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燕昭王求士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燕昭王求士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燕昭王求士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三版)教案 燕昭王求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昭王求士》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战国策》以及刘向。2.掌握《燕昭王求士》的重点字词与句子的翻译3.掌握《燕昭王求士》的文学特色(二)能力目标1.能准确翻译字词和句子。2.能学会分析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鉴赏素养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一)教学重点1.重点字词与句子的翻译2.《燕昭王求士》的文学特色(二)教学难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四、教学内容(一)作者小传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编订的著作今存《战国策》、《列女传》、《列仙传》、《说苑》等,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成书。(二)创作背景燕昭王为什么要求士?大家知道战国时期是个四分五裂的时代,也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当时诸侯割据,逞雄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负弱国,所谓“弱肉强食”,经常爆发兼并战争。燕国地处北方,在西周时,它还是一个小国,到战国时才逐渐富强起来。公元前316年,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当政,他听信一个名叫毛鹿寿的人的花言巧语,效法尧舜禅让的作法,将王位让给了国相子之,并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大臣官印全部收回,而由子之重新认命。这一作法引起了燕国旧贵族的强烈不满,新旧贵族为此展开激烈争斗。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临邦齐国乘机发兵进攻,仅用15天就攻占了燕国首都蓟,燕王哙死于战乱,子之则被齐国活捉,由齐宣王下令处死。于是,燕国人民就拥立了哙的儿子平,即位登级,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国恨家仇他都想抱负。然而对手齐国却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兵强将勇。与齐国相比,燕国地方小,兵源少,力量薄弱,要报仇雪耻,谈何容易?可燕昭王认为,燕与齐相比,差距虽大,但却可以弥补,关键在于求士。但如何觅求贤才?为此,昭王不耻下问,很诚恳的去向郭隗请教。为什么燕昭王把求士看的这么重要,认为它是能否报仇的关键,并且不耻下问呢?“士”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本指贵族中的低级阶层,地位在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的裂变,士的含义也起了变化,战国时期,凡是有点本事的成年男子,无论贫富尊卑,几乎都可以称做士。士的成分极其复杂,如果按类划分,士又有谋士、侠士、策士等区别,名类繁多。在当时,士的数量不是很多,但能力却很大。尤其是一些策士,善于根据各个国家的切身利益,把握国君的心理,发表见解,进呈方略,加上能言善辩,往往一番话就可以改变某个国君的主张,左右形势。由于士的能量大,因而各国都争相收罗他们,强国想用他们扩展疆土,弱国想靠他们来维护安全,连一些贵族豪强也想收养他们以备不时之需,如信陵君赵胜就养士3000。当时求士之风盛行,燕昭王想复国,便自然想到了求士。(三)内容述评课文以燕昭王向郭隗求教为线索。第一部分:燕昭王向郭隗请教求士之法第一层:燕昭王第一次发问,郭隗从事理上分析“致士之法”。(1)列举不同的待人原则(2)提出古代两种不同的求士之法(尊重与践踏,通过对照引导燕昭王做出正确选择)(3)指出求士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放低身价,亲自登门拜访)。这一层对话纵横铺陈,层层推进,气势激扬。第二层:燕昭王第二次发问,郭隗以涓人市马为喻展开议论,形象说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示人以信。第二部分:燕昭王听从郭隗计策的结果。1.吸引了各国人才2.燕国国富民强,军心振奋3.打败了齐国(四)艺术赏析1.叙事完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完整记叙了燕昭王求士复国、报仇雪恨的全过程。文章重点是郭隗的分析和见解,详写了郭隗的两段话,强调了郭隗计谋的准确性。略写了燕昭王成功报仇的其他因素——礼贤下士、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与他国联兵。2.语言形象,说理生动,富有逻辑性,用到排比、层递手法。如“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如文中用“涓人买马”的故事说理形象生动。3.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燕昭王:知人善用,礼贤下士,虚心请教郭隗:忠君爱国,精于谋略,巧于言辞(五)拓展延伸《战国策》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如重耳向怀赢陪罪的例子,虽然也能传神,毕竟过于简单。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段描写力极强。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对有关荆轲的部分,也大量抄录了《战国策》的原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第三,《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