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姓名年级八年级授课时段教学课题声现象教学目标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难点重点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过程声音的产生通过对各种发声的物体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发声的物体我们称作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是气体,所谓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空气的振动、雨水的振动、人的声带的振动来发出声音的。注:=1\*GB3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2\*GB3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注意不要理解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声音不再发出声音,但是原来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传播并存在,我们能够听到回声也是因为这个缘故;=3\*GB3③振动一定会发声,但是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而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出声音。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如图丙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物质的,物理学中将这样的物质称作介质。右图是研究声音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玻璃罩里面的空气逐渐减少,我们在外面所能听到声音逐渐变弱,当里面抽成真空时,我们只能透过玻璃罩看到闹铃的振动,而完全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将一手机的来电显示设为铃声和屏幕显示,然后将手机用线悬挂在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用电话打该手机,结果只看到手机的屏幕显示而听不到铃声。该实验可以证明声音需要______传播,而电磁波可以______传播。声速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GB3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2\*GB3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增加0.6m。当空气在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地处的声音,高出的人容易听到。回声对着山崖喊话,我们会听到回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到人的耳朵里,人便听到了回声。=1\*GB3①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条件人耳只能区别时间间隔0.1s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那么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果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人耳就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从而听到回声。=2\*GB3②利用回声测距声音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从声源发声到庭到回声的过程中,声音的运动经历了“声源——障碍物”和“障碍物——声源处接收器(如人耳)”两个过程,所以声音从声源到障碍物所需要的时间是整个时间的一半,即t’=t/2,则s=v•t/2,因此,当已知声音在某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回声的时间,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l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请计算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远?一汽锤正在打桩,某人从看到汽锤撞击大桩到听到撞击声音经过时间为1.5秒,问此人距离木桩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30米/秒)听到声音的条件:=1\*GB3①要有振动源——声源;=2\*GB3②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注: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20000Hz。=3\*GB3③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4\*GB3④听觉正常。双耳效应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以及其他的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双耳效应能让我们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这也是立体声的原理。人们听到自己的说话声()
A.首先是人耳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
B.首先是骨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
C.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同时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
D.是骨传导在先,空气传导在后,但几乎是同时的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图所示,甲图中的频率比较低,而乙图中的频率相对要高。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都听不见,但是很多动物能够听见。响度响度是指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音调和响度理解音调和响度这两个概念时,要注意生活中的语言与物理学中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在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低,有时指音调;如唱歌时说音起的太高,唱不上去;有时指响度,如说某人说话太低,听不清,但在物理学中指音调时说高低,指响度时说大小,二者不能混淆。“音调高就是响度大,音调小就是响度小”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又如日常生活中所说“高声大叫”、“低声细语”中的“高、低”实际指的是响度大小,而“高音歌唱家”、“低音歌唱家”才是指音调高低。音色音色是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都相同时,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即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平常说:“闻其声,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1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_________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区别乐音噪音定义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如音乐家演奏乐器的声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如各种机器发出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按一定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联系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是属于乐音,但是从环境学角度看却是噪音。声音的等级(dB)人的感觉与危害0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听觉下限30~40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50~60影响睡眠和休息70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90听力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150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噪声的控制我们知道,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音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所以不难想出控制噪声的几种方式。=1\*GB3①在声源处减弱=2\*GB3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GB3③在人耳处减弱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声音的利用声音与信息=1\*GB3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铁路工人通过敲击铁轨,会从铁轨发出声音的音色发现松动的螺丝;卖瓜师傅通过听敲打西瓜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人体内许多器官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引起振动,当器官发生病变或者异常时,声音会发声变化,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状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来判断距离。=2\*GB3②回声定位=3\*GB3③“B超”原理声音与能量声波与水波非常类似,水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并且应用起来更为广泛、有用。可以清洗精密仪器,可以降低污染、美化环境,也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出去人体内的结石等。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1)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甲乙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甲乙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波传递到全国各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声音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建三甲医院宣传合同标准文本
- 俄文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个体合伙生意合同样本
- 别墅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app兼职合同样本
- 分公司人员合同样本
- 空调客户服务承诺书范文
- 中学办公室副主任的工作职责
- 2025苏教版三年级家庭作业指导计划
- 随班就读课程调整计划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第七单元检测试卷
- 商场分级管理制度内容
- 《货币的前世今生》课件
- 绿城集团地下室 防水及防结露体系介绍及技术交底(图文并茂)
- 2025年小米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代理购买专利合同范例
- 合作卖鸡合同范例
- 国开学习网《金融市场》形考任务1-4答案
- 《公路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
- 核医学检查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