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07/wKhkGWXe4FKAAAiFAAJrA-GVwnE507.jpg)
![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07/wKhkGWXe4FKAAAiFAAJrA-GVwnE5072.jpg)
![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07/wKhkGWXe4FKAAAiFAAJrA-GVwnE5073.jpg)
![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07/wKhkGWXe4FKAAAiFAAJrA-GVwnE5074.jpg)
![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07/wKhkGWXe4FKAAAiFAAJrA-GVwnE50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尚书·汤誓》记载“有夏多罪,天命殛(意为杀死)之”,祀天是周人最高级别的祭祀礼仪,只有周王才有资格祀天。《周礼》记载,祀昊天上帝要实行“湮祀”,烧柴火使烟气上达九天,而且是要在冬至日于“幽丘”祀天。秦汉以后祀天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得以延续,这主要是因为祀天()A.有助于统治者德治观念的加强 B.有利于对民众实施教化C.是古代政权合法性的仪式见证 D.是敬天思想的历史传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社会。依据材料西周时期周天子祭祀敬天,秦汉以后祀天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得以延续,说明敬天思想的历史传统得以传承,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有助于统治者德治观念的加强,德治指的是以德治人,材料所述内容不能加强统治者的德治观念,排除A项;祭祀敬天与民众实施教化没有太大关系,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古代政权合法性的仪式见证没有太大关系,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汉以后祀天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得以延续,排除C项。故选D项。2.录囚制度创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县邑囚徒,皆审视录,参考辞状,实其真伪,有侵怨者,即时评理之。”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的出现反映出汉代()A.司法制度臻于完善 B.统治者奉行“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C.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D.地方行政能力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通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的录囚活动,使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体现了汉代统治者奉行“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B项正确;“司法制度臻于完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汉代并未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排除C项;录囚制度有利于提高地方司法官明法慎刑的自觉性,从而使当时的司法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并不会提高地方行政能力和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3.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普遍形成了“坞堡”,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坞堡”由一个或者数个大田庄组成,除了种植谷物桑麻之外,还种植蔬果,豢养鸡豚,自办樵蔬脂烛,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坞堡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的能力。坞堡经济的形成()A.阻碍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 B.稳定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C.推动了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D.遏制了军阀割据势力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坞堡普遍形成于战乱频繁的十六国时期,它具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能力,同时坞堡经济自给自足。坞堡在地方上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加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阻碍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A项正确;此时北方战乱,局势动荡,北方经济重心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坞堡经济的特点,并未推动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排除C项;坞堡经济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军阀割据势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宋史·职官志》记载,府、州诸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由此可知,当时宋朝政府意图()A.宣扬儒学确立理学正统 B.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C.以教代政实行政教合一 D.教化民众稳定基层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可知,宋代朝廷要求地方官履行教化地方的职责,反映了当时宋朝政府意图教化民众稳定基层秩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重视教化,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宋朝政府意图教化民众稳定基层秩序,未涉及改善民生,排除B项;宋朝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5.1581年“一条鞭法”实施,使白银货币化过程得以完成。同时,明朝“钱为银基,银为钱本,钱价依银价随涨浮动”的“钱银制度”也随之形成。至天启年间,银钱比兑大致为“一银千钱”,到崇祯初年则是“一银一千一百钱”,崇祯庚辰、辛巳之间递增至“一银二千钱”,癸未而后更增至“一银三千三百钱”。这种状况的出现()A.推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使白银成为民间的主要支付手段C.加剧了明朝的社会危机 D.是由于中国白银大规模向外流出〖答案〗C〖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完成,明朝形成了钱银制度,但是在明朝末期,政府为了解决财政网危机,大量铸造铜钱,导致银钱比价不断扩大,出现了银贵钱贱的情形,这对于百姓而言,变相的加重了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明朝的社会危机,C项正确;银贵钱贱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银贵钱贱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白银成为支付手段,因此B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排除D项。故选C项。6.如表反映的是关于鸦片战争的不同记述。据此可以推断奏折()时间奏折中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实情1841年2月14日琦善:激战四时,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伊里布:不费一兵一卒,舟山收复英军攻占沙角、火角,清军大败。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由于疫情严重,英军撤离舟山。1841年3月12、17日杨芳:民心大定,军民鼓勇,可期无虞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军营十余座,受伤8人。1841年6月4日奕山;英夷指天指心,免冠作礼,诚意求和,谅该夷性等犬羊,不值计较奕山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英军撤离广州A.清朝皇帝乾纲独断所导致 B.清朝官员具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C.这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行为 D.清大臣亲赴前线奏折更符合实际〖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员不但接连战败,而且谎报军情,这反映了清朝官员腐败无能,根源在于清朝皇帝乾纲独断所导致,A项正确;“清朝官员具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说法片面,不能体现材料本质,排除B项;奏折中的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的实情严重不符,反映了清朝官员腐败无能,并不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行为,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清朝官员谎报军情,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7.曾国藩为了响应清政府剿灭太平军的号召而组建湘军。湘军实行长官自行募兵,这样彼此通常是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姻亲关系而便于控制。募兵的主要对象是青壮年农民以及读书人。曾国藩在加强士兵的训练之外,还向士兵灌输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长官命令的思想。同时,湘军士兵所使用的兵器大多是向列强购买来的火枪与山炮。这反映出()A.地主阶级因循守旧 B.湘军组建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C.清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D.湘军是战斗力最强中国军队〖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曾国藩以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长官命令的传统思想武装士兵头脑,配以近代化武器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项正确;以近代武器装备军队,这些然不是因循守旧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湘军的组建方式,并没有体现出湘军和中央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湘军和近代中国的其它部队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湘军是战斗力最强的中国军队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8.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 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 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7年(中国)。1927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打击北洋军阀统治。材料中所列的言论反映了国共两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策略有别,而作为国民党领导人,这一言论的出发点是维护国民党的政治影响,试图和争夺在农村地区的控制权。这一言论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国民党人的态度。由此可知,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D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出现的,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通过材料无法判断这一时期是国民党注重农民运动的起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城市居民对于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9.如表是四川省1952年和195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表,该数据表说明()时间GDP(亿元)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一产业(亿元)1952年24.6533.842.5818.181957年56.571118.0711.6336.87A.大跃进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圆满完成C.一五计划期间社会经济发展 D.三年经济困难局面已经结束〖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52年和1957年1952年和1957年(中国)。根据材料时间1952年至1957年,这一时期恰好是一五计划时期,从经济数据看,这一时期四川省的各项数据都在上升,说明一五计划期间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C项正确;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排除A项;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排除B项;三年经济困难是从1959年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新中国第一个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西欧五国后,提出了中国实行开放的可行性报告。1978年9月,李先念副总理提出中国应当采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1978年10月底,重要理论家和政治家邓力群访日归来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认识()A.体现了国家发展理念的进步 B.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使国有企业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D.使改革开放的主张成为全党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依据材料“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提出了中国实行开放的可行性报告。”“李先念副总理提出中国应当采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可知,我国正在对是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调查,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项正确;国家发展理念的进步不是题干的主要信息,排除A项;题干说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C项;无法得出使改革开放的主张成为全党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
11.古希腊城邦进行战争之前,攻方人们往往向守方城的神祷告或者偷走敌人的神像,以求其神离开守方之城或允许攻方攻下此城。相应的,守方也采取多种方法抗拒:或用链子拴住神像,防止其逃走;或将神像严密收藏,以免被敌人寻出。古希腊人认为:城之命运与神关系密切,一城战败,其神亦同时战败,战争之前,只要设法使神离开敌方之城,胜利便唾手可得。这反映了古代希腊()A.宗教信仰支配着战争的进程 B.城邦之间的战争冲突频繁C.不同的城邦拥有不同的神灵 D.信仰对城邦军事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依据材料“古希腊人认为:城之命运与神关系密切,一城战败,其神亦同时战败,战争之前,只要设法使神离开敌方之城,胜利便唾手可得。”可知,信仰对城邦军事影响较大,D项正确;宗教信仰影响着战争,不支配战争,排除A项;题干无法得出城邦之间的战争冲突频繁,排除B项;题干无法得出不同的城邦拥有不同的神灵,排除C项。故选D项。12.古代罗马一位农民向法庭申诉,称他的邻居在屋顶上喂养鸽子,这些鸽子飞到他的田地上吃掉了作物。问题在于,鸽子属于野生动物,法律规定野生动物属于公共财产。最终,法院裁定邻居需对鸽子造成的损失负责,尽管鸽子本身并不属于邻居所有。这体现了罗马法()A.注重诉讼程序规范 B.对私有财产给予尊重和保护C.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 D.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邻居喂养的鸽子吃掉了农民的作物,法官裁定邻居需对农民进行赔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给予尊重和保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诉讼程序,排除A项;体现不出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排除C项;题干不涉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至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题至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克林德碑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时,途经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这就是“克林德事件”。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赴德国谢罪致歉。清政府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此即“克林德碑”。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11月13日,么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在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会议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1920年代的“公理战胜碑”1950年代的中山公园“保卫和平碑”结合所学知识,以“克林德碑”为题写一则解说词。(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答案〗从屈辱走向独立的中华民族
八国联军侵华向北京进犯时,作恶多端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击毙。《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侵略者克林德修纪念碑,体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列强面前无任何国际地位,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际欺侮中国人民的象征,是中国的屈辱历史。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北京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而实际上所谓的“公理”中国人民并没有得到,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体现了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人民致力于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保卫和平碑”体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具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从克林碑到“公理战胜碑”其名称的变化,体现了只有结束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论题:依据材料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树立屈辱性的“克林德碑”,到一战时期作为战胜国之一,改名为“公理战胜碑”,再到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改名为“保卫和平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因此论题是从屈辱走向独立的中华民族。
论述:依据材料“八国联军时期”“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克林德碑”三个时期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论述。
总结:总结升华、照应主题。
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历代王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的管理权交给基层自决。但导致地方上存在着各种利益小圈子。明朝朱元璋针对中央的命令在基层执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政府征缴税粮。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在一百户人家中,按照富裕程度(主要是人口和收成)排出次序,前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第十一到二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甲首”,任期也是一年。这招看似让基层更分散,但实际上因为“群龙无首”,基层组织对中央的“抵抗力”便被进一步削弱。——摘编自爱影《“皇权不下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基层治理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基层治理改革影响。〖答案〗(1)特点:加强国家政权对地方基层的干预控制;地方行政与基层(乡绅)自治结合;分散基层,轮流坐庄。(2)影响:增强了中央的权威;有利于防止地方豪族势力的扩大;为后世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一定程度削弱了基层自治组织。〖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由材料“明朝朱元璋针对中央的命令在基层执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及所学可得出加强国家政权对地方基层的干预控制;由材料“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及所学可得出地方行政与基层(乡绅)自治结合;由材料“在一百户人家中,按照富裕程度(主要是人口和收成)排出次序,前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第十一到二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甲首’,任期也是一年”可得出分散基层,轮流坐庄。【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由材料“明朝朱元璋针对中央的命令在基层执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及所学可得出增强了中央的权威;由材料“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防止地方豪族势力的扩大;为后世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由材料“这招看似让基层更分散,但实际上因为‘群龙无首’,基层组织对中央的‘抵抗力’便被进一步削弱。”可得出一定程度削弱了基层自治组织。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传统史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评论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变法不仅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也引起了激烈的“党争”,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北宋黄庭坚云:“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近代梁启超评论王安石及其新法,则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竞赛题
-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600道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 2025年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班月工作要点计划月历表范文集锦(30篇)
-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工程计量与计价(路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企业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分子遗传与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冷却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卧式水管热水锅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招聘技巧培训课件模板
- 《汽车装调工培训》课件
- 物联网协议与标准化
- 员工提前辞工管理制度
- 环卫一体化运营方案
- 《基于PPT课件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探究》
-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托辊)
- 普通话测试培训课件2:读单音节字词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 损失物品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