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遗传考点1遗传规律第一部分专题复习目录CONTENTS01课程标准知识网络KECHENGBIAOZHUNZHISHIWANGLUO02重要概念
优化检测ZHONGYAOGAINIANYOUHUAJIANCE03新题严选洞察趋势XINTIYANXUANDONGCHAQUSHI01课程标准知识网络KECHENGBIAOZHUNZHISHIWANGLUO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性别(对照课本回顾主干知识)重要概念
优化检测02ZHONGYAOGAINIANYOUHUAJIANCE重要概念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例1]
(2023·河北石家庄质检二)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和两大遗传定律,其小组准备了甲、乙两个容器,黑色大、小球若干和白色大、小球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模拟F1(Dd)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可在甲容器中放入大、小白球各10个分别代表D和dB.若要模拟F1(YyRr)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可用甲、乙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容器中放入四种球各10个C.若要模拟F1(Dd)测交结果,可在甲容器中放入大黑球和大白球各10个,乙容器中放入小白球20个D.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可在甲容器中放入大、小黑球各10个,乙容器中放入大、小白球各10个答案解析若模拟Dd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应在一个容器中放入大小一致两种颜色的球,A错误;模拟F1(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应该鉴定一种性别就可以,应该在甲容器放置等量的大白球和大黑球,乙容器放置等量的小白球和小黑球,甲、乙容器也可用于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实质,B、D错误。解析[例2]某植物雌雄同株,开单性花。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自由交配产生F1,F1分别测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F1共有9种基因型,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7/16B.F1共有4种基因型,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C.F1中两种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05/256D.测交后代的表型之比为1∶1∶1∶1的个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是9/64答案解析由于aaBB只能产生aB的配子,因此A、a基因和B、b基因并不是完全组合的,因此本题只能用配子棋盘法来解决,可求得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1/8AB、1/8Ab、1/8ab、5/8aB,经过验算,B、C、D均错误。解析[例3]
(2023·山东省枣庄市三中高三考)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让F1再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2∶1B.亲本单瓣凤仙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C.F2中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1∶3D.F2的单瓣中纯合子占1/2答案解析由于A的精子不育,因此亲本单瓣凤仙花的基因型为Aa,B错误;单瓣凤仙花的基因型为Aa,自交时产生的精子为a,卵细胞为A∶a=1∶1,所以F1为Aa∶aa=1∶1,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1∶1,A错误;F1为1/2Aa、1/2aa,F1相互交配产生的精子为a,卵细胞为A∶a=1∶3,因此F2为Aa∶aa=1∶3,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1∶3,C正确;F2的单瓣全为Aa,无纯合子,D错误。解析[例4]
(2023·北京西城区高三检测)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果实有刺(A)对果实无刺(a)为显性。现有一批杂合果实有刺黄瓜,分别进行如下处理,方案①:单独种植管理(植株间不能相互传粉),得到的每代种子再分别单独种植;方案②:常规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均常规种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方案①中F2果实有刺植株中杂合子占2/3B.方案①中,随种植代数的增加,果实有刺植株比例逐渐增高C.方案②中F3果实无刺植株占1/4D.不管种植多少代,方案①②中每代A、a的基因频率均发生改变答案解析方案①为单独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再分别单独种植,该方案相当于自交,Aa自交,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再单独种植,则F2中AA和aa均占3/8,Aa占1/4,F2中果实有刺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3∶2,其中杂合子占2/5;方案①相当于自交,自交情况下杂合子的比例会逐代降低,即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比例会逐渐减少,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比例会增加,因此随种植代数的增加,果实有刺植株的比例逐渐降低;方案②为常规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均常规种植,相当于自由交配,每一代中配子A与a所占的比例都为1/2,果实无刺植株(aa)所占的比例为1/4。解析[例5]
(2023·广东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大豆种粒斑驳由大豆花叶病毒引起,会严重影响大豆品质。我国科研人员选择出了两个抗种粒斑驳的纯合品系甲、乙,并做了两个实验:品系甲(乙)×感病→F1全为抗病→F1自交→F2中抗病∶感病≈3∶1。现已知品系甲的抗病基因(A或a)在F染色体上,为判断品系乙的抗病基因(B或b)与基因(A或a)的位置关系,现将多株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植株,再将F1分别自交并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有关基因A(a)与B(b)位置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F2中抗病∶感病≈15∶1B.如果是F染色体同一位置的不同基因,则F2中全为抗病C.如果是F染色体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且不发生染色体互换,则F2中抗病∶感病≈3∶1D.如果是F染色体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且发生染色体互换,则F2中可能会出现感病个体答案解析如果有关基因A(a)与B(b)位置关系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全为抗病植株,则F2中抗病(9A_B_、3aaB_和3A_bb)∶感病(aabb)≈15∶1,A正确;如果有关基因A(a)与B(b)位置关系是F染色体同一位置的不同基因,则基因A(a)与B(b)为复等位基因关系,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BB,F1的基因型为AB,F2中的基因型为AA、AB、BB,全为抗病,B正确;如果有关基因A(a)与B(b)位置关系是F染色体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且不发生染色体互换,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与b连锁,a与B连锁),F1产生的配子为Ab∶aB=1∶1,F2中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全为抗病,C错误;如果A/a、B/b是F染色体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A和b连锁,a和B连锁)即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在发生染色体互换的前提下,可能会产生ab配子,因此F2中可能会出现感病(aabb)个体,D正确。解析
[例6]
(2023·全国甲卷,6,改编)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全抗植株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1A1、A1A2、A1a,抗性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2A2、A2a,易感植株的基因型为a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共有六种杂交组合,子代都不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A错误;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aa)杂交,若抗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2a,其可产生两种配子,则子代中会出现抗性∶易感=1∶1,B正确;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aa)杂交,若全抗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其可产生两种配子,则子代中会出现全抗∶抗性=1∶1,C正确;全抗植株(A1a)与抗性植株(A2a)杂交,子代会出现全抗(A1A2、A1a)∶抗性(A2a)∶易感(aa)=2∶1∶1,D正确。解析
[例7]
(2023·山东省枣庄市三中高三开学考)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答案项目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解析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和bb、bb和bb,则后代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其中bb的女孩为秃顶,A正确;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和BB、BB和Bb,则后代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不可能为秃顶,B错误;非秃顶男BB与秃顶女bb婚配,后代基因型为Bb,男孩都秃顶,女孩都非秃顶,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C正确;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或BB,两者婚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可能为BB、Bb、bb,因此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D正确。解析
[例8]
(2023·石家庄高中毕业检测)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含A基因时普通玉米蔗糖含量低,无甜味。科研工作者偶然发现一个单基因突变纯合子aaBBDD,甜度微甜。继续培育甜玉米品种过程中,得到了两个超甜玉米品种甲(aabbDD)和乙(aaBBdd),其相关基因位置及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为验证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得F2(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aaBBDD的玉米微甜的原因是蔗糖能合成为淀粉B.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21种C.若F2出现普通玉米∶超甜玉米=3∶1,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D.若F2出现普通玉米∶微甜玉米=3∶1,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答案解析基因a控制合成酶1,在酶1的作用下,淀粉转化为蔗糖,故基因型aaBBDD的玉米微甜的原因是淀粉能合成为蔗糖,A错误;基因型为A_B_D_的无甜味,其他基因型为有甜味,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3×3×3-2×2×2=19种,B错误;假设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AaBBDd,基因A和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D_(普通玉米)∶aaBBdd(超甜玉米)=3∶1;假设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与普通玉米(AABBDD)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DD(普通玉米)∶aaB_DD(微甜玉米)∶A_bbDD(微甜玉米)∶aabbDD(超甜玉米)=9∶3∶3∶1,由此可知,若F2出现普通玉米∶超甜玉米=3∶1,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C正确,D错误。解析
[例9]
(2023·全国乙卷,6)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答案解析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B基因纯合致死,A、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纯合致死,B基因纯合致死,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错误。解析
[例10]
(2023·湖北,14)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父亲母亲基因组成A23A25B7B35C2C4A3A24B8B44C5C9儿子女儿基因组成A24A25B7B8C4C5A3A23B35B44C2C9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答案解析
[例11]
(2023·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考)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女性患者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病症程度有差异B.男性的该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方,又只会传递给女儿C.可以通过对胎儿的性别鉴定的方式为该病患者优生提供依据D.患者的正常子女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答案解析女性患者由于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杂合子与纯合子的病症程度有差异,A正确;根据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可知,男性的该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方,又只会传递给女儿,B正确;该病是伴性遗传病,可以根据性别鉴定,来为该病患者优生提供依据,C正确;患者的正常子(XdY)女(XdXd)一定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XD),若有,则表现为患病,D错误。解析
[例12]
(2023·潍坊市一模)半乳糖血症是由于半乳糖代谢途径中酶的缺陷所造成的遗传代谢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40000。图2中A、B、C、D条带分别是图1中Ⅰ1、Ⅰ2、Ⅱ3、Ⅱ4的基因电泳检测的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致病基因的碱基对数量比正常基因的多C.Ⅱ5与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D.Ⅱ7与Ⅱ8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02答案解析Ⅱ3和Ⅱ4不患半乳糖血症,但是生有患半乳糖血症的儿子Ⅲ9,因此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Ⅱ3含有两个条带,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从电泳图可以看出,Ⅰ1是患者,其基因电泳片段比正常基因小,所以致病基因的碱基对数量比正常基因的少,B错误;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由电泳图可知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所以Ⅱ5基因型为Aa,Ⅱ3和Ⅱ4基因型为Aa,则Ⅲ10基因型为AA(1/3)、Aa(2/3),所以Ⅱ5和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Ⅱ7基因型为Aa,Ⅱ8为人群中表型正常的女性,在正常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1/40000,即aa为1/40000,则a为1/200,A为199/200,Ⅱ8为Aa的概率为Aa/(AA+Aa)=2/201,Ⅱ7与Ⅱ8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2/201×1/4=1/402,D正确。解析
[例13]
(2023·辽宁沈阳高三质检一)先天性夜盲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为某家族的先天性夜盲症系谱图,科研人员对该家族成员的相关基因A和a进行测序,部分测序结果见下表(不考虑其他变异)。请依据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G-C替换为A-TC.若Ⅲ-1是男孩,其患病概率为1/4D.若Ⅲ-1为该病患者,其致病基因可来自于Ⅰ-1、Ⅰ-2答案成员部分测序结果Ⅰ-1、Ⅱ-1—TACACCCGTGGGCTG—Ⅰ-2、Ⅱ-2—TACACCCGTGGGCTG—和—TACACCCATGGGCTG—Ⅱ-4、Ⅱ-5—TACACCCATGGGCTG—解析由表现正常Ⅰ-1和Ⅰ-2个体生出了患病的Ⅱ-4和Ⅱ-5个体,可以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Ⅰ-1不含有致病基因,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根据Ⅰ-2、Ⅱ-2中所给基因测序结果,对比Ⅰ-1、Ⅱ-1的测序结果可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G-C替换为A-T,B正确;Ⅱ-2的基因型为XAXa,Ⅱ-3的基因型为XAY,二者后代Ⅲ-1若是男孩,其患病概率为1/2,C错误;Ⅲ-1为Ⅱ-2(XAXa)和Ⅱ-3(XAY)的后代,若Ⅲ-1为该病患者,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Ⅰ-2,D错误。解析[例14]
(2023·河北3月联考)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红色,利用γ射线照射野生型红眼果蝇,获得朱砂眼果蝇(甲)和猩红眼果蝇(乙)两个单基因突变体,甲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利用野生型果蝇和两个突变体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与野生型红眼果蝇相比,朱砂眼果蝇和猩红眼果蝇两个突变体中,属于隐性突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上述杂交实验亲本中朱砂眼果蝇和猩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续γ射线诱变处理野生型果蝇及选育过程中,得到基因型纯合的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丙)。利用突变体(丙)、朱砂眼(甲)和猩红眼(乙)突变体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答案朱砂眼、猩红眼aaBB、AAbb第三组的F2中,红眼∶朱砂眼∶猩红眼=9∶4∶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依据杂交实验结果,试判断突变体(丙)的隐性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情况,即该隐性突变基因与a或b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还是该隐性突变基因与A、a或B、b之一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写出判断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若该隐性突变基因与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第四组、第五组F1的眼色均为红眼,与第四组实验结果不符;②若该隐性突变基因与基因A、a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与实验结果相同;③若该隐性突变基因与B、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则第四组F1的眼色表现为红眼,第五组F1的眼色表现为猩红眼,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答案解析(1)根据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实验结果可知,相比较野生型,朱砂眼和猩红眼都属于隐性突变。(2)根据第三组杂交实验结果,F2中,红眼∶朱砂眼∶猩红眼=9∶4∶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判断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解析
(3)设丙的相关基因用D、d表示。①若3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第四组亲本为ddAABB×DDaaBB,子代应为DdAaBB,表现为红眼;第五组亲本为ddAABB×DDAAbb,子代应为DdAABb,表现为红眼,与实验结果不符合。②若基因d与a及其野生型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则第四组亲本为ddBB×aaBB,子代应为daBB,表现为朱砂眼;第五组亲本为ddBB×AAbb,子代应为dABb,已知dd为隐性突变,故子代表现为红眼,符合实验结果。③若基因d与b及其野生型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则第四组亲本为AAdd×aaBB,子代应为AaBd,已知dd为隐性突变,故子代表现为红眼;第五组亲本为AAdd×AAbb,子代应为AAbd,表现为猩红眼,与实验结果不符合。解析[例15]
(2023·九师联盟考)为研究某二倍体植物花色的遗传机制,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据实验,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________花色的植株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_______分离而分离。F2中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分离粉花同源染色体1/2(2)已知花的红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红花,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白花。对实验F2中粉花植株进行诱变后,出现了一株白花植株丙,其自交后代仍为白花,且与粉花相比染色体数目不变,请给出粉花变异为白花的两种可能的原因(变异不影响配子和个体的存活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显性基因A突变为隐性基因a(或A基因突变为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3)请利用上述亲本的红花植株和丙植株,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对上述两种原因进行判断。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亲本红花和丙杂交得F1,统计F1花色表型及比例若F1全为粉花,则为显性基因A突变为隐性基因a(A基因突变为a);若F1红花∶粉花=1∶1,则为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A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解析(1)实验中,F2的表型比为红花∶粉花∶白花=1∶2∶1,为3∶1的变形,故花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粉花为杂合子,粉花花色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设花色的相关基因为A、a,可推知甲为Aa,F2中Aa的概率为1/2。(3)用红花植株与丙杂交,观察后代表型。若后代表型均为粉花,则丙的基因型为aa,即发生了基因A突变为a;若后代表型比为粉花∶红花=1∶1,则丙的基因型为ao,即发生了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使A丢失。解析[例16]
(2023·河北保定一模)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2n=78),常见表型及基因所在染色体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性状基因显性表型隐性表型基因所在染色体腿的长度A/a长腿短腿5号眼的形状B/b圆眼豁眼12号喙的长度H/h短喙长喙Z(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上述性状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性状组合有________种情况。(2)长腿圆眼鸡与短腿豁眼鸡杂交,子代有多种表型。若后代中仅有两种表型,则长腿圆眼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子代中仅有一种表型,让其子代自交,重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AaBB或AABb
(3)家鸡羽毛的芦花色与全色受等位基因G、g控制。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存在(TT或Tt)时,家鸡羽毛表现为白色。现用纯合芦花品种甲为父本,纯合白色品种乙为母本进行杂交,F1全为白色。让F1中的公鸡与母鸡交配,F2公鸡中白色∶芦花∶全色=6∶2∶0;母鸡中白色∶芦花∶全色=6∶1∶1。据此可知,芦花与全色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G、g基因与表中________基因所在染色体相同。让F2中白色公鸡与全色母鸡杂交,后代芦花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芦花H/h(4)雏鸡阶段芦花鸡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有黄色斑点。请根据这个特征和(3)中的两对性状设计杂交实验,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亲本基因型与表型)杂交,子代中表型为____________的雏鸡均为母鸡。答案ttZgZg(全色公鸡)×ttZGW(芦花母鸡)非芦花(全色)解析解析[例17]
(2023·湖北智学联盟高三模考)自然界某果蝇种群的果蝇眼色通常是红色的,一般为纯种。遗传学家摩尔根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杂交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现象。(2)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你认为能合理解释上述遗传现象的假设有: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亲本红眼和白眼交配F1全为红眼)F1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有它的等位基因(或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程序,重新设计新的交配方案——测交,力图通过演绎和实验相结合来验证你提出的假设。实验二和实验三是测交实验及实验现象。①上述测交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实验现象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你之前根据实验一遗传现象提出的两种假设,因此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唯一结论。②为充分论证你所提出的哪一假设是正确的,请利用实验中及自然种群中的果蝇补充设计一个有效的实验交配方案,该实验交配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不能用(实验二子代)白眼雌果蝇与自然种群中(或纯合)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解析(1)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红眼果蝇,说明白眼为隐性性状;F2中,红眼∶白眼=3∶1,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2中白眼都是雄果蝇,雌果蝇没有白眼,白眼的出现与性别相关联,故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伴性遗传现象。(2)由于上述杂交实验中白眼与性别相关联,合理的假设为:假设1:控制白眼的性状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设2:控制白眼的性状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解析(3)①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假设1和2中的F1雌果蝇的基因型均为XAXa,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假设1中为XaY,假设2中为XaYa,用F1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测交子代均会出现实验二的结果;用白眼雌果蝇XaXa与F1中的红眼雄果蝇(假设1中为XAY,假设2中为XAYa)杂交,子代均会出现实验三的结果,因此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②已知野生型果蝇均为纯合红眼,让白眼雌蝇(XaXa)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XAY或XAYA)杂交,可判断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则后代雌果蝇均为红眼(XAXa)、雄果蝇均为白眼(XaY),故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蝇∶白眼雄蝇=1∶1。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白眼雌蝇(XaXa)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XAYA)杂交,后代雌果蝇(XAXa)、雄果蝇(XaYA)均为红眼,故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1∶1。解析[练1]生物子代性状多样性的原因很多,请说出三个有关的词语或概念。[练2]拟南芥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的自花传粉植物,正常叶对卷叶是完全显性。请用最简捷的方法判断一株正常叶拟南芥是否是纯种。用文字或示意图表示均可。答案答案基因重组、染色体互换、基因突变、变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自由组合等。答案自交后观察子代叶型,若子代出现卷叶个体,说明亲代就是杂种。学习目标自主检测02XUEXIMUBIAOZIZHUJIANCE新题严选洞察趋势03XINTIYANXUANDONGCHAQUSHI
基因定位(2023·陕西省联盟学校联考)“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做出了突出的世界贡献。其中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先驱,农民胡代书培育出了越年再生稻等等。水稻为雌雄同株植物,不抗倒伏对抗倒伏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将两种纯合水稻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为不抗倒伏抗病的水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选用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果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抗倒伏抗病的优良水稻品种,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科研人员还采用了一种育种时间短且后代全为纯合子的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水稻植株的表型及其比例。答案AABB、aabb或aaBB、AAbb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法选取F1不抗倒伏抗病水稻自交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植株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不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后代植株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③若后代植株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不抗倒伏抗病水稻∶不抗倒伏不抗病水稻∶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不抗病水稻=9∶3∶3∶1不抗倒伏不抗病水稻∶不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抗病水稻=1∶2∶1不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不抗病水稻=3∶1解析(1)亲本为纯合子,F1为不抗倒伏抗病水稻,故亲本纯合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AAbb,F1不抗倒伏抗病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2)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杂交法获得优良品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亲本的两个优良性状集中体现在子代植株上。育种时间短且后代全为纯合子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法,其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3)为探究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设计以下实验:将F1不抗倒伏抗病水稻自交,观察并统计水稻后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F1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植株不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不抗病水稻=3∶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B基因连锁遗传,此时AaBb可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若自交后代出现不抗倒伏抗病水稻∶不抗倒伏不抗病水稻∶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不抗病水稻=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此时AaBb可以产生4种配子AB、Ab、aB、ab;若后代植株不抗倒伏不抗病水稻∶不抗倒伏抗病水稻∶抗倒伏抗病水稻=1∶2∶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是A与b基因连锁遗传,F1可以产生Ab和aB2种配子。解析
[练1-1]科研人员在野生植物A的细胞中发现某种抗旱基因,并将这种抗旱基因导入了农作物B的细胞中,从而得到甲和乙两种抗旱植株,抗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进一步检测可知,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3)让甲植株自交,其子代会出现________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答案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相同乙51∶1
(4)农作物B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乙植株是高茎杂合子,若要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否通过将其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乙植株的抗旱基因型是纯合的,无论抗旱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只能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结果相同解析(1)因为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同一密码子控制的氨基酸相同,故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2)由题意“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可知甲和乙均含有2个抗旱基因,故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相同的。甲植株的两个抗旱基因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抗旱基因,故自交后代含有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而乙的两个抗旱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认为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故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乙植株。解析(3)甲植株减数分裂产生3种配子,含有抗旱基因的个数分别是2个、1个、0个,甲自交后代含有的抗旱基因数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0个,故子代会出现5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含4个抗旱基因)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含0个抗旱基因)均可视为纯合子,两者比例为1∶1。解析[练1-2]
(2023·辽宁省六校高三开学考)果蝇是遗传学的好材料,现有若干所需的纯系果蝇,分析下列实验:Ⅰ.(1)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确定灰身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问题),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可通过一次杂交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5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身纯合子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Ⅱ.下图为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野生型、翅外展突变型、白眼突变型和黑檀体突变型雌雄果蝇(各种突变均只有一种突变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1)为了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同学甲利用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_______________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________________。(2)同学丙欲用各种突变型果蝇培育翅外展黑檀体双突变型个体,请写出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翅外展突变型
9∶3∶3∶1取翅外展突变型果蝇与黑檀体突变型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从F2中选取翅外展黑檀体果蝇即为双突变型个体解析Ⅰ.(1)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相同;如果是伴性遗传,后代的表型会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所以根据题意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雌性基因型有XAXA、XAXa、XaXa,则雄性的基因型有XAY、XaY,所以基因型有5种。(2)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选用具有隐性性状的雌性与具有显性性状的雄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即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身纯合子,若控制灰身和黄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子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解析Ⅱ.(1)根据F1全为正常翅红眼,可知同学甲选取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为眼色和翅型,故选择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翅外展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因F1全为正常翅红眼,说明红眼和正常翅是显性性状,F1基因型为DdXWXw、DdXWY;据题图可知控制二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9∶3∶3∶1。(2)同学丙欲用各种突变型果蝇培育翅外展黑檀体双突变型个体,杂交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杂交,将翅外展黑檀体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上,具体的方案为取翅外展突变型果蝇与黑檀体突变型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从F2中选取翅外展黑檀体果蝇即为双突变型个体。解析[练1-3]
(2023·原创)小鼠先天性肢体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某研究小组对小鼠甲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E基因是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对甲和健康小鼠的E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不考虑X、Y同源区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若小鼠先天性肢体畸形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则由图1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图2,推测甲患病的原因可能是E基因发生了_______________,使突变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改变,导致肢体发育异常。答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亲代表型正常,子代雌鼠患病碱基对的增添氨基酸排列顺序(3)研究发现,E基因的正常表达依赖其上游的M基因,M基因突变导致E基因异常表达而出现先天性肢体畸形。研究人员用表型正常的M基因突变杂合小鼠(EEMm)与表型正常的E基因突变杂合小鼠(EeMM)杂交,则F1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F1小鼠肢体畸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下图中画出F1肢体畸形子代小鼠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答案EeMm1/4
肢体畸形小鼠的一条染色体上E基因上游不存在M基因,另外一条染色体上的M基因正常但不存在E基因答案解析(3)根据题意E、M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时E基因才能正常表达,小鼠表现正常,两亲本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为EeMm的个体E、m在一条染色体上,e、M在一条染色体上,表现为肢体畸形。解析
平衡致死系
(2023·智学联盟高三联考)黑腹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是显性基因,也是显性纯合致死基因。若要长久保存杂合子,需用到另一个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B来形成永久杂种(也称平衡致死系统)。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要保持一个平衡致死系统,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是(
)A.①B.②C.③ D.④答案解析图①中,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产生的配子有两种,Ab和aB,后代中有AAbb、aaBB致死,存活的类型是AaBb,①符合题意;图④中,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产生的配子有两种,AB和ab,后代中有AABB致死,存活的类型是AaBb和aabb,杂合子的频率会逐渐减小,不能长久保存杂合子,④不符合题意。解析[练2]穆勒由于对辐射诱发基因突变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设计出的一系列检测和保存基因突变的方法。已知果蝇2号染色体上翻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星状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穆勒创建了突变体果蝇品系,部分基因分布如图1所示。A、B基因均具有纯合致死效应,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染色体互换,这种后代不发生分离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利用平衡致死系创立的2号染色体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如图2),可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1)若在F1代观察到新性状,则突变类型为____________(显/隐性、是否致死)。(2)若在F1代未观察到新性状,则取F1代翻翅正常眼个体随机交配,观察F2代的表型和比例。若F2中新性状个体占________,则突变类型为____________;若F2中未出现新性状,则突变类型为__________,突变基因存在于F2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中。答案显性不致死1/12隐性不致死隐性致死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解析(1)若用X表示未知基因,根据图2,未知基因X与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只遵循分离定律,杂交的亲本基因型:雌性AaBb、雄性aabbX,因而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X、Aabb、aaBbX、aaBb。携带有未知基因X的子代基因型为AabbX、aaBbX。若子代观察到了新性状,则基因型为AabbX、aaBbX的个体成活,且X基因表达,因而未知基因X为显性不致死突变。解析
(2)若子代未表现出新性状,则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子代的翻翅正常眼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X、Aabb,其随机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bb、1/4AabbX、1/16aabbXX、1/16aabb、1/4Aabb、2/16aabbX,由于A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子二代中的1/4AAbb致死,若未知基因X为隐性不致死,则新性状aabbXX占1/12;若未知基因X为隐性致死,则aabbXX致死,子二代也无新性状出现。此时突变基因保存在表型为翻翅正常眼AabbX和正常翅正常眼aabbX的果蝇中。解析
雄性不育(2023·原创)杂交育种的过程中雄性不育系植株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一)某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有甲、乙两个品种,均只开白色花。甲品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蕊不育),乙品种表现为雄性可育。已知该植株育性由等位基因M、m控制,M对m完全显性;基因T存在时对不育基因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可育。现选取甲品种和乙品种植株杂交,F1全部可育,F1自交得F2,其中有1/2的F1自交后代全部可育,另1/2的F1自交后代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1)培育杂交植株时,雄性不育株只能作________,控制甲品种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__,选育雄性不育株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杂交亲本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可育植株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部分,其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母本实际生产中省去人工去雄环节,降低人工成本MMmtt、mmTT77/13(二)科学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获得了三体新品种,其中R基因控制雄蕊的发育与成熟,使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r基因使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该三体品系减数分裂时,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无受精能力。(3)该三体植株进行连续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F2中三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Rrr∶rr=1∶11/2
(4)为在开花前区分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红色花基因H整合到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r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有其等位基因,在三体植株自交所得的F1中,确定雄性不育系和雄性可育保持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察植株花蕾的颜色,红色为雄性可育保持系,白色为雄性不育系解析(1)雄性不育株雄蕊不育,在杂交育种时只能作母本。根据题意分析,一半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代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是9∶3∶3∶1的变式,这部分F1的基因型是MmTt。由于T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T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M。解析(2)可育的基因型为M_T_、mmT_、mmtt,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M_tt;F2出现两种情况,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两种且各占1/2,且其中一种为MmTt,可确定甲的基因型是Mmtt、乙的基因型是mmTT,F1基因型是MmTt、mmTt,mmTt自交后代全部可育,MmTt自交后代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MmTt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共9种,其中MMtt、Mmtt表现为不育,mm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种,全部包含于MmTt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中,因此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9-2=7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基因型及比例为1/13MMTT、2/13MMTt、2/13MmTT、4/13MmTt、1/13mmTT、2/13mmTt、1/3mmtt,其中2/13MMTt和4/13MmTt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他均能稳定遗传,故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3-4/13=7/13。解析(3)该三体减数分裂时,两条正常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较短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产生的配子为1/2Rr、1/2r,其中Rr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无受粉能力,雌配子不受影响,因此雄配子为r,雌配子为1/2Rr、1/2r,该三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rr∶Rrr=1∶1;rr个体雄性不育无法自交,Rrr继续自交,自交后代为rr∶Rrr=1∶1,即三体所占的比例为1/2。(4)在三体植株自交所得的F1中,观察植株花蕾的颜色,红色为雄性可育保持系(HhhRrr),白色为雄性不育系(hhrr)。解析
[练3]
(2023·湖南长郡模考)水稻(二倍体)为雌、雄同花植物,花小,进行杂交育种困难。某品种水稻6号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种子颜色基因B(控制褐色)、b(控制黄色)。科研团队欲将某雄性不育基因M转入该水稻品种,培育出通过种子颜色即可判断是否为雄性不育种子的新品种以供杂交育种使用。(1)雄性不育植株在育种上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需进行去雄操作,大大减轻了杂交育种的工作量
(2)已知两对非等位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距离较近时,会紧密连锁在一起而不发生基因重组;距离相对较远时,会发生基因重组。该科研团队将一个雄性不育基因M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导入基因型为Bb的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该转基因水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用该水稻与雄性可育黄色水稻杂交,观察记录所得种子颜色及种下种子后获得植株的育性情况,判断M基因插入的位置并选择新品种。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M基因插入到非6号染色体上;答案BbM(或BbMO)褐色雄性不育∶褐色雄性可育∶黄色雄性不育∶黄色雄性可育=1∶1∶1∶1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M基因插入到6号染色体上并与颜色基因B相距较远;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M基因插入到6号染色体上并与颜色基因B紧密连锁。(3)利用(2)中结果________(填“①”“②”或“③”)中所得植株交配,选择________________植株上________(颜色)的种子即属于雄性不育型新品种。答案褐色雄性不育∶黄色雄性可育=1∶1褐色雄性不育、褐色雄性可育、黄色雄性不育、黄色雄性可育四种类型都有但比例不为1∶1∶1∶1③褐色雄性不育褐色解析(2)将一个雄性不育基因M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导入基因型为Bb的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因此该转基因水稻的基因型为BbM(或BbMO)。用该水稻BbM(或BbMO)与雄性可育黄色水稻(bbOO)杂交。①B和b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该M基因插入到非6号染色体上,二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代产生的雌配子为BM∶BO∶bM∶bO=1∶1∶1∶1,雄配子为bO,后代基因型为BbMO(褐色雄性不育)∶BbOO(褐色雄性可育)∶bbMO(黄色雄性不育)∶bbOO(黄色雄性可育)=1∶1∶1∶1。解析②若该M基因插入到6号染色体上并与颜色基因B或b相距较远,会发生基因重组,亲代产生的雌配子为BM、BO、bM、bO,但比例不为1∶1∶1∶1,雄配子还是bO,因此后代为褐色雄性不育、褐色雄性可育、黄色雄性不育、黄色雄性可育四种类型都有但比例不为1∶1∶1∶1。③若该M基因插入到6号染色体上并与颜色基因B紧密连锁,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此亲代产生的雌配子为BM∶bO=1∶1,雄配子还是bO,因此后代为BbMO(褐色雄性不育)∶bbOO(黄色雄性可育)=1∶1。解析(3)据(2)的分析可知,结果①②中黄色和褐色都存在雄性不育,而结果③中褐色是雄性不育,而黄色是雄性可育,因此要想获得通过种子颜色即可判断是否为雄性不育种子的新品种,只能选择结果③中所得植株交配,且选择褐色雄性不育植株上褐色的种子即属于雄性不育型新品种。解析
遗传定律的应用
(2023·上海虹口高三检测)多囊肾病(PKD)是一种遗传性肾病,临床症状多为双肾多发性囊肿。如图为M家庭的PKD遗传系谱图。研究发现,在M家庭中,PKD患者的PKD1基因发生了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PKD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PKD的遗传方式推测,图中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相关基因用A/a表示)。(3)对Ⅱ-1的PKD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体内只有一种碱基序列。若Ⅱ-1与Ⅱ-2再想生一个孩子,则生出携带PKD1异常基因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常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a或aa1/4(4)研究发现,与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的正常基因TSC2和PKD1基因均在16号染色体上。Ⅱ-6同时患PKD和TSC。研究者比较了正常人与Ⅱ-6的部分染色体,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Ⅱ-6的患病原因是____。A.16号与22号染色体易位,使PKD1基因与TSC2基因突变B.16号与22号染色体交换,使PKD1基因与TSC2基因重组C.16号与22号染色体易位,使PKD1基因与TSC2基因重组D.16号与22号染色体交换,使PKD1基因与TSC2基因突变答案A(5)若Ⅱ-1与Ⅱ-2计划生育一胎,为避免PKD患儿出生,Ⅱ-2怀孕后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A.遗传咨询 B.B超检查C.基因检测 D.染色体分析答案C解析(1)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PDK的遗传方式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Ⅲ-2应为患者,与图示不符;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3、Ⅱ-4与图示不符,故PDK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PDK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5的基因型为aa;若PDK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5的基因型为Aa。解析
(3)根据题目信息“对Ⅱ-1的PKD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体内只有一种碱基序列”可确定Ⅱ-1的基因型为aa,可判断PDK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1的基因型为aa,Ⅱ-2的基因型为Aa,这对夫妇生出一个携带异常基因A孩子的概率为1/2,其中是男孩的概率为1/2,故生出基因型为Aa且为男孩的概率为1/4。(4)由图可知,正常人体内PKD1和TS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855-2:2024 EN Plastics - Polyethylene (PE) 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 Part 2: 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 房屋抵押合同撰写指南
- 个人汽车融资保证合同样本
- 2024年国家救灾帐篷政府采购合同
- 合伙承包道路建设协议
- 2024年劳动岗位合同
- 2024年苗圃买卖合同书范文
- 2024届毕业生民事调解协议书编写要点
- 论坛合作协议书范本
- 商业店铺装修贷款协议
- 部队学习成才教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Q∕SY 1455-2012 抽油机井功图法产液量计量推荐作法
- 物业风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
-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 贝朗CRRT报警处理-问题-精品医学课件
- 面馆开店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石油HSE管理体系13版课件
- 《生物化学》本科课件第12章+核酸通论
- 2022小学新课程标准《语文》
- 增强对外话语主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PPT高度重视网络对外传播切实提升国际话语主动权PPT课件(带内容)
- 垃圾电厂专用语中英文对照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