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见课本前言P1-2〕: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至今仍有深远意义,《论语》有“东方圣经”之称,近年来的高考题不断出现以《论语》里的语录作为作文话题的现象。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教育学生:“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孔子生平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疏通文意词语博:广博,广泛。施:施予于:对,向济:救济其:恐怕,表推测病:缺乏,难以做到诸:“之乎”的合音,这样呢立:使……站得住达:使……行得通近:就近譬:比喻已:通“矣”,了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民众进行施予和救济,这人怎么样?可称得上(您说的)仁吗?”孔子说:“何止是仁德,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这样呢。
所谓仁德的人,就是自己要想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想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喻,推己及人,为别人着想,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途径)了。”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答复。疏通文意明确: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请用原文来答复第2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他认为,实行仁,要注意: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助和救济.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疏通文意词语克:克制,约束复:恢复,归于;符合为:是一日:一旦归:归于焉:句末语气助词由:靠虽:虽然敏:聪敏事:从事,实行〔做〕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归于仁了。要做到仁德,全靠自己,哪能靠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细那么是怎样的。”孔子说:“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请让我去实践这番话.”思考:孔子在对颜渊的答复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他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对克制自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疏通文意明确: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标准和道德标准,这就是仁。[请用原文来答复第2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认为,实行仁,要靠自己自觉,不能靠别人。他认为,约束自己的具体原那么是:不合社会标准和道德标准的事和物,一概不要看、听、说、做,即管好自己的嘴、眼、耳、手,从点滴做起。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疏通文意词语如:如同,好似承:承办欲:愿意施:施加于:给,介词邦:诸侯国家:卿大夫的封地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见到任何人,都要像会见贵宾一样,使唤百姓都要好似承办重大祭祀一样严肃慎重.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的邦国做官无所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做官,也无所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请让我去实践这番话。”思考:孔子答复仲弓的问题时用了“见大宾”“承大祭”这两个比喻旨在说明什么?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理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前面两句有何联系?疏通文意明确:用“见大宾”这个比喻说明为政者对民众要恭敬,用“承大祭”这个比喻说明对百姓的事情要慎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要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领导者实践仁的原那么.“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与前文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如果对百姓恭敬诚恳、慎重负责,自己不喜欢的,不强加给百姓;那么,无论在诸侯邦国做官,还是在卿大夫的封地里做官,都不会招人怨恨,自己也不会有什么遗憾,这就到达仁的境界了。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疏通文意词语者:的人其:他讱:说话谨慎斯:这已:同“矣”,
表疑问为:做无:不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的人,他说话是谨慎的。”司马牛说:“说话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够不谨慎吗?”思考:孔子认为说话谨慎也是仁的表现,对此,司马牛是否理解?孔子针对司马牛的反响作出了怎样的解释?疏通文意明确:孔子认为说话谨慎也是仁的表现,司马牛对此并不理解,在他看来,这样也算仁,这太简单了。孔子解释说,做事本来很难,所以要考虑清楚才做,因而说话就必须谨慎,即懂得做事难,就会慎于言。这虽然是小事,但如果每人能从小事做起,事事谨慎,循序渐进,就能到达仁的境界。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疏通文意词语知1:通“智”,智慧,名词知2:了解、识别,动词达:明白,形容词举:选拔直:正直的人,形作名错:通“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乡:通“向”,刚刚富:(意义)丰富远:被疏远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保护人民。”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译文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刚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丰富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重用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提拔重用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原文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思考:怎样理解孔子提倡的“爱人”?他主张的“举直错诸枉”与仁有什么联系?樊迟是一个怎样的人?子夏是怎样让樊迟明白举直与仁的关系的?疏通文意明确:孔子“爱人”不只是爱自己的亲属、亲族,而是超越这一切,爱所有的人,将爱升华到人类之爱的境界。孔子认为,选拔重用正直的人,并将其置于邪恶的人之上,能以正压邪,使其改恶趋善,这是实行仁的方法之一。樊迟对孔子的两次答复都不理解,便请教子夏,由此可知,他是个谦虚好学、执着认真的人。子夏举舜和汤两个例子,说明选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治理国家,能使政治清明,国富民安。-: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疏通文意词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厚的人喜欢山。知者,聪明的人。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厚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灵动,仁厚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
思考:孔子把“智者比作水,仁者比作山”,做何理解?疏通文意明确:“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以水的性情喻聪明人,比喻很贴切。聪明人喜爱水,因为运动和快乐,是水的性格,也是聪明人的特点。用山的本性比喻仁德之人。“仁者乐山”,他本身就有山的厚重稳固,安如泰山,修炼到家,德仁深厚的人,不管碰到什么风雨,都能处变不惊,给人平安感,自然也就稳重长寿了。-: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疏通文意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惧怕。”补充: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那么自责,二那么勉人。-: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疏通文意词语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标准。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标准。(2)和:调和、和谐、协调。(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4)斯:这、此等意。(5)节:节制,和前面的礼字是分开的。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珍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管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疏通文意词语道:有两种解释:前一为“治理”;后一同“导”,“引导”。齐:整齐、约束。免:防止、躲避、免罪。耻:羞耻之心。格:来,引申为归服,向往。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2024年厂年度劳动竞赛的工作总结
- 《广告的社会功能》课件
-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 《孟子生平简介》课件
- 《杜绝校园欺凌》课件
- 超市客服话务员工作总结
- 探索生态之谜
- 2023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能力提升)
- 2023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完整答案(必刷)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年终抖音运营述职报告
- 车间修缮合同模板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条例解读
- 儿童文学解读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嘉兴大学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密封固化剂配方分析
- 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b级报告模板
-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