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实验专题强化练:28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究一、单选题(共20题)1.某学生进行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是碳酸钙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羊毛织物C.炒菜时滴加少量食醋和料酒可增加香味D.在一瓣橘子上插入两根铜线并与小灯泡连接,验证电流的产生2.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B.用食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C.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大晶体的培养一般需要先加入规则的明矾小晶体作为晶核B.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分析方法,也可以对反应进程进行跟踪C.牙膏中甘油成分的检验要用到新制的Cu(OH)2,其制备方法是:向3mL5%的CuSO4溶液中滴加4-5滴2%的NaOH溶液,即可制得新制Cu(OH)2D.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到lmol·L1CuSO4溶液和lmol·L1Cu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能观察到较明显的反应现象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往装有镀锌铁皮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当产生气泡的速率突然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完全反应B.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实验步骤为: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C.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将几根已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D.测定水溶液的,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5.如图表示室温下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2的镁条放在尖嘴玻璃导管内并浸于蒸馏水中,实验3产生的浑浊物主要为碱式碳酸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现象不明显,可能与Mg表面生成了难溶的有关B.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管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C.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D.实验3中破坏了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6.磷酸铁锂是制作电池的材料,其制备过程可以简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需要的硅酸盐材料仪器有:烧杯、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B.反应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3PO4+Li2CO3=LiH2PO4+H2O+CO2↑C.分离的操作是分液D.烧结窑中氧化铁被炭黑还原了7.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 B.③操作为分液C.②操作为过滤 D.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8.高一(3)班一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SO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A.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SO2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B.分类(预测SO2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C.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SO2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D.实验→分类(预测SO2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9.在硫酸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从①处通入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B.从②处喷下98.3%的浓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的,可直接排入空气中D.从④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浓硫酸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11.某人体检报告的部分指标如表所示,则关于项目名称中镁的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名称结果状态单位参考值范围总钙TCa2.572.1~2.7磷P1.51↑0.8~1.5镁Mg0.950.75~1.25钾K仪器故障维修3.5~5.5A.测定的主要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镁 B.指标偏低C.测定的是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 D.测定的是镁元素的质量1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B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C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D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醋酸和盐酸中均电离出H+A.A B.B C.C D.D13.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②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排放含的废水不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溶液稀HNO3溶液,可检验火柴头是否含有氯元素B.测定新制氯水的pH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可选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含有甘油,则产生绛蓝色沉淀D.将阿司匹林粗产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杨酸聚合物15.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的颗粒较大且易沉降时,也可用倾析的方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B.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含少量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亲水性强的Cu2+在滤纸条的下方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D.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16.某同学检验刚从小商店买回的食盐是否是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他查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I2遇淀粉变蓝色。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白醋②白酒③白糖④KI溶液⑤纯碱⑥米汤,该同学进行检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17.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的体积为20mL,玻璃管两端分别连接带有刻度和注射器的瘪气球,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而且使铜粉充分消耗氧气B.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C.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约为注射器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D.如果停止加热后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8.实验室对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①将茶叶灼烧灰化;②茶叶灰用浓硝酸浸取并加蒸馏水稀释;③过滤得到滤液;④用KSCN溶液进行检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①所用仪器包括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等B.步骤②所用的浓硝酸应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C.步骤③可以不做,改为将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D.步骤④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茶叶中含有Fe3+19.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这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A.①AgNO3;②NaBr;③AgBr B.①AgNO3;②NaCl;③AgClC.①AgCl;②AgNO3;③NaCl D.①AgNO3;②NaCl;③Ag20.下列现象不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冰镇啤酒并倒入杯中,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B.在实验室制备氯气时,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C.已知2HI(g)H2(g)+I2(g),为更准确测定HI的相对分子质量,选择高压条件下测定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二、实验题(共5题)21.(一)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1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验证气体A,按上图所示组装好装置,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2)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的后续实验步骤。___________。(3)有学生提出以下方案测定火柴头中KC1O3的含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刮取火柴头研碎,称其质量为2.45g→用蒸馏水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①洗涤残渣的目的___________;②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速率的因素,没计了如下方案:实验编号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mol·L1H2C2O4溶液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s①5.0mL5.0mL020125②V1V22.0mL20320③5.0mL5.0mL05030已知:反应的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1)实验①和②研究H2C2O4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V1=___________mL,V2=___________mL。(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实验室必须用移液管或滴定管来量取液体的体积B.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到紫红色刚好褪去计时结束时结束C.在同一温度下,最好采用平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D.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如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指明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__;(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见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铁块”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开始沉淀时的pH7.52.84.29.6沉淀完成时的pH9.04.0511①试剂A为溶液,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②反应III调节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③设计简单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而非。(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氯水、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双氧水)操作预期现象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观察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色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_______,振荡观察_______;④若最终红棕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_______;23.海洋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得到重视。如从海藻灰中可得到NaI溶液。(1)以NaI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和操作,可得到粗碘,进一步提纯粗碘时,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2)某学习小组以空气氧化NaI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编号pH=a现象I34分钟左右,溶液呈黄色Ⅱ760分钟左右,溶液呈浅黄色Ⅲ810小时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Ⅳ1010小时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①用CCl4萃取反应后I、II、III、IV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均为无色,取萃取后的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I、Ⅱ的溶液变蓝色;III的溶液蓝色不明显、Ⅳ的溶液未变蓝。i.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ii.查阅资料;I2易溶于Na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II的萃取现象:用CCl4萃取Ⅰ、II反应后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颜色均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查阅资料: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某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实验Ⅳ确实可以发生I—能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据此分析,试剂1是___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30min)。③综合实验现象。说明I—被空气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3)测定NaI溶液中I—含量。量取25.00mL,NaI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和稍过量的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用cmol·L1酸性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平均每次消耗KMnO4溶液VmL(已知反应:2Fe3++2I—=2Fe2++I2、5Fe2+++8H+=5Fe3++Mn2++4H2O)。①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___。②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NaI溶液中I—含量是___________g·L1。24.某小组为探究Mg与NH4Cl溶液反应机理,常温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中所取镁粉质量均为0.5g,分别加人到选取的实验试剂中。资料: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②Cl对该反应几乎无影响。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15mL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25mL1.0mol/LNH4Cl溶液(pH=4.6)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1)经检验实验2中刺激性气味气体为NH3,检验方法是____。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小试管中气体为H2。(2)已知灰白色沉淀中含有Mg2+、OH。为研究固体成分,进行实验:将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无明显浑浊。将洗涤后固体溶于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推测沉淀中含有____,灰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3)甲同学认为实验2比实验1反应剧烈的原因是NH4Cl溶液中c(H+)大,与Mg反应快。用化学用语解释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4)乙同学通过实验3证明甲同学的说法不合理。实验实验装置3①试剂X是_______。②由实验3获取的证据为_______。(5)为进一步探究实验2反应剧烈的原因,进行实验4。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45mLNH4Cl乙醇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经检验为H2)依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Mg能与反应生成H2。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需要补充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6)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25.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活动一]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试管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草木灰中一定含有_______(选填“硫酸盐”、“碳酸盐”或“硝酸盐”)。[探究活动二]资料摘要Ⅰ: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化合物所含金属元素钙元素钾元素铜元素灼烧产生火焰颜色砖红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绿色资料摘要Ⅱ: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2)综合上述探究结果,进一步猜测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的钾盐是:a.KHCO3b._______(3)小红认为上述(2)题的猜测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是碳酸钙,故A正确;B.羊毛织物属于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纯棉织物属于纤维素,灼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所以可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羊毛织物,故B正确;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料酒中含有醇,两者反应生成酯,所以炒菜时滴加少量食醋和料酒可增加香味,故C正确;D.在一瓣橘子上插入两根铜线不会形成原电池,灯泡不能发光,所以不能验证电流的产生,故D错误;故答案:D。2.C【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用灼烧方法可以鉴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故A不符合题意;B.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故可用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故B不符合题意;C.遇到淀粉变蓝的是单质碘,不是KIO3,所以用米汤不能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故C符合题意;D.将蛋白质溶于水中,加入食盐,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然后再加水稀释,蛋白质又重新溶解,可以完成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3.C【详解】A.选用形状较为规则的小明矾晶体作晶核,更有利于晶体的完美析出,故A正确;B.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可以实时监测某种物种的多少,故B正确;C.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得到蓝色的悬浊液,故C错误;D.铜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能破坏氧化铝保护膜而露出铝单质,铝单质置换铜离子生成铜单质,所以加入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的铝片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故D正确;故选C。4.B【详解】A.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往装有镀锌铁皮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当产生气泡的速率突然减小时,即可判断锌镀层已完全反应,故A正确;B.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实验步骤为:取样→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故B错误;C.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将几根已燃尽的火柴头即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将已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故C正确;D.测定SO2水溶液即亚硫酸的pH,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5.C【详解】A.根据金属镁与水反应的方程式Mg+2H2O=Mg(OH)2+H2↑,生成的Mg(OH)2是沉淀,将覆盖在镁条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故实验1现象不明显,A正确;B.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管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升高,Mg(OH)2的溶解度增大,覆盖在镁条的表面的Mg(OH)2溶解,不再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1和实验3所得到的产物不同,故变量不唯一,不能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C错误;D.由于可以电离产生H+,从而破坏了Mg(OH)2的生成,故实验3中破坏了Mg(OH)2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D正确;故答案为:C。6.D【分析】碳酸锂和20%—70%的磷酸在反应釜中反应得磷酸二氢锂溶液,磷酸二氢锂溶液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得到磷酸二氢锂晶体,磷酸二氢锂晶体、炭黑、氧化铁在烧结窑反应得磷酸铁锂,据此解答。【详解】A.铁架台属于金属材料,不是硅酸盐材料,A错误;B.碳酸锂和20%—70%的磷酸在反应釜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得磷酸二氢锂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3PO4+Li2CO3=2LiH2PO4+H2O+CO2↑,题给反应方程式配平错误,B错误;C.磷酸二氢锂溶液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锂晶体即固体和水溶液,然后通过过滤得到磷酸二氢锂晶体,C错误;D.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产品磷酸铁锂中铁元素为+2价,因此烧结窑中氧化铁被炭黑还原了,D正确;答案选D。7.B【详解】A.①操作是将茶中的可溶物溶解在热水中,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A正确;B.③操作是将茶分成若干小包装,便于贮存、运输和饮用,也可防止灰尘的落入、细菌的滋生,而不是分液,B不正确;C.②操作是将茶渣和茶水分离,操作名称为过滤,C正确;D.加入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茶水中的维生素C等被氧化,可以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D正确;故选B。8.A【详解】探究SO2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先从色、态方面观察二氧化硫的外观,得出SO2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预测SO2的化学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所以A符合,故答案为:A。9.C【分析】首先明确装置(设备)在吸收的过程中是采用逆流原理进行的,即98.3%的浓硫酸是从吸收塔顶喷下,而是从吸收塔底部边入的。吸收通常使用98.3%的浓硫酸,不用水或稀硫酸,原因是用水或稀硫酸吸收时容易形成酸雾,降低吸收效率。气体的吸收常采用逆流原理,这样有利于气、液的充分接触,吸收效果好。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含有,直接排入大气会污染环境,所以应用吸收剂吸收或循环使用。【详解】A.从吸收塔底部①处通入,从吸收塔顶部②处喷下98.3%的硫酸,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有利于吸收三氧化硫,故A正确;B.吸收塔中填充瓷环,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故B正确;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含有,还有少量氧气、氮气等,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入大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故C错误;D.吸收塔中不能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因为用水吸收会形成酸雾,从④处流出的是浓硫酸,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故D正确;故选C。10.A【分析】由图可知,医院给病人输氧时,a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察速率及氧气输出,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以此来解答。【详解】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能将液体排出,故A错误;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操作合理,故B正确;C.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D.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利用气泡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D正确;故答案:A。11.C【详解】A.人体中镁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错误;B.由表格数据可知,指标在参考值范围内,指标正常,B错误;C.由表格中状态单位为可知,测定的是物质的量浓度,C正确;D.由表格中状态单位为可知,测定的是物质的量浓度,D错误;答案选C。12.C【详解】A.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才能闻到味,两种分子性质不同,味道不同,故A解释正确;B.氮肥促进叶色浓绿;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故B解释正确;C.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原理,故C解释错误;D.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是因为醋酸和盐酸中均能电离出H+,用酸将水垢反应掉,故D解释正确。故答案选C。13.A【详解】A.固氮作用指的是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故A正确;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N2转化为的过程,N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3价,被还原,这个过程是氮的还原过程,故B错误;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故C错误;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故D错误;答案选A。14.D【详解】A.火柴头中氯元素的存在形式为KClO3,浸泡液中并没有Clˉ,所以滴加AgNO3溶液、稀HNO3溶液,并不能产生沉淀,应先将氯元素还原,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B错误;C.多羟基有机化合物如甘油遇新制氢氧化铜生成绛蓝色溶液,而不是蓝色沉淀,故C错误;D.阿司匹林含有羧基,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可以转化为可溶性钠盐,而水杨酸聚合物不与碳酸氢钠反应也不溶于水,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5.C【详解】A.沉淀的颗粒较大且易沉降时,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可用倾析的方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故A正确;B.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含少量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亲脂性强的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因此Cu2+在滤纸条的下方,故B正确;C.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故C错误,D.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或视情况去医院处理,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6.D【详解】根据反应IO3+5I+6H+==3I2+3H2O,要证明食盐中含有IO3,应加入含有I、H+的物质,④KI溶液可提供I,①白醋可提供H+,所以必须用到的物质是①④,故选D。17.C【详解】A.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而且使铜粉充分消耗氧气,故A正确;B.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剩余的气体,故“该实验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故B正确;C.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约为注射器中空气和硬质玻璃管内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C错误;D.如果停止加热后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会导致读取的剩余气体体积偏大,则测定的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C。【点睛】C选项为易错点,要注意整个装置是连通的,反应过程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的氧气都将被消耗。18.C【解析】试题分析:A.步骤①是灼烧,所用仪器包括坩埚、酒精灯、玻璃棒等,不能用蒸发皿,A错误;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且具有腐蚀性,因此步骤②所用的浓硝酸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B错误;C.由于不溶物不会影响铁元素的检验,则步骤③可以不做,改为将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C正确;D.步骤④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茶叶中不一定含有Fe3+,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9.B【分析】汗渍中含有NaCl,加入AgNO3生成AgCl,AgCl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灰褐色银粒。【详解】汗渍中含有NaCl,即②为NaCl,AgCl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灰褐色银粒,2AgCl2Ag+Cl2↑,而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则说明①为AgNO3,③为AgCl,将AgNO3涂在纸上,发生AgNO3+NaCl=AgCl↓+NaNO3;故选:B。20.C【详解】A.因溶液中存在着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并倒入杯中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平衡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的食盐水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可以使氯气的溶解平衡逆向进行,可减少对氯气的溶解,能用平衡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C.反应2HI(g)H2(g)+I2(g)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改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用平衡原理解释,C符合题意;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发生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促进反应正向进行,可以用平衡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取少量滤液C置于试管中,先后加入HNO3、AgNO3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减小KClO3的损失,减小实验误差50.0%5.03.0BCD【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一)是利用Cl的检验和SO2的还原性来探究火柴头的成分,考查实验步骤中气密性检查,并用定量实验来测量KClO3的含量;(二)是利用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来探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过程中考查对照思想和控制变量的原则,据此分析解题。【详解】(一)(1)涉及气体的实验装置组装好仪器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为验证气体A,按上图所示组装好装置,下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含S点然后产生SO2,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KCl可溶于水,所以滤液C中含有KCl,可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滤液C置于试管中,先后加入HNO3、AgNO3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C置于试管中,先后加入HNO3、AgNO3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3)①残渣中还含有KClO3,故洗涤残渣的目的为让KClO3全部进入烧杯中,进行后续反应,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故答案为:减小KClO3的损失,减小实验误差;②根据Cl元素守恒可知,KClO3~KCl~AgCl,故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50.0%;(二)(1)实验①和②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高锰酸钾作为有色反应物,浓度不变,故都是5.0mL,溶液总体积为10.0mL,由此可知V1=5.0,V2=3.0,故答案为:5.0;3.0;
(2)A.实验时可以用量筒量取体积,A错误;
B.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到紫红色刚好褪去计时结束,B正确;
C.在同一温度下,最好采用平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C正确;
D.实验①和③对应物质的体积相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选:BCD。22.引发铝热反应使完全转化为沉淀,而、不沉淀。足量稀硫酸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未褪去84.0%【详解】(1)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点燃镁条燃烧放热促进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起到高温引发铝热反应的目的,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引发铝热反应,故答案为:引发铝热反应;(2)①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书写得到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
2H2O;②由表中数据可知,pH=4时Fe3+已经完全沉淀,而Al3+、Mg2+还未开始沉淀,故反应III调节溶液的目的是使完全转化为沉淀,而、不沉淀,故答案为:使完全转化为沉淀,而、不沉淀;③氧化铁溶于酸生成铁离子的盐溶液,四氧化三铁溶于酸会得到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混合溶液,依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反应现象分析选择试剂,即检验是否含有亚铁离子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Fe2O3而非Fe3O4.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色,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紫红色未褪去,说明含有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操作预期现象足量稀硫酸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未褪去④最终红色粉未M为Fe2O3,根据10.0g的铁块中的铁元素最终全到了12.0gFe2O3中,故铁原子的质量为:m(Fe)=×2×56gmol=8.4g,故该“铁块”的纯度=×100%=84%,故答案为:84%。23.BE4I—+O2+4H+=2I2+2H2OI2在Na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溶解度滴有淀粉溶液的1mol·L1NaI溶液pH=10的NaOH溶液与H+浓度有关,H+浓度越大,I—越易被氧化溶液恰好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详解】(1)碘单质受热易发生升华,粗碘应用升华的方法提纯,升华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和圆底烧瓶,用不到容量瓶和坩埚,故答案为:BE;(2)①i.实验Ⅰ中发生的反应为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碘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O2+4H+=2I2+2H2O,故答案为:4I—+O2+4H+=2I2+2H2O;ii.由题意可知,碘易溶于NaI溶液,而NaI溶液与四氯化碳不互溶,用CCl4萃取Ⅰ、II反应后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颜色均无色说明I2在Na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溶解度,故答案为:I2在Na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溶解度;(3)①由题意可知,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碘离子完全反应,再滴入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会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故答案为:溶液恰好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②由题给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式:5I——5Fe2+—,滴定消耗VmLcmol·L1酸性标准KMnO4溶液,则NaI溶液中I—含量是=g·L1,故答案为:。2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ClMg(OH)Cl+H2O⇌NH3·H2O+H+5mL1.0mol/LCH3COONH4两试管反应剧烈程度相当取5mL无水乙醇,加入0.5gMg粉无明显变化NH4Cl水解产生的H+对反应影响小,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炒黄豆教案反思
- 编织教案反思
- 氧化碳性质说课稿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全套 第1-10章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概述 -强化学习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实践
- 汽车灯光应急
- 检验科应急演练
- 度假村自建房施工合同样本
- 矿业安全规则承诺书
- 城市公园化粪池维修协议
- 管道安装清包工施工合同
- FZ/T 74001-2020纺织品针织运动护具
-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拔罐疗法-课件
- 《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园长课程领导力课件
- 半导体前道制造工艺流程课件
-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复习考试题库(附答案)
- 臀位分娩课件-
- 幼儿园大班剪纸《窗花》课件
- 2022中国大学排名Excel
- CNAS实验室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