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原始社会:距今170万年前—BC20701、旧石器时代:1.定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文化遗址①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②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3.生产和生活状况(1)食物来源:渔猎和采集。(2)生产工具:木、骨、石等材料,生产工具落后(3)生活方式:迁徙群居,用火(元谋、北京)(4)社会生活:母系氏族4.影响:中华先民出现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1、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前距今约7000年前:中华文明的奠基(1)社会生活:①石器打磨结合;②大量使用陶器;③原始农业出现(1.种植业:刀耕火种南稻北粟2.家畜饲养业)eq\o\ac(○,4)筑屋定居,形成村落(2)影响: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2.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0005000年前):南稻北粟农业体系形成(1)黄河流域:①中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栽培粟②下游:大汶口文化(2)长江流域:①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技术,饲养猪和狗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中华文明的起源(1)文化遗址:①辽河上游:红山文化②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③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民居形式:巢居、穴居。(3)社会生活:父系氏族①生产力:剩余产品积累:精美玉器。②社会组织:氏族组合成部落(联盟):出现祭坛和神庙A.黄帝、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华夏始祖B.尧、舜,“禅让”传承部落联盟首领。③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出现权贵阶层。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④国家诞生:五帝后期龙山文化时代(BC2500至BC2000),“万邦”时代(国家的初始形态)3、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历程4、中国原始社会阶段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地区不平衡、兼收并蓄、有连续性经济: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晚期原始农业产生:①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②地域差别:南稻北粟③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手工业:陶器(产生新石器);丝织技术(中国首先发明)商业:原始商业、物物交换、偶尔进行、原始贝币新石器晚期,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政治: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社会形态:新晚阶级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向早期国家过渡。社会制度:禅让制,“天下为公”,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文化: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二、奴隶社会(夏商周)(一)政治1.夏(约前2070前1600)建立:从部落到国家①前2070,禹建立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②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国家管理:聚族而居。夏后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方通过部族间接统治。2.商(前1600—前1046)(1)建立: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2)发展:政治变迁:多次迁都,定于殷(3)国家管理: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4)政治特点:王权有神秘色彩B、王权受限(受制于卜人、方国首领、王国权相)(5)统治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3.西周(前1046前771)(1)建立:前1046周武王建西周,定都镐京(2)国家管理:①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前朝贵族内容:周天子:“授土授民”诸侯:权利: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义务: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4.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5.评价:积极:①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结构②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范围③诸侯有受封土地上统治权,要服从政令,承担义务消极:后期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的统治②宗法制1.目的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地位与分封制互为表里4.评价积极:①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②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消极:任人唯亲、重男轻女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③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④选官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1标准血缘2结果①贵族世代垄断高官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而遭到破坏⑤西周政治基本特征:“家国一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关系: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3)法律与教化德治思想渊源①礼制;②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性。法治思想渊源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4)灭亡:①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共和行政”。②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阳4.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①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②君主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二)经济1.特征: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时期。2.表现(1)农业:集体劳作、粗放经济、频繁迁徙①生产工具:石器锄耕,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②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2)手工业:①青铜铸造(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②养蚕缫丝,丝织发达(3)商业:夏1.货币:海贝、仿制贝商1.商人出现2.贸易范围在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3.工商食官: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进行垄断性经营4.货币:开始出现铜铸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冶铜技术的长足发展,铜不易腐蚀、造价低意义: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商周出现契约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①商朝,城市初具规模,城市的中心:统治者的宫殿、宗庙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分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三)思想文化1.文化遗址:(1)夏朝: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2)商朝: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甲骨文(成熟的文字),青铜器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伦理观: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自然观:夏商:相信上天,鬼神。商人遇事必祭天地、祖先价值观:西周初年,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人生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处世观:西周末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3.教育:西周“学在官府”(四)阶段特征1.经济(1)农业①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奠定了农耕经济的雏形。②耕作方式是石器锄耕。生产仍主要是木石工具③集体劳动(2)手工业:青铜铸造和丝织业发达(3)商业:①出现商人和人工铸币。②政府严格管理工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进入青铜时代。2.政治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③最高执政集团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有一定遗存。④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由氏族贵族世袭⑤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3.思想文化①敬天保民,祖先崇拜,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②民本思想在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③开始形成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意识,炎黄子孙)④形成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政治1.列国纷争春秋:争霸【春秋五霸:齐桓公(第一个)、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2)春秋后战国前:卿大夫掌权,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分晋,齐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3)战国:兼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周王室在BC256被秦国吞并2.变法运动(1)背景:①经济: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建立。②阶级:1周天子地位下降,分封制崩溃,2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阶层流动加快。③政治:巩固自身的地位增强自身实力的需求(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潮流。(3)代表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商鞅变法:BC356:经济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废井田,开阡陌,授田百姓小农经济土地私有政治①奖励军功,废世卿世禄②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官僚政治中央集权社会①拆大家庭为个体小家庭②什伍连坐户籍管理增加赋税1地位:战国时持续时间最长、涉及最广、改革最彻底2意义: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民族关系:“华夏”认同(1)表现:①春秋: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一些民族出现华夏认同②战国:戎狄蛮夷融入华夏(2)影响: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更稳定,分布更广。3.制度变迁:(1)春秋:1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2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2)战国: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4.选官制度:举荐与军功爵制(荐举功劳制)(1)标准:才能(荐举)军功(授予)(2)结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5.法律与教化(1)春秋:郑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2)德治与法治之争:儒法之争德治法治思想人性善,德治人性恶,法治代表孔子,孟子商鞅,韩非观点孔子:君①为政以德;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商鞅颁布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权益孟子:君①仁政②省刑罚薄税敛③民贵君轻韩非:①法术势驾臣②赏罚分明,臣民守法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评价积极:道德礼义教化,重视民生,民贵君轻消极:不适用战国。无助于实现强国带来富国强兵,满足君主专制。促成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制定户籍,始于战国。(BC375,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经济1.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①生产工具: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②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逐步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③经营方式:集体耕作转向小农经济特点:①一家一户(分散性)②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封闭性)④精耕细作eq\o\ac(○,5)脆弱性精耕细作:在一定土地上,投入较多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单位产量④农业技术: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南方水田两种农业体系⑤水利: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手工业:春秋:冶铁出现,战国:手工业分工更细,铁器广泛使用。(3)商业:①货币流通广: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千、蚁鼻钱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②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打破;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③工商食官的格局打破④货币借贷出现⑤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思想文化1.春秋晚期的孔子和老子(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1政治主张:①“仁”(核心);为政以德;②恢复周礼;2教育主张:创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推动私学发展3儒学贡献:①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⑥《论语》(2)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哲学主张:①朴素的唯物论:道是万物的原;③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转化);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代表作品:《老子》(或《道德经》)2.战国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大变革①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不断建立②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③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④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传统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2)学派派别代表主张儒家孟子荀子孟子:性善,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性恶,主张“仁义、王道”、隆礼重法礼法并行、君舟民水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邹衍五行相生相胜墨家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①中央集权②以法治国;(3)影响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当时:A.经济:促进了小农经济兴起,推动了社会转型;B.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各国的变法运动奠定思想理论基础;C.文化:促进文化发展。③后世: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伦理观人本思想价值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政治观民本思想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处世观和而不同家国观提倡爱国、家国情怀阶段特征三大趋势:分裂走向统一;各民族相互融合;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政治(1)政治制度①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②诸侯争霸,列国纷争,③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自耕农阶层出现④士阶层兴起(2)民族关系:华夏认同,夷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2.经济①铁犁牛耕,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③小农经济兴起3.思想文化①百家争鸣,形成中国传统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②私学发展,学术下移,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秦朝BC221—BC207: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BC2211.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①思想:A.孟子定于一B.《吕氏春秋》统一才能结束战乱②心理: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经济:各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的阻碍④政治:诸侯兼并,局部统一(2)主观条件——秦国强大①地理: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政治:A秦王励精图治,吏治清明B嬴政雄才大略③经济:商鞅变法强国,为统一奠基④外交:远交近攻⑤理论基础:法家思想2.统一过程(1)东方:BC230BC221,灭掉六国,建立起秦朝(咸阳)(2)南方:征服越族,加强对云、贵一带控制。(3)北方:击退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3.统一的历史意义(1)国家版图: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2)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长期沿用(3)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措施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①地位: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②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对国家事务有决定权:(2)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掌管文书)②九卿: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3)文书制度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②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4)地方:郡县制①内容:A.地方行政机构设郡、县;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B.郡(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守、丞、尉+监察使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丞、尉。C.基层组织:县(道)以下设乡、里、亭②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5)官员管理1选官:“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①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为官②实质:专任法家思想③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2考核:上计制a考核标准: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各县侯国将一年情况汇集郡国,汇总,上报)b考核官员: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c考核结果:官员赏罚的依据3监察①中央: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②地方监察制度:监御史(6)法律制度:律令并行(皆有法律效力)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A、经济(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被长期沿用。统一车轨、度量衡(3)商业: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B、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C、社会(1)交通①人工道路:驰道(国家级公路)、直道(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五尺道(云南与蜀重要商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国内运河: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湘水、离水)(2)户籍管理:分类登记(3)赋税制度:田赋(田赋税率极高)、人头税(极重的口赋)、徭役D、军事行动与民族关系1、中央机构:典客、典属国2、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①南方:在今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②北方:逐匈奴,修筑长城三、秦的暴政与速亡秦的暴政(1)暴政表现:①赋役繁重②刑法严苛,激化社会阶级矛盾③焚书坑儒,钳制思想(2)暴政影响:阶级矛盾、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灭亡根本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2.秦的速亡(1)陈胜吴广起义:BC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发动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张楚”(2)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刘邦“约法三章”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3.秦亡的原因(1)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律;(2)焚书坑儒,文化专制把士人推到对立面(3)秦二世未能改正过失,统治僵化腐朽,导致国家倾覆;;(四)阶段特征1.政治: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一整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秦朝暴政导致其短命而亡。2.经济:小农经济初步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厉行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和车轨;3.思想: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大一统”意识逐渐形成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拓展了疆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汉朝时期(前202年—220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政治(一)西汉的建立。BC202AD291.西汉建立:BC202,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2.汉初制度(1)背景:吸取秦朝速亡教训(2)措施:①思想:黄老无为②经济:与民休息③政治:汉承秦制:三公九卿、郡国并行(3)结果: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恢复,社会稳定。3.汉初的问题:(1)内部问题:王国问题:七王之乱:景帝削封地②其他:豪强地主土地兼并外部问题:匈奴、南越(二)西汉的强盛:一、政治①君主专制:中外朝制:削弱外朝丞相加强君主专制的其他方法:任用布衣丞相,降低丞相威信②中央集权:A.推恩令B.设刺史位卑权重:全国划分13个州部,巡视监察(始终延续)C任用酷吏治理地方③选官制度:察举制为代表A.标准:品行(主要)、才学B.形式:常科(孝廉茂才)特科(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C.作用:选拔了大批人才D.评价:东汉后期,操纵于世家,难以选拔到真正人才④法律制度:外儒内法A沿袭秦律《九章律》B、儒家以经注律二、经济①货币:铸币权收归中央(BC113,汉武帝,五铢铜)②手工业:盐铁官营③商业:1均输平准,国家插手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2抑制工商业者三、思想①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观点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3三纲五常②设五经博士,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③中央官学为太学,地方官学得到发展(三)西汉灭亡与王莽政权1.西汉灭亡:(1)原因:①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②经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2)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2.王莽政权:923年(1)改革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2)出现严重的旱灾、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四)东汉的兴衰252201.东汉建立:25,刘秀,定都洛阳,统一全国2.光武中兴:①尚书台确立为新行政中枢,削弱三公②裁并郡县,官吏,节省开支3.东汉的衰亡(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正直士人“清议”活动触犯宦官利益(2)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豪强地主:追随刘秀一统天下将军,权倾朝野,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形成庄园庄园经济:规模大,有家兵、坞堡壁垒,不纳租赋,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地方割据势力。(3)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动摇统治基础。(4)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原因:原来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区,州刺史有行政权、领兵权,使内轻外重、干弱枝强二、两汉的民族和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2)边疆管理:①和亲、军事打击:针对北面匈奴(A.汉初和亲B.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胜C.东汉分裂,南匈奴内迁汉化D.89窦宪出北匈奴,北匈奴败西迁)②行政管辖:1河西四郡中原往西域要道2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军政机构B、东北:护乌桓校尉(3)屯戍政策:开垦田地、驻军①方式:民屯: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军屯: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②作用:抵御匈奴入侵;降低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有利于边疆开发;推动民族交流2.对外交往(1)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海路:广东徐闻县出发,最远航行到印度南部·张鑫通西域:BC1381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2影响:①经济:推进了丝绸之路畅通、贸易繁荣。②政治: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③文化: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3其他丝绸之路:草原、西南、海上丝绸之路(2)东汉时期,倭国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倭国国王金印三、两汉的经济1、农业1)耕作方式:①工具:铁犁牛耕推广,出现犁壁、耦犁②水利:关中(漕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③作物:西域物种石榴、苜蓿、胡麻(芝麻)、胡桃(核桃)传入2)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东汉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2、手工业(1)主要成就:①金属冶炼:西汉:高炉、炒钢东汉:鼓风、水排(冶铁)②纺织业:丝织技术相当成熟③陶瓷业:东汉成熟青瓷(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为主导;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3)基本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3、商业(1)主要表现:①商人兴起②商业中心:市成为全国性商业中心重要标志③对外:陆海上丝绸之路(2)政府管理:①管理机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②商业政策:强化重农抑商四、两汉的文化史学:①《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至汉武帝约3000年历史②《汉书》:东汉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①汉赋:辞藻华丽,铺陈排比②乐府诗:真实反应社会③五言诗医学:①成书战国西汉间《黄帝内经》中医理论基础②东汉《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③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东汉华佗“麻沸散”科技:①105,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②东汉张衡地动仪,《灵宪》数学:①《九章算术》中国至世界数学史上重要地位②《周髀算经》勾股定理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五、两汉的社会1、户籍制度:编户齐民A.单位: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B.东汉末年户籍散乱(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2、社会救济: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六、阶段特征1.政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2)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发展;(3)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地方分裂割据。2.经济:(1)小农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2)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实行重农抑商(3)海陆丝绸之路开通,对外贸易繁荣(4)东汉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出现田庄经济3.文化:(1)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两汉时期,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成就突出.(3)东汉佛教、道教传播,冲击儒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政权更迭1.三国(220280)政权建立都城势力魏220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洛阳国力较强,略占上风汉221,刘备建立,蜀汉,简称蜀成都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吴229年,孙权称帝建业2.西晋(266316)(1)263:司马昭灭蜀266:司马炎,西晋280:西晋灭吴统一291八王之乱316:被匈奴灭(2)五族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3.分裂:A、南方(1)东晋317—420:317,西晋宗室司马睿建康东晋。(2)南朝420—589:宋420刘裕、齐、梁、陈,定都建康B、北方(1)十六国317—439:大部分内迁少数民族eq\o\ac(○,1)民族频繁接触,隔阂仍广泛存在eq\o\ac(○,2)淝水之战:4C,氐族前秦统一北方,被东晋击败于淝水结果:民族关系加剧,前秦迅速崩溃(2)北朝439—581:eq\o\ac(○,1)439北魏统一②6C分裂东西魏,被北齐北周取代eq\o\ac(○,3)北周灭北齐,隋灭北周,统一(二)士族:形成:魏晋衰落:隋唐1.士族:士大夫家族把持官位,享受特权,东晋政权主要支柱。2.原因:1、经济基础:土地兼并,庄园割据2、政治:皇帝统治基础是士族,九品中正制是保障。3.表现:1、政治:分享特权、把持官职2、经济:占有土地、劳动力,庄园经济。3、社会:不与庶族通婚4、文化:崇尚清谈,把握高级文官4.衰因:1、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帮助抑制土地兼并2、政治:科举制动摇其基础3、自身:士族腐朽,缺乏执政能力4、外部:农民起义,寒族崛起5.评价:积极:一定时期内利于统治稳定;消极:把持要职,降低统治集团素质,冗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建立: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措施:①迁都洛阳;改籍贯,不得归葬②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③定门第:鲜卑贵族定一等④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均田制:土地国有制,部分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死后还官府。三长制:基层管理制度: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徭役兵役。加强中央对地方统治,增加赋税收入,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3.意义:(1)性质:自上而下封建化运动:游牧向农耕汉化地主和农民成为对立阶级(2)意义:①政治:巩固北魏政权②经济:促进北魏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后世:为北方统一、隋唐盛世打下基础eq\o\ac(○,4)民族:顺应民族交流交融趋势,缓解民族矛盾(四)其他重要制度1.中央官制:三省制雏形地方管理:州、郡、县三级制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推行:220年,魏王曹丕(2)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家世(3)途径:中正定品分九等,写状、吏部授官(4)评价:①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局限性:只看家世,“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3.法律与教化(1)变化:律令儒家化: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2)目的:维护三纲五常(3)过程:①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解释律令②以亲属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4.赋役制度:租调役(1)基础:均田制(2)内容:①租:田赋,土地上产出②调:定量绢和布③徭役:成年男子6.户籍制度:黄籍、白籍,土断(1)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2)白籍—东晋对侨居人口登记,不向其征发赋役。(3)土断—东晋后、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当地承担赋役。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一)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农耕(农业)与游牧(畜牧)相互学习(二)江南开发:南方经济水平仍落后北方1.条件:①北民南下,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技术②自然环境优越③北方战乱,南方较安定2.表现:①农业:土地开垦,作物品种产量增加②手工业:纺织、陶瓷、造船、造纸明显进步。③商业:长江沿岸活跃④民族交融3.历程:两晋南北朝:奠定基础;安史之乱后:逐渐南移;南宋:最终完成4.影响(1)积极:①为六朝割据东南提供了物质基础;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③促进了南方科技、文学艺术发展;④促进民族交融;(2)消极:环境问题: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土地经营模式: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士族庄园经济(1)形成原因:①经济:土地兼并,大土地私有制②政治:九品中正、政府默许③社会:自然灾害、沉重税徭、动荡时局,流民依附(2)特点:①规模大;②农业为主,多种经营③自给自足;④宾客相附⑤私人武装,形成割据(3)影响:①积极:保存了生产力,稳定社会秩序②消极:影响国家财政来源;导致分裂割据经济基础。寺院经济含义:以寺院为中心封建地主经济(2)特点:①土地寺庙封建主占有②农民无自主性③农民受寺庙封建主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3)影响:①积极:为佛教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②消极:1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2争夺农业人口劳动力3影响财政收入(四)商业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城市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文化(一)思想1.三教概况:①道教:东汉末贵儒尊道②佛教:本土化③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2、魏晋玄学:主张虚无1政治:无为2生活:任其自然3社会:崇尚清谈3、反佛(1)原因: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民间:南朝范缜:精神肉体是统一②统治者四次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3)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未从根本上遏制。(二)文学艺术文学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代表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诸体兼精,“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魏晋至隋唐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三)科技数学南朝祖冲之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四)中外文化交流:佛教:东晋法显经西域至天竺收集大批梵文经典。阶段特征:政权更迭、江南开发、民族交融1.政治:(1)政权更替频繁,长期分裂(2)九品中正制,士族政治,威胁中央集权2.经济:(1)北方战乱,生产破坏(2)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经济格局开始改变)(3)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商品经济水平较低。;(4)均田制,缓和土地兼并,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3.文化:(1)分裂割据、民族融合(2)儒学受到佛道挑战,魏晋玄学发展(3)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突出成就。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形式。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基本完成封建化,有利于隋唐大一统。隋唐至五代十国(581—618—907—960)一、政治政权更迭1.隋朝(581618)建立:581,北周外戚杨坚,定都长安,隋文帝。统一:589,隋灭陈,结束了分裂建设:①广设仓库:长安洛阳②兴建洛阳③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沿岸城市发展(4)灭亡:618原因:A.内:大兴土木B.外:大举征伐高丽C.生产遭到破坏2.唐朝(618907)(1)建立与统一:618,隋朝贵族李渊,长安,唐高祖,随后统一全国(2)国力恢复、鼎盛唐太宗:贞观之治①经济:吸取隋教训,轻徭薄赋,戒奢从简;②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③文教: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武则天:武周政权改国号为周,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开元盛世李隆基,唐玄宗。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全盛时期(3)由盛转衰: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①安史之乱(755763)唐朝由盛转衰背景①边疆危机:边疆紧张(版图扩张)②军事失当:唐军镇节度使,至外重内轻③政治腐败影响①经济:北方人口南迁,破坏北方经济,促进南方经济发展②政治:中央集权削弱,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②藩镇(安史之乱期间设)割据(1)权力:①政治:自主权(自行任免官吏,死后传位)②经济:财权;③军事:强悍的武装(2)结果:形成持续100多年藩镇割据,削弱唐朝力量(4)灭亡:907朱温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原因:①宦官专权、朋党之争②农民起义:875黄巢起义eq\o\ac(○,3)吐蕃入侵(5)五代十国(907960):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1五代:黄河流域:后梁、后唐洛阳、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2十国:南方9个政权,连五代末山西北汉3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统一奠基政治制度变迁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发展历程:①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②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完备:A.扩大任用宰相范围B.政事堂(宰相议事处)后改称中书门下。(2)职能:A.中书省:草拟诏令;B.门下省:审核驳回;C.尚书省:执行,设六部,处理具体政务D.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3)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4)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地方管理隋:州、县二级制(2)唐:道、州、县三级制:据山川形势划分道,监察机构变成一级行政实体。3.选官: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1)历程:1隋:形成①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唐:完善①唐太宗:以进士和明经为主②武则天创武、殿试。③唐玄宗高官主持,提高地位(2)趋势: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3)影响:①积: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B扩大统治基础C.提高官员素质D.加强中央集权(实质)E推动社会向学风尚形成②消:A.八股取士,禁锢思想B.阻碍了科学技发展4、官员的考核与监察A考核(1)负责部门:尚书省吏部(2)考核方式:①地方向中央报告,或遣使到州县考察。②唐考核分九等,确定官员的升降B监察:(1)中央:御史台,御史大夫。(2)地方: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5、法律与教化(1)法律:A.唐高宗《唐律疏议》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标志,历代王朝蓝本(2)教化:礼法结合:①礼治:732大唐开元礼:封建礼仪制度集大成②社会:重视家训6.户籍制度(1)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2)唐朝:刮户(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管理更严,三年一造7.基层组织乡里制度、社会治理邻保制度8.社会救济:隋义仓官方储备与民间积储结合优抚政策唐养病坊经济制度——赋役制度(1)隋:租调役:①租:田赋②调:绢和布。③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2)唐初:租庸调:①内容:纳绢或布代役为庸。②作用: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3)唐中:两税法780①背景: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②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③内容:A量出为入B.取消杂税杂役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④意义:A.简化名目,提高效率B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收入C减轻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民族关系1.中央机构:尚书省礼部:礼部司册封礼仪、主客司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宾客接待礼仪2.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1)民族关系:1隋:①岭南:589,百越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③台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2唐:交往主要方式:战争、管辖、册封、和亲、会盟A突厥:①贞观初,东突厥亡。唐太宗为天可汗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③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东突厥8C为回纥所灭,突厥退出历史舞台B回纥: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C吐蕃:①7C,吐蕃统一青藏高原②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③9C中,会盟(2)边疆管理:羁縻政策特点:以夷制夷;因俗而治唐:①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北方安北单于大都护府,东北安东大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②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二、经济1农业:①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②筒车,水力灌溉2手工:①丝织业发展②陶瓷业: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唐三彩③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3商业:①货币统一,市场发达②商业有时间(宵禁)空间(坊市分区制)的限制③商业受政府直接监管④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4交通:①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推动沿河城市发展②唐: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5经济格局:经济重心南移三、文化(一)儒、道、佛发展1.概况:①隋: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吸收佛道②唐: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③武则天,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佛教完成本土化2.复兴儒学(1)原因:佛道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2)表现:唐中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观点文学艺术1文学: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2书法: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3绘画:唐吴道子被尊为画圣”4石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三)科技1建筑:隋:李春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石拱桥2印刷:唐雕版(《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作品)、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最早火药武器4天文:唐: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学: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唐高宗《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文化交流:①玄奘天竺那烂陀寺钻研佛法。②鉴真六次东渡日本③日本高僧空海来长安求法。2.其他文化交流:①唐首都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②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受唐影响四、阶段特征政治:(1)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三省六部制(3)科举创立,选官制度走向成熟完善(4)礼治法治结合,强化基层教化、社会救济(5)唐中后期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成为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经济:农业: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2)唐中后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3)封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促进农、手工、商发展(4)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到两税法,人丁到资产文化:佛教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出现三教合一趋势,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3)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民族关系:开明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与亚欧非各国间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辽宋夏金元(9161368)一、政治(一)两宋1.北宋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措施1、君主专制:二府三司:1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2三司财政3中书门下丞相2、中央集权:①权:A.文官任知州,设通判与知州制约B.四监司:路级机构,监察②钱:转运司:保证赋税上缴,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导致的北宋积贫积弱。③兵:1更戍法:地方精锐编入禁军2兵权收归中央3、崇文抑武:①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士人地位。(2)特点:①分化事权,君权强化;②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③重文轻武、文人治国(3)影响:①积极:预防内乱,巩固统一,强化中央集权。②消极: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2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风气3冗官冗兵冗费,使国家积贫积弱2.北宋危机:(1)边防压力:1辽与“岁币”1005澶渊之盟2党项与“岁赐”(2)财政危机:冗费:岁币、冗兵、冗官:官:等级待遇职虚衔。差遣:实际职务。3.北宋改革(1)庆历新政:范仲淹改革:宋仁宗,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触犯了官僚集团利益,失败。(2)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1069,宋神宗A基本原则:加强国家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目的B内容:①富国(积贫):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调控经济开辟财源1、募役法:缴纳钱财代替傜役2、市易法:市场上产量多时收购,少时卖出3、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2、5月)放出贷款给农民②强兵(积弱):1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2实施保甲法进行社会治理D评价:①达到富国目的,强兵不明显③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②地方官员乱作为,强发贷款,强迫交钱免傜役,加重人民负担。4.南宋偏安(1)靖康之变:1127,金朝攻北宋,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2)南宋建立:赵构、应天府,后定都临安(3)南宋与金的“战”与“和”①岳飞抗金②绍兴和议:1141,宋高宗向金朝求和,向金朝缴纳“岁贡”③宋金南北对峙: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5.两宋其他政治制度(1)官员A选拔:科举成为主要途径B考核: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C监督:①中央:a御史台b台谏合一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四监司)、设通判(2)法律教化:理学、乡约(3)赋役制度:募役法:王安石,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4)户籍制度:主户与客户(主户:有土地,缴纳赋税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原因:宋代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5)基层组织:乡里制度(6)社会治理:保甲制,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十户为一保,同保之人互相监督、检举社会救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优抚政策:福田院(二)辽、西夏、金的统治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政权916,耶律阿保机,上京1038,元昊,兴庆府1115完颜阿骨打,会宁府对外1114被金灭向金称臣,事实独立,蒙古灭①1125金灭辽,②1127灭北宋与南宋对峙。蒙古灭制度①南北面官:以北为尊、因俗而治②定期迁徙,行营国家政治中心一套制度,两种称谓:模仿北宋,用本民族称谓①猛安谋克:兵民合一②12C金世宗,大定之治,小尧舜共性①受汉文化影响;②治理过程轨制:既保留本民族,又使用汉族制度;③加强了民族交流、交融(三)元朝1建国:1206,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2.建立统一:1260忽必烈,开始推行中原制度1271年,国号大元1279年,完成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1)中央官制:一省两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2)地方管理:行省制度①特点:A.地方权力大而不专: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地方留出部分权力。B犬牙交错②意义: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C我国省制开端D.促进边疆发展(3)边疆:①吐蕃:宣政院。②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③台湾:澎湖巡检司(4)交通:①陆路: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A驿道:四通八达,B驿站C分设急递铺,传递公文,②水运:京杭大运河(5)民族政策:“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6)其他制度A选官:科举时断时续,录取人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低。使用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B监督:A中央:御史台;B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C法律与教化: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D赋役制度:科差: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的科差,按户征收丝和银两。E户籍制度:诸色户计、户籍世袭:按职业定户籍,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7)蒙古西征影响1.亚洲:A东亚中国:①种族交融:②基督教、伊斯兰教传播;B西亚中亚:沉重打击伊斯兰文明2.欧洲:①发明传入,冲击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转型;②引起西方对东方向往,刺激新航路开辟二、经济与社会(一)农业:1耕作制度: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2经济结构:A棉花内地种植始于宋,推广元B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农户,突破自然经济结构(二)手工业1制瓷业:①宋:五大名窑②元:青花瓷、釉里红③宋元:瓷器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物质象征2印刷业: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棉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带动棉纺织业的发展;4矿冶业:北宋时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市场:①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②边境贸易:榷场2货币:①北宋交子,辅币,与铜钱兼行。②元:纸币主币,称“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3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税收4城市:①北宋东京;②南宋临安;③元杭州、大都5商业经营:①打破时间限制;②坊市分区制瓦解③商业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知识拓展】宋代的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②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商业处于从属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③文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科技的创新等。(四)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A两晋:江南初步开发B唐中:南方渐渐超过北方C南宋:完成: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全国最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D元朝:南北差距扩大2.规律:一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二是由内地向沿海转移3影响(1)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2)文化: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南北分卷制(3)交通运输:南方沿海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五)社会的变化领域表现门第观念淡化门第观:A隋唐,士族阶层政治上已衰落,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B宋朝,根本改变科举观:向全社会开放,更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平民家庭士人进入政坛婚姻观: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关心祖先名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松弛①奴婢由世袭承转为更多来自雇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宋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较少受到契约外人身束缚国家对社会控制松弛①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更为松弛。三、文化(一)儒学的复兴1.儒学复兴运动(1)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道,统治者要求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2)主张:①学术为现实服务②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影响:理学影响增大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贯通宇宙自然人生命运,继承孔孟正宗2.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1)代表:北宋后程颢、程颐南宋朱熹。(2)主张:①宇宙观:理是自然界社会根本原则②社会观:理是儒家道德伦理③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④方法论:格物致知,内心反省⑤儒学教育:编写四书加注释,作为先于五经儒学基础读物(3)影响:①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1(五常)注重个人修养;2(家国天下)强调历史使命社会责任;3(格物)注重探究自然万物;4讲求发奋图强,积极进取;②消极:1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根本上维护专制封建2扼杀创造力和学术自由;3不注重实务(4)特点:融合佛道、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3.南北分卷制度:南北分配名额,分别录取(二)文学艺术A宋词:宋朝进入鼎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B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关汉卿、王实甫C话本:早期的白话小说D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三)科技领域成就三大发明:基本成熟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雕版印刷普及,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大量制造用于军事(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使欧洲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推动新航路开辟)科学家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元郭守敬设计监制天文观测仪器,编定新历法《授时历》,测定数据世界上大为领先元王祯《农书》(四)少数民族文字朝代 表现辽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金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西夏西夏文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来的经史著作蒙古汗国和元朝畏兀体蒙古文。编写《蒙古秘史》,游牧民族自己撰写历史,在史学史上有特殊价值。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四、阶段特征1政治:(1)政权大一统,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2)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3)元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行省制影响深远。2经济与生活:(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荣,商业活动突破坊市制。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3)土地流转频繁,租佃制普及,纺织业得到发展。(4)手工业中制瓷业、矿冶业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5)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6)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阶层流动发生重大变化。3文化:(1)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2)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3)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棉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阶层流动发生重大变化。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强化5对外关系:海陆丝绸之路和蒙古西征促进东西方交流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13681840)一、政治(一)明朝(13681644)1.君主专制(1)废宰相制度:明太祖(2)设内阁:明成祖①原因:废宰相后,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②运作:大学士替皇帝浏览奏章,草拟意见,称“票拟”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皇帝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批红”。渐渐旁落到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批③特点:A.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B.内侍机构,无法定地位,不是正式行政机构宰相内阁权力来源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咨询为主,无决策权,无属官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正常情况下不能制约皇权(2)宦官专权:厂卫制度1.卫:明太祖设立锦衣卫(1)性质:初为侍卫,后为特务机构;(2)目的:诛杀功臣,监视百官、缉捕叛逆;2.厂: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增设西厂(1)性质:太监主管,特务机构;(2)作用:监视群臣、缉捕叛逆、有权施刑(3)影响:1加强君主专制,皇权绝地化产物;2推动宦官专权,成为专权太监权臣打击政敌工具。2.中央集权: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3.民族关系(1)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2)边疆管理:①蒙古:1防御:重修长城,布置军镇号“九边”2战争:明中土木堡之变,瓦剌俘虏明英宗。3议和:1571,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册封4贸易: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②西藏:1册封2设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人管理3经济:贡赐、茶马贸易卫所、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按时进贡,接受征调军兵③东北:卫所、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按时进贡,接受征调军兵④西北:设沙洲、哈密等卫⑤西南:土司4.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14051433: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顶峰1目的:政治:宣扬国威,经济: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2过程:①起源先秦②隋唐初具规模③明代顶峰:15C,明成祖,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影响:①积极:历史上空前规模远洋航行,大大领先半个多世纪后的欧洲航行。②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政治:宣扬国威,经济:满足统治者奢侈品需求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的朝贡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经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政促进东南亚繁荣稳定,扩大明朝政治影响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长期贫困(2)沿海形势:1)倭寇A原因:明前期,对日经济封锁,严厉禁止海外贸易。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B应对:1戚继光平倭2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3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C结果:重创倭寇,形势逐渐稳定2)西方殖民A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B表现:116C,葡萄牙人获得在澳租住权2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C应对:无有力手段5.明清易代(1)女真族建金:1616,努尔哈赤称汗(2)清朝建立:1636皇太极(3)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大顺,攻占北京(4)清军入关:1644,清军进入山海关,败李自成14C1368年明朝建立;1370年,海禁意大利开始文艺复兴15C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文艺复兴继续开展,新航路开辟16C1519152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7C1644清军入关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6中外对比(二)清前期(16441840)1.加强君主专制(1)奏折制度: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不经中转: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中枢秘书机构: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简、速、秘)①职能:军机大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处理一般文书②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加强思想控制:文字狱2.加强中央集权:省、府、县三级制: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3.民族关系(1)中央机构: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边疆管理:①台湾:1662: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1684: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②蒙古:A.行政管理:蒙古族设立盟、旗B.特殊手段:满蒙联姻③西北:A.行政管理:762年,新疆,伊犁将军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B、军事斗争: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维吾尔大小和卓反清很快平定④西藏:1册封:清初达赖、康熙班禅额尔德尼2派官:1727,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治西藏。3法律:1793《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对西藏的管辖权⑤西南:改土归流(3)知识拓总结:军事、册封、羁縻政策、设机构、加强经济往来:互市、和亲、会盟、和议4.对外关系(1)抗击沙俄侵略:1689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的领土(2)与西方列强: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拒(3)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1757,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贸易皆由官府指定“十三行”代理内部资源危机: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政治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白莲教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外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统治危机(三)明清其他制度1、1)选拔:科举:a.乡试:每三年,省城,举人b.会试:礼部主持,乡试次年春,贡士c.殿试: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