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_第1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_第2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_第3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_第4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城市规划师原理笔记

注册规划师复笔记

原理(一)

一、城市与城市发展

1、城市归根到底是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

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

观实体。

2、农民和农村:直接投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三种

方式。

3、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4、城市人类最早历史公元前3000年左右。

5、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以科技为

主体,以高技术为生活生产支撑,文化趋于多元)6、城镇化

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节约

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7、1957,XXX,美国东北部大

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8、我国市治的特点,广域性,是城区型和地域型相结合

的行政区划模式。

从地域类型上划分,包括了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设

区市、不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等级上划

分,包括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四个等级。目前我国有北

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省级),25个副省级市,

280余个地级市、370余个县级市。

9、中型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吸引“农村人口”实现

城镇化的主战场;大城市是基地

10、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因素:制造业地位下降、经济呈服

务化

11、城乡经济联系:(有市场形式、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流、

资本流动、生产联系、消费和购物形式、收入流、行业结构和

地区间商品流动。)

城乡物质联系:(是公路网、水网、铁路网、生态相互联

系。)

城乡服务联系:(信用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

业、商业和技术服务、交通服务)

13、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国

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4、城市空间环境的演进规律:1)单至多-经济/社会/交

通2)平至立-立体交通/地下化3)生产至生活4)分离均匀质

至多样

15、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自然、社会文化、经

济与技术、政策制度因素。

16、城镇化的基本阶段:1)集聚城镇化;2)郊区化,3)

逆城市化,4)再城镇化

17、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方式: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

2)商品短缺时代的乡镇企业,3)市场经济早期的分散家庭工

业,4)以外资及混和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方式。

18、中国城镇化的现状:1)从大起大落到持续发展;2)

由西向东,东快于西,3)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以及都市带,4)

部分城市进向国际化。

19、我国城镇化的新的发展趋势:1)东快于西,西部加

速,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道路;3)城市群、都市圈等

将成为城镇化的紧张空间单元,4)沿海,居住分化,郊区化

趋势。

20、城市的本质特征: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

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21、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包括:1、农业剩余进献;2、

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

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引诱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

调控。

22、有形的城镇化反映在:1、人口的集中;2、空间形态

的改变;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23、无形的城镇化反映在:

1、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2、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转化为城市的3、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的生活态度

和方式。

24、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动力机制:1、天然资源开辟和保

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明

特质。

25、城市和乡村基本的区分: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

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的差异;5、

物质形状的差异;6、文明看法的差异。

26、影响城市发展区域性因素: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区域自然条件与生态承载能力、区域发展的条件差异、

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要建立从大到小的研究分析观念

27、大都市区:是大城市人口核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

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

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8、全球城市区域:全球高度发展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

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复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

扩展联合,并不限于发达国家。非单一中心

29、城市系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空间环境和要素

流动子系统。

30、工业初期-绝对集中、工业后期-相对集中;后工业初

期-相对分散、后工业后期-绝对分散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1、古罗马建筑师,XXX《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

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建筑典籍。

古希腊、古罗马:广场

希波丹姆(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模式充分体现了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2、中世纪:出

现城堡,教堂为中心。

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作风广场和构图松散的广场和街道,

以及一些世俗建筑。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XXX大教堂。

君主专制时期:放射状轴线艺术、宏伟状观的宫殿花园。

17世纪开始,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度,都

城:巴黎、伦敦、柏林、维也纳,均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和文

明的大城市。圣彼得堡是14十几文艺复兴期间的。

3、XXX于1979和1982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内

部规模经济、地方性经济、城市化经济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4、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XXX,乌托邦,XXX,XXX。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公共卫生法和工人

住房法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巴黎改建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西谛)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5、

XXX-故乡城市理论。平面呈圆形,没有摆脱农业。第一

座是由恩温,XXX设计的,莱彻沃斯位于伦敦东北56公里。

XXX-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明天城市。“1931年”光辉

城市“方案,由地铁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组成,是其现

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最后形成了理性功能的城

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33主持写的《雅典宪章》中。

玛塔-线性城市理论

XXX-工业城市,最早提出功能分区思想。

XXX-城市型态研讨(欧洲XXX的第一颗爆破弹),

1889年《城市建设艺术》,

XXX的学说,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进化中

的城市》:最后得出调查——分析——规划。(强调人与环境

的相互关系,揭示解定城市成长和发展动力)

6、城市化理论,农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

的第一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的第二条件,而现代

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三阶段,30%以下

第一阶段,,中期阶段快速发展30——70%,70%以上城市化

稳定阶段。

1)城市化的地区理论认为,城市是地区的核心。有极化

与扩散效应。

2)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诸多因素中,城市的

经济活动是其中最紧张和最为显在的因素之一。经济基础理论

认为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是关键。

3)城市化展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一定直接影

响城市居民生活,而社会发展一方面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能

与潜力,同时更加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人类生态

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

相互竞争。是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城市发展的交通通信理论认为,在发展同时,由于城

市中各类物质办法和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晋升而获得发展。城

市是一个由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及通信是人类

相互作用的媒介。很显然,城市在发展时,通常显示出其通信

率或信息交流率也获得提高,反之亦然。

5)城市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两种主要趋势,即分披发

展与集中发展。

分散发展理论,包括卫星城理论(恩温提出)、新城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XXX在有机疏散理论中认为改建应当达

到的目标是,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的方案,

转移到合适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的方案,

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

使用价值。

广亩城理论,1932《消逝中的城市》,在随后的《宽阔的

境地》一书中正式提出假想。

集中发展理论,XXX经过研究,城市人口少于330万时,

聚集经济超过不经济,当超过330万时,则聚集不经济超过经

济性。是针对制造业和一般情况下的。很显然,服务业更需要

有城市人口支持。

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金融中心、跨国总部、国际性机构

集中、商业部门高度成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

要杻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6)城市体系理论,较好地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

展的基本取向。

城市体系研讨起源于XXX,后经XXX等人的不断努力,

确立了地区城市干系是……

XXX等人结合经济、区域和中心地理论,形成了城市体

系理论。

城镇体系分析(贝利)内容:城市职能、城市规模,空间

上分布。

7、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

局的基础,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工业区位理论越

来越具有综合性,运输费用是关键。

8、(从功能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雅典宪章》:居住、

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9、《雅典宪章》,规划工作者主要三项工作:

并建立交通网。

2)设立各种规划,使各区按照它们的需要和有纪律的发

展。

3)建立工作、居住、游憩之间的关系,以最优、最经济

方式完成。

10、(土地使用空间组织理论):从土地使用形状角度

XXX的齐心圆、XXX的扇形、XXX和XXX核心。

同心圆理论:以芝加哥为例1、中心商务区2、过渡区,

中心商务区的外围,衰败的居住区3、工人居住区4、良好住

宅区,中产阶级5、通勤区

14、(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认为区位决

定土地租金,由市中心向外商业、办公楼、工业、居住、农业

(从中心向外依次)

15、决定土地租金的要素有:1)与CBD的距离;2)顾客

到此的可达性3)竞争者的数量和他们的位置4)下降其他成本

的外部效果。

16、从规划角度,经济合理性不是规划唯一依据,其最基

本是准绳是社齐集理性。

城,XXX的现代城市,光辉城市,XXX1929年被汽车逼出了

邻里单位”的概念。80年月后,美国又针对城市蔓延和私人

小汽车交通的极度依赖,“新都市主义”出现,鼓励公共交通,

并提出了XXX方式。

18、(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XXX(街道平面重要纪念物)克里尔(街区)XXX(拼贴

城市)

19、(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XXX比丘宪章: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

本根据。

XXX的邻里单位的六个原则:尺度、边界、开放空间、

机构用地、地产商业、内部道路系统。CIAM“十次小组”认为,

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必须以人

的行动方式为基础……XXX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路径、边缘、

区域、节点、和地标。

雅布期运用社会使用方法,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

与生〉〉

1)综合规划方法论;2)分离渐近

方法论;3)混合审视方法论,4)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5)

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21、我国城市4000多年前,西周记载规划变乱。洛邑是

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起来的

22、1)秦汉时期,“相法天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

2)西XXX时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讲礼制,但长

安遗址考古发现,其当时并未完整〈〈考工记〉〉的形制,到

了XXX时代的洛邑城,,〈〈周礼〉〉得以充分体现。

3)三国时期,操的邺城,有了功能分区,对后隋唐长安

的规划产生了影响。

三国时期,XXX迁都建业,以长江天险为界,只是重要

建筑对称布置,“形胜”是“金陵”城规划主导思想,是对《周礼》

城市形制理念的发展,突出了自然结合的思想

4)XXX,冲破了《周礼》的礼制束缚。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中国城市千年的里坊制度被废除,到北宋中叶,开封城

中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

23、元大都,“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左祖右

市”“前朝后市”有人认为还受了阴阳五行的影响。

唐长安城,最大的中轴对称

24、1956年《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新中国第一部立

法,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基本法规,2007年《城乡规划

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三线建设。

1978年,控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1980年10月,全国规划工作会议,第一次提要立规划法。

1980,中期开始,上海、温州等,控制性详细规划。

进入90年月,2000年,城市化率36.22%。

25、经济全球化下,导致城市体系结构重组:

1)在发达国度和新兴工业国度形成了一系列全球城市产

业,全球性的中央城市,对全球和地区的经济起主导作用

2)制造业资本的跨国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度城市加速发展,

3)在发达国家转型、升级,出现一系列高科技创新中心,

传统工业城市普遍衰退。

26、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1)公司总部,2)金融中心,

3)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4)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

5)城市是信息、交通、通讯纽,为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技术

支撑

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材、人口、文明娱乐中央

1)重塑中央商务区,2)更

新和滨水地区开发,3)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

28、1996年,XXX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首先使用

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

知识与信息为基础。

其特征包括1)以信息技术和收集建设为核心,2)以人

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3)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4)以

强大的科学研讨为后盾。

29、高新技术园区分为四类

1)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与所在地区的科技创新环境紧

密相关,可以较大的促进科技和产业的创新;2)科技城。完

全是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无直接关系

3)技术园区。在特定地区提供各种优越条件,吸引高科

技企业投资,缺少研发内容,本质是制造业基地4)科技都市。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仍旧来自传统的国际性大都市(伦敦、巴黎

和东京)

30、全球城市的居民:对就业格局而言,内部人存眷劳动

力短缺,而外部人存眷就业机会,教育和培训,经济极化和失

业。但对于公共产品的存眷,两种人都在人身安全、拥堵、环

境质量和污染方面达成同等。31、1987年《我们配合的未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2、1992年《全球21世纪议程》目标八个方面,标志着

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行动纲领。

33、1999年,认为21世纪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三个转

变的机会:技术革命带来了新方式的信息技术和交流信息的新

手段;不断增工的生态危机使可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遍及的

社会转型使人们有更高的糊口预期,并更加注重在职业和小我

糊口中对糊口方式的选择。

34、对可延续发展7个内容:1)轮回使用土地和建筑,2)

改善城市环境,鼓励松散城市,3)优化地区管理,4)旧区复

兴是城市延续发展的关键内容。5)国度政策应鼓励创新,6)

高密度,7)加强城市设计。

35、纽约2030规划是从土地使用、水资源、交通、能源、

空气、气候变化等方面制订了全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行动纲领。

36、在垂直型地域分工上出现在发达国度和部分新兴工业

化国度、地区形成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经济中央城市,制

造业资本的跨国投资促进了发展中国度的城市迅速发展,在发

达国度出现一系列科技创新中央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37、街道有生命力要有三个条件:必须是安全的;必须保

持有不断的观察;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有使用者。

38、街道糊口的多样性四个准绳: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

用于两种基本功能(糊口、工作、购物、进餐);沿着街道的

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分歧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她称之为

“文理紧密的混合”之中;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

39:

访问者旅游者存眷点:食宿,交通,安全,舒适,购物,

环境,观光资源,特征商品与服务的可得性,存眷服务-价格

间的均衡。

非公民的商人与专业人士关注点:城市是短时间获取高利

润的场所。关注政治和社会稳定,安全,城市的服务,住房,

社交,劳务市场。不太介意价格。

40、公路、供水干管自己变化较小,50年或更长;地铁、

轻轨灯则应当进行久远规划;特定地区的土地使用,变化相当

迅速,不要规划太远。

41、在中国,随着现代商业的兴起,轮船,公路和铁路的

主要标志交通业的兴起和发展

42、规划行动有一系列必要的因素组成,包括:目标的实

现、选择的应用、未来导向、行动和综合性。43、《基本建设

工作程序暂行办法》对基本建设的范围、组织机构、设计施工、

计划的编制、批准都做了明文规定。

44、CBD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糊口和公共交通

的集中点

45、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包括:城市的街道、城市的

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基本可以理解为线、面、点)

46、企业集群的三个特点: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密集的交

流交易和互动;有支撑的制度结构。47、城市化经济:就是当

城市地区的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下

降。

48、中央化经济:由于生产厂的集中而下降生产成本包括:

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交通运输的经济性,劳动力市场的经济

三、城乡规划体系

1、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

管理。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

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

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市规划是一门学科、一项政府职能、一项社会实践。

2、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特征:综合性、政策性、民主性、

实践性。

3、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

1)法律法规体系: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相关法。2)

行政体系:纵向和横向3)工作体系: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4、城市规划的作用:1)实现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对土地资源配置进行控制和对开辟权的控制)2)保障社会

公共利益,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正。4)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之以是能够作为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其操

纵的大概性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1)经由过程对城市

的土地和空间使用的配置即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进行直接的控

制。从物质实体方面拥有了调控的大概2)城市规划对城市建

设进行管理的实质是对开辟权的控制。

5、规划师的脚色与定位:

1)当局部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职责;

2)编制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不是决策者。

3)研讨咨询部门:分歧利主体的代言人,专业技术和专

家。

4)私人部门的规划师:特定利益团体代言人,桥梁作用。

6、城市规划体系包括: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工作体系。

7、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尺

度规范。

8、行政体系:纵向与横向。

纵向体系:分歧层级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分组成,即国

度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

主管部门。

横向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对同级政府负责。

9、工作体系:编制体系、施行体系

编制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各类规划的编制过

程、各类规划的审批过程。

施行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施行的组织、城市建设项目的规

划管理、城市规划施行的监督检查。10、当局及其部门的主要

职责包括:1)确定近期和年度的发展重点和地区,2)编制近

期建设规划,3)使下层次规划成为施行的工具和途径4)经

由过程公共办法和基础办法的安排和建设,推动发展5)针对

重点范畴和重点地区制订响应的政策,保证城乡规划的有效施

行。

11、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城镇体系规

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1)省域城镇体

系:城镇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为保护生态资源等需要控

制的区域。

2)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内容:城市、镇的发展布

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应

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

3)乡规划、村规划: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

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畜养殖等农村生产、糊口服务办法、

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请求,以及对耕地等天

然资源和汗青文明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的具体安排。

12、制定城乡规划的五大原则:

1)依法编制规划;

2)依科学发展观等精神,全面可持续发展;

3)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先

规划后建设,

4)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和公共安全,

5)当局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家参与、科学决

策。

13、城乡规划施行的监督检查:1行政监督2立法机构监

督3社会监督

14、报本级XXX(审议);报国务院或上一级人民政府

(审批)

15、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

1)对现有规划的实施评估总结,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申

2)经审批机关同意,开展组织工作

3)组织编制机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

4)草案公告30日,组织编制单位采取听证会征求专家和

公家看法

5)规划方案修改完善

6)在政府审查的基础上,报本级XXX审议

7)报上一级人民当局审批

8)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

9)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

16、总规程序:1)前期研讨、2)向上一级提出报告(国

务院或省)、3)展开组织工作、4)拜托、5)编制总规纲要、

6)报上一级检察(国务院或省)、7)编制总规方案、8)公

告30日,听证会专家公家看法9)规划方案修改完善、10)

当局检察基础上,报本级XXX审议、11)报审批机关审批、

12)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检察、13)组织编制机关及

时公布基本程序:现状调研-基础研讨方案构思-纲要-成果编制

审批

四、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的概念:1)有一定相对完整的范围;2)核

心是有中央城市;3)一定数量的城市;4)相互干系,构成有

机整体。

2、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低水平均衡阶段(前

工业化社会,农业社会);极核发展阶段(聚集为特征的高水

平不均衡阶段)(工业化阶段);扩散阶段至高水平均衡阶

(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城市连绵区、城市

群、城市带、城市综合体)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紧张特点: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

3、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具有地区性、宏观性、总体性

的作用。1)指导总规,上下跟尾;2)布局重大基础办法;3)

资源保护和利用统筹;4)促进城市之间有序竞争与合作。

4、城镇体系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2)经

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相互促进的原则;3)区域空间整体

协调发展;4)可持续发展。

5、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1)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

略和分期目标2)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差别化战略3)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4)构架全国重大基础设施支撑

系统5)特定与重点地区的规划。

6、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准绳: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2)协调地区内各城市在城市规划、

发展方向以及基础办法布置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

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制止重复建设3)体现国度关于可延续发

展的战略请求,充分斟酌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

护耕地的方针4、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

7、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1)制定全省(自治区)城镇

化和城镇发展战略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3)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事项4)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5)确

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6)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

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8、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

区域;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3)涉及相邻

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9、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1)提出统筹发展战略;2)

提出保护、空间管制措施;3)预测人口,4)确定交通等重大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5)重点镇的发展定位、发展

方向、规模,6)根据建设需要、资源管理的面要划定规划区,

7)实施措施与建议。

10、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

划的法定依据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

划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下层面

各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地区性依据。

五: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总规的作用: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紧张手

段,具有公共政策属性,指导编制规划、建设,全面性和综合

性。

2、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9项任务

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情况及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性子,规模。

2)综合确定水、土地、能源与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

制指标,节约集约用资源,。

3)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

地。

4)合理统筹城乡基础和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功能。

5)公交优先,晋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6)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

7)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城市特色。

8)保护历史资源,延续城市文脉。

9)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

3、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的坚持原则:五项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2)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3)

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4)为人民生活提供方便;5)统筹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

4、总规纲要任务: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

决方案并进行论证。作为总规审批的依据。5、总规纲要的内

容:12项

1)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水、土地、能源、历史,

提出空间管制原则3)预测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4)原则

确定市域交通策略5)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6)分析城市职能,

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7)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8)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9)提出建设用地规划和范围10)提出交通

发展战略,对外设施布局11)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发展目标12)提出综合防灾体系原则

没有文本)

1)市域城镇体系的现状图、体系规划图、基础设施图、

空间管制图都是1:~1:)城市现状图、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中心城区四区划定图、中心城区土地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

居住、绿地、历史文化,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图纸:1:5000~1:

7、总规的基本编制程序:1)现状调研,2)基础研究与

方案构思,3)总规纲要编制,4)成果编制与报批。

8、总规的基本编制工作方法:

1)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

型分析

定性分析:用于复杂问题的叛断;(因果分析法,比较法:

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

定量分析:频数、频率、集中数量分析、离散程度分析、

一元、多元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模型、系统评价法、模糊评价

法、层次分析法。

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

实体模型:总平图、剖面图、立面图(用于管理);透视

图、鸟瞰图(用于表达)

境分析等

等值线法:常用于单一因素的空间变化分析,如地形、交

通可达性、大气污染和噪声分析等。

方格网法: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此法可

以多层叠加。

图表法:玫瑰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常用于综

合评价。

2)规划编制请求:规范化、针对性、科学性、综合性。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编制城市1)近期建设

规划、2)详细规划、3)专项规划4)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

的法定依据。

9、掌握总体规划现状调查内容:12项。其中

1)城市规划调查研讨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子分为:1)对

物质空间现状的把握2)对各种笔墨、数据的收集整理3)对

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把握

2)自然环境调查:自然地理环境,气象因素,生态因素。

10、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1)现场踏勘(最基本);2)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3)访谈,座谈法,4)文献资料汇集

)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2)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3)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

11、城市赖以保存的三大资源:土地、水、矿产。

12、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1)承载功能;2)生产功能;

3)生态功能。

13、城市土地的特殊性:1)区位的极端紧张性,2)开辟

谋划的集约性。3)使用方式的牢固性,4)分歧用地功能的整

体性。

14、水资源:1)是城市生存的基础,2)制约工业项目的

发展,3)丰富的水资源是城市特色和标志,4)正确评价水资

源必做,应做的工作。

工业中水的利用方式:1)用做原料2)电镀工厂等用作

化学反应媒介物3)用作搬运原料媒介物4)冷却水5)洗涤

用水。

15、矿产资源:1)可促成新城市产生,2)决定城市性子

和发展方向,3)决定空间形状,地域结构,4)矿业城市必须

制订可延续发展战略。

16、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因素:1)自然条件2)人工因素

(高速公路、铁路、高压输电线)3)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

规划与政策因素(土地、文物部门)5)其他因素(土地

产权、农民土地征用补偿、城中村)

17、城市发展目标:1)经济、2)社会,3)城市建设,4)

环境保护。(注,没有文化)

18、城市职能,着眼于其基本活动部分。基本职能起决定

作用的职能。

19、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

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

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

主要职能所体现。20、城市性质是城市发展和布局的重要依据。

21、城市性子毕竟要取决于它的汗青、天然、地区这些较

稳定的因素。

22、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五年计划

也有重要作用。

23、确定城市性子制止两种倾向:一是将共性”做为性子,

二是逐一列出,没有重点,成效失去了指导规划与建设的意义。

24、确定城市性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联合,以定性

为主。从三方面入手:1)主导行业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

用,2)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数量比重,3)分析用地结

构的主次,用地比重。25、城市人口: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

户籍农业和暂住一年以上的人口总和。

城市规模,是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透露表现的城

市的大小,规模对城市用地及形状有紧张影响。26、人口统计

口径,现状城市人口对应现状建成区,规划城市人口对应规划

建成区。

28、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又分为基本人口和

服务人口。

基本人口:不是由城市规模所决定的,反而对城市规模起

决定做用。(工业、交通运输

服务人口:它的几何是随城市规模而更改的。(为当地服

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明

非劳动人口(被扶养人口),未成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

以及没有加入劳动的职员。

29、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综合平衡法,适用于基本人口难以确定的城市;用自然和

机械增长率推算。

时间序列法,需要较长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适用于相对

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因…

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如工矿城市、海港城市;区位法,适

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氏理

论方式的;

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30、城市人口校核方法:环境容量法,比例分配法,类比

法。

31、城市用地尺度:分为四个等级。65.1-75,75.1-90,90.1-

105,105.1-120,边缘地区150平方。32、城市环境容量:城市

人口容量、天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城市工业容量、交

通容量、建筑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

33、城市人口容量三个特性:有限性,可变性,稳定性。

指在特定时间内,城市相对持续容纳具有一生态环境质量

和社会环境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34、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天然条件(最基本)、现

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汗青文明条件(没有社会条件、政治

政策条件),四个条件,容易理解。

六、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1、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可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

生态敏感空间。

2、根据城乡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分析:鼓励开发区、控制

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3、经济国度主体功能区的提法: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

区、适度发展区、控制发展区。

4、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均衡式、单中央集核式、分

片组团式、轴带式。

5、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1)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中心城区—县城—镇区

—乡集镇及中心村四级或……

2)市域城镇体系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

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

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

5)相邻地段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6)划定城市规划区。(在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中确定)

6、规划区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有关部门职能分工

的重要依据之一。

划定规划区的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2)坚持

城乡统筹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4)坚

持可操作性的原则。有点象编制城乡体系规划的原则。

7、空间形态: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具有整体上绝对

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间

接):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国家政策和行政体制、规划设计

理念和建筑法规、文化传统理念等人为条件(直接):城市所

在的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景观、生态、农林矿业

资源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也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范围、城市

性质、能源、水源、对外交通等。

8、“图解式分类法”,以城市行政区划边界以内主体建成

区总平面外轮廓形状为差别标准,城市主体周围距离较远或面

积较小的相对独立的分区或村镇不参与差别。大体上可分为集

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六类。

9、集中型,长短轴之比小于4:1,格网状、同心圆、摊

大饼。

10、带形:大于4:1,单向或双向发展,U,S,区域交通

干线、规模不大,次一级中心

11、放射型形态:三个以上明确发展方向,指、星、花状

等。平原,容易变同心圆,蔓延

12、星座状形态:一个大规模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

极的基本团块。首都,特大型

13、组团型形态: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

基本团块组成。河流、自然因素

14、散点型形态: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资源分散、地形

复杂,

15、转型期城市空间增长的特点:1)新产业空间,2)新

型业态,3)新居住空间,4)大学园区,5)生态保护空间,6)

中央商务区,7)快速交通网。

新产业空间: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

16、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趋势:

1)大分散小集中。城市空间结构首先是分散化的,但是

分散之中,又具有相对的集中趋势。

2)从圈层走向收集。使城市形散而神不散。分散化与收

集化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城市从用地从相对独立走向兼容。

3)新型集聚体出现。发达国度的郊区社区。。。。。

17、城市用地分类10,46,73小类。

18、城市用地评价:天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用地

经济性评价。

19、自然条件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用地经济性评价:三个层次,即基本因素,派生因素,因

子层。

1)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办法、环境优劣度、其

他。

2)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其他基本因

素层)

20、在强震区普通不宜建设城市。震区建筑不宜连绵成片,

尽量避开断裂破裂地段。城市的上游不宜建筑水库。

21、水文条件,规划前需要对水体的流量、流速、水位、

水质等进行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

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22、地下水分为: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能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是潜

水和承压水。潜水由渗水形成,易污染,承压水受大气降水影

响较小,不易受污染。

2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风向和风速)、气温、降

水与湿度。

24、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25、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1)用地布局结构方面;2)

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人

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

影响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26、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天然两

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

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27、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

1)一类用地:10%以下,承载力满足、没有100一遇危

险,没有地质灾害影响等。

2)二类用地:基本适宜建筑的用地。其土质较差,水位

较高,轻度淹没不超1.5M,坡度较大,有轻微地质情况

3)三类用地:不适宜建筑的用地。地耐力低2米以上泥

炭或流沙层,洪水常淹,且1.5米以上,地形坡度超过20%以

上。农业生产价植很高的丰产农田等。

28、城市建设用地选择:1)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

占农田,3)保护文物古迹,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需求,5)

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29、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居18-28,工10-25,道7-15,绿

9(公7)

20-32%,15-25%,8-15%,8-15%,四大类用地宜为60-

75%。30、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

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依托旧城,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

留有余地。

31、天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1)地貌类型,平原、河谷、江南水网地带

2)地表形态,山地丘陵一般都选择在山体四周,居住位

于山谷,工业位地形较高的城市下风向,以利污染空气扩散。

3)地表水系,水位深、岸滩稳定、泥沙淤积量小、背后

有山体屏障的海湾是海港的最佳位置。4)地下水,地下水的

矿化度、水温等决定了一些特殊行业的选址与布局,

5)风向,工业区布置于居住区的下风向;90度,则工业

用地放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居住位于下风向;两个方向流行风

时,工业区及居住区普通可划分布在流行分的两侧。6)风

速……,对城市工业布局影响很大.32、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方

1)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约投

资,容易低成本配套,出行容易,生活氛围浓;缺点:发展后期摊

大饼……,功能分区不明显,易污染,密度高,不利于交通织织

2)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布局灵活,接近自然,疏密有

致;缺点用地分散,浪费土地,开发成本高,出行成本高,联系

不便,生活氛围难以形成

分散式布局:武汉、广州、福州、汕头带状分布:兰州、

青岛、抚顺、深圳平原地区集中式分布:北京、沈阳、石家庄、

郑州

33、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

34、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1)形成工业区,2)形成

糊口区,3)组织绿地系统,建立各级休憩和游乐场所,4)公

共活动中央体系,5)道路交通体系。

35、城市总体布局的艺术性:1)用地布局艺术,2)体现

审美要求,反映在城市尺度的均衡、功能与形式的统一;3)

景观的组织,通过林奇五要素的组织,主要是轴线艺术4)继

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36、主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

定,相对而言,工业用地预测较复杂,一般根据其主要工一门

类的产值,或根据主要工业门类的职工数与人均用地面积来预

测;影响因素:1)城市主动产业变化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

工业工艺改变。商务商业用地最为困难,只能按照实际估算的

用地:对外交通、教育科研、军事。

37、主要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中的区位:

1)居住用地,从城市中心至郊区,分布较广。2)商务商

业,城市中心,副中心社区中心,3)工业用地,下风向、河

流下游的城市外围或郊区。

38、居住用地指人均指标:18-28平方,大城市不得少于

16平方。

影响居住用地指标的主要有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居住用

地水平关系到:城市生活质量,土地资源的利用,居住空间与

环境的营造。

39、居住用地的布局: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分散

布置、轴向布置三种。

40、公共设施分八类,三级: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

41、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因素主要有:1)城市性质、2)

城市规模、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4)居民生活惯、5)城市

布局。

全市性公共中心布置应考虑:1)按照城市性质与规模,2)

组织中心地区交通3),与城市发展相适应,4)慎重对待城

市传统商业中心

老城市公共设施特点:1)布点不均匀2)门类余缺不一3)

用地与建筑缺乏4)建筑质量差42、工业是近现代城市产生与

发展的根本原因。工业用地承载着城市的主要活动。

43、工业用地自身要求:1)用地的形状和规模2)地形

要求3)水源要求4)能源要求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

文要求。不选7级及以上地震区;土壤的耐受强度不小于

15t/m2;高于最高洪水位0.5m以上。大中企业百年一遇、小

企业50年一遇。6、工业的特殊要求。

44、工业用地应该避开:军事用地,水力枢纽,大桥等战

略目标;矿物蕴藏区和采空区;文物古迹埋藏区以及糊口保护

与光景旅游区;埋有地下设备的地区。

45、制止有害气体影响,工业布置应斟酌风向、风速和地

形。四周被围困及静风频率高的地区,不宜布置排放有害废弃

的工业。披发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过分集中在一起;氮肥厂和

炼油厂不能在一起,废气能相遇能产生化学反应的污染等。

46、工业防护带,可安排消防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

程,不得将体育设施、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布置在内。

47、工业按环境污染分:1)隔离工业、2)严重干扰和污

染的工业、3)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企业、4)一般工业共四类。

(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

48、对居住和公共办法有干扰和污染,可布置在城市边缘

独立的地段上;普通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可分散布置在

糊口居住用地独立地段上。

49、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关系:工业区位盛行风向的下风

向,工业用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位。50、工业在城市中布局

的一般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2)职工居住用地靠近,

方便,3)与其它部分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4)相关企业

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减少运输。

51、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1)位于城市的特定地区,

2)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形成组团,3)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

星城,4)工业地带。

51、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1)工业用地面积小,不

能满足生产需要;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3)居住区与

工厂混杂;4)工厂的仓库、堆厂不足;5)工业布局混乱,缺

乏生产上的统一安排,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6)

有些工厂的厂房利用一般的民房或临时建筑,不合生产要求,

影响生产和安全。

旧城工业调整的一般措施:1)留、2)改,3)并,4)迁。

52、仓储用地分类:普通仓储用地、危险仓储用地、堆场

用地。

仓储用地布置的普通准绳:1)满足仓库用地的普通技术

准绳;2)有利于交通运输;3)有利建设、谋划使用;4)节

约用地但有一定发展余地;5)沿河布置仓库时,必须留出岸

注意城市环境保护,制止污染,保证城市安全,应满足有关卫

生、安全方面的请求。

53、蔬菜仓库,地下水位,2.5米,食品和材料库,4米。

蔬菜仓库应设于通向四郊的干路入口54、水泥仓库,成品仓

库,起灰堆场,防护带宽300米,无起灰50米,煤炭、非

金属建筑材料100米55、易燃可燃液体仓库隔离地带:600平

以上,至厂区边界,居住街坊200米,600平方以下100米;至

江河码头125(75)米

56、储备仓库,一般应设在郊区、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

有专用的独立地段。

57、转运仓库,也应设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并与铁路、

港口等对外交通设施紧密结合。

59、供应仓库,接近其供应地区

60、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问

题。从雅典宪章的分析中,结论:

1)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也是城市交通的决

定性因素;

2)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

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按照用地产生的交通和不

同的功能要求,合理地布置不同类型和功能的道路,在不同的

道路旁边布置不同性质的建设用地。

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交通分布不合理是由用地不合理带

来的,城市布局的不合理使工作与居住距离过远,交通分布不

合理,是造成道路拥挤、交通阻塞的根本原因。

61、XXX提出缓解交通有效途径:城市呈组团、多中心

的布局可以减少出行距离,减少跨区的交通量,使交通均衡分

布。

62、城市道路的第一功能,组织城市的骨架,”第二功能,

“交通的通道”。

63、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布局有不同的交通分

布和通行要求,就会有不同的道路网络类型和模式,就会有不

同的路网密度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

64、城市用地形状: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大类。集中型较适

合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方式大多为方格网状。

65、城市支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不能予以规划,也不能计

算其密度和数量,力求计算或规定支路“网密度”的做法不切实

践,也毫无意义。支路间距主要依照用地划分而定。

主干路网,中长距离,组团与组团之间;次干路网,中短距离,

组团内;支路网,短距离服务,位于地段内。

67、城市轴线艺术,是组织城市空间的紧张手段。

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组成: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交通

管理系统。

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现代城市交通有两大特征:对外联系加强、机动化加

3、综合交通包括: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从形式上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

水上交通。从运输性质上:客运和货运。

4、综合交通要从地区”和“城市”两个层面进行研讨

5、综合交通规划的作用:(1)协调用地、对外交通、各

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干系;(2)找出原因,提出举措(3)支撑

城市,施展最佳效益,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包括: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

划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基础资料调查分析;(2)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交通出行OD调查分析

8、OD调查,6岁以上,4%-20%之间抽样。目的是得到

交通流特征。

9、城市居民出行特性要素:(1)出行目的,出行方式;

(2)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我国平均2-2.8人次,

本国2.4-3.0次/人。

10、道路交通问题,共分四类:(1)不满足交通增长需

求;(2)南北不通,东西不畅”(3)“交通混杂,交通效率

低下,(4)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11、机动车量预测方法:(1)弹性系数法,(2)趋势外

推法(3)千人拥有法

12、普通对中国而言:特大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小汽车

和地面公交为辅

大城市: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的方式

中,小城市: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交通模式,如公共和

自行车并重

13、三大城市交通政策:引导政策,差别化政策,建设与

协调发展政策。

2020年,人均美元,18辆/百人。国外经验,

GDP1000-1500美元开始普及私人小汽车,2500时开始大量建

设地铁,人均2000美元时开始发展私人小汽车,人均3000时

开始普及达到10辆/百人,人均美元时达到20辆/百人,相地

稳定。

15、铁路会让站8-12公里,中间站中小城市,20-40公里,

客运站:经由过程式,尽端式和混和式,区段站长度2-3.5公

里,宽250-700米。

16、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17、机场,跑道中央与城市边缘5-7公里为宜;垂直则则

15公里以上;国际空港距城区10公里以上,我国在2030

公里。

民用机场按航线布局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18、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因素有三个:1)城市在区域

中的位置2)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19、道路系统规划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

架”要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3)满足各种工程管

线布置的要求;4)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从安全上,道路最好避免正东西向,避免日光耀眼。南向

偏北15度以内。

按功能分:交通性和糊口性道

20、城市道路面积率8-15%,15-20%(大于200万人的

城市)

21、城市道路网为四类: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2)环形

放射式道路系统3)自由式道路系统4)混和式道路系统

22、现代城市交通演变趋势: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

23、城市道路衔接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

让交通性主干道,适当分离

24、高速不能与糊口性道路和次干路相连

25、道路交叉口间距(1)快速路1500-2500米,(立交

净距1000米)(2)主干路700-1200(3)次干350-500,(4)支路

150250米

26、城市干路网密度:推荐4-6KM/平方公里大城市,5-6

公里/平方公里,中小城市,路网密度7-8公里/平方公里。

27、道路红线内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红线不是一直线

快速路60—100米,主干路40-70米,次干路30-50米,

支路20-30米。

28、快车道出口,联合交叉口,采取先出后进方式,在慢

车道上交织。城市糊口性干路宜布置为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

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次干路和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

面。

一块板,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

二块板,当车速大于50公里/小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

带。

三块板,红线在40米以上。适合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

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

道路或客运交通干道,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都很大的

交通性干路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路。

四块板,如果四块板横断面采用机动车快车道与机、非混

行慢车道的组合时,车道分隔不间断布置,可以形成兼具疏通

性和服务性的道路功能。

城市交通性主干路的横断面应该是机动车(准)快车道与

机非混行的慢车道组合形式(常为四块板形式),而不是一般

常采用的机、非、分行的四块板横断面形式。

29、城市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杻纽设施、道路立交桥梁,

和停车设施

30、货运枢纽分为货运站场、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三个

层次。

地方性物流中心用地一般1-5公顷,区域性一般1-10公

顷,一般在5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40公顷。31、公共停车

场0.1-1平方米人均安排,其中机动车80%--90%,市中心占

50%-70%,城市中心地区,可按客运车辆数的15%-20%规划停

车场。

32、对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管理)包括1)区域控制,2)

路线控制,3)时段控制。

33、步行400-1000米,自行车4-8公里,公交20公里,

小汽车出行10-40公里。商业步行街出口与公交站距离不宜大

于100米。

34、公共交通:迅速、准点、方便、舒适。

35、地铁,人次单向高峰小时以上(单向客运能力在3万

至6万人);轻轨100万人口以下,中运量,造价低,市郊铁

路100公里以上速度,,,有轨电车。。。。

36、公共汽车拥有量:800-1000人/车大城市,1200-1500

中小城市。公交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换乘系数:大城

市1.5,中小城市1.3;公交运行长度:8-12公里,特大城市20

公里,快速轨道交通40分钟行程。

37、规划人口超100万,应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网。

规划人口超200万,长度超30km的带形城市应该设置快

速路。

客运高峰,95%居民最大出行时间,大于200万人口城市

60分钟,100-200(50分钟),40,35,25分钟。38、现代化城市交

通科学化的紧张标记是:“交通分流”

39、公交线网类型有五种:棋盘型、中央放射型,环线型,

混和型,主辅线型五种。

40、首末站每条线4-5个车位,一条线占地1000平方米

左右。

41、公交停靠站半径300米50%城市用地面积,500米

90%;

公共汽车与电车,公共交通站距:市区500-800,郊区

800-1000。大站快车1500-2000,1500-2500米,大运量轨道

1000-1200,1500-2000。中运量轨道800-1000,1000-1500米。

公共交通服务站服务半径普通550-600米。

出租车业务站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以内。

公共交通站场分三类:1)担当公共交通线路分区、分类

运营管理和车辆维修的公交车场2)担当公共交通线路运营调

剂和换乘的公交枢纽站。分为换乘枢纽、首末站和到发站。3)

公交停靠站

42、一个公交站3条线路,长20米;一个站可设3条线

路,超3条线设第二个站台,超3个站台设组合换乘站,并在

交叉口50米以外,同向换乘50米,异向100米,对向设置应

错开30米;在交叉口和立交处,不大于150米,且不可大于

200米。

43、一般,路外临时停车带车位数不超过10辆,宜采用

港湾式停车布置。P212,相关P91。八: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1、历史文化名城109座,七大类型;从保护政策出发,

又分为四种类型,即完整、犹存、无存、难以找到一处指的保

护的。在公布第二批时,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地段。

2、汗青文假名城保护规划内容:1)准绳,内容和范围、

2)步伐,开辟强度和建设控制请求3)传统格局和汗青风采

保护请求4)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和建设控制地带5)

分期施行方案

确定保护准绳、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区,提出保护步伐

为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3、名城、街区、单位三个层次。县级以上人民当局组织

编制保护规划,并纳入总体规划。

4、保护真实载体的原则,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合理利

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5、历史文化街区具备的条件有四:1)比较完整的风貌与

格局2)基本上是历史原物建筑与环境,3)1公顷以上面积,

4)古物、遗迹占60%以上用地。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

九、城市市政公用办法规划

1、供水:水质水压要求及,校核等是详细规划阶段。

2、排水:确定排水制度,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步伐是总规

阶段;提出处理开端工艺是详规。

3、电力:总规,预测用电负荷,高压配电的原则;分规,

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详规,计算用电负荷,规划设计低

压电网。区域变电所通常是大于110kv的。

4、燃气:总规是展望,详规是计算,用量、管径,规划

布局燃气管网。

5、供热:详规,计算热负荷,管径,布局供热设施和供

热管网。热源工程和供热管网工程。

6、通讯:详规,计算与确定,用地,位置,与规模。

7、环卫:详规中有估算固体废物产量,提出规划区的环

境控制请求,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8、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划定湿地、水源的

保护范围,确定蓝线。及公用设施的落实,黄线。十、其它主

要专项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1)整体性原则、2)匀布原

则3)自然原则4)地方性原则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是:1)保持城市生态

系统的平衡,2)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3)满足卫生

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

人均单项指标,大于等于9平方米。在我国常用的绿地系

统形式有4种,即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

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园林城市,其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不低

于建成区面积的2%。3、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包括消防、

防洪、人防、抗震、地质灾害、其它。

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一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可设

1-2处消防站。

4、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两个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

污染综合治理。分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固

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5、城市竖向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规划方法:1)设计等

高线法,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均衡。2)高程箭头法,箭头透露

表现排水方向。规划设计工作量小,图纸制作较快,且易更改。

3)纵横断面法,纵横法常用于比较复杂的地区。

6、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