
C.王维的别墅在辆川,景色非常美,他和诗友在那儿游玩,但因信佛,后来他
上表将别墅改为寺庙。
D.王维的绘画才能当世一流,他的画有不同凡响的境界,所以当时的文人学者
都自愧弗如。
8.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议者不之罪。
(2)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
参考答案:
6.C项“然”,认为正确.
7.D见文中“答有以《按乐图》示看,无题识,推徐日।“此《霓宴》第三金最初拍也客未然,
引工按曲,乃信.”
8.⑴朝廷妊过议论认为他的想法没有罪过.(“之”(宾语前直)“罪”(动词的意动))(3分)
⑵(王维、王绪)兄弟都特别信奉隆效।不吃金腥,不穿华彩的衣服.(“道志”“衣”)(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维字摩诘,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做诗词(连续的词章),和他的弟弟王同样有
名,(他们哥俩的名望在于)资助人、有孝道,讲究友谊。开元初年,升为进士,
后来调任太乐丞,这样升到济州司仓参军(的职位)。张九龄执政的时候,又被提
拔为右拾遗。做过监察御史。母丧,他几次痛不欲生。服孝期后,又转任给事中。
安禄山造反,玄宗向西安转移驻守,王维被叛军抓住,用药迫害他,使他的嗓
子发不出声音。禄山以前就知道他的才能,把他接到洛阳,强迫他做给事中。禄山
在凝碧池设宴席,召集所有的梨园诸工一起奏乐,各位艺人都悲泣,王维听说后悲
痛得最厉害,赋诗一首表达心中的悲痛。叛军被剿平后,王维等人都被投到监狱。
只是以诗名传播天下,当时王缙的地位已很显赫了,请求降低自己的官位来为王维
赎罪,肃宗也很吝惜王缙的才华,低任他为太子中允。过段时间之后,转任中庶
子,最后任尚书右丞。
王缙担任蜀州刺史不能够还朝,王维表示“自己有五方面不足,而王缙有五
个方面长处,我自己在省府任职,而王缙在远方,我愿意把所担任的官职归还朝
廷,回到乡村,使缙能够回到京师做官”。朝廷经过议论认为他的想法没有罪过。
后里召回王缙担任左散骑常侍。王维是上元初年死去的,活了六十一岁。他病重的
时候,缙在凤翔地方,他留下书信一封与他做别,另外还有给其他漆树朋友的书信
字札数件,做完这些他就死了。死后朝廷追赠他为秘书监。
维擅长草书、隶书,善于绘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当时一些达官贵人都希
望跟他结交,宁王、薛王对待他如同师友。他绘画的构思如同神助,他画的山水空
灵远阔,云的形态、石的颜色,绘画的技艺如同得到天机,模仿不上来。有个人出
示一幅《按乐图》者,没有标明其中内容,维看了说:“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
也。”这个人不信,于是召集乐工表演此曲,(见果然如此)方才相信。
他们兄弟都很虔诚地信奉佛教,食不荤,不穿艳丽的衣服。别墅在辆川,那地
方有风景很有名,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济、辛夷坞,与裴迪游其
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把柳川这个居所改建为寺庙,
死的时候葬在了辆川之西侧。
宝应年间,代宗对王缙说曰:“朕曾经听许多王公大臣说王维作了许多乐章,
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多少?”派宫里的王承华负责收集,王缙仅收集了几十篇不到百
篇的样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三位代表委员共同提出的一项议
案,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出议案主题。(不超过20字)(5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
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教育未来的接班人成为一个越来越有挑战
性的课题。日前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我们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
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均认为,除继续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外,构建“家庭、学
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治本之策。
议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建议“三位一体”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子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治本之策”,从中可以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压缩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4分)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0课《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实录 华东师大版
- 唐山市滦县二中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 热力公司工作总结
- 医院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
- 2025上海市商业店铺租赁合同(合同版本)
- 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种鸽交易电子合同模板本回滚预案
- 2025健身中心结构性钢网架建设施工合同
- 2025个人消费类抵押贷款合同
- 办公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水利水电实务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通用版校企合作协议书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预测
- 国开管理英语1学习行为表现的心得
- 2023中学各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认知起道捣固作业的定义主要内容使用范围以及技术标准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30)-6急腹症的诊断-辅助检查
-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斜齿齿轮减速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