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科期末检测题(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5分)经过数十载的艰苦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学校开展了以“航天梦·航天员”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赏书法之美,感航天精神】1.雯雯同学用毛笔书写了这副对联,她用了哪种字体?()(2分)A.行书B.隶书C.楷书D.篆书2.将该幅书法作品的前四个字或者后四个字用简化的楷体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米字格内。(2分)【活动二:览航天成就,学语用知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8分)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11月30日7时33分,在“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dào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zhù“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空间站里合影留念。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1)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依次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ǎizài到驻B.zàizài道驻C.zàizai到住D.zǎizài道住(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词语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名词名词副词B.动词名词形容词C.动词名词副词D.名词名词形容词(3)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兴趣也愈加浓厚。因此,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的视频回放,校活动宣传部拟发布以下通知,请协助修改。通知各位老师、同学: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青少年对航天知识的兴趣也愈加浓厚。本着提高大家学习航天知识的渠道,激发大家求知探索热情的原则,我校将于下周三安排各班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的视频回放,请相关人员提前做好准备。XXxx年x月x日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2分)②通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出修改意见。(2分)【活动三:吟课文名句,论积累有道】4.诗歌组要在文学墙摘录一些名句,体现文学带来的诗意与美,请依照你的理解,补充诗句。(8分)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触发文人雅士的灵感,使他们留下或充满哲理或饱含深情的语句。孔子从不断流逝的河水中得到了惜时的启发:“(1),(2)”(《论语》);刘禹锡看到了不一样的明丽秋景:“晴空一鹤排云上,(3)。”(《秋词·其一》)李商隐在秋池夜雨的凄苦中期待未来团聚的欢乐:“(4),(5)。”(《夜雨寄北》)静听窗外风雨肆虐,陆游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6),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谭嗣同为北方山水之势所震撼,欣然写下“(7),(8)。”(《潼关》)来表达自己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活动四:享活动之乐,练实践能力】5.综合性学习(5分)文学源于生活,生活因文学而精彩。你们班即将举办以“在生活中遇见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你的同学为此次活动撰写了一副对联,但在活动现场不小心将下联的顺序打乱了,请你结合上联帮他补写下联。(2分)抒写中华文明翰墨挥洒上联:丹青妙笔描绘历史图景下联:(2)下面是校长在此次活动上的讲话,请作为班级参会代表的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同学们。(3分)讲话内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热爱读书。首先,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其次,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地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唯有坚持读书,才能不断进步。最后,我们要经常参加读书活动,积极参与校园读书活动,从读书中获得新知,在读书中享受快乐。二、品味与鉴赏(35分)(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有人认为“古道西风瘦马”中“瘦”用得极好,请你为“瘦”字做一条批注赏析。(2分)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其语言绝句妙境。”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①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②。今吾儿既知汲长绠短③,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唯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砺自修。(选自林则徐《致大儿两封》,有删改)【注释]①邀幸:侥幸。②暮气: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③汲长绠(gěng)短: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非学无以广才广:(2)险躁则不能治性治:(3)实非载福之道道:(4)静以修学静:9.(中考新考法·提供方法支架)请结合下面《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对“长”不同读音的部分解释,理解[乙]文中“长汝暮气”的“长”。(3分)长:★cháng①长,与“短”相对;②久,久远;③远,辽阔;④高大;⑤擅长;⑥多余,剩余。★zhǎng①生长,增长;②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③列在首位的;④尊敬,崇尚;⑤升高;⑥恭谨敦厚。据释义推测,“长汝暮气”中“长”的读音为,释义为,这句话的意思为:。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实非载福之道.11.[甲][乙]两文均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其中两位父亲对儿子的期盼有何不同?(2分)(三)名著阅读(5分)12.(1)(教材素材改编)下列对名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中,作者记叙了他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场景,生动展现了一个纯朴善良,但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形象。B.《西游记》中,铁扇公主将前来借扇子的孙悟空扇得无影无踪,是因之前孙悟空请来观世音菩萨降伏了她的儿子哪吒。C.《白洋淀纪事》中,作者借对冀中平原、白洋淀、芦花荡等诗意场景的描绘,淡化了文中战争的残酷色彩。D.《猎人笔记》中,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讲述了他在俄国外省城乡行猎漫游时的所见所闻。(2)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效地阅读《西游记》,你校阅读社向同学们推荐了“跳读”与“精读”两种阅读方法,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任务。(3分)阅读方法方法摘要阅读任务精读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细读精彩曲折的故事,思考其表达深层内涵,鉴赏丰富生动的描写方式。①唐僧既有易信谗言、好坏不分的缺点,也有坚定的心志。请你结合名著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跳读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跳过一些不甚精彩的章节。②想要深入感受孙悟空机智果敢的特点,下列情节可以跳读的是()(1分)A.三打白骨精B.智取紫金葫芦C.大闹天宫D.车迟国斗法(四)记叙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3-17题。(12分)站牌前的父爱①13岁那年,我考上了城里的重点初中。我们每两周回家一次,我坐的是当时唯一的一趟公交车。每次回学校的时候,都是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穿过两个村庄,抵达城乡公路的站牌。我们在站牌前等不规律的公交车,有时要等上一个小时。②我几乎每次都说:“爸,你先骑车回家吧,我自己等就行。”可父亲总是像没听到的样子,从不回应,也从不肯先走。他陪我在站牌前等车,那个年代坐车的人并不多,站牌前经常是我们父女两个人。父亲是个话不多的人,平时很少跟我聊天。如果是母亲在,一定会喋喋不休地嘱咐这嘱咐那。父亲却总是一言不发,我也不知道跟他说些什么。那种气氛多少有点尴尬,还好父亲总能找到点事做。③公交车迟迟不来的时候,父亲会跑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卖部,给我买点东西。那时候能买什么呢?充其量是两块蛋糕之类的,不过在当时这已经算比较奢侈了。父亲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是站在小卖部门口,朝向公交车驶来的方向。如果看到公交车的影子,他就会冲着小卖部里面高喊,应该是催促人家快点。买完东西,他小跑着过来,把东西塞到我的提包里。④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看到站牌附近有卖甘蔗的,他便去买。买完甘蔗,他让卖主把长长的甘蔗截成一截一截的,以方便我坐车带。就在甘蔗截到一半的时候,公交车来了。父亲夺过甘蔗就冲站牌跑过来,他的一只胳膊夹着截好的甘蔗,另一只手拿着半截没截好的甘蔗,还在冲公交车挥手示意停下来。其实,不用示意公交车也会停的,父亲也知道。但他心里着急,生怕车突然开过去,便使劲挥手。父亲拿着半截甘蔗挥手的样子有点滑稽,旁边等车的一个人说:“那人好像拿着金箍棒一样。”我听了又想笑又想哭,谁能理解一位父亲的苦心呢?我上车后,抱着半根甘蔗,心里甜甜的,又酸酸的。⑤不久后,我学到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里面记述了父亲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课堂上,老师让我朗读课文。读着那样的文字,我在老师同学面前泪如雨下,声音哽咽。老师还夸我理解文章很深入,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怎会有那么强烈的共鸣?⑥我上初三的时候,有段时间家里遇到了一些事,突然陷入困难中。以往母亲都给我带很多好吃的,父亲还给我买些吃的带上。可那次,我背着空空的行囊离开。父亲送我的路上,一句话都没说。在站牌前等车的时候,父亲依旧沉默。那次等车等了很久,父亲没有去为我买好吃的。我坐上公交车离开,回头的瞬间我发现父亲在擦眼睛。我的心猛然一疼,父亲哭了,我看到了他向下撇的嘴角。我回头望了很久,见到父亲在站牌前一直站着。我不知道他站了多久,直到公交车驶出很远,他已经在我的视线里模糊成一个小点了,依旧在那里站着……⑦我初三毕业的时候,家里境况好起来,父亲也无需送我了。但那段日子,一直温暖着我的记忆。⑧站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意味着短暂的离别。父亲虽然从来没有说过不舍之类的话,但他用行动诠释了依依不舍和父爱深深的内涵。站牌前的父爱,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是我此生不断奔向远方的不竭动力,也给了我重新回归的温暖方向。13.“站牌”是本文的线索,作者围绕“站牌”记叙了几件事,能够体现父亲对“我”的爱,请简要概括。(2分)①每次回学校,父亲都会骑自行车送“我”去公交站牌。②③14.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15.阅读下列语句,按括号中的要求作答。(4分)(1)我上车后,抱着半根甘蔗,心里甜甜的,又酸酸的。(体会加点词的含义)(2)我坐上公交车离开,回头的瞬间我发现父亲在擦眼睛。我的心猛然一疼,父亲哭了,我看到了他向下撇的嘴角。(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父亲的心理)16.文章的标题能否换成“父爱无言”,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17.朗读文章时出于传情达意的需要,往往对句子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请为下面的句子做一个朗读重音设计,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站牌前的父爱,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是我此生不断奔向远方的不竭动力,也给了我重新回归的温暖方向。三、思辨与探究(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18-21题。(10分)【材料一】暑假,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播。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在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中体味到了中国式的浪漫。正如《长安三万里》导演谈及创作初衷时所说:“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做古诗,传达诗的内涵,将伟大先贤们的精神和风骨融入到故事里。”《长安三万里》充分运用了青绿和水墨山水来构造关键场景,并将这些场景与优美的音乐相结合,渲染出相应的剧情氛围。例如主人公高适和李白初到黄鹤楼之时,听闻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广受欢迎,便立刻想象出了崔颢在水墨意境的场景中赏景作诗的画面。高适在边塞作诗时,也同样通过水墨意境加以表现。李白向高适讲述自己游山水的经历时,画面则呈现出青绿山水的样貌。这些场景虽同为山水画元素的运用,却也有区别。它们有的谱写着盛世美景的华美壮阔,有的抒发着诗人的潇洒情怀,有的则烘托出金戈铁马的激烈,侧面反映了中国山水画风格之丰富。【材料二】《长安三万里》采用了上身宽、下身窄的结构塑造男性外形,使其整体近似于两个倒三角形,与唐三彩中的文官俑、胡人俑较为相似。而女性大多则较为丰腴,其头部和腹部的圆润得到了夸张,体型呈圆柱状,妆容、服饰也采用了唐三彩仕女俑的常见造型,整体憨态可掬,惹人怜爱。每当出现街头闹市的场景,络绎不绝的人群都如同会动的唐三彩人俑,生动而有趣。就连一些马匹的造型也参考了唐三彩马俑。此类设计在以往的国产动画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是对唐三彩元素的通俗性转化,为电影中的造型增添了几分幽默。因此也有不少网友对此给予了好评,感叹自己仿佛在看《唐宫夜宴》的重生版。【材料三】除了自然风景和人物外,《长安三万里》对唐朝美学的表达还体现在建筑上。在唐朝,木制建筑已较为普遍,大型建筑以抬梁式为主,房檐平直舒展,边角处弯曲,在规整的同时又不失动感,呈现出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力与美的统一。同时,影片中的城市布局遵循了唐朝的里坊制结构,将商业市集、居民住宅、皇家宫廷相隔开,清晰地表现了“市”“坊”之别,增强了场景的逼真感。制作组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艺术美的表现。在主人公初到长安时,电影设置了一个开阔的俯视图,将长安的基本结构全部展现给观众。开阔的城市格局加上自然景致的艺术渲染,使片中的长安多了几分梦幻感。【材料四】《长安三万里》,扑面而来的是一份家国情怀与悲悯情怀。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chuǎn),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李白初见高适,就为他写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视为知己。李白自己也有男儿雄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想着有一天功成名就,要学范蠡遨游七十二峰;当事业停滞,他写出了光阴蹉跎的焦急:“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当繁华成云烟,他终于悟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再看高适的人生。祖辈的光环带给他一种荣耀感,种下了一颗报效祖国的伟大种子。高适先后十三年,四次出塞,到过西北和西南,可谓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以诗人为戎帅”曾率军在前线作战,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见证了开元、天宝全盛,也目睹了王朝的衰落残败。正因为这般经历,赋予了他“永愿拯刍荛(ráo)”的崇高社会责任感、“万里不惜死”的爱国激情、“他日云霄万里云”的豪情壮志和“抚剑悲歌对秋草”的忧患意识。18.对所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长安三万里》充分运用了青绿和水墨山水来构造所有场景,并将这些场景与优美的音乐相结合,渲染出相应的剧情氛围。B.《长安三万里》采用了上身窄、下身宽的结构塑造男性外形,使其整体近似于两个倒三角形,与唐三彩中的文官俑、胡人俑较为相似。C.在唐朝,木制建筑已较为普遍,大型建筑都是抬梁式,房檐平直舒展,边角处弯曲,在规整的同时又不失动感,呈现出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力与美的统一。D.《长安三万里》在场景、人物造型等元素上均在考据历史的同时加入了通俗化演绎,将豪迈而浪漫的唐代美学进行了多方位的表达,文化底蕴深厚又不失生动有趣,为观者展现了可游可观的盛世风华。19.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例如主人公高适和李白初到黄鹤楼之时,听闻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广受欢迎,便立刻想象出了崔颢在水墨意境的场景中赏景作诗的画面。”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2分)20.几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做古诗,传达诗的内涵,将伟大先贤们的精神和风骨融入到故事里。”?(3分)21.看完《长安三万里》后,如果你穿越回那个时代,你想要谁的人生呢?请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四、写作与表达(5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了白求恩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世界人民的生活充满了和平;有了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的植树的牧羊人,废墟的生命被唤醒;有了善于引导的父亲,莫顿·亨特走过了一程又一程;有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后世子孙有了修身求学的人生方向……初中语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优美的诗句和那些鲜活的词语、还有那些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就会慢慢滋养我们的生命。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请以“我与语文学习的那些事”为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2)给你的语文老师或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分享你半年来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3)请你以“期末考试后,语文老师抱着一沓答题卡走上了讲台”为开头,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海口市语文科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2分)【答案】A2.(2分)前四个字:振翅九天后四个字:逐梦苍穹【评分标准:字体书写正确、规范给2分;字迹清晰,不够规范,给1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写错2个字及以上,抄写繁体字给0分】3.(8分)(1)(2分)B(2)(2分)C(3)①(2分)第一行的称谓,应顶格书写。②(2分)将“提高”改为“拓宽”;【评分标准:拼音、汉字选择正确书写、规范给4分。修改意见用语专业规范,表达清楚明白給2分,否则扣1分。】4.(8分)(1)逝者如斯夫(2)不舍昼夜(3)便引诗情到碧霄(4)何当共剪西窗烛(5)却话巴山夜雨时(6)夜阑卧听风吹雨(7)河流大野犹嫌束(8)山入潼关不解平【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该空均不给分】5.(5分)(1)(2分)下联:翰墨挥洒抒写中华文明【评分标准:完全正确給2分,否则不给分】(2)(3分)示例:同学们,校长就中学生如何读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二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地读书;三是要常参加读书活动。【评分标准:有转述对象1分,人称的转换0.5分,概括转述要点,每一点0.5分】二、品味与鉴赏(35分)(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6.(2分)示例:“瘦”是以马之瘦衬托人之瘦,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清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评分标准:“衬托”“暗指”給1分,表现“游子悲苦”1分】7.(3分)示例:一棵枯萎的老树,它的树干上有着许多深深的皱纹和裂缝,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树枝干瘦而无力,几乎没有一片叶子,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生命的迹象了。在老树的右侧,是一堆枯黄的藤蔓,它们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死寂的氛围。枯藤上的蔓叶已经脱落了,只留下了几个干瘪的果实,它们也已经过了收获的季节,变得无用而无趣。在画面的上方,昏黄的天空中,有几只乌鸦盘旋着,它们发出的呱呱声仿佛在诉说着这个荒凉的场景。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孤独、凄凉和寒冷的感觉,仿佛这里已经被岁月和世界遗忘了。【评分标准:能够抓住意象及有画面感的诗句展开细致的描写,展现完整生动的画面,再现诗歌意境。①你的画面里应该有:干枯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在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继续添加可能出现的景物。比如:枯黄的落叶、干枯的小草、几缕浮动的白云……1分②在勾勒画面的过程中,想象景物具体的情态。1分③人在画面中,展现情感的起伏波动。1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8.(4分)(1)广:增长(2)治:修养(3)道:方法(4)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评分标准:每空1分,与课下注释统一,否则该空均不给分】9.(3分)(1)zhǎng(2)增长(3)增长你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评分标准:每空1分,注音标调准确,根据提供的注释解释正确,该空满分】10.(4分)(1)(2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2)(2分)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实非载福之道。交(的)朋友一天天增多,志气一天天减少,(这)实在不是承载福气的方法。【评分标准:每句2分。1句中“非”不能“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办法“宁静”宁静专一“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句中的“日”一天天“益”更“实非”实在不是“道”方法。翻译正确,表意通顺给2分,有欠缺酌情扣分】11.(2分)[甲]文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乙】文中林则徐对儿子告假回家表示赞赏,同时告诉儿子当官时应该时时做好回家乡的谋划,不要贪图功名利禄,不要贪恋权势、地位,在家时也不要忘记治学,不要沉迷儿女情长而荒废学业。【评分标准:[甲]文“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为关键词。1分;【乙】文“不要贪图功名利禄,不要忘记治学”是关键词,1分。】[参考译文]【乙】男儿读书,本来是为向君王表达忠义,为百姓姓谋求恩惠,那么四十岁再做官,也不算晚。我的儿子(你)年纪正当三十,不过(依靠)皇恩浩荡,侥幸成名,有什么德行和才能,才能(身)居此处?交(的)朋友一天天增多,志气一天天减少,(这)实在不是承载福气的方法。我平时之所以没有说,是担心阻碍你伟大的志向,增长你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现在你已经知道(自己)能力薄弱,难以担当艰巨的任务,想请假回到老家,以孝顺来侍奉母亲,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治学,实在是得我心,(我)又怎么能去阻碍呢?只有一句话要叮嘱你:当官时应该时时做好回家乡的谋划,不要贪图功名利禄,不要贪恋权势地位,而一旦回到家乡,就又应该时时做好为世所用的谋划,不要(沉湎于)儿女情长,不要荒废学业,须经受磨砺,修养自己的德行。(三)名著阅读(5分)12.(1)(2分)B(2)(3分)①(2分)白骨精三次化身,唐僧都宁愿以慈悲之心度量陌生人,且听了猪八戒的谗言就决定赶孙悟空走,从中体现了唐僧易信谗言、好坏不分的性格特点;黎山老母和南海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下凡变作富家遗孀与千金小姐,以招婿试探师徒四人禅心,唐僧始终不为所动,心志坚定。【评分标准:结合情节是考查点,听信谗言1分,心志坚定1分,不结合情节不给分。】②(1分)C【解析]“大闹天宫”讲的是孙悟空奉命管理蟠桃园,却偷吃园中大桃,王母娘娘设“蟠桃胜会”,命仙女摘桃,悟空从仙女处得知自己未受到邀请,便赴瑶池喝光仙酒,又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被擒后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炼成一双火眼金睛,并在天宫大打出手。这个情节体现的是孙悟空“敢于挑战”天宫权威、离经叛道的特点。故选C项。(四)记叙文阅读(12分)13.(2分)②父亲执意陪“我”在站牌前等公交车;(1分)③父亲在等车的间隙,会在站牌附近的小卖部给“我”买一些吃的让“我”带去学校。(1分)【评分标准:人物父亲和“我”,地点站牌,仿照示例概括事件。一空一分】14.(2分)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后文关于“我”、父亲和站牌之间的故事,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1分);结构上,照应标题,总领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写父亲执意陪“我”等公交车作铺垫。(1分)【评分标准:内容上,交代背景,引出后文,奠定感情基调答出两点即可得1分;结构上,照应标题,总领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写父亲执意陪“我”等公交车作铺垫。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可以得1分。】15.(1)(2分)“甜”既指甘蔗的甜味,也指寄托在甘蔗上的父爱。(1分)“酸”是“我”感受到父亲为“我”付出的不易从而内心感到酸楚、惭愧。(1分)【评分标准:“甘蔗的甜味”“寄托在甘蔗上的父爱”(1分);“感受付出的不易”“内心感到酸楚、惭愧”(1分)。】(2)(2分)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准确传神(细致生动)地展现了父亲此时因为家庭困境没能给“我”买吃的而觉得无奈与内疚的样子。(1分)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心疼。(1分)【评分标准: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1分,父亲的心理1分。】16.(2分)示例一:不能。理由:“站牌前的父爱”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传达了文章的主题,且“站牌”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而“父爱无言”只点明了文章的写作主题。(1分)所以标题不能换为“父爱无言”。示例二:能。理由:“父爱无言”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主题,简洁明了。而且内容上更全面。而“站牌前的父爱”太过局限了,所以标题能替换为“父爱无言”。【评分标准:观点态度0.5分,理由:“站牌前的父爱”点明地点,概括内容,传达主题,文章的线索,只要说出任意一点可以給1分,而“父爱无言”只点明了文章的写作主题。所以标题不能换为“父爱无言”。0.5分。本题为多元开放型试题,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17.(2分)示例:应在“前行的力量”“不竭动力”“温暖方向”三处进行重读。(1分)理由:该句主要表达了“站牌前的父爱”对“我”产生诸多的影响,“前行的力量”“不竭动力”“温暖方向’都表现出“我”对伟大父爱的赞颂之情,因此应在这几处重读。(1分)【评分标准:重读的词或短语选择正确1分;理由言之成理1分。】三、思辨与探究(10分)18..(2分)DA.构造“关键”场景并非“所有”B.“上身宽、下身窄”才是正确的。C.“都是”过于绝对了,是以“抬梁式”为主。【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后迅速提取信息进行整合概括的能力。在原文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语句。】18..(2分)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1分),通过具体的事例充分有力地说明了《长安三万里》充分运用了青绿和水墨山水来构造关键场景,并将这些场景与优美的音乐相结合,渲染出相应的剧情氛围。(1分)【评分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