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课标要求】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知识梳理】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1)是主要的基层单位。(2)10—11世纪,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3)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1)背景:近代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表现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制度。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的传统,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4.二战后(1)表现①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自我管理。③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后(1)更加强调、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2)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1)建立与发展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②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③1935年,美国颁布《》,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④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⑤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评价①积极:a.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②消极: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负担。b.容易助长懒惰行为。2.现代中国(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究】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特点1、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2、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国情;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中;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1.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突出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C.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D.更强调地方民主与自治2.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3.托克维尔指出,美国民主得以长治而稳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大陆开始的各乡镇自治状态,地方分权先于政府集权存在,在独立后维持国家的要求才使得民众自治的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而非反过来的政府施舍给民众权力。这表明A.美国民主制度有传统根基B.殖民统治促成了美国民主C.启蒙思想在民间影响深入D.地方资本主义是民主源泉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5.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指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基层治理方式A.扩大政府职能及增加了政府行政开支B.削弱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C.减少多元社会资源和资本力量的投入D.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6.2020年,新冠疫情袭击全球。疫情期间,中国各地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居民居家抗疫,排查外来人员,对重点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定点隔离等,中国疫情得到最有效控制。这反映了中国治理体系中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完善B.政府机关服务意识增强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写道:新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新政权将满足社会成员社会福利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作为救济工作的目标,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社会救济的必备前提。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济A.服务于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的主流B.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D.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不断完善政策8.1949年,德国基督教民主党杜塞尔多夫方案大胆地陈述道:“资本家经济体制未在德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上伸张正义。”二战后有利于改变这一状态的是A.福利国家建设B.民主政治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D.共产主义运动9.济贫税是英国圈地运动后为救济贫民而征收的税。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万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年,济贫税增长了62%.导致济贫税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贫困人口的增加B.宪章运动的推动C.社会福利体制的完善D.工业革命的发展10.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口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的疾病、工伤和养老提供保障。由此可知,德国政府试图A.争取民心,促进德国统一B.恢复生产,刺激社会消费C.缓解矛盾,改善工人生活D.扩军备战,鼓励工人参军11.它名义上是“救济院”,实际上是“劳动院”,要想获得救济,必须进入院内工作,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住宿拥挤。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居,这造成贫困者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没得到监工书面批准,不得外出或者接见来访者,从而深深打上了早期工业化逐利为恶的烙印。与上述材料密切相关的是A.15世纪末英国推行圈地运动B.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C.1919年苏俄提出“不劳动者不得食”D.1935年罗斯福推行的以工代赈12.表2“20世纪下半叶中国扶贫工作简表”时间扶贫方式1949—1978救济式扶贫,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支撑,以财政补贴、实物救济为主要手段。1979—1985体制性改革扶贫,通过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扶贫成效。1986—2000开始了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的专项扶贫,以县为中心区域式扶贫。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A.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B.已取得攻坚的彻底胜利C.成为政府工作中心任务D.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13.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由此可见A.英国工党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B.福利政策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热情C.英国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D.政府谋求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经济14.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据此可知,福利政策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C.加剧贫富差距D.改变社会制度15.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制定出了一项“救济、减少和预防未来失业”的政策,作为解决未来失业者问题的一项长久的措施。这一“措施”是A.建立联邦储备银行B.实行以工代赈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禁止企业裁减员工二、非选择题1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事业的重点是救济贫困,组织形态以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18世纪20年代以后,教区相继建立济贫院,“济贫院体制”逐渐发展。到18世纪70年代,全国约有2000所这样的济贫院。19世纪30年代起,议会先后通过修订《济贫法》(1834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48年)《初等教育法》(1870年)等,要求政府承担更多扶助贫困和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并增设济贫部(1847年)地方事务部(1871年)教育部(1899年)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摘编自王薇《英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历程、特点及启示》材料三乡、里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国家加强地方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周代宗族里社的政治、经济功能较之夏商邑聚得到初步的发展,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化,其基层行政组织的性质日益明显。春秋时期,各国在自己的辖区内都建立了地域性的行政系统,并把乡、里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这个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确立和郡县制的实行,国家通过行政管理、连坐制度、宗教控制、人口控制加强了对乡、里的统治。战国时期,乡、里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职能已经基本形成,具有了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持治安、乡里选举、防灾防疫、婚丧祭祖等一系列社会职能。乡里制度对以后行政制度系统的完备和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促进了郡县的出现和发展,成为推进秦统一后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摘编自顾旭娥《战国时代乡里制度的渊源及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以前和宋朝以后社会救济的不同,并说明古代社会救济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社会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ADABD/BCADC/BADBC16.【答案】(1)不同:宋代以前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粮食供应;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作用逐渐增大,侧重于日常生活中赈济。作用: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对政权的认同感。(4分)(2)变化:组织形态由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到政府加强立法,开始着手建立社会管理体制,对社会事业进行“有限管理”。原因: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的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5分)(3)特点:历史悠久;制度保障;国家主导为主;兼具地方自主管理;功能多样;影响深远。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探索了宗法社会的基层治理模式;为秦汉以后的基层组织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色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上而下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故选A项;社区只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补充,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四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体系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未强调民主,排除D项。2.【答案】D【解析】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故选D项;材料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层面,并未体现君主权力,排除A项;自治市的议会由当地市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自治市,与社区无关,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美国独立后实行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源于新大陆开始的各乡镇自治状态,说明美国民主制度有传统根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启蒙思想和地方资本主义,故C.D两项均错误。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二战后,随着西方国家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基层社区迅速发展起来,并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说明基层社区承担很多政府功能,故选B项;材料的做法可以使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鼓励社区自我管理,未体现加强经济干预,排除C项;根据材料“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可知政府公共开支减少,而非增加,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据材料“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是减少政府的直接参与,实际上是缩小了政府职能,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故选D项;70年代经济“滞胀”后,各资本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鼓励居民和社会力量发挥主体作用,这种做法能够调动居民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排除B项;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干预,增加多元社会资源和资本力量的投入,排除C项。6.【答案】B【解析】“疫情期间,中国各地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居民居家抗疫,排查外来人员,对重点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定点隔离等,中国疫情得到最有效控制”表明政府机构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取得了防控疫情的良好效果,故选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完善是指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中国各地社区在疫情控制中的作用是发挥了政府机关的作用,排除A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是指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材料所说的各地社区是政府机关,排除C项;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是指人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材料的内容是国各地社区在疫情控制中的作用是发挥了政府机关的作用,排除D项。7.【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认为,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给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或贫困者提供援助和救济,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材料“新政权将满足社会成员社会福利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作为救济工作的目标”相符,故选C项;“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社会救济的必备前提”说明此时处于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才开始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政策的不断完善,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杜塞尔多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没能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没有保障正义,而福利国家制度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保障,保障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故选A项;提供社会保障,而非民主政治改革,排除B项;二战后经济体制改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材料中的保障公平无关,排除C项;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平,是福利国家制度,排除D项。9.【答案】D【解析】1802—1833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由此英国增加了救济贫民的济贫税,故选D项;社会贫困人口增加是题干描述的历史现象,而非原因,排除A项;宪章运动开始于1836年,排除B项;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是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表现,不是导致济贫税增加的因素,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的疾病、工伤和养老提供保障”可知,德国政府对下层民众生活的照顾,主要是为了缓和矛盾,改善工人生活,故选C项;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缓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与恢复生产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缓和阶级矛盾,改善工人生活,与扩军备战无关,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要想获得救济,必须进入院内工作……从而深深打上了早期工业化逐利为恶的烙印”可知,这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