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云南省曲靖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朝议制度实质上就是贵族集体议事制度,其主要形式有君臣同议、君主单独召见某个或几个臣子私下秘议等。这说明当时A.诸侯无视周王室存在 B.政治具有一定原始民主色彩C.商周政治体制被固化 D.各国重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2.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3.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其特点包括①政治分裂割据

②经济为庄园制

③教会地位显赫

④王权至高无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史实结论A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C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D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A.A B.B C.C D.D5.古代中国历朝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下列文献史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④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6.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对官员的考核在秦以后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价值明确、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下列选项中,关于官员考核说法错误的是(

)A.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被称为“大计” B.隋唐时期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C.明朝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 D.清朝对京官进行三年一次的京察7.我国古代部分王朝的监察法规朝代法规内容西汉《监御史九条》规定了对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吏不廉者等九种情况的监察曹魏《察吏六条》要求对民疾苦冤、墨绶以上官吏的政绩、民有特别品行德才者等六种情况进行监察唐朝《遣使巡省天下诏》规定了问民疾苦、政刑苛弊、宣扬风化等监察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

)A.法规完善 B.重视权力制衡C.职责明确 D.强调组织独立8.下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年2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年6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年4月248240516.32%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年10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年10月380040010.53%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 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强9.大逆罪是源于秦朝的一种罪行,主要指涉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是历代刑律处罚最重的一类犯罪。秦律规定此类犯罪事实一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大逆罪的这一立法精神A.体现了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表明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诠释了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D.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权力观10.振华里的家庭妇女龚老太太在家里举行家庭会议,订立了节约捐献的家庭公约:“龚老先生每天少抽五支烟,坐三轮车改坐电车;龚老太太的两个儿子本来每星期要看一次电影,决定减为每两星期看一次,把省下的钱来捐献:她自己也决定每天省500元菜钱,一直捐到朝鲜全部解放为止。”材料反映了A.一五计划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情C.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D.建国初期民众政治觉悟迅速提升11.下表中各朝代与其对外交往史实相符的是(

)朝代史实A秦汉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一带B魏晋南北朝海路已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C隋唐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D元明清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A.A B.B C.C D.D12.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模式一;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C.模式二;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D.模式三;民族交融增强,国家版图奠定13.发生在1875年的滇案,造成中英之间长达两年的交涉。1875年4月11日,李鸿章给云南布政使潘鼎新的复函中说:“查威使照会总署并未预言兵队何事深入内地。未知其派兵时,曾先商明彦帅与否?如未经商准,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这反映了晚清()A.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建立 B.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C.对外交往趋向近现代化 D.儒家思想影响外交观念14.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汉武帝为定“中国之境”所采取的举措有(

)A.89年,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B.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C.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D.分匈奴为南北两部,并逐渐汉化了南匈奴15.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神圣罗马帝国成为陈迹,德意志从300多个邦减少到只剩下30多个邦,普鲁士也因此开启了民主改革进程。从客观上讲,拿破仑战争(

)A.加速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B.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C.推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铲除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16.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17.2022年11月23日,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世界阳明学大会在宁波余姚和绍兴举行。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社会基层治理方面的主要创举是(

)A.乡里制度 B.户贴制度 C.十家牌法 D.邻保制度18.英国现代意义上的保障制度诞生于100多年前,完善则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下图为“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阅读下图,对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解读正确的有(

)①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

②民间资本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③实质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④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19.下表中对于史实的解释,最合理的是序号史实解释①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铜的国家②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管理③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棉布已成为民众主要衣料④1023年,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交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A.① B.② C.③ D.④20.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但同时又承认了另一类政治实体,即承认德意志各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成为国际法初步形成的标志 B.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C.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 D.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21.有学者指出,19世纪的英国由于银币存量极少,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金本位制在全球范围内取代银本位制,让英镑变成世界货币……如果英国的计划取得成功,那么只要开动印刷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英镑纸币就将取代亚洲的白银。这说明(

)A.英镑已失去世界性货币地位 B.货币成为国家博弈的工具C.英国本土黄金资源较丰富 D.亚洲白银已成为世界货币22.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23.阅读下列《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清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B.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C.贸易逆差的地位长期保持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日益加深24.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安史之乱后则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这一变化说明了(

)A.新式税法的实施 B.中央权威的下降C.农耕经济的衰退 D.外贸税收的增多25.1932年,第一次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产生的《文化工作决议案》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所需要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游泳等运动”。这一决议的付诸实践A.增强了群众民族战争的觉悟 B.有效组织和动员了基层群众C.推动体育精神在苏区的传播 D.壮大了推翻国民政府的实力26.下表是1913-1929年中国关税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中国关税总收入(万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1913年196721%1928年1791441%1929年2755451%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C.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D.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加27.《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杜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赈济 B.以法律形式关注弱势群体C.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化 D.注重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28.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29.社会学者薛涌认为:“当一个社会支持你放弃不喜欢的工作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时,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提高。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而不是扛着.懒人’的恶名时,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己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新的职业。”材料说明A.社会保障会导致贫富悬殊 B.福利国家使人失去竞争意识C.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D.高福利制度会降低工作效率30.《资治通鉴》卷226有载:“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户无主客,以见(通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填入空格处的文字应为“量入以为出” B.材料说明唐代主客户划分标准异于宋代C.对商人税收政策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放弃 D.租庸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消失于唐之后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王安石于熙宁四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1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百家讲坛资源网: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据《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材料二

中国户籍制度的现代化转型是从清末民初开始起步的,当时的执政者把推行现代户籍制度作为实现宪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条件。国民党执政时期,国民政府把户政建设视为“庶政之母”,列为“训政时期”基础性的国家政治建设,即使十四年抗战时期也没有停顿,从而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现代户籍法律体系。但是,这个制度建设的步伐在实践中受阻于战乱,到1949年以后则完全中断了。新中国的户籍制度建设走上了另一条路线——计划经济的人口统制管理方式,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据《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之间关系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的因素,并谈谈你对户籍制度的认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费孝通先生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又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为:首先,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体,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战争、通婚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民族关系。其次,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显示出多元性质。在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内部,应当承认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的讲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的认识。

〖答案〗〖解析〗1.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些制度,具有一定原始民主性。如西周的劝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朝议制度等。其中,朝议制度实质上就是贵族集体议事制度,其主要形式有君臣同议、君主单独召见某个或几个臣子私下秘议等。朝议制度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这说明当时政治具有一定原始民主色彩,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朝议制度,未涉及商周政治体制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朝议制度指的是君臣议事,无法体现“各国重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全体雅典公民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形式将雅典的民主领袖和民族英雄泰米斯托克利放逐海外,反映了雅典民主是一种极端的直接民主。B项没有看到雅典民主属所有雅典公民的民主;代议制民主始于近代西方,且不符合材料;D项没有看到公民和居民的区别,雅典民主仅属于雅典公民。【考点定位】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A〖解析〗中世纪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故①正确;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故②正确;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③正确;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王权软弱,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择A项,排除BCD项。4.C〖解析〗材料“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体现的是巴黎公社政权对工人阶级利益的维护,也说明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C正确;材料“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体现的是英国民主政治对贵族权力的限制,A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是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D排除。故选C。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隋唐的科举制,“不举孝,不奉诏”是西汉的察举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是西周的世官制,时间顺序应为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6.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被称为“上计”而非“大计”,A项符合题意;其它说法均符合史实,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7.C〖解析〗根据材料“《监御史九条》《察吏六条》《遣使巡省天下诏》”可知,我国古代的监察内容,虽伴随时代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职责明确,扬善惩恶并举,C项正确;由部分监察法规无法得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法规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权力制衡、强调组织独立的信息,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8.A〖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故选A;表格内容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方式,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考试选拔,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C;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留学生的行政素质,排除D。9.A〖解析〗由材料“大逆罪涉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犯罪事实一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可知,大逆罪的立法主要是为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后,故B项错误;毁坏皇家宗庙、宫阙本身就是一种重罪,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这概念,故D项错误。故选A项。10.D〖解析〗根据材料“一直捐到朝鲜全部解放为止”可知,龚老太太订立节约捐献的家庭公约,其目的在于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体现了建国初期民众政治觉悟迅速提升,D项正确;材料明确指出节约捐献是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未涉及一五计划、土地改革,排除AB项;C项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的说法中,朝代和史实相符合,C项正确;秦汉时期,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并非波斯湾一带,排除A项;海路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是在唐朝,并非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的是隋唐时期,并非元明清三代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2.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且南下征服了中原,符合模式三,两朝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北魏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B项;北魏符合模式二,但是其并未统一全国,排除C项。故选D项。13.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晚清中国。滇案指的是马嘉理案,又称“云南事件”。1875年2月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开枪打死中国居民。当地人民奋起抵抗,打死马嘉理,把侵略军赶出云南。根据材料可知,在处理滇案过程中,李鸿章认为马嘉理擅自深入中国内地,其行为不仅违背了条约规定,而且违背了国际法,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官员逐渐利用条约或者国际法维护国家利权,体现了外交的近代化趋势,C项正确;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排除A项;通过材料给定的处理滇案的相关信息,无法判断当时统治危机在加深,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际法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而非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4.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C项正确;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汉武帝属于西汉,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而汉武帝刘彻存活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时间上不吻合,排除B项;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并逐渐汉化,而汉武帝属于西汉,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15.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德意志)。据本题材料“德意志从300多个邦减少到只剩下30多个邦”可知,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出现局部统一的趋势,而普鲁士开启民主改革有利于普鲁士的崛起,从而领导德意志的统一,所以,客观上讲,拿破仑战争加速了德意志统一进程,A项正确;宗教改革前,德意志民族意识就已兴起,排除B项;罗马帝国在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时间与材料不相符,排除C项;“铲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6.B〖解析〗据题意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在涉外交涉中多引用国际法,说明在外交活动中逐步走向近代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排除A项;清政府的外交理念逐渐发生变化,而非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排除C项;清政府并没有能够扭转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1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王阳明创造,C项正确;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夏商周三代为该制度起源时期,秦汉之后不断发展演变,排除A项;唐代已有户帖,它是发给百姓用于征税派役的文书,其功能在后代得以发展,排除B项;唐朝时期已实行邻保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8.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英国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补贴占了55%的比例,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①正确;图中显示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补贴,②错误;图中英国社会保障投入部分来源于雇主缴费以及雇员的缴费,说明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③正确;④的表述中“最大”一词用的不合理,材料仅是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的数据,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D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项;②④错误,排除B项;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9.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交子是我国宋代发行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解释是合理的,D项正确;我国在5000年前虽然已经出现小件青铜器,但不能据此说明我国最早冶炼铜,①解释不合理,排除A项;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中国,王国的设立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②解释不合理,排除B项;宋代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但无法证明棉布成为主要衣料,③解释不合理,排除C项。故选D项。20.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材料中“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承认德意志各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体现了这一原则,同时也反映出该和约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C项正确;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是国际法初步形成的标志,A项排除;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B项排除;材料强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而不是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只能缓和,不能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石成金』】21.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让英镑变成世界货币……那么只要开动印刷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英镑纸币就将取代亚洲的白银。”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在银本位制情况下,英国在亚洲的贸易一直被白银不足困扰,故英国想以黄金为突破口,试图将世界货币体系转变为“金本位制”,因为黄金产量更为稀少,这就意味着在金本位制下必须大规模使用纸币,而英国凭借强大的国力让其他国家认为“与英镑挂钩对自己有好处”,这样英国就巧妙的将亚洲的白银经济转变为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经济,这也意味着亚洲的金融体系被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金融体系取代,英国也成功地使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进而控制了世界经济,由此可得出货币成为国家博弈的工具,B项正确;金本位制取代银本位制后,英镑才成为世界性货币,材料时间英镑尚未成为世界性货币,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英国本土没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排除C项;当时白银是世界货币,并非“亚洲白银”是世界货币,排除D项。故选B项。22.A〖解析〗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反复,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族,官员也不一定是世族,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的变化,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排除C;田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开发土地是其作用,排除D。23.D〖解析〗图表反映了1861-1889年清政府关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长,这说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故选D;图表反映的是关税占比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不是财政收入增长,故排除A;图表无法体现通商口岸的延伸情况,故排除B;图表无法体现清政府贸易逆差或者顺差情况,故排除C。24.B〖解析〗从材料“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并结合安史之乱后的史实可知,这一变化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有关,反映了中央权威的下降,B项正确;材料与新式税法的实施无关,排除A项;农耕经济的衰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财政体制的变化无法说明外贸税收的增多这一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5.B〖解析〗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在根据地的建设中,通过开展体育运动的方式组织和动员群众。材料中对体育运动的各种规定,表面上看起来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其本质上在革命战争年代组织和动员群众的一种方式,对于当时中国的农村百姓而言,渗透着西方体育规则的体育运动无疑是一次现代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的组织观念,现代的规则意识,现代的集体精神,通过具体的体育运动贯彻下,这就成为一种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方式,故B项正确;A项错在“民族战争”,当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而不是民族革命战争;C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经济建设的高速度是1958年的大跃进,一五计划不是高速度;D项错在当时的中共实力仍不够强大,不足以形成推翻国民政府的绝对实力。故选B项。26.C〖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13-1929年中国关税收入不断增强,这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收回部分关税主权有关,C项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关税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BD项都不是关税增加的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27.B〖解析〗依据材料“《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可以看出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来保障弱势群体,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救济的重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等级意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保护弱势群体,排除D项。故选B项。28.D〖解析〗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梁的维新思想,由时间限定即可排除A项。由题干引文中的“创世”“变局”“不世出之机”可知该文作者积极评价西学之东渐,是主张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变革的,排除B、D两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29.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关键信息“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己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新的职业”,可知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故C项正确;社会保障会缩小贫富差距,A项表述错误,排除;B、D两项与题干意思相反,故排除。【『点石成金』】30.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户无主客,以见(通现)居为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以后,“主户”与“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外来侨居人户称作客户,本地土著户称为主户。发展到宋代,主客户的含义起了很大的变化,宋政府把全国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类,主户是指拥有土地并承担国家赋税的人,客户是没有土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所以材料说明唐代主客户划分标准异于宋代,B项正确;定额以给资两税法的“量出制入”思想,改革了自汉以来的“量入计出”的赋税理念,开创了国家财政预算的先河,材料中没有关于“量入以为出”思想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唐代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彻底退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31.(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任意4点4分)思想: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各2分共4分)(2)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分5分,判断1分,理由4分。)身份:王是改革家、政治家。(各1分,共2分)〖解析〗(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特点类的题型,时空是:北宋(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可得出是均输法;根据“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得出市易法;根据“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得出青苗法。根据“王安石于熙宁四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得出是募役法;根据“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得出农田水利法;根据“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1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得出方田均税法等;第二小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中的措施内涵可得出宋代在积贫积弱的困局之下,推行变法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认识类的题型,时空是:北宋(中国)。第一小问看法,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到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可一分为二的看待,从积极与局限性角度概括理解;第二小问身份,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32.(1)唐代以前,户籍制度是封建政府征收赋税的重要依据。唐代以后,不在以户籍及其登记的内容征收赋税,而是以土地和财产多寡为征税依据,地籍和户籍彼此独立。清朝时期,户籍管理制度退出历史舞台。(2)因素:宪政发展、国家政治建设、人口统制管理的需要等。认识:户籍制度有助于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的管理,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户籍制度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