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保护”这一概念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保存:“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更高的一个层次是保护:“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这里所说的保存也类似基因保存的两种方法。从这些文件中的相关概念来看,基因保存的方式与非遗保护的确有可比较之处。然而这并不是非遗保护的全部涵义,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涵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约中关于“保护”的完整表述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是与遗传基因保存不同的观念:对DNA的保存——无论是对分子活性的封闭保存还是数据档案保存,都是离开了生物生命体的分离保存。这种保存的意义在于为未来可能的再生、复制或参考比较保留一些基本条件,而不在于保护现有生物的生命活力。非遗保护与以往关于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观念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保护生命力。保存文化要素与保护文化生命力,这是非遗保护观念的不同层次要求。我国非遗法中关于保护观念的“保存”与“保护”之区分正是体现了这种层次区别性。这种区别可以理解为非遗的消极保护与积极保护——对非遗的核心要素进行基因封存或档案式保存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临终关怀”,并为后代保存了可供提取、复制的原型模块;而保护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性和成长性,则是一种“传宗接代”式积极保护,是为传统文化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遇。(摘编自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材料二:“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手工艺原本就是日用之物,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之本性,成为“纯艺术”。以苏绣为例,宋代就出现了艺术水准很高的“画绣”,但是,服务于美化服饰之日用需要一直是苏绣之主流,恰恰是日用需要,推动了明清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而到了当代,技艺超群的苏绣艺人几乎都在从事“画绣”制作,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出现了危机。再拿紫砂壶制作来说,顾景舟之所以能将紫砂壶的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得益于其超越前人的精湛技艺。据说,他仿制清代陈鸣远款的龙凤把嘴壶和竹笋小盂,曾被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误作陈呜远传世真品收藏,可见其“传承”之功力。而几十年后,他之所以能帮博物院鉴定出这些仿作是出于己手,主要根据就是仿古壶的技术含量超越了陈鸣远。纵观顾景舟从艺生涯,虽然作品无数,但绝少新异之作,这并非是其创新精神不足,而是因为他秉承着一种古老的文化理念,即技艺上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至美。与技艺革新相应的是,在审美观念上要不断推陈出新。推陈出新,“陈”是指不合乎时代精神的审美观念及其艺术形式,“推”即推动其依靠内在逻辑发生转化,不断调适以适应外部变化。顾景舟年轻时以制作仿古壶成名,向来重视对传统器型的传承,但从不拘泥于古代形制,而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改进器型,如“子冶石瓢”壶早已成为经典器型,他却能潜心研究,推出“景舟石瓢”,通过身筒、壶嘴、壶把衔接等处的改进,使得“壶中君子”石瓢壶“稳重中见端庄、圆润中见骨架”,更为“精、气、神十足”。考诸传统手工艺品的形制、图案、色彩,无不暗含着一种吉祥的寓意,此间包含着一种文化理念,即手工艺品的审美并非是无目的的、非功利的,而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祝愿日常生活美满的精神需要。笔者曾见过云锦大师金文创作的一幅作品,画面是三朵牡丹,两只蝴蝶,空间切分恰到好处,整体色调和谐,合乎现代审美趣味。而制作者阐释说,牡丹寓意富贵,蝴蝶寓意“耄耋”、高寿,合起来就是富贵到老,三朵牡丹不设计成对称的品字形,而是斜着排成一线,寓意是“一路发”。(摘编自季中扬《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材料三: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其学识主要由技艺、素养、阅历三个方面构成,技艺知识主要来自于师承学习,是师傅心传口授示范与个人天赋悟性研习的结合,为传承人知识结构的核心。一般来说,当传承人技艺达至一定水平之后就会面临事业发展不进则退的瓶颈阶段,技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则依赖于其个人素养和阅历。“非遗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对其知识结构中的“素养”和“阅历”两个方面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如图所示。(摘编自张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保护”概念区分为“保存”和“保护”两个层次,其中“保护”的层次更高。B.非遗保护既要求对非遗的核心要素进行基因封存或档案式保存,也要求为传统文化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遇。C.顾景舟仿制的清代陈鸣远款作品,曾被误作传世真品收藏,可见其逼真,但因他创新精神不足,绝少新异之作。D.尽管当代苏绣艺人技艺超群,但是由于他们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这一手工艺的本源,苏绣传承出现了危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遗保护与遗传基因保存的方式相同,强调对DNA的保存,其意义在于为未来可能的再生、复制或参考比较保留一些基本条件。B.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是保存非遗的基本手段,是对文化遗产的“临终关怀”,为后代保存原型模块,体现了非遗保护的消极主义态度。C.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在传承中创新”的基本原则,如果一味传承,而不能创造新品种,传统手工艺就会面临消亡的命运。D.非遗传承人的学识主要包含技艺、素养、阅历,其中主要来自师承学习的技艺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他本人的素养和阅历也会对学识产生影响。3.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非遗创新性发展”思想的一项是()(3分)A.四川“刘氏竹编”,传承人将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元素相结合,推出的竹编新品系列设计新颖别致,既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又不失传统竹编的文化韵味。B.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水墨画在语言形态上与传统绘画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艺术家思维不局限于传统的文人画,更多地关注西方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C.南京云锦,本是宫廷用品,追求富丽堂皇、繁复之美,传承人并不完全抛弃传统,而是不断改变一些传统图案,制作出一批简洁、素雅的云锦制品。D.秦淮灯彩制作讲究寓意讨喜。作狗灯,如卡通狗造型喜庆,笑眯眯,像是趴着给人拜年,寓意是恭喜发财;也作飞机灯,但不作枪炮子弹灯。4.根据材料三图示,阐述“非遗传承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5.鲁迅在谈文学时说“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传统手工艺的存续和发展也是同理。请结合材料二,思考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走向世界。(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第二个身份:魔术师李颖父亲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开始了他的另一种身份:魔术师。作为一名魔术师,他有着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往。母亲曾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我,父亲小时候曾经是一名叫花子,是那种马戏团也算不上的、三个同村孩子组成的走街串巷卖艺的叫花子。母亲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附带说一件他们结婚的事情。在那样一个人群被划分成各个阶层的年代里,父亲,以一个划为贫农成分的良好出身,以一个已经三十八岁高龄、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沦为老光棍行列的身份,以一个不名一文的工人形象,拎着一口破旧的木箱,娶了比他小十二岁的我的知识分子母亲。在那个年代,母亲应该是有足够的理由感谢父亲的,因为纵然她的美丽遐迩闻名,却因出身仍旧差点终老娘家,在那个女孩十八岁就能出嫁的年代,她已经二十六了,终于能够嫁出去了,①她的书香门第高攀了一贫如洗的父亲。从母亲不断重复的关于叫花子和结婚的故事里,以及父亲涨红着脸讪讪的笑意中,我大致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小时候确实是要过饭的,在三个小伙伴组成的要饭队伍中,父亲一无所长,专管拿着盘子讨钱。另两个会翻筋斗,会劈叉。某一天,其中一个伙伴突然轻松地变出一条红绸,惊呆了父亲,惊呆了那个只会翻筋斗和劈叉的伙伴。他们用崇拜的眼光盯着红绸伙伴。红绸伙伴很得意,不屑地把唾沫甩到两个伙伴的鼻尖上:这叫魔术,懂不懂?魔术!父亲仿佛被他这个词猛地推了一个趔趄,他寂寞了。即便在三个要饭的小伙伴中间,他也是被鄙视的那一个。事实上,他的童年一直是在不断的趔趄中跌跌撞撞推推搡搡度过的,他被继父推出家门要饭,被有钱的人家傲慢地推到马路上,被抢食追赶的穷伙伴们推倒在地……他不断地爬起来,不断地被推倒。他从没有抗争,是的,他的字典里没有尊严这个概念,哪怕是一瞬间的念头。多年后,父亲当兵了,父亲参加工作了。他当了四十年的港口工人。工会会员,是父亲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身份证明。父亲喜欢单位上开职工代表大会,他有神圣的选举权、投票权,他还喜欢“八·一”建军节,不出意外会领到老兵才有的慰问金。他更喜欢工会主席笑眯眯地叫他一声“李师傅”……父亲终于在要退休的时候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梦想了。他花一块钱从地摊上买了本魔术入门的拙劣的印刷品,但他不识字,所以只好要我一句一句念给他听。他下班后就常常躲在房里不出来,翻看着那本书上的图片,用几根木条,敲敲钉钉,几天后就做了一个箱子。然后,他当着我们三姐弟的面,变了一个蛋出来。然后又变了一个蛋。他变魔术时手一直抖啊抖。这是一种病。只要做稍微精细的活手就会战抖。对于玩魔术这件事,我的母亲不闻不问,只跟我们说过一次,然后再也没有评价过:“一个手一直在抖的人怎么可能玩得好魔术。”变出蛋来的那天,我们三个前后左右围着他的道具箱,把他的破绽看了个精光。弟弟欣欣一直在旁边指出来:假的!箱子里面还有个暗箱!作为一个在无数个夜晚给他念魔术道具制作方法的女儿,我知晓他魔术里的全部秘密。他有好些年都沉浸在魔术这个秘密之中。在即将退休的最后一年,“李师傅会玩魔术”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单位上都传开了。父亲很兴奋,而我们姐弟很窘迫。工会主席上门邀请他在元旦晚会上表演一个!他兴奋地在家里搓着手走来走去,现在他最大的问题是,他需要一个帮手。我立马躲到了我的书桌上,他的眼光落在他唯一的儿子欣欣身上。欣欣像他父亲的任何一个儿女一样,对他玩魔术这件事心怀鄙夷,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告人的丑事。②他居然要蹦到舞台上去丢光全家人的脸了!他的一切我们都了如指掌,他笨拙、他猥琐、他狼狈,他的手一直在战抖,他的箱子是假的!欣欣绝不答应。但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暴怒了,他似乎要把一生储集的训斥、责骂、管教全部一次性地补回来,③他眼眶通红,青筋直暴:你去不去?!欣欣妥协了。于是我们看见单位上元旦晚会的舞台上,欣欣耷拉着脑袋,当着上千观众的面,不情愿地配合这个自己瞧不起的父亲,在台上表演了一出蹩脚的魔术。那晚,父亲化了一个浓艳无比的妆,这个妆容像极了所有躺在棺材里的人,那样鲜明,那样艳丽,那样骇人,让人一见难忘,颧骨上的腮红使他瘦削的脸越发凹进去了,浓密的眉毛像两把利剑,黑色的眼影令他深抠的眼眶抠得更深了,他薄薄的血红的嘴唇配在干瘪的脸上是那么不相称,他穿着明显大了N码的地摊上买来的廉价西装,可疑的布料成分闪着不合时宜的光芒,他在电视上学来的奇怪的鞠躬动作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听着台下或善意或鄙夷的笑声,我坐在人群里如坐针毡。我在心里默数着下面稀稀拉拉的掌声,窘迫、自惭,所有这些负面的词汇一个不漏地向我袭来,无法抬头面对台上小丑般的父亲。我落荒而逃。我的父亲,他终于完成了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演出。那一晚,他是主演,而我们,是不愿意配合的配角和观众。我在他死后多年才明白,那个夜晚,那个粗糙的舞台幕布下,他其实是在试图用魔术来掩盖他的一生,来涂改他的一生,来变走他的一生。他一定认为,他的魔术能抹去他贫穷自卑无人问津的一生,变出一个光明灿烂鲜花簇拥的一生。事实上,④他潦草的一生一直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在他的晚年,他曾想把一切推翻重来,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而我们,与夜色一起合谋,冷冷地忽略了他。(节选自李颖《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花城》2015年第2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母亲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子女他的“难以启齿”的过往,点出了父亲、母亲在家中不同的地位。B.父亲小时候讨过饭,走街串巷卖艺却一无所长,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当魔术师的梦想。C.父亲工作后喜欢开会,喜欢建军节,喜欢被人叫“李师傅”,作者连用三个“喜欢”,表现了父亲因自卑而产生的虚荣心。D.文中的父亲看似可怜、可悲、可笑,像一个小丑的形象,其实也有可爱、可亲、可敬的一面。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的“高攀”是反语,表现了母亲内心对婚姻的不情愿态度。B.句子②连用七个“他”,对父亲的不满、讨厌甚至愤怒之情扑面而来。C.句子③运用神态、语言描写,从中可以读出父亲性格朴实、不善言辞。D.句子④用“潦草”一词,概括了父亲一生的贫寒、窘迫、自卑、落寞。8.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这次魔术表演是他“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演出”?(5分)9.有评论家认为,与一般写父亲的文章不同,这是一篇“非典型”写父亲的散文。对此你怎么看?试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下故素正。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修其形。(节选自《韩非子·扬权》)材料二:秦拔魏邢丘。范雎日益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授者妒贤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所授者妒贤A疾能B御下C蔽上以成D其私E不为F主G计H而主不觉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方,指失去方向,文中用来形容处理政事失去方向,不能办成。B.举,指任用、举用,与《陈涉世家》“举大计亦死”的“举”词义不同。C.卑,使……卑微,与《苏武传》“单于壮其节”的“壮”的用法相同。D.有秩,古代官名,乡官,掌管听讼收税等事,相当于后世的乡长。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非子强调,事物都需各展其才,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捕捉老鼠,国家政事的处理也应如此。B.韩非子认为君主喜欢自夸逞能,臣下就会借此欺骗他;臣下卖弄口才和智慧,君主就会被利用。C.范雎认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是君主把专权转授给臣下,自己纵酒行猎,不理政事。D.范雎先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再借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最后表达对秦国未来局势的担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②范雎日益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14.材料一与材料二揭示的君主为政之道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注]宁:岂,怎能。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B.颈联“深”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16.诗中句首大量运用虚字,如“亦”“已”“况”“宁”等,前人评价此诗通篇俱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师说》中“,”两句,说明了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2)2023年9月至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一句来夸赞杭州人口众多,还可以用其中的“”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3)请写出古代诗歌中前后两句都运用叠词来写景抒情的诗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偏爱和崇敬,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天性。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极具魅力,人们会____地为之倾倒。观其一生,经历坎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____,他依然____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失色。(),(),(),()。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神魂颠倒蓬头垢面过眼烟云义无反顾B.不由自主洗心革面昙花一现义无反顾C.不由自主蓬头垢面过眼烟云我行我素D.神魂颠倒洗心革面昙花一现我行我素19.将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括号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②什么叫做大家气度③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④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才华横溢的一生,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B.他的才华横溢贯穿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C.他的一生才华横溢,苏东坡仿佛只需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D.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电厂烧煤、汽车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让“天上”的二氧化碳越来越浓,导致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太空扩散,地球的气温便会越来越高。如果我们使用了可再生能源,____?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油和煤是碳氢化合物,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变成材料来使用。除了需要在未来探寻颠覆性的技术外,目前已知的最佳利用途径,是煤的分质利用。煤不是单纯的碳,煤中的碳氢比是1比0.8,也就是每10个碳原子伴有8个氢分子。如果用煤当燃料,就相当于把氢也一起烧掉了。煤的分质利用,是把煤所含的碳变成焦炭或半焦,把氢拿出来利用。那么问题就是,____?如果用来烧,还是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要为半焦找到出路。碳本身也是还原剂,如果把半焦加热到一定温度,碰到二氧化碳,就会把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①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具有一定优势。②中国乙醇的生产量只有200万吨/年,美国的生产量是4000万吨/年。③中国要生产的乙醇,④但苦于没有粮食。⑤如果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做发酵原料,⑥就以免不再需要用粮食制造乙醇。如果摆脱了资源和能源的匮乏,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从化石能源时代进入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届时,化石能源也将迈入从燃料变成材料的时代。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2.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23年6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山东曲阜举办。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的会议主题.对话聚焦“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议题,探讨如何借助人类文明的“工其箱”,应对人工智能这一“科技变量”。材料二:儒家思想为世界多元文明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理念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次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深化文明的内涵、拓展文明的外延,既为尼山注入数字时代的气息,更为数字文明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提供智力支撑。二者将共同应对新挑战,共促人工智能向上向善发展。作为复兴时代的“建设主力军”,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推开心窗去眺望,阳光洒进湖水。”伴随着少年轻轻吟唱,一幅美丽中国画卷出现在人们眼前——壮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订单收购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与销售合同样本
- 无子女离婚法律合同文本
- 正式劳动合同书范本合同
- 家居用品采购及安装合同范本
- 8安全记心上-119的警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10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人事管理合同样本大全
- 6《景阳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保证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几内亚水泥厂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招聘1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1
- 心肺复苏课件
- 2024-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铁块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钢包热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 风力发电厂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 期末提优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