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解析版)_第1页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解析版)_第2页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解析版)_第3页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解析版)_第4页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专题07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流变与发展练考点·练考卷目录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真题回归1考题预测6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0真题回归10考题预测17高考模拟卷(16+4)20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2022·山东卷)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2.(2021·天津卷)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A.深恶朝政腐败 B.力图维新救国 C.主张强兵御外 D.开始了解西方【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强兵御外,C项正确;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强兵御外,未体现其“深恶朝政腐败”,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救国,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不是最早了解西方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重庆卷)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 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 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答案】D【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晚清时期的歌谣体童蒙读物中,除了对西方科技的描述外,还有如“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西方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描述,体现了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由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制度的转变,D项正确;材料中“革命风潮逼远东”不符合洋务运动时期的时代特征,此时期并没有革命风潮,排除A项;材料中“诸君准备新人格”体现了并没有抛弃走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排除B项;立宪派的宣传品中不会出现“革命风潮逼远东”的描述,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全国甲卷)“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答案】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6.(2021·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答案】C【详解】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7.(2022·天津卷)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 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风暴在中华大地上迅猛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材料所述的“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指的是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和革命思想的传播,材料所述的“武装斗争”指的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行的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一起,材料所述的“各地新政府的建立”指的是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可见材料所述的著作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未进行民主革命宣传,也没有在各地建立新政府,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文化运动,不涉及“武装斗争”,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也没有在各地建立新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江苏卷)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 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员通过剪辫子,变成光头,与当时的清政府划清界限,表明自身的立场,宣示了自己革命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员的革命态度,不能体现腐儒的趣味、智者的个性以及青年的时尚,排除ABC项。故选D项。9.(2021·广东卷)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答案】D【详解】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10.(2023·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98年,近代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受到光绪帝召见,不久后向皇帝上万言书,其中谈到欧洲历史,大略言:“欧洲国土,当我殷、周之间,希腊最盛,文物(文化)、政治皆彬彬(优异)矣。希腊中衰,乃有罗马。罗马者,汉之所谓大秦者也。庶几一统矣,继而……日尔(耳)曼诸种起而乘之,盖自是欧洲散为十余国焉,各立君长,种族(民族)相矜(争斗),互相砥砺,以胜为荣,以负为辱。盖其所争,不仅军旅疆场之间而止;自农工商贾至于文词学问……莫不如此。此所以始于相忌(忌惮),终以相成(成就),日就所将,至于近百年;其富强之效,遂有非余洲所可及者。”——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1)据材料概括严复对欧洲国家发展历程的基本认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关于近代欧洲国家发展的观点。【答案】(1)严复认为近代前的欧洲与中国传统王朝没什么区别,而到了中世纪本是列国相争,但是到了近代正是因为列国相争,弱肉强食,反而使欧洲列国富强起来了。(2)严复认为近代欧洲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互相竞争弱肉强食。严复这种观点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家急需变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对于宣传变法思想,推进变法运动有积极意义。【详解】(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结合材料发展历程要分三个阶段:中世纪前、中世纪、近代。(2)本题是评析类历史事物阐释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首先点出严复观点是认为欧洲国家能够富强是因为互相竞争弱肉强食,再对观点做出评价,结合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来答。11.(2022·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答案】(1)背景: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新式学堂和近代教育有所发展;西学进一步传播;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2)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增长学生见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播近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对自然与科学的探索能力;督促和培养学生思考、表达能力;有益于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1907年9月”“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新式学堂和近代教育的发展;根据“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可知,西学进一步传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2)作用:根据材料中“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可知,弘扬传统文化,增长学生见闻;根据“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可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可知,有助于增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对自然与科学的探索能力;根据“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可知,有益于督促和培养学生思考、表达能力;根据“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可知,有益于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1.这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晚清图书。作者在书中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这部图书(

)A.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B.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C.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受到了晚清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答案】A【详解】通过题干“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晚清图书”、“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可知,这是晚清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图书,书中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显然这是魏源的《海国图志》,A项正确;近代中国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不是《海国图志》,而是《瀛寰志略》,排除B项;符合C项的是《资政新篇》,排除C项;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之一,因此受到了晚清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的说法不符逻辑,排除D项。故选A项。2.科举制度废除后,国子监并归学部,除原有礼仪职能仍予保留外,教育职能则完全归于新式学校。徒有学校之名而无教育之实的地方官学(府州县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职能愈益清简,惟余尊孔之象征意义。……清代官学未能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实现制度上整体转型。基于此,清政府对官学近代教育转型的意义在于(

)A.未能主动顺应近代历史发展潮流,促进教育转型B.实现了同西方新式教育的对接与契合、真正融通C.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D.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废除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和教育体制的转型,C项正确;晚清科举制的废除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项;“实现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废除的意义,D项是局限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反映出当时(

)A.中西文化观已经扭转 B.民族危机推动了国人思想解放C.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全面西化的思想渐成社会潮流【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逐渐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后开启中国近代史,民族危机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学习西方富国清兵,西方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推动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西比较范围的扩大,没有体现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维新思想是学习日本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排除C项;全面西化是二十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民主与科学 B.除旧与布新C.改良与革命 D.自强与求富【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主要倡导民主与科学,A项正确;除旧和布新不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改良是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革命是孙中山的主张,排除C项;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5.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 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认为这场革命导致了中国政治生活迅速发展以及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运动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B项正确;材料与“三民主义的社会作用”无关,排除A项;民国初年的主流思想不是“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民国政党政治”是否获得成功,排除D项。故选B项。6.顾兆熊在1919年5月9日《晨报》“评坛”栏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之示威运动与国民之精神的潮流》评论。他认为“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似青年之精神的潮流,已有一种趋势……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以社会的运动改造社会 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找到了社会改造的途经 D.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答案】A【详解】材料“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旧社会改造的推动,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排除B项;五四运动并非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新思想的萌发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排除D项。故选A项。7.1925年,新闻学者戈公振对北京等五个城市的报纸进行了抽样分析,发现商品信息和广告在报纸版面中的比重急剧上升,有的甚至占报纸版面一半以上。这些报纸刊登的多是民族制造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商品信息和广告。由此可见(

)A.报纸促进近代民族经济发展 B.近代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近代报纸事业取得重大进步 D.报刊舆论推动民众思想解放【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近代报纸用大量版面推送商品信息和广告,内容多涉及民族制造业、工商业和服务业,结合所学,这与当时的实业救国和国货运动相互呼应,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工商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近代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表达近代报纸事业取得重大进步,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8.【近代中国留学与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一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监督陈兰彬等带领下启程赴美,在此后的三年,又有90名幼童分批赴美。他们年龄最大者16岁,最小者10岁。中国第一波留学运动后因封建守旧人士的破坏而半途夭折,但这批留美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有学者统计,这批留美学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业者有30人,其中矿师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者5人,其中大学校长2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外交官12人,外交总长1人,内阔总理1人;从事商业者7人;从事海军者20人,其中海军将领14人。材料二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的多数是青年学生,也有王公贵族、秀才举人、在职官员,甚至缠足女子、白发老翁亦不甘落后。有的夫妇同往,有的父子、兄弟相随,还有全家、全族留学的情况。在留日学生中间,许多人参加了革命组织或改良运动。孙中山的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早期骨干也以留日学生为主。其他如光复会、自立军,也都以留日学生为主要力量。后人曾对此评价说:“当吾华似醒非醒、初醒之际,新欤旧欤彷徨奠定之时,有日本留学生之书报,有日本留学生之詈骂,有日本留学生之通电,以致通国之人为之大醒。已明者因而更明,顽固者因其詈骂而醒悟,前进者有其驱策而更前,后退者有其鞭策而前进。”——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19世纪70年代幼童留美的特点与20世纪初期留日运动出现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分别阐述这两次留学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答案】(1)特点:是洋务派推动的,旨在培养洋务人才;清廷官派,派监督管教;规模小,且没有得到官绅阶层认可,学生多为买办商人年幼子弟。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邻近,日本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留学日本成为共识。(2)19世纪70年代赴美留学影响:早期赴美留学开辟中国海外留学先河;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人才;遭保守势力打压,留学生未完成学业,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有限。20世纪初留日运动影响:培养大批多方面人才,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宣传革命思想,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留学生参加革命组织,成为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先锋。【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监督陈兰彬等带领下启程赴美,在此后的三年,又有90名幼童分批赴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洋务派推动的,旨在培养洋务人才,清廷官派,派监督管教;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波留学运动后因封建守旧人士的破坏而半途夭折,但这批留美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可知,规模小,且没有得到官绅阶层认可,学生多为买办商人年幼子弟。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的多数是青年学生,也有王公贵族、秀才举人、在职官员,甚至缠足女子、白发老翁亦不甘落后。有的夫妇同往,有的父子、兄弟相随,还有全家、全族留学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邻近,日本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留学日本成为共识。(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中国)。19世纪70年代赴美留学影响:根据材料“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监督陈兰彬等带领下启程赴美,在此后的三年,又有90名幼童分批赴美。”可知,早期赴美留学开辟中国海外留学先河;根据材料“这批留美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有学者统计,这批留美学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业者有30人,其中矿师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者5人,其中大学校长2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外交官12人,外交总长1人,内阔总理1人;从事商业者7人;从事海军者20人,其中海军将领14人。”可知,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人才;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波留学运动后因封建守旧人士的破坏而半途夭折,但这批留美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可知,遭保守势力打压,留学生未完成学业,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有限。20世纪初留日运动影响:根据材料“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在留日学生中间,许多人参加了革命组织或改良运动。孙中山的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早期骨干也以留日学生为主。”可知,可以初培养大批多方面人才,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宣传革命思想,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留学生参加革命组织,成为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先锋等角度进行说明。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2022·辽宁卷)下图是存于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的一份传单。当时发放该传单的目的是(

)劝告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皆是吾中华民国的好百姓,何苦去帮助日本,反来摧残吾中华民国之爱国学生。况军、警两界大半出身山东,祖宗血地被人侵占,良心上应有何种痛苦。尚望急起挽救,与学生商民取一致行动,万勿借口长官命令,忘却国民义务,虐待爱国学生。——上海绅商学界忠告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D.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北洋政府就可以明确时间范围在1912—1928年间,材料虽然针对日本且与山东相关,但是指山东被日本人侵占,且学生在这一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只能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主权转让日本而引发的五四运动,B项正确;材料时间是范围在1912—1928年间,而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排除A项;济南惨案是1928年,在二次北伐时发生的济南惨案,排除C项;一二·九学生运动是1935年,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全国乙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2021·湖南卷)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只是讲中国人反思文化,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河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世界有种最大的潮流,而为各方面所极力要求实现完成者,就是“德谟克拉西”(民主),以前表现于生活各方面的专制主义和大某某主义,到了现在都为德谟克拉西所战败了……再看中国近十余年来底政治,愈可证明德谟克拉西有重大的势力。无论什么贵族,什么军阀,凡是附和德谟克拉西的,都一时得了势力,凡是反抗德谟克拉西的,都必终归失败或灭亡。后德谟克拉西而起者,为伊尔革图克拉西(Ergatocracy)。Ergates在希腊语为“工人”(Worker)之意,故伊尔革图克拉西可译为“工人政治”,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德谟克拉西,在俄国劳农政府成立以后,制度与理想全为新创,而却无新字以表章之,故政治学者创Ergatocracy一语以为表章此新理想、新制度之用。……将来到了基础确立的时候,除去少数幼稚、老休、残疾者外,其余皆是作事的工人,各尽所能以做工,各取所需以营生,阶级全然消灭,真正的伊尔革图克拉西,乃得实现。——摘自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1)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的观点。(2)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李大钊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答案】(1)民主是当时世界影响最大的潮流,对中国近代政治影响重大;“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俄国劳农政府的建立开启了新的民主制度;阶级消灭之后,真正的“工人政治”得以实现。(2)论点:李大钊认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也让苦寻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治”是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型的民主,主张消灭阶级,建立无产者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等人的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现世界有种最大的潮流,……就是‘德谟克拉西’(民主)”得出民主是当时世界影响最大的潮流;据材料“再看中国近十余年来底政治,愈可证明德谟克拉西有重大的势力。……凡是附和德谟克拉西的,都一时得了势力,凡是反抗德谟克拉西的,都必终归失败或灭亡”得出对中国近代政治影响重大;据材料“伊尔革图克拉西可译为‘工人政治’,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德谟克拉西,在俄国劳农政府成立以后,制度与理想全为新创,……表章此新理想、新制度”得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俄国劳农政府的建立开启了新的民主制度;据材料“阶级全然消灭,真正的伊尔革图克拉西,乃得实现”得出阶级消灭之后,真正的“工人政治”得以实现。(2)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题干要求,选取李大钊关于“民主”和“工人政治”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如选取“民主”相关观点,可以“李大钊认为民主是世界潮流,反对独裁专制,推动了思想解放”为题,结合新文化运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重点阐述新文化运动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抨击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主张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如选取“工人政治”,可以“李大钊认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题,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等史实进行论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治”是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型的民主,主张消灭阶级,建立无产者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等人的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2022·湖北卷)【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情况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化,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答案】(1)变化: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关系: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社会各界的联合和党的领导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更高水平的发展。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2)原因:①时代背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②经济阶级:民族工业不断发展,新兴社会阶级的壮大;③思想文化:进步思想的传播,民众得到启蒙;④政党组织:新型政党的建立,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下,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不断提高。【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可知由自发性,组织化程度较低到由政党找领导,组织程度较高。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组织领导能够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也会促进组织的壮大,领导能力的提升。(2)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可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去思考,主要从民族危机、思想、经济、阶级、组织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运动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6.(2021·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道:“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据《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8年相比,邓小平在1988年对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何新内容,并说明其时代背景。【答案】(1)新内容: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高科技。背景:已实行改革开放;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巨大。(2)科技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振兴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强调科技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详解】(1)新内容:由材料“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知,1988年的邓小平更加突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材料“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可知,1988年的邓小平特别重视高科技的发展。背景:由材料“198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发表这一谈话时,中国已实行改革开放;由材料“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谈话的背景为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由材料“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可知,其谈话的背景是因为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巨大。(2)结合所学可从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角度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7.(2023·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Ⅰ.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或作品人物Ⅱ.相关历史事件A.诗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B.歌曲《国际歌》C.小说《战争与和平》D.电影《我的1919》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F.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G.小说《永别了,武器》H.歌曲《黄河大合唱》海涅鲍狄埃、狄盖特托尔斯泰顾维钧斯托夫人洪常青、吴清华海明威光未然、冼星海①拿破仑入侵俄国②1848年欧洲革命③美国内战④巴黎公社革命⑤抗日战争⑥第一次世界大战⑦海南椰林寨战斗⑧巴黎和会(1)从表的Ⅰ栏中选出四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A—②,示例不得作为答案)(2)从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答案】(1)B-④C-①D-⑧E-③F-⑦G-⑥H-⑤(2)示例:选择这四组信息B-④D-⑧F-⑦H-⑤主题: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阐述: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被英、美等国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随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诞生于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后的《国际歌》逐渐成为了党代会闭幕上的歌曲,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全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破坏合作,国民革命失败。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同年,椰子寨战斗成为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中共逐步地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海南也建立了琼崖革命根据地,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妇女组建了工农红军,被称为“红色娘子军”,新中国成立后红色娘子军英勇事迹被改编为电影、芭蕾舞剧等,为世人熟知。七七事变,日军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族战争。光未然、作曲家冼星海在艰苦条件下创作《黄河大合唱》从延安迅速传遍全国,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向中国全世界发出民族解放的战斗号,成为全民族夺取抗战胜利的号角。【详解】(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现代中西方。结合所学可知,B歌曲《国际歌》是巴黎公社后创作的,与④巴黎公社革命联系;C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反映1805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与①相联系;D电影《我的1919》作品人物顾维钧反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情节,与⑧巴黎和会相联系;E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映南北战争期间的黑人奴隶问题,与③美国内战相联系;F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反映琼崖女子工农红军的故事,与⑦海南椰林寨战斗相联系;G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反映了一战的内容,与⑥第一次世界大战相联系;H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与⑤抗日战争相联系。(2)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近现代中西方。首先,依据材料问题“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可知,选择相互联系的四组来确定一个主题和一个正确的观点。例如:选择这四组信息A-②B-④E-③F-⑦,主题是选择这四组信息B-④D-⑧F-⑦H-⑤,主题是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阐述要结合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2023·福建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2月22日,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管理思想史》《百年革命家书》《新中国70年》等历史图书获奖。该奖项的主要参评条件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图5为《新中国70年》一书的部分章节目录。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第二节巩固新生政权与社会改革第三节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第四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第五节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六节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第三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第五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请依据该参评条件,就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自选主题,撰写一书名和相应的完整目录。(要求:书名明确,各章须有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答案】书名:《1840年至1919年中国的探索与抗争》目录:第一章

探索史第一节

开眼看世界第二节

洋务运动第三节维新变法运动第四节辛亥革命第五节新文化运动第二章抗争史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第二节义和团运动第三节五四运动【详解】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近现代中国。书名:审问题“请依据该参评条件,就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该奖项的主要参评条件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和探索中国出路的史实”等知识可得出书名为《1840年至1919年中国的探索与抗争》。目录:审问题“相应的完整目录”并据材料可知最少需要有两级目录。结合所学可得出一级目录有“第一章探索史”“第二章抗争史”,结合所学列出二级目录。探索:结合所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展开,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是失败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成为潮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想通过建立民主共和国挽救中国;但事实证明,不变革思想是行不通的,于是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通过思想领域的变革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抗争:结合所学,在列强入侵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太平天国爆发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洋教对中国人民的欺压,义和团运动爆发了,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突出表明五四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1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但不符题干主旨,排除A项;五四运动并未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排除B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2.1921年4月的《共产党》月刊分析道,“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无论在革命的预备时期,和革命的实行时期,他们都是占重要位置的”。这一分析体现了(

)A.中共对国情的准确认识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形成C.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 D.农民问题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月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其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了社会现实问题得到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形成,B项正确;1921年4月中共尚未成立,排除A项;革命需要借助农民的力量,但当时并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材料只表明农民问题很重要,不涉及农民“中心”地位的讨论,排除D项。故选B项。3.1978年7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理论与实践关系讨论会,用自然科学史上大量事实说明,当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同新的科学实践发生冲突时,科学是如何突破旧理论而创立新理论,同时又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该讨论会(

)A.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结束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混乱局面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印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7月(中国)。据本题材料“当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同新的科学实践发生冲突时,科学是如何突破旧理论而创立新理论,同时又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可知,材料强调实践对科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印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项正确;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排除A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束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混乱局面,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实践的作用,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理论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产物,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排除B项;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已经完成,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A项。5.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观点(

)A.结束了“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反映土地革命即将取得胜利C.强调了革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D.表明国内政治局势日渐紧张【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主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当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C项正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是指1927年到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积极进行农业生产;在商业上开辟红色圩场,促进根据地商业流通,建立自己的财政金融体系。这些做法(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重塑了新型军队的组织架构【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由“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自己的财政金融体系”可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并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开创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这些做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项正确;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1927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并未涉及军队的结构变化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排除B、D两项。故选C项。7.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同时,整个革命时期共产党对人民解放事业的贡献也证明了“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毛泽东意在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

)A.民族战争的客观需要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C.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反映【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整个革命时期共产党对人民解放事业的贡献也证明了“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强调民族战争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并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C项。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整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分析其开辟的意义。【答案】(1)原因: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十月革命的推动;“一战”的影响。(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根据材料一时间“191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十月革命的推动,“一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并结合所学可知,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根据材料一“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阶级基础。(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道路,根据材料二“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可知,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材料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高考模拟卷(1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先后设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翻译机构,近代翻译事业逐渐兴起。到1900年共出版了各种西书555种,涉及天文学、物理、数学、公法等领域。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

)A.是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B.主要关注近代政治制度变革C.促进了广大民众的思想解放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ABCD四个选项的提示词,可知这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900(中国)。据题干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设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科技、法律书籍,促进近代翻译事业兴起。结合所学,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就是翻译西书,是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A项正确;这一时期翻译的书籍主要是科技类,而非政治制度方面,排除B项;这一时期翻译的主要是科技书籍,目的是引进西方科技,在思想启蒙方面的重要不大,排除C项;洋务运动采取翻译西方书籍等举措,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实现了转型”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以后到处谈新思潮,到处都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有利于推动近代国人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五四运动有利于推动社会新思潮的传播,并未涉及科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开启了”,排除C项;倡导文学作品的平民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清末,以“忠君”为主题的传统屈原阐释逐渐动摇;新文化运动时期,“屈原爱国”观念确立并逐渐传播,但尚未获得各方的足够认同;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阐释压倒其他阐释而渐成主流,“屈原爱国”成为一种制度性、风俗性和常识性观念。这一转变表明(

)A.社会形势变化影响历史解释 B.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C.楚国历史年代久远无法考证 D.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展示了对屈原形象阐释的不断发展演变,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屈原“爱国”的观念逐渐扩散并得到更多认同,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屈原形象认识的变化,B项只涉及材料部分信息且偏离了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的转变表明社会形势变化影响历史解释,没有探讨楚国的历史,也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没有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4.陈独秀曾指出:“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旧说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在他看来()A.儒学不再具有现实价值 B.传统学术需要重新发掘C.儒学独尊阻碍思想解放 D.孔子儒学日益走向衰落【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认为儒学独尊会阻碍其他思想的发展,不利于思想解放,C项正确;儒学并非完全没有现实价值,排除A项;传统学术需要重新发掘和孔子儒学走向衰落都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5.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实业救国取得初步成效 D.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0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及所学可知,甲午战败后至八国侵华时期,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的步伐,中国正在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排除A项;甲午战败后,张謇等人掀起了“实业救国”热潮,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效法西欧,振起商战”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人数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 B.人民民主革命政权广泛创建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D.中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29—1932年(中国)。据材料“建立起数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人数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可知中共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之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D项正确;红军的迅速发展,与列强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人民民主革命政权广泛创建,属于表现,并不是原因,排除B项;此时还未开始战略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7.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指出,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从客观上潜心研究人事物质底(的)分析”“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所以都可相信的,都有根据的”。由此可见,陈独秀(

)A.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主张反对传统封建礼教思想C.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 D.以研究社会科学为主要目标【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发展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C项正确;材料只是陈独秀逐渐认可马克思主义,不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不涉及传统封建礼教,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陈独秀逐渐认可了马克思主义,无法体现以研究社会科学为主要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8.1939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资产阶级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动力,那么现阶段的革命性质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不是旧式的革命形式。“它在经济上是把大企业收归国家经营,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这体现了毛泽东(

)A.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 B.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C.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D.克服了对城市中心论的迷信【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39年(中国)。据材料“它在经济上是把大企业收归国家经营,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看来,现阶段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革命形式却不同于之前,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体现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A项正确;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时间不符,排除C项;克服了对城市中心论的迷信,是国共对峙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该论断主要表明(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未中断 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后虽属于不同的时期,各取得了不同的成就,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发展和改革,C项正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10.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说,研究党史的关键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提倡研究党史,旨在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C.传播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答案】B【详解】1942年是抗战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故选B;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A;材料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无关,且不符合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排除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排除D。11.1919年6月29日,宪法学家张慰慈在《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苏俄新宪法。苏俄宪法首个完整中译本是刊载于1919年《解放与改造》第1卷中。此后,解释和评论苏俄宪法的文本如雨后春笋。这一现象(

)A.导致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说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C.促进了近代中国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