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初自主检测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初自主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绿山水画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从发轫之初就确立了以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大片面积的深沉的蓝绿色江水压住了整个画面,与山峦的石青、石绿、赭石等色形成鲜明对比,石青、石绿色像宝石镶嵌一样晶莹明亮,构成色彩旋律的主调。
五代到北宋初期,水墨山水画形成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绿山水画的进一步繁荣。但是,水墨的繁荣在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青绿山水画的演进和结合。青绿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慢慢借鉴了水墨山水画丰富的表现技巧和绘画语言,使宋代的青绿山水画更具有墨彩结合、兼收并蓄的特色。《千里江山图》正是这种融合的具体表现:先用或浓或淡的墨色勾出轮廓,再用柔软圆润的长短线条加皴,墨色有浓淡之分,用笔有粗细之分。它在笔墨变化、色墨结合、设色工序和材质等诸多方面体现着意境之美。
自北宋之后,山水画的构图从多以“高远”为主的雄壮、巍峨的北方山水为描绘对象的巨幅构图转向以“平远”为主的幽远、平和的南方山水为主的卷轴长卷,呈现出一目千里、波澜壮阔的“江山”构图样式。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山水画中“远”能把人的目光和情绪向远方伸展。《千里江山图》就是这种构图的具体表现:以平远法为主构筑画境,穿插运用高远、深远的处理方法,节奏鲜明而又起伏跌宕,连绵往复。这种江山构图,是画家对幽静、宁和的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家园的想象,追求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宁静淡雅的审美与意境。
无论是宋代的绘画,还是宋代的诗词,其审美志趣都是一致的。宋代的绘画与诗意相联系,表现为诗、书、画三者相结合,也就是绘画的诗意化。其诗意化主要包括书法用笔、诗的意境之美等。王希孟是受过“画学”训练和宋徽宗亲授的青年画家,他的画风自然要受宋代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的影响。《千里江山图》气势宏大,融北方和南方特色于一体,雄奇与秀丽相结合表现
出山河之美。它通过对景物特征的强调及对自然物象神韵的把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营造了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它表述的是理想对现实的美化,是诗意情感与美好理想的表述。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杰作,直接继承了隋唐青绿山水画绚烂明艳、金碧辉煌的华丽传统,容纳了五代、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成果,又吸收了宋代“平淡天真”的水墨情结,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
(摘编自梁穆穆《从管窥宋代青绿山水画的特征》)
材料二:
古人称绘画为“丹青”,早期的中国画是以“色彩”为主的,山水画也是如此。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游春图》。水墨山水画自唐代创立以来,从五代至北宋前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从宋哲宗开始,复古之风盛行,“好古图”。“古”即是晋唐画风——青绿山水“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色彩浓丽的绘画风格。经过哲宗、徽宗两朝画家的努力,青绿山水画迎来了自己的复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这时期涌现出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元代,伴随着水墨山水的发展壮大,青绿山水不断被忽视与冷落。到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又有了一次复兴,又表现为三种创作取向:一是发扬晋唐山水画色彩理念的大青绿山水,往往着色浓重,灿烂明艳;二是中国山水画中唯一不用墨汁的没骨青绿山水,用色典雅庄重,造型古朴;三是注重色墨结合的小青绿山水,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画面雅素、清秀。
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青绿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是传统的五色(赤、黄、青、黑、白)理论、儒家思想(色彩象征意义的背后在于礼制)和佛教的有宗思想(魏晋时期中国大量引进印度佛教雕塑壁画,色彩用的是青绿等重彩),这一理论体系是“有色系”,它决定了青绿山水画重彩的面貌和富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青绿山水画呈现给观者的审美感受是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华彩秀美、富有装饰性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视觉盛宴。水墨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庄崇尚素淡的色彩观)、玄学(玄学的色彩观和老庄的色彩观相一致)和禅学(笔墨简单,追求空灵意境与虚幻韵味),这一理论体系是“无色系”,它决定了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的美学意境。
(摘编自陈立云《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比较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青绿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又受着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具有墨彩结合、兼收并蓄的特色。
B.《千里江山图》的构图样式体现了北宋郭熙的“三远”说,有着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宁静淡雅的审美与意境。
C.从《千里江山图》,我们既看到了隋唐画作崇尚绚烂明艳、金碧辉煌的华丽传统,又看到了宋代画作的诗意化,体现着时代的审美思想。
D.宋哲宗、宋徽宗提倡复古之风,即提倡晋唐青绿山水“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色彩浓丽的绘画风格,青绿山水画得以复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用矿物质石青、石绿等作为主色绘画,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始终以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
B.《千里江山图》以雄壮、巍峨的北方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又融幽远、平和的南方山水于一体,雄奇与秀丽相结合,气势宏大。
C.“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朴素而天下莫能争美”等道家思想,体现了老庄崇尚素淡的色彩观,影响了水墨山水画的创作。
D.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相比青绿山水画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华彩秀美的特点更具有美学价值。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结构特点是分总式,先论述宋代青绿山水画的特征,每个特征的分析均以《千里江山图》为参照,最后总结。
B.材料一引用北宋郭熙的“三远”说,论证了《千里江山图》的构图特点:以平远法为主构筑画境,又穿插运用高远法和深远法。
C.材料二先比较分析了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的不同特点,后从哲学理论基础的角度说明二者审美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就青绿山水画进行了论述,但其侧重点不同,论述目的也不同,可以说两则材料内容互为补充。
4.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等特点,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5.《千里江山图》体现了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宋词和宋画所体现的审美志趣是一致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所体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
1.D
2.C
3.C
4.①准确性表现在准确地判断以及准确地表述观点和态度上,如“哲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还表现在“大青绿山水”“没骨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有色系”“无色系”概念等词语准确使用,以及“现存最早的”“往往”“唯一不用”等修饰成分的使用上。
②概括性表现在对于明代青绿山水画出现的三种创作倾向和哲学基础不同内容特点的高度概括,语言简洁。
5.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正如《千里江山图》所营造的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特点。
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正如《千里江山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表述的是理想对现实的美化,是诗意情感与理想的表述,有着宋代“平淡天真”的水墨情结特点。
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要回到原文,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从对比中寻找关键词,根据一些关键词来是非题的对错。错误类型要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到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深入理解的观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或者关键词,再进行对比和研究,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3)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4)本题考查对论证特点的掌握能力。主要从论点的提出、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分析。
(5)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解析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解析,更不是最佳解析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先从文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再思考解决对策进行简单概括就可以得出解析。
1.D.“宋哲宗、宋徽宗提倡复古之风,……青绿山水画得以复兴”错误。曲解文意,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是从宋哲宗开始复古之风盛行,经过哲宗、徽宗两朝画家的努力,青绿山水画才迎来了自己的复兴。
故解析为:D
2.A.“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始终以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错误。曲解文意,范围扩大,“始终”一词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五代到北宋初期,水墨山水画形成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绿山水画的进一步繁荣……使宋代的青绿山水画更具有墨彩结合、兼收并蓄的特色”可知,五代到北宋初期中国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变化。B.“《千里江山图》以雄壮、巍峨的北方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又融幽远、平和的南方山水于一体,雄奇与秀丽相结合,气势宏大”错误。张冠李戴,据材料一第三段“《千里江山图》就是这种构图的具体表现:以平远法为主构筑画境,……这种江山构图,是画家对幽静、宁和的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家园的想象,追求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宁静淡雅的审美与意境”可知,“平远”为主的幽远、平和是南方山水的特点,而非北方山水。
D.“相比青绿山水画……更具有美学价值”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第三段“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哲学理论基础。青绿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它决定了青绿山水画重彩的面貌和富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水墨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它决定了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的美学意境”,文中说二者各具美学价值,并未作比较。
故解析为:C
3.C.“材料二先比较分析了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的不同特点,后从哲学理论基础的角度说明二者审美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错误。逻辑不当,“先……,后……”前后顺序颠倒。材料二第三段“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青绿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这一理论体系是‘有色系’,它决定了青绿山水画重彩的面貌和富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水墨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这一理论体系是‘无色系’,它决定了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的美学意境”,文章先“从哲学理论基础的角度说明二者审美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的不同特点”。
故解析为:C
4.材料二“到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又有了一次复兴,又表现为三种创作取向:一是发扬晋唐山水画色彩理念的大青绿山水,往往着色……二是中国山水画中唯一不用墨汁的没骨青绿山水……三是注重色墨结合的小青绿山水……”,“大青绿山水”“没骨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有色系”“无色系”等概念和“往往”“唯一不用”等词语使用准确;材料二“哲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文中观点表述准确。
材料二第二段“到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又有了一次复兴,又表现为三种创作取向:一是发扬晋唐山水画色彩理念的大青绿山水,往往着色浓重,灿烂明艳;二是中国山水画中唯一不用墨汁的没骨青绿山水,用色典雅庄重,造型古朴;三是注重色墨结合的小青绿山水,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画面雅素、清秀”,先总后分,语言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材料二第三段先总说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然后再分别指出青绿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五色理论、儒家思想和佛教的有宗思想,水墨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老庄的道家思想、玄学和禅学,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语言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可见,本文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的特点。
5.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初阳”“干宿雨”,晨光和煦,夜雨初晴;“水面清圆”“风荷举”,水面清澈,微风轻抚,荷花摇曳,秀美多姿,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正如《千里江山图》所营造的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特点,体现了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忆”“梦”写诗人对家乡生活回忆,“五月渔郎”“小楫轻舟”,让人想起江南的五月,渔朗乘着小船,轻快地穿梭于莲叶间的情景,闲适又清新,淡雅又从容,正如《千里江山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化现实,诗意表述,有着宋代“平淡天真”的水墨情结特点,体现了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击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姑娘看着奇形怪状的礁石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靠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
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一天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有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
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像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钱。我赶到警察局一看,原来大白熊想再雇驴去秦皇岛,到处找不着我,就告我。”
我忍不住说:“瞧他多聪明!”
老泰山说:“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你听着啊。这回倒省事,也不用争,一张口他就给我十五块钱,骑上驴,他拿着根荆条,抽着驴紧跑。我叫他慢着点,他直夸奖我的驴跑得快,答应回头再加点脚钱。到秦皇岛一个来回,整整一天,累的我那驴浑身湿淋淋的,顺着毛往下滴汗珠——你说叫人心疼不心疼?”
我插问道:“脚钱加了没有?”
老泰山直起腰,狠狠吐了口唾沫说:“见他的鬼!他连一个铜子儿也不给,说是上回我讹诈他五块钱,都包括在内啦,再闹,送我到警察局去。红胡子!红胡子!直骂我是红胡子。”
我气地问:“这个流氓,他是哪国人?”
老泰山说:“不讲你也猜得着。前几天听广播,美国飞机又偷着闯进咱们家里。三十年前,我亲身吃过他们的亏,这笔账还没算清。要是倒退五十年,我身强力壮,今天我呀——”
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
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
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
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
1961年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写出了老渔民形象不俗的特点,一开始就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我”通过向渔民打听老渔民“老泰山”称呼的由来,写出了老渔民好为人师、见多识广,体现了大伙对他的信任和尊重。
C.文章通过写老渔民赶脚时被“大白熊”欺骗的经过,愤怒地斥责了旧时代帝国主义者对普通百姓的欺凌、讹诈。
D.文章叙述了老渔民捕鱼归来的答话、磨剪子时的絮絮交谈等内容,从而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们。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宏阔、壮美,有着《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气势,为即将出场的老渔民布设了相应背景。
B.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雪浪花”其实是写老渔民,“雪浪花”象征着以老渔民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
C.文章以“我”与老渔民的结识、“我”对老渔民认识的深化为线索串连行文,脉络清晰,内容上层层深入而又首尾照应,卒章显志。
D.文章顺叙、插叙和补叙相结合,叙述方式灵活,使文章内容充实、人物形象丰满。文章补叙了老渔民不肯告诉我他的名字,体现了他的羞涩性格。
8.老泰山在回答姑娘们对礁石形状的疑问时说:“是叫浪花咬的。”这回答有着怎样深刻的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有人说,文章是杨朔通过内情与外物相融合的意境创造了一个诗意浓郁、感人至深的老渔民形象。请简要分析。
6.B
7.D
8.①表面意思是海浪长年累月地猛烈冲击着礁石,使礁石变得深沟浅窝,坑坑坎坎,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以至于怪模怪样。
②浪花又是老泰山这个感人形象高度浓缩的象征。老泰山就像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即无数普通劳动者集到一起,形成了这个时代奋斗拼搏的大浪潮,勤勤恳恳,团结一心,意志坚定,把旧中国变成(建设成)了一个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新中国。
9.①开篇景物描写以及几个姑娘与老渔民的对话创设了一个宏伟、动人的意境,把内在情思注入到人物行动和景物描写中,人、景交织,意、境融合。
②结尾对西天晚霞和老渔民渐渐远去的描写,营造了优美、雅洁的诗境,衬托了老渔民高洁的品格、健美的青春,表述了对他的喜爱与崇敬之情。
③最后触景生情,卒章显志。面对这种意境和平凡而又伟大的老渔民形象,感慨祖国的江山正是由以勤劳、质朴、爱国的老渔民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创造和改变的。
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结构、主题理解、结构思路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修辞运用、结构手法、抒情技巧等方面分析艺术特色及作用,准确解题。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能力。首先要理解其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其语境意义,即深层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并且要严格按照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进行解答。
6.B.“好为人师”错误,根据“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可知,没有表现“好为人师”。
故解析为:B
7.D.“插叙”错误,三十年前的事是老泰山在与我的对话中说出的,不是插叙。
故解析为:D
8.表层:根据“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可知,海浪长年累月地猛烈冲击着礁石,使礁石变得深沟浅窝,坑坑坎坎,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以至于怪模怪样。深层:从物象的象征含义角度看,根据“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可知,浪花又是老泰山这个感人形象高度浓缩的象征。老泰山就像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即无数普通劳动者集到一起,形成了这个时代奋斗拼搏的大浪潮,勤勤恳恳,团结一心,意志坚定,把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新中国。
9.根据“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击着海边的礁石……”“几个年轻姑娘看着奇形怪状的礁石议论起来了”“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靠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可知,开篇景物描写以及几个姑娘与老渔民的对话创设了一个宏伟、动人的意境,把内在情思注入到人物行动和景物描写中,人、景交织,意、境融合。根据“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可知,结尾对西天晚霞和老渔民渐渐远去的描写,营造了优美、雅洁的诗境,衬托了老渔民高洁的品格、健美的青春,表述了对他的喜爱与崇敬之情。
根据“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触景生情,卒章显志。面对这种意境和平凡而又伟大的老渔民形象,感慨祖国的江山正是由以勤劳、质朴、爱国的老渔民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创造和改变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意,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迁于蔡三岁迁:迁居
B.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
C.趋而去趋:快步走
D.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景色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
A.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见犯乃死,重负国
B.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C.何德之衰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D.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认为楚国是大国,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会对他们自己不利。
B.楚国令尹子西同意聘用孔子但反对把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认为如果孔子拥有封地,又有弟子辅佐,会对楚国造成危害。
C.楚狂接舆通过唱歌来隐喻孔子的救世不足取,只是颇有意趣的是,他愿唱歌提醒孔子,却又不愿与孔子交流。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著作,并到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他指出其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14.把文中画横线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15.针对孔子的问题“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为何颜回的回答令孔子非常满意?请简要分析颜回的说话技巧。
10.D
11.A
12.B
13.B
14.①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②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机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答谢他的好意。
15.①先肯定孔子的学说极为博大精深,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的主张;
②适当抬高自家老师,孔子的主张很好,不被采纳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是他们不懂,是他们的损失;
③最后劝慰孔子,没有人采纳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或: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鼓励老师坚持自己的主张,做好自己就行了。)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类型的题目,在解答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法结构、对应位置、特殊标志、语气表述等来理解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第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第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第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第五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回到文本,将试题提供的要求去原文中寻找相关句子并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翻译: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贤人,如今长久地停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措施和作为都不合仲尼的想法。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随行的弟子饿坏了,没人能站起来。孔子却还在给大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没有停下来。
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样的说法吗,仲由?假使达到仁的人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被饿死)?假使达到智的人就一定能推行学说,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
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啊,我们的学说有什么错误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高兴地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颜家的好小子(孩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管家。”
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想把有户籍的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劝阻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昭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啊!罢了,罢了!现在当政的人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话。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他。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不愿意离开。天下的君王达到贤人的很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孔子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10.D.“景行”,宽广的大路。句意: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故解析为:D
11.A.“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中“乃”解释为“于是”。句意: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见犯乃死,重负国”中“乃”解释为“才”。句意:被侵犯才死,更加地对不起国家。
B.“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中“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句意: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中“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句意: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C.“何德之衰”中“何”解释为“为什么”。句意: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中“何”解释为“为什么”。句意: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D.“当时则荣,没则已焉”中“则”,“连词,表承接关系”。句意: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句意:这之后用兵打仗,就派遣一随行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
故解析为:A
12.句意: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随行的弟子饿坏了,没人能站起来。孔子却还在给大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没有停下来。“发”的宾语为“徒”,中间不应断开,所以排除AC;
“不得”修饰“行”,中间不应断开,所以排除D。
故解析为:B
13.B.“同意聘用孔子”错误。由原文“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可知,子西认为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所以子西并不同意聘用孔子。
故解析为:B
14.①“人之不我信也”,宾语前置句,人家不信任我们;“知”,通“智”;“人之不我行也”,宾语前置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译文: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②“嘉”,赞许;“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厚赂”,送丰厚的礼物。译文: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机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答谢他的好意。
15.由原文“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可知,子路首先说到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先肯定孔子的学说极为博大精深,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的主张。由原文“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可知,子路认为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适当抬高自家老师,孔子的主张很好,不被采纳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是他们不懂,是他们的损失。
由原文“不容然后见君子!”可知,子路认为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子路在最后劝慰孔子,没有人采纳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落梅①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②来过岭,坠似骚人③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被贬为建阳(在今福建北部)令,在当时属荒僻之地。②迁客:“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韩愈。③骚人:惨遭流放的屈原。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透露出浓重的感伤,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情感基调。
B.颈联写落梅之结局,其实是写那些命运不幸而不易志节的“迁客”“骚人”,运笔委婉,寄托遥深。
C.尾联直接抒情,抒发了仕途不遇的感伤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的时代的不满之情,卒章显志。
D.全诗不着一“梅”字,却不仅刻画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遇,而且处处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感情,托物言志。
17.诗歌题目为“落梅”,诗歌中间两联是如何紧扣“落”字来写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16.C
17.①用“飘”“坠”“点”“粘”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②用梅花飘落数量的多(“多莫数”)和落得很惨(“乱点莓苔”“迁客过岭”“骚人赴湘”)来写落梅飘零的遭遇之惨。③用对仗、比喻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了梅花的悲惨境遇,表述了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般命运及高洁品格的迁客骚人的赞美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述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6.C.“尾联直接抒情”错误。尾联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是借“东风”里抒发情感的,不是直抒胸臆,属间接抒情。
故解析为:C
17.中间两联写到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在描写梅花时运用了“飘”“坠”“点”“粘”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乱点莓苔多莫数”写到原来美好高洁的梅花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写出了梅花飘落的凄凉,同时“乱点”,写出了梅花飘落之多,从而写出了落梅飘零的遭遇之惨。
“飘如迁客来过岭”和“坠似骚人去赴湘”中“飘如迁客”对“坠似骚人”,“来过岭”对“去赴湘”对仗严格;“乱点莓苔多莫数”和“偶粘衣袖久犹香”中“乱点”对“偶粘”,“莓苔”对“衣袖”“多莫数”对“久犹香”,对仗工整。并且“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中将飘零的梅花比作匆匆过岭的迁客,不得已赴湘的骚人。本诗的题目是“落梅”,通过描写落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了梅花的悲惨境遇,表述了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般命运及高洁品格的迁客骚人的赞美之情。
18.(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两句写了楚怀王执政时小人当道,而正直之人不被朝廷容纳的社会现实。
(2)贾谊《过秦论》中,“,”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摹声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了乐声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婉轻柔的特点。
(4)陆游《书愤》的遣词造句和沉郁情感近似杜甫的《登高》,如《书愤》中的“”“”和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沉郁之情极其相似。
(1)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早岁那知世事艰;镜中衰鬓已先斑
名句;名篇
(1)根据语境两句写了楚怀王执政时小人当道,而正直之人不被朝廷容纳的社会现实可得出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根据语境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可得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3)根据语境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摹声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了乐声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婉轻柔的特点可得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根据语境陆游《书愤》的遣词造句和沉郁情感近似杜甫的《登高》可得出早岁那知世事艰;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节档电影《满江红》讲述了南宋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限一个时辰之内找到凶手。伴随危机四伏的调查,一场更大的阴谋将要水落石出……电影以全新视角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它并没有像《长安十二时辰》那样移步换景展示风俗,用美轮美奂的视听元素侵占观众注意力,而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将宅子里的小角色一个个拽出来,闪转腾挪,光影相随,最终完成了小人物的群像叙事。《满江红》这个词牌名与整部电影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实则它是在演绎《满江红》这首词流传的故事,是为了以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为目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满江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体现了岳飞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和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岳飞一生披肝沥胆,戎马倥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面对苟延残喘的投降派,真是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最后,长歌当哭,写下了这首爱国名篇。
19.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翼而飞B.美轮美奂C.脍炙人口D.长歌当哭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整部电影与《满江红》这个词牌名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实则它是在演绎《满江红》这首词流传的故事,是为了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
B.《满江红》这个词牌名与整部电影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实则它是为了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是在演绎《满江红》这首词流传的故事。
C.整部电影与《满江红》这个词牌名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实则它是在演绎《满江红》这首词流传的故事,是为了以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为目的。
D.《满江红》这个词牌名与整部电影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实则它是以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为目的,是在演绎《满江红》这首词流传的故事。
2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请代我向……先生问好并代我感谢送来的……,它使我十分高兴。
B.《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C.浮收粮,私派款,强迫民兵捆人……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
D.偌大的边城里,翠翠孤身一人望尽天涯,等待着不知会不会回来的傩送……
19.B
20.A
21.D
标点符号的使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述什么意思;在弄清句子要表述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去看哪个词影响了原意,并根据划分的句子成分和特征等区分是哪种语病。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利用修改方法,改正错误但不要改变句子要表述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特别注意问号、顿号、引号、冒号、破折号的特殊用法。
19.A.不翼而飞:比喻物品忽然丢失。文中指密信忽然丢失,使用正确。B.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众多,富丽堂皇。文中修饰视听元素,不是指房屋等建筑,使用错误。
C.脍炙人口: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文中指《满江红》这首词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使用正确。
D.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文中指岳飞用《满江红》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使用正确。
故解析为:B
20.原句存在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根据句意可知后文的“它”是指整部电影,所以应把“《满江红》这个词牌名”“整部电影”调换语序;二是“为了”和“以……为目的”句式杂糅,结合前文的主语《满江红》,应该修改为“是为了弘扬岳飞的崇高精神”。
故解析为:A
21.文中“一场更大的阴谋将要水落石出……”省略号表示语意含蓄,提供给读者想象空间。A.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省略号表示引用文章内容的省略。
C.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D.省略号表示语意含蓄,提供给读者想象空间。
22.(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下列选项中对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班固编著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所沿袭。
B.“论”是我国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它一般包括政论和史论两种,其中政论文如贾谊的《过秦论》。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又称“大牢”;诸侯祭祀时,只用羊、豕(猪),称“少牢”。
D.屈原,名平,字原。“名”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字”是供长辈、上级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字表示谦逊。
D
文化常识
D.“‘字’是供长辈、上级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字表示谦逊”错误。“名”是供长辈、上级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名表示谦逊。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测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23.(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红楼梦》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探春理家后采取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
①探春树立威望后,先采取节流办法,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里的纸笔费,免掉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②再采取开源的措施,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承包给园中的仆妇,多劳多得。③下人们欢欣鼓舞,每年也省下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
名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吴功正)
在《红楼梦》第56回中,探春对平儿说“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所以探春树立威望后,先采取节流办法,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里的纸笔费,免掉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
文中写到“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可见,探春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承包给园中的仆妇,多劳多得,采取开源的措施。
由原文“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的下四百两银子。’”“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帐房受辖治,又不与凤姐儿去算帐,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贯钱来,各各欢喜异常”可知,探春采取的措施使得每年省下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而且下人们也欢欣鼓舞。
故解析为:①探春树立威望后,先采取节流办法,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里的纸笔费,免掉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②再采取开源的措施,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承包给园中的仆妇,多劳多得。③下人们欢欣鼓舞,每年也省下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四、写作(60分)
24.(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冬天,“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照进了现实。中式的装修、古朴的茶具,一种新的喝茶方式“围炉煮茶”在社交平台风靡,尤其受到年轻一代青睐,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三五好友围桌而坐,生火,煮茶,烤柿子,烤花生……某短视频平台上,“围炉煮茶”话题视频超8.9亿次播放,某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4000万。
有人说,年轻人追求热度的“围炉煮茶”太过浮躁,只是跟风,凑个热闹而已,无法领会其中的真意,也无法承载煮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有人说,“围炉煮茶”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需求,“围”的是氛围感,“煮”的是仪式感,它不仅能缓解压力,促进社交,还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对“围炉煮茶”这种现象和评价,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略
材料作文
所供材料共两段。第一段介绍了一种新的喝茶方式“围炉煮茶”。这种喝茶方式,环境器具古雅,氛围温馨,在社交平台影响巨大。第二段则展示了针对这一现象,人们所持有的两种观点。一种看法是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表面的、浅薄的附庸风雅的做法,不能真正承载煮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另一种看法是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样的做法,能满足青年人减压、社交等生活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从保持原汁原味的饮茶文化的立场,以严肃的态度来审视“围炉煮茶”这一新兴的饮茶现象,这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爱与坚守,但未免失之于拘谨、保守,有失开放和包容。第二种看法,是从享受生活的立场,以诗意的态度来看待“围炉煮茶”这一饮茶活动,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如果过于追求外在形式,则可能会失之于浅薄、轻佻。
题干要求,对“‘围炉煮茶’这种现象和评价”谈自己的思考,那么,考生应在审视“围炉煮茶”这一现象的同时,对两种观点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评价。
写作时,既可以赞成第一种观点,也可以赞成第二种观点,最好能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做辩证分析,这样才能分析得全面、深入,更富思辨性。文章可以采取层进式结构,首先,可以肯定“围炉煮茶”有其存在必要性,它可以抚慰心灵、联络情感、传承文化,可增加生活的仪式感和诗意美;接下来,可以辩证分析,不能让这项活动流于形式、失之于轻佻,还是应该让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可以拓展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上,强调在进行这些文化活动时,既要讲究形式,也要关注内容。
立意:
1.“围炉”心灵暖,“煮茶”文化香。
2.既要承茶文化之形,也要传茶文化之神。
3.暖身暖心足矣,何苦吹毛求疵?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初自主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绿山水画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从发轫之初就确立了以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大片面积的深沉的蓝绿色江水压住了整个画面,与山峦的石青、石绿、赭石等色形成鲜明对比,石青、石绿色像宝石镶嵌一样晶莹明亮,构成色彩旋律的主调。
五代到北宋初期,水墨山水画形成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绿山水画的进一步繁荣。但是,水墨的繁荣在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青绿山水画的演进和结合。青绿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慢慢借鉴了水墨山水画丰富的表现技巧和绘画语言,使宋代的青绿山水画更具有墨彩结合、兼收并蓄的特色。《千里江山图》正是这种融合的具体表现:先用或浓或淡的墨色勾出轮廓,再用柔软圆润的长短线条加皴,墨色有浓淡之分,用笔有粗细之分。它在笔墨变化、色墨结合、设色工序和材质等诸多方面体现着意境之美。
自北宋之后,山水画的构图从多以“高远”为主的雄壮、巍峨的北方山水为描绘对象的巨幅构图转向以“平远”为主的幽远、平和的南方山水为主的卷轴长卷,呈现出一目千里、波澜壮阔的“江山”构图样式。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山水画中“远”能把人的目光和情绪向远方伸展。《千里江山图》就是这种构图的具体表现:以平远法为主构筑画境,穿插运用高远、深远的处理方法,节奏鲜明而又起伏跌宕,连绵往复。这种江山构图,是画家对幽静、宁和的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家园的想象,追求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宁静淡雅的审美与意境。
无论是宋代的绘画,还是宋代的诗词,其审美志趣都是一致的。宋代的绘画与诗意相联系,表现为诗、书、画三者相结合,也就是绘画的诗意化。其诗意化主要包括书法用笔、诗的意境之美等。王希孟是受过“画学”训练和宋徽宗亲授的青年画家,他的画风自然要受宋代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的影响。《千里江山图》气势宏大,融北方和南方特色于一体,雄奇与秀丽相结合表现
出山河之美。它通过对景物特征的强调及对自然物象神韵的把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营造了生机盎然、宁静清新的意境。它表述的是理想对现实的美化,是诗意情感与美好理想的表述。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画的杰作,直接继承了隋唐青绿山水画绚烂明艳、金碧辉煌的华丽传统,容纳了五代、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成果,又吸收了宋代“平淡天真”的水墨情结,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
(摘编自梁穆穆《从管窥宋代青绿山水画的特征》)
材料二:
古人称绘画为“丹青”,早期的中国画是以“色彩”为主的,山水画也是如此。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游春图》。水墨山水画自唐代创立以来,从五代至北宋前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从宋哲宗开始,复古之风盛行,“好古图”。“古”即是晋唐画风——青绿山水“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色彩浓丽的绘画风格。经过哲宗、徽宗两朝画家的努力,青绿山水画迎来了自己的复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这时期涌现出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元代,伴随着水墨山水的发展壮大,青绿山水不断被忽视与冷落。到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又有了一次复兴,又表现为三种创作取向:一是发扬晋唐山水画色彩理念的大青绿山水,往往着色浓重,灿烂明艳;二是中国山水画中唯一不用墨汁的没骨青绿山水,用色典雅庄重,造型古朴;三是注重色墨结合的小青绿山水,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画面雅素、清秀。
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青绿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是传统的五色(赤、黄、青、黑、白)理论、儒家思想(色彩象征意义的背后在于礼制)和佛教的有宗思想(魏晋时期中国大量引进印度佛教雕塑壁画,色彩用的是青绿等重彩),这一理论体系是“有色系”,它决定了青绿山水画重彩的面貌和富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青绿山水画呈现给观者的审美感受是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华彩秀美、富有装饰性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视觉盛宴。水墨山水画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庄崇尚素淡的色彩观)、玄学(玄学的色彩观和老庄的色彩观相一致)和禅学(笔墨简单,追求空灵意境与虚幻韵味),这一理论体系是“无色系”,它决定了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的美学意境。
(摘编自陈立云《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比较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青绿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又受着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具有墨彩结合、兼收并蓄的特色。
B.《千里江山图》的构图样式体现了北宋郭熙的“三远”说,有着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宁静淡雅的审美与意境。
C.从《千里江山图》,我们既看到了隋唐画作崇尚绚烂明艳、金碧辉煌的华丽传统,又看到了宋代画作的诗意化,体现着时代的审美思想。
D.宋哲宗、宋徽宗提倡复古之风,即提倡晋唐青绿山水“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色彩浓丽的绘画风格,青绿山水画得以复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江山图》用矿物质石青、石绿等作为主色绘画,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始终以青绿为主调的优雅风格。
B.《千里江山图》以雄壮、巍峨的北方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又融幽远、平和的南方山水于一体,雄奇与秀丽相结合,气势宏大。
C.“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朴素而天下莫能争美”等道家思想,体现了老庄崇尚素淡的色彩观,影响了水墨山水画的创作。
D.水墨山水画重视黑白、虚实,崇尚简淡空灵,相比青绿山水画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华彩秀美的特点更具有美学价值。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结构特点是分总式,先论述宋代青绿山水画的特征,每个特征的分析均以《千里江山图》为参照,最后总结。
B.材料一引用北宋郭熙的“三远”说,论证了《千里江山图》的构图特点:以平远法为主构筑画境,又穿插运用高远法和深远法。
C.材料二先比较分析了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的不同特点,后从哲学理论基础的角度说明二者审美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就青绿山水画进行了论述,但其侧重点不同,论述目的也不同,可以说两则材料内容互为补充。
4.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等特点,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5.《千里江山图》体现了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宋词和宋画所体现的审美志趣是一致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所体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
(2023高二下·青岛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击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姑娘看着奇形怪状的礁石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靠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
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一天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有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
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像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2
- 2024年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证考试题库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创新高三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信息技术讲义必修2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测)(学生版)
- 世界在掌中头条看
- ktv保安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共5篇)
- 2024年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范本
- 2024年塔城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2024年试题
- 红色教育典型案例(3篇模板)
- 2024年二级制图员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2024中国中煤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山西大同市平城区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文艺复兴运动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课件
- 停车场租赁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 2023年易助ERP系统-界面操作培训教程
- (正式版)SHT 3223-2024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泵站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