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第5至8页。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记载,孔子在谈到先代贤王时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庄子》《吕氏春秋》《管子》以及《申子》都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反映了先秦诸子()A.探究“礼崩乐坏”的根源 B.认同“民贵君轻”的观念C.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D.推崇“天下为公”的理念〖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思想家多认为天地日月无私,因此统治者应当以此为行为准则来治理天下,即无私之心为政,这说明先秦思想家推崇“天下为公”,D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并非探究礼崩乐坏的原因,排除A项;民贵君轻强调的是君民关系,与材料中的无私无关,排除B项;“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统一,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汉初,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侯国”。随着诸吕之乱的平定,列侯在中央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汉文帝二年始创侯国制度,并借“诸侯治民”原则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该措施()A.埋下了汉王朝统治的隐患 B.旨在提升列侯政治地位C.逐步完善了军功食邑制度 D.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列侯从汉初到汉文帝,实力不断发生变化,从有“食邑”而无“侯国”到在中央的势力进一步膨胀,面对这一问题,汉文帝名义上提升列侯身分地位,实质是借“诸侯治民”原则,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从而瓦解盘踞长安的功臣集团。随着侯国制度的推行,功臣前往封地居住,受到朝廷严密监控,丧失干预朝政的实力,逐渐淡出中枢政治舞台,因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正确;汉文帝的举措削弱了列侯干预朝政的实力,逐渐淡出中枢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汉王朝统治的隐患,排除A项;主要目的是打击列侯政治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解决的不是改变食邑,最终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故选D项。3.随着军事进展和空间扩张,在政治隔绝数十年之后,东晋士人重新目睹或获闻巴蜀、关中、洛阳及黄河下游地区等华夏旧土的现状,这激发了东晋士人重新“发现”故国风土的意识。这种意识()A.得益于世家大族倡导 B.体现了南方政治文化的优势C.加速了东晋统一的进程 D.有利于提升东晋政治凝聚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这激发了东晋士人重新‘发现’故国风土的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东晋时期,随着军事进展和空间扩张,许多东晋内部的许多士人产生了重视故国风土的意识,这有利于提高东晋集体内部的政治凝聚力,D项正确;该意识是东晋军事于政治发展的结果,与“世家大族的倡导”作用不大,排除A项;没有与北方的政治文化进行对比,“南方政治文化的优势”无从体现,排除B项;东晋没有完成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土地法规定:“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其邻以东、南为上,西、北次之,上邻不买,递问次邻。四邻俱不售,乃外召钱主。”亲邻如不愿买,必须在相关文书上画押声明,宋人谓之“批退”。之后业主可以另找他人交易。这反映了宋朝()A.注重社会治理精细化 B.重农抑商政策已废弛C.宗法制影响商品交易 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的土地法详细规定了典卖物业所操作的详细流程,体现了宋朝时期社会治理的精细化,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坚守的政策,宋朝时期没有废弛,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宗法制的信息,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土地的买卖,适应了农耕经济的发展,而非阻止,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宋朝时期典卖制度对农耕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5.清代,关公戏在宫廷和民间的舞台上纷繁热闹上演。宫廷大戏《鼎峙春秋》10本240出中,关公戏就有55出,涉及的剧目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勇辞金》《华容释曹》等,民间剧目更是繁多。这说明关公戏()A.促成了教化思想体系的形成 B.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C.发挥了治理国家的主要作用 D.成为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理论依据〖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关公戏在宫廷和民间的舞台上纷繁热闹上演,宫廷戏与政治关联大,民间戏与民众需求相关,说明关公戏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B项正确;关公戏仅是一种戏种,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关公戏起到思想教化作用,排除A项;材料仅能说明在宫廷和民间受欢迎,材料不能表明关公戏发挥了治理国家的主要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关公戏成为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理论依据,材料说明关公戏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排除D项。故选B项。6.戊戌维新时期,学会林立、报馆与报刊蜂起。有学者认为,学会、报馆的存在不仅为各阶层民众加强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与团结、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提供了多元化的组织渠道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他们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践机会和手段。该学者意在强调学会、报馆()A.发挥了社会整合功能 B.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C.得到了民众广泛支持 D.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为各阶层民众加强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与团结、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提供了多元化的组织渠道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他们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践机会和手段”可知,该学者强调学会和报馆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表达诉求提供了渠道和空间,也为他们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了手段,因此学会和报馆的存在有助于整合社会各阶层,A项正确;戊戌维新时期重点宣扬的是君主立宪思想,且材料信息未说明学会和报馆宣扬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民众的态度,且维新运动并未得到民众广泛支持,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学会、报馆宣传的内容是否激发民众民族意识,该结论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7.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针对农运中的“少数不良分子”问题,只能在农会整顿纪律的口号下,对群众做宣传,对他们本人进行训练,把农会的纪律整好,决不能随便派兵捉人,损害贫民阶层的威信,助长土豪劣绅的气势。这一主张()A.维护了民族统一战线 B.确保了土地革命开展C.旨在夺取革命领导权 D.有利于民主革命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27年3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农运中的不良分子只是极少数现象,为了维护贫民阶层的威信,只用在农会整顿纪律,不能直接派兵抓人,否则会给土豪劣绅借口,助长土豪劣绅的反对气焰,毛泽东是站在民主革命的大局上去分析问题的,有利于民主革命发展,D项正确;民族统一战线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全民族积极进行抗战的路线,和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确保了土地革命的开展说法过于绝对,且土地革命属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工农武装割据在题干时间尚未开始,排除B项;本题中没有提及到革命领导权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8.1936年,符保卢代表中国出征柏林奧运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取得奥运会决赛权的运动员。1937年,他放弃富足美满的生活,毅然参加空军,并被派往美国接受飞行训练。归国后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符保卢身份的转变源于()A.中日关系由缓和趋于紧张 B.沦陷区军民积极抗战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D.抗日救亡的时代担当〖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符保卢身为优秀运动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放弃富足美满的生活,毅然参加空军,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这是其爱国的充分表现,源自其抗日救亡的时代担当,D项正确;1935年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因此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并未出现缓和,排除A项;符保卢从运动员身份转换为抗日战士,这与沦陷区军民抗战并无关联,排除B项;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9.1950年11月,中央针对严重的失业现象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征收救济金等渠道筹措救济基金,并从失业人员中挑选年青又有培养前途的工人,让他们参加建筑、机械、医药等专业的训练班。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失业治理()A.以自强不息的思想理念为指导 B.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彰显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通过筹措救济基金、开设训练班等措施缓解失业问题,从而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自强不息的思想理念,排除A项;“根本上解决”夸大了新中国失业治理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下图是《国际组织年鉴》中收录的总部在华的国际组织建立年份和数量分布图。据图中信息可知()注释:IGO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缩写,NGO为非政府国际组织缩写。A.两极格局瓦解使国际组织数量猛增 B.国际组织入驻数量由外交政策决定C.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逐步加深 D.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彰显大国担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国际组织年鉴》信息可知,在1991年之后,国际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这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组织数量猛增,A项正确;材料表明两极格局瓦解使国际组织数量猛增,“国际组织入驻数量由外交政策决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表明两极格局瓦解使国际组织数量猛增,“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逐步加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中国对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和过程,排除C项;本题主旨是“国际组织的增长”,而“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彰显大国担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1.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修建苏撒宫殿的诏书上写着:“这就是我建立的宫殿,其装饰材料来自远方……那些加工石料的战俘是爱奥尼亚人和萨迪斯人。那些制造金器的金匠是米底人和埃及……那些制造砖坯的工匠是巴比伦人。”这说明大流士一世()A.注重建筑技术国际合作 B.能够广泛动用帝国资源C.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 D.依靠战争不断扩大疆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修建苏撒宫殿时,用远方的装饰材料,用来自征服地区的工匠,说明大流士一世依靠战争不断扩大疆域,D项正确;据材料“那些加工石料的战俘是爱奥尼亚人和萨迪斯人”可知是通过战争征服了这些地方,不是国际合作,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各种人来自的地方,不是资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僚体系,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2.12世纪,法学在西欧复兴,形成了律师职业伦理理论:律师是“骑士兼教士”,即律师不得违背良心而辩护的原则:律师是“法官的奴仆”即律师是帮助法官发现真相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强调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②律师为被审判者辩护,维护被审判者利益③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程序公正④律师应当陈述真相,不得干扰法官的判断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即律师不得违背良心而辩护的原则”得出:强调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①正确;根据材料“即律师是帮助法官发现真相的工具”得出:律师应当陈述真相,不得干扰法官的判断,④正确;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律师为被审判者辩护,维护被审判者利益”材料没有体现,②错误;“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程序公正”材料也没有体现,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3.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这些理论()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 B.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虽部分承认了殖民地殖民地土著对土地的占有,但实际上又说明殖民地归殖民国家所有,体现了他们美化了自身的殖民扩张,而这些理论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B项正确;材料“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表明其只是部分承认,但最终殖民地依然归“文明国家”,体现了他们并非真的维护土著的权利,排除A项;殖民扩张有助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材料信息并未说明殖民扩展对欧洲的影响,排除C项;国际法形成于17世纪以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且这些理论并不是国际法,排除D项。故选B项。14.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里的多数派因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推崇,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英国迷”试图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相融合,通过借鉴英国政制,革新法国政治制度。“英国迷”的政治主张()A.表达了稳定政治秩序的诉求 B.推动了法国民众革命热情的高涨C.助推了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D.实现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融合〖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年(法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迷推崇英国政治制度,试图通过借鉴英国政制,革新法国政治制度,而英国这一时期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对较为稳定,因此材料所述主张表达了稳定政治秩序的诉求,A项正确;材料中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说明并未推动法国民众革命热情的高涨,排除B项;1875年以后,法国共和政体建立,时间不符,排除C项;法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政体,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英国迷”的政治主张,没有强调其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图是1947年发表的一幅漫画,名为《来自德里的黑马》。作者给漫画的配文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该漫画反映出()A.英国妥善解决殖民统治危机 B.印巴民族独立运动最终胜利C.南亚地区已被埋下冲突隐患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漫画反映了英国人为将印度分裂成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据所学可知,印巴分治后印巴因宗教信仰、领土争端冲突不断,说明当时的印巴分治为今后的印巴冲突埋下隐患,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印巴分治,印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说明英国没有妥善解决殖民统治危机,排除;B项表述是表象,题干问的是本质,排除;材料信息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相关,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印巴分治,排除D项。故选C项。16.1945年,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法院规约》中使用了“文明各国”用语。近年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进行反思,一致认为“文明国家”一词过时,不应再使用。2021年该委员会拟定的《一般法律原则》中以“国际社会”替代“文明各国”用语。这一变化体现了()A.文明观念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B.联合国尊重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C.大国主导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二战后普遍使用“文明各国”是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歧视,没有体现和其它国家的平等关系,2021年以“国际社会”代替“文明各国”体现了对各国的主权平等的原则,B项正确。A项“广泛认可”过于绝对,排除A项;C项大国对世界格局依然影响非常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不结盟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以来,西夏文献的出土发现可谓层出不穷。在众多富含研究价值的出土西夏文献中,有一类用西夏文翻译的汉文典籍,学界简称“夏译汉籍”。汉文典籍与西夏译文对照表汉文典籍的部分信息西夏文献的译文《孟子》卷四中的“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和卷六中的“汤使遗之牛羊”两处“牛羊”分别译作“”和“”《孟子》卷六中的“稷”和“黍”对“稷”和“黍”的翻译均为“”《孟子》卷六中的“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此句译为:“”(农者疆出时农具弃能乎)李筌注《孙子》第十三《用间》中的“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此句译为“”,即七十万人耕牧不利《孟子》卷四中的“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此句译为:“(古世君子过者日月罗睺掩如)”【注:译文认为日食、月食与罗睺有关,“罗睺”乃梵文的音译】《孟子》中“孔子”等诸子及学派对“孔子”及其创立的学派“儒家”特用意译,把“孔子”称作“(夫子)”,把“儒者”译作“(士人)”。对其他学派和诸子如墨家、墨子,则采用音译——摘编自彭向前《试论“夏译汉籍”中的史料价值》(1)根据材料,结合西夏译文与汉文的不同之处,说明其反映的西夏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夏译汉籍”当代价值。〖答案〗(1)社会状况:西夏译文相对于汉文,字形更复杂,说明当时西夏文化发展程度更低;西夏译文对汉字“稷”和“黍”不区分,说明当时西夏农业发展落后;西夏把汉文“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译为七十万人耕牧不利,说明当时西夏民族融合加强,过着农耕和游牧生活;西夏把汉文“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译为认为日食、月食与罗喉有关,“罗喉”乃梵文的音译,说明当时佛教已经传入西夏;西夏对“孔子”及其创立的学派“儒家”特用意译,把“孔子”称作“(夫子)”说明当时西夏尊崇儒家思想。(2)当代价值: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西夏文译释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从中可以反映出未经宋人编辑的汉文古本原貌,为我们探索唐宋时期今本的形成过程提供新的线索和启发;可以作为校勘之资,用以订正汉文今本的讹脱。〖解析〗【小问1】社会状况: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牛羊”分别译作“盖斑”和“假腿”,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夏译文相对于汉文,字形更复杂,说明当时西夏文化发展程度更低;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卷六中的“稷”和“黍”对“稷”和“黍”的翻译均为“版”,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夏译文对汉字“稷”和“黍”不区分,说明当时西夏农业发展落后;根据材料可知,李筌注《孙子》第十三《用间》中的“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此句译为即七十万人耕牧不利,结合所学可得出:说明当时西夏民族融合加强,过着农耕和游牧生活;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卷四中的“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此句译文认为日食、月食与罗喉有关,“罗喉”乃梵文的音译,结合所学可得出:说明当时佛教已经传入西夏;根据材料可知,对“孔子”及其创立的学派“儒家”特用意译,把“孔子”称作“(夫子)”,结合所学可得出:说明当时西夏尊崇儒家思想。【小问2】当代价值: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众多富含研究价值的出土西夏文献中,有一类用西夏文翻译的汉文典籍,学界简称夏译汉籍。”得出: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从译释研究、文献学等方面可归纳为:在西夏文译释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从中可以反映出未经宋人编辑的汉文古本原貌,为我们探索唐宋时期今本的形成过程提供新的线索和启发;可以作为校勘之资,用以订正汉文今本的讹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将英国确定为零时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授时钟声从此成为全球必须“共听”的中央声源,而中国在全球时区中则成为地方时。电报的辅助为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时钟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各地的时钟网结成一致性的世界时创造可能,进而促成中国各通商口岸城市的西式钟楼与居家生活中的时钟同步采用世界时。进入民国后,中央政府力图通过改用西历、统一时政以彰显新的政治权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北京政府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专职时政机构缺失、技术水准不济,标准钟的装设缓慢甚至停滞,最主要的报时装置是各地海关的大钟,以及由无线电关联起来的火车站、码头、银行、机关等机构的标准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城市公共标准钟才步入大规模装设的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子母电钟作为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已臻成熟,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受此潮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标准钟的装设迅速推进。——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标准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标准钟使用的影响。〖答案〗(1)原因:国际经度会议对世界时间统一规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政府的支持;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成熟。(2)影响:有利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建设;增强国人的时间观念;促进与世界的接轨,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将英国确定为零时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授时钟声从此成为全球必须‘共听’的中央声源,而中国在全球时区中则成为地方时”可知,国际经度会议对世界时间的统一规定;根据材料“进而促成中国各通商口岸城市的西式钟楼与居家生活中的时钟同步采用世界时”可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根据材料“进入民国后,中央政府力图通过改用西历、统一时政以彰显新的政治权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可知,政府的支持;根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子母电钟作为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已臻成熟,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可知,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成熟。【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影响:根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子母电钟作为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已臻成熟,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受此潮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标准钟的装设迅速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建设,增强国人的时间观念;根据材料“电报的辅助为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时钟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各地的时钟网结成一致性的世界时创造可能,进而促成中国各通商口岸城市的西式钟楼与居家生活中的时钟同步采用世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与世界的接轨,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流行的观念是:中立“让(某个国家)逃避人类本应承受的负担”。替代中立观念的是集体安全思想。美国总统威尔逊率先提倡集体安全,力主成立国联。国联规定,战争应被视为对所有会员国的行为。二战后,在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大战中没有参战的中立国同样难以实现自保。20世纪50年代初,杜鲁门逐步通过军售等方式瓦解瑞士和瑞典的中立,使之配合华盛顿的冷战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开始批评奥地利和瑞士的永久中立以及瑞典的传统中立消极被动。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瑞士、瑞典等国组成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确保停战双方遵守协定。总的来看,此后数十年瑞士和瑞典的努力有助于维护《朝鲜停战协定》的持续有效,也成为美国和朝鲜在危机时刻沟通的重要桥梁。20世纪70年代初起,欧洲中立国开始在第三世界事务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最典型的便是瑞典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的越战政策,瑞典成了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道义超级大国”。——摘编自梁志《20世纪中立危机新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立面临的主要挑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立在危机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的原因。〖答案〗(1)挑战:集体安全思想取代中立观念;二战后冷战格局使得中立国难以实现自保;美苏等大国处于冷战需要反对中立。(2)原因:中立国在解决国际问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立国成为在危机时刻沟通的重要桥梁;中立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上扮演重要角色;中立国自身的努力和能够坚守自己原则。〖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挑战:根据材料“替代中立观念的是集体安全思想”可知,集体安全思想取代中立观念;根据材料“二战后,在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大战中没有参战的中立国同样难以实现自保”可知,二战后冷战格局使得中立国难以实现自保;根据材料“杜鲁门逐步通过军售等方式瓦解瑞士和瑞典的中立”“苏联开始批评奥地利和瑞士的永久中立以及瑞典的传统中立消极被动”可知,美苏等大国处于冷战需要反对中立。【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