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 B.领先世界 C.自成体系 D.多元一体2.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A.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 B.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C.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D.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3.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件小玉器,经鉴定材质属于典型的新疆于阗籽玉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晚可追溯到商代B湖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经鉴定为失蜡法制作失蜡法使用不晚于战国C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套目前我国最早的金属医针针灸治疗在汉代普遍使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A.A B.B C.C D.D4.2019年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一枚铜质印章,印文为阳文篆书,经辨认为“羌眇君”,该印为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羌眇君”官位等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这印证了()A.地方管理体系逐步完备 B.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C.篆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 D.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发达5.汉朝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了南朝宋之后却出现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局面。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江南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户口分布南多北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 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 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7.“玄宗之末,版籍浸坏……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制度的实行()A.消除了社会的贫富不均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8.下图为辽代南北面官制示意图,这一官制的特点为()A.因俗而治 B.民族歧视 C.削弱地方 D.兵民一体9.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描绘了挑担摇鼓、走乡串村的老货郎来到村中,货担上满载着货物,身上、腰间也挂着数不清的商品。作者成功抓住了村里老幼妇稚对货郎担的喜悦心情,场面热闹、朴素而又感人。这反映了()A.儒学的宗教化 B.道德的伦理化C.观念的平等化 D.文化的世俗化10.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11.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12.从康熙至嘉道时期,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账房”,由大商人开设,有的雇匠制造,有的将原料分给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这体现了()A.商帮具有地域特色 B.南北经济差距拉大C.新型经营形式出现 D.城市经济职能增强13.下表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年份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1.5664175022.5918504.112.12.95A.土地买卖频繁 B.粮食危机严重C.生态环境破坏 D.人地矛盾突出14.乾隆帝写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这体现了()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B.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D.清朝政府缺乏主权意识15.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中国法律不能管理,“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此项规定破坏了中国()A.关税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主权 D.贸易主权16.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机构军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这体现了()A.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B.满汉民族地位趋于平等C.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 D.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17.梁启超称“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这说明甲午一战()A.引发边疆危机出现 B.导致国际格局变化C.推动洋务运动实施 D.激发民族意识觉醒18.下表是1902年在上海创办的爱国女校的课程设置表,下列说法合理的有()学段年级课程设置预科初级修身、算学、国文、习字、手工、体操、音乐。

二级修身、算学、国文、历史、地理、理科、家事、裁缝、手工、体操、音乐、图画。本科文科伦理、心理、论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家事、图画、体操。

质课伦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家事、手工、裁缝、音乐、国画、体操。①关注生活技能②课程设置多元③体现全盘西化④倡导民主科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20.下图是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2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这一转变体现中国共产党()A.受到国共合作的影响 B.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C.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 D.调整了革命工作重心22.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23.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规定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政策旨在()A.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B.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C.加快建立第二条战线 D.得到国民党政权支持24.以下是历史学家朱偰的一段日记:“1948年8月3日,我到南京中央商场买了蚊帐一顶,凉席一条,价1290元。8月23日,我在上海购茶叶1斤,付80万元;购毛巾袋一件,付120万元。”这篇日记可佐证()A.游击区的经济混乱 B.日占区的经济掠夺C.解放区的经济艰难 D.国统区的经济危机25.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6%。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由此可知新中国()A.国民经济恢复情况良好 B.经济发展存在冒进倾向C.初步实现了经济工业化 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26.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是()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27.下图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28.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 B.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29.关于“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习近平形象地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核心内涵是()A.优先保障两种制度 B.建立大国特色外交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维持和平统一方针30.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脱贫攻坚全社会科研经费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历经8年,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A.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B.科技创新领先世界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形势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如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也就是一种遴选当地贵族作为首领的制度,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在藏区实施达赖和班禅为首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此同时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摘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开拓疆域和稳固边疆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中华、鸿生、荧昌等厂出品的国产火柴已开始在市场上居于优势地位,原已无法维持的宁波和丰纱厂利润率高达139%,在如此厚利的刺激下,投资者趋之若鹜。缫丝、卷烟、榨油、针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在大战前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又使他们如大暑伏天而堕三九寒冬,诚如时人所论:“欧战既终,险象即生,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同年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一五”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过去中国不能生产的高级合金钢、喷气式飞机、大口径火炮等,现在都能生产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一五”计划是中国从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一张蓝图。——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步履铿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4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原因。(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一五”期间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启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代表性事件1949—1969年开国大典(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万隆会议(1955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中共八大(1956年);大庆精神(6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970—198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990—2009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香港回归(1997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2010年—今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年);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根据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就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 B.领先世界 C.自成体系 D.多元一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出土地点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并结合所学,这两件文物分布在不同地区,但大同小异,两者间有相互联系的因素,可得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项正确;A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主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不是源远流长,排除;材料不涉及与世界的对比,故得不出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自成体系是指不依靠外面因素,本身内部就成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A.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 B.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C.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D.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趋于瓦解,礼崩乐坏,最终导致原有秩序的混乱,士大夫阶层崛起,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诸侯国内的信息,与周王室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晋国是否加速衰败,排除D项。故选A项。3.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件小玉器,经鉴定材质属于典型的新疆于阗籽玉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晚可追溯到商代B湖北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经鉴定为失蜡法制作失蜡法的使用不晚于战国C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套目前我国最早的金属医针针灸治疗在汉代普遍使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至秦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尊盘,并结合所学“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且B项结论表述恰当严谨,可得出,失蜡法的使用不晚于战国,B项正确;结合所学,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殷墟出土了新疆籽玉,只能说明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之间有交流,不能得出当时丝绸之路已开通,排除A项;仅据出土的“一套金属医针”不能得出针灸治疗在汉代“普遍使用”,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的数量,不能以此得出秦朝军队是否“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故选B项。4.2019年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一枚铜质印章,印文为阳文篆书,经辨认为“羌眇君”,该印为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羌眇君”官位等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这印证了()A.地方管理体系逐步完备 B.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C.篆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 D.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印证了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受到了西汉政府的有效管理,B项正确;仅据材料“一个地区的管理”不能得出“体系逐步完备”,排除A项;隶书是汉朝流行字体,而篆书因装饰性强等原因成为了古代至今印章的流行字体,排除C项;铜质印章是中央政府颁发给西南地区的,不能确定该印章的制作地点,不能得出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5.汉朝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了南朝宋之后却出现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局面。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江南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户口分布南多北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与汉朝相比,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社会相对安定,致使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①②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自然条件与北方比,条件较为优越,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户口分布北方较多,而非南方,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6.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 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 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孝文帝提出北魏的始祖是黄帝,是要增强汉族对北魏政权的认同,维护政权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当时北魏已经统一北方,排除A项;B项“消除”过于绝对,即使民族交融也不会消除民族隔阂,排除B项;认同始祖是黄帝和儒家思想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玄宗之末,版籍浸坏……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制度的实行()A.消除了社会的贫富不均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类题。依据本题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因户籍丢失,杨炎建议改革税制,实行两税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其实施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封建社会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会消除社会的贫富不均,排除A项;土地私有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排除B项;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是均田制,两税法主要以财产作为征税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为辽代南北面官制示意图,这一官制的特点为()A.因俗而治 B.民族歧视 C.削弱地方 D.兵民一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据材料“辽代南北面官制”“契丹枢密院、汉人枢密院”并结合所学,南北面官制度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适应了不同的民族经济、习俗等,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故材料中的官制的特点是因俗而治,A项正确;南北面官制度适应不同民族的经济习俗等,缓和了民族矛盾,不是民族歧视,排除B项;南北面官制度有利于有效管理地方,而不是削弱地方,排除C项;具有兵民一体特点的是金朝的猛安谋克制,不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9.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描绘了挑担摇鼓、走乡串村的老货郎来到村中,货担上满载着货物,身上、腰间也挂着数不清的商品。作者成功抓住了村里老幼妇稚对货郎担的喜悦心情,场面热闹、朴素而又感人。这反映了()A.儒学的宗教化 B.道德的伦理化C.观念的平等化 D.文化的世俗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作者成功抓住了村里老幼妇稚对货郎担的喜悦心情,场面热闹、朴素而又感人”及所学可知,《货郎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乡村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通过画面反映了民众买卖物品的热闹场面,这体现了对世俗生活场景的记录,即体现了文化的世俗化,D项正确;“儒学的宗教化”与题干不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儒学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伦理道德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众观念的平等化,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10.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反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是心学的主张,与程朱理学无关,C项符合题意;“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排除A项;“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是理的社会内涵,排除C项;“致知在格物”是求理的方法,排除D项。故选C项。11.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成祖时期,内阁开始参与政务,具有向皇帝提请处理意见的“票拟”权,说明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B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参与决策,排除A项;票拟后,仍需要皇帝决断,无法取代皇帝批红,排除C项;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已经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12.从康熙至嘉道时期,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账房”,由大商人开设,有的雇匠制造,有的将原料分给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这体现了()A.商帮具有地域特色 B.南北经济差距拉大C.新型经营形式出现 D.城市经济职能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雇匠制造”“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这体现了当时新的经营方式——雇佣关系的发展,C项正确;商帮指的是地域性商人群体,产生于明代,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江宁、苏州等”南方地区,不涉及北方,不能得出南北经济差距如何,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江宁、苏州等”南方地区,没有格外突出村镇或是城市,故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城市职能如何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表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年份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1.5664175022.5918504.112.12.95A.土地买卖频繁 B.粮食危机严重C.生态环境破坏 D.人地矛盾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而土地却没有同比例的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逐渐减少,人地矛盾突出,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人口与土地的增长情况,没有土地买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是人地矛盾突出,而非粮食危机,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人口增加,耕地增加,而非生态环境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14.乾隆帝写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这体现了()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B.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D.清朝政府缺乏主权意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天朝所产”“加恩体恤”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体现了当时清政府自认为本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骄傲自大的天朝上国思想,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当时清朝逐渐闭关保守的外交政策,中外交流有限,排除A项;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未废除,排除C项;材料“乾隆帝”时期,不涉及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故不能得出清政府的主权意识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15.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中国法律不能管理,“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此项规定破坏了中国()A.关税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主权 D.贸易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材料“中国法律不能管理”是对领事裁判权的描述,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进出口货物关税,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割地等信息,与领土主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五口被迫通商,与贸易主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机构军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这体现了()A.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B.满汉民族地位趋于平等C.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 D.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汉人占据重要督抚位置,军机处中,汉人任职增多,看出汉人在统治阶层中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体现了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B项“趋于平等”错误,当时满洲贵族地位要高于汉族,排除B项;当时并没有出现地方割据势力,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属于汉族官僚,不代表地方割据势力,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半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化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体现了国家主权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殖民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17.梁启超称“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这说明甲午一战()A.引发边疆危机出现 B.导致国际格局变化C.推动洋务运动实施 D.激发民族意识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据材料“大梦之唤醒……自甲午战败……我皇上赫然发愤……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并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导致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全面崩溃,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后,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清政府自救运动,同时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开展起来”等知识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D项正确;边疆危机不是甲午中日战争引起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已有边疆危机,如新疆地区的危机、中法战争等,排除A项;近代历史,前后形成了四次世界格局,分别是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趋势,甲午中日战争并未引起国际格局变化,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C项。故选D项。18.下表是1902年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的课程设置表,下列说法合理的有()学段年级课程设置预科初级修身、算学、国文、习字、手工、体操、音乐。

二级修身、算学、国文、历史、地理、理科、家事、裁缝、手工、体操、音乐、图画。本科文科伦理、心理、论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家事、图画、体操。

质课伦理、教育、国文、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家事、手工、裁缝、音乐、国画、体操。①关注生活技能②课程设置多元③体现全盘西化④倡导民主科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02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在女校的课程表中,有理论课,有实践课,体现了在课程学习中关注生活技能,且课程设置多元化,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全盘西化,说法过于绝对,且课程设置了“国文”等,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与材料中时间不符,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文件,排除A项;《钦定宪法大纲》是在1908年由清政府颁布,排除B项;《中华民国约法》是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排除D项。故选C项。20.下图是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1917年6月发表的”“《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并结合所学,这时袁世凯已经死去,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相互间争权夺利,C项正确;清末新政的时间是1901年至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从1912年1月到4月,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至1927年,AB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这一转变体现中国共产党()A.受到国共合作的影响 B.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C.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 D.调整了革命工作重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而中共二大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是结合了国情而提出的纲领,B项正确;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排除A项;指导思想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革命工作重心依然是工人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22.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1928年”“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分了田和地”并结合所学,当时是土地革命时期,各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农民经济上获得了土地,政治上翻了身,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故材料歌谣反映了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革命热情,A项正确;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B项;1950年至1952年的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排除C项;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规定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政策旨在()A.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B.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C.加快建立第二条战线 D.得到国民党政权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材料涉及到“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参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于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第二条战线是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排除C项;实行“三三制”既可以使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失去依据,又能适合中共和中间势力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对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故“三三制”原则并未得到国民党政权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24.以下是历史学家朱偰的一段日记:“1948年8月3日,我到南京中央商场买了蚊帐一顶,凉席一条,价1290元。8月23日,我在上海购茶叶1斤,付80万元;购毛巾袋一件,付120万元。”这篇日记可佐证()A.游击区的经济混乱 B.日占区的经济掠夺C.解放区经济艰难 D.国统区的经济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48年”“茶叶1斤,付80万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实行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使国统区陷入经济危机,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国统区,不是游击区和解放区,排除AC项;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已无日占区,排除B项。故选D项。25.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6%。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由此可知新中国()A.国民经济恢复情况良好 B.经济发展存在冒进倾向C.初步实现了经济工业化 D.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材料“1952年与1949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都增长了”并结合所学,“1949年至1952年底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可得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情况良好,A项正确;经济发展冒进倾向产生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排除B项;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后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时间是1953年至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6.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是()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材料中“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C项正确;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国与美国是盟军,抗战胜利,美国是战胜国,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与美国无关,排除B项;越南战争是在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27.下图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一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救亡图存、爱国牺牲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廉洁奉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中都是各个领域的英雄模范,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怕苦不怕累,无怨无悔,艰苦奋斗,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C项正确;救亡图存是新中国之前的,与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符,排除A项;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与这些人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28.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 B.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实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1985年以后,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国家统配物资、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种类均有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此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的结果,市场作用得到了加强,A项正确;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以后开始确立的,排除B项;此时计划经济还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29.关于“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习近平形象地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核心内涵是()A.优先保障两种制度 B.建立大国特色外交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维持和平统一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一国两制,“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说明一国是根本,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一国是核心,两种制度是表现形式,排除A项;一国两制解决的是中国内政问题,而非外交问题,排除B项;维持和平统一方针是内容,而非核心内涵,排除D项。故选C项。30.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脱贫攻坚全社会科研经费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历经8年,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A.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B.科技创新领先世界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从表格中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明显,科研经费占比较高,脱贫攻坚取得不错效果,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项正确;材料没涉及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史实,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B项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生态环境材料中无法看出,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我国当代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形势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如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也就是一种遴选当地贵族作为首领的制度,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在藏区实施达赖和班禅为首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此同时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摘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开拓疆域和稳固边疆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答案】31.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开发治理。(任答2点)32.因俗而治(分而治之);高度灵活;加强直接控制。(任答2点)3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边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任答3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西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北击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并设立河西四郡,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西域都护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开发治理。【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可知,因俗而治(分而治之);根据材料“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知,高度灵活;根据材料“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可知,加强直接控制。【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边疆的治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边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中华、鸿生、荧昌等厂出品的国产火柴已开始在市场上居于优势地位,原已无法维持的宁波和丰纱厂利润率高达139%,在如此厚利的刺激下,投资者趋之若鹜。缫丝、卷烟、榨油、针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在大战前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又使他们如大暑伏天而堕三九寒冬,诚如时人所论:“欧战既终,险象即生,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同年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一五”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过去中国不能生产的高级合金钢、喷气式飞机、大口径火炮等,现在都能生产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一五”计划是中国从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一张蓝图。——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步履铿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4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原因。(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一五”期间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启示。【答案】(1)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与障碍;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利润的刺激;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兴办实业。(任答3点)(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体系较完善);大批企业在内地兴办(工业布局较为合理);工业建设成就显著(任答2点)启示:民族独立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任答2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