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地上册【同步测试】河流(第1课时)_第1页
鲁教版七年级地上册【同步测试】河流(第1课时)_第2页
鲁教版七年级地上册【同步测试】河流(第1课时)_第3页
鲁教版七年级地上册【同步测试】河流(第1课时)_第4页
鲁教版七年级地上册【同步测试】河流(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河流》同步练习第1课时一、选择题1.我国最大,也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长江

D.塔里木河2.2017年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模式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今年的主题是“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开幕式致贺信。读图完成下题。海南省河流水文特征是()A.结冰期短

B.流量大、流域面积广C.含沙量大

D.短小,流速快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A.发源地

B.上游地区C.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4.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亚洲第一长江长,‘黄金水道’多河港”。“黄金水道”体现了长江的()A.水能丰富

B.灌溉价值

C.航运价值

D.养殖效益读“我国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6.据图可知,长江干流落差很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唐古拉山脉7.除干旱和洪涝灾害外,长江流域严峻的环境问题还有()A.沙尘暴

B.凌汛

C.水污染

D.断流8.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有()A.长江源头地区发展渔业养殖

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C.生活在湖区的居民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以扩大耕地面积二、综合题9.北纬30,黄金一线。读“神奇的30°N图”,回答下列问题。寒假里,长沙某中学的兴趣小组开展了“神奇的30°N”——研究钱币上地理知识的“探索之旅”,第四、五套人民币有多幅背景图片所示景点沿30°N附近分布(如图所示)。他们设计了从①到⑤的探索线路。(1)“探索之旅”从珠穆朗玛峰出发,某同学在山坡上找到了古海洋生物的化石。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为世界最高峰C.位于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

D.位于昆仑山脉(2)第二站来到拉萨的布达拉宫,同学们接受了

族同胞献上的哈达;(3)沿318国道到达重庆后,同学们坐船游览长江,在宜昌参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4)游船继续向东。行至武汉后同学们改乘京广高铁,经

市转乘沪昆高铁后到达江西井冈山;(5)参观井冈山后,同学们来到

省杭州市,欣赏西湖“三潭印月”景点;(6)同学们在“探索之旅”的过程中发现,同纬度地区的②、③、⑤三处景点中,③处附近此季节的气温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10.读长江、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A

,其所在省的简称

,流经该省区的长江支流②是

,是长江最大支流;(2)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是()(多选)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降水时间集中

B.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桥梁影响泄洪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3)水利枢纽工程P

,其首要任务是

;(4)德州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到城市J旅游,他需要选择的铁路线为___

__;(5)长江沿岸的钢铁厂较多,形成“钢铁走廊”的雏形,试分析:上海宝山建立钢铁厂的不利条件;(6)“”地形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试分析产生的自然原因: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所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参考答案第1课时【答案】1.D

2.D

3.C

4.C

5.C

6.A

7.C

8.B

9.(1)B

(2)藏

(3)三峡工程

(4)长沙

(5)浙江(6)③处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受北部地形阻挡(盆地地形,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10.(1)宜昌

汉江

(2)ACD

(3)三峡

防洪

(4)京沪线(5)煤、铁等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缺乏。(6)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植树种草等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其水源主要依靠天山和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黑龙江、额尔齐斯河、长江都是外流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海南省河流的水文特点,要理解记忆。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其四周为低平的平原、台地,面积约占全岛的3/5。中南部为高高隆起的五指山、黎母岭。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较大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南海。故选D。从雷州半岛往南,渡过琼州海峡,就来到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省。海南省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省境除海南岛外,还包括散布在广阔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3.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易引发洪涝灾害,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故选C。

4.本题考查长江的各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上游防止水土流失,中游防止洪涝灾害,下游防止水污染。长江没有结冰期,没有凌汛现象。故C对,ABD错。故选C。5.本题考查长江的航运价值。长江由于通航能力强,航运价值大,被称为“黄金水道”;由于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的河段。读图分析可知,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本题考查了长江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理解掌握。长江流域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上游地区由于出现的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地区除了洪涝灾害多发以外,由于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发展,出现了水污染、酸雨的危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8.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长江源头地区位于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设立自然保护区大力保护,不适合发展渔业养殖,故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湿热,适合种植水稻,故B正确;围湖造田会降低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能力,容易造成涝灾,故C错误;毁林开荒会造成土地沙漠化,造成水土流失,应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故D错误。故选B。9.本题考查的是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藏族的传统礼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京广高铁、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旅游景点、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等知识点。(1)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故A错误;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峰,故B正确;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故C错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故D错误。故选B。(2)第二站来到拉萨的布达拉宫,当地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因此,同学们接受了藏族同胞献上的哈达。(3)沿318国道到达重庆后,同学们坐船游览长江,在宜昌参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该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4)游船继续向东。行至武汉后同学们改乘京广高铁,经市长沙转乘沪昆高铁后到达江西井冈山。(5)参观井冈山后,同学们来到浙江省杭州市,欣赏西湖“三潭印月”景点。(6)同纬度地区的②、③、⑤三处景点中,③处附近此季节的气温明显偏高的原因是:③处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受北部地形阻挡(盆地地形,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10.(1)本题考查长江概况。读图可知,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其上、中游的分界点A是宜昌,位于湖北省,简称鄂,流经该省区的长江支流②是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2)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中下游地势低平,支流众多,一遇雨天洪水一并涌入长江干流,人为因素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因此长江在暴雨季节来临之时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选ACD。(3)本题考查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认识。读图,水利枢纽工程P是三峡,其首要任务是防洪。(4)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