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3-202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答卷前,学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1)《邓稼先》这篇课文引用了一首五四时期的歌曲“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和《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同一个典故。(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辛弃疾《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尊敬师长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濂向先达请教“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对于中国这个典①(jí)浩博的大国来说,我们的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②(dié)起,()。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读书。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有“锥刺股”的苏秦……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读书不是()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需要扎扎实实、③(qiè)而不舍地下工夫。(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①②③(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消彼长声势浩大经久不息一蹴而就B.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衰一蹴而就C.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经久不息一朝一夕D.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经久不衰一朝一夕画线句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名著阅读交流。(6分)(1)读《水浒传》——“识人物”(2分)根据下列诗词写出对应的人物姓名①鸳鸯楼头横刀立,不叫人间有大虫。人物:②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人物:(2)读《水浒传》——谈方法(4分)初次《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有些同学会遇到一些疑难,有的同学没有耐心读下去。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启发他们读下去、读完它。古典小说读书方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二)(三)分析人物形象(四)二、阅读(67分)(一)(7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中秋月①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4.简要点评“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的“溢”字的妙处。(3分)5.本诗的后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①。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②,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③。官吏自前资④、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⑤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宋史·富弼传》节选6.小文同学想依据上文制作文言词句积累卡,请结合提示帮助他完成任务。(9分)任务文言词句方法提示释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益以官廪①利益、好处③加,增加(1)益:(1分)明年,麦大熟古今异义(1分)仍书其劳词类活用(3)书:(1分)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注意省略句和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3分)约他日为奏请受赏。(5)(3分)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写字的老人邓建华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溜一圈。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⑪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⑫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⑬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⑭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⑮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⑯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⑰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围绕着“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B.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C.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侧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D.小说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书法的思考。10.第⑦段写到驼背老人的“怪脾气”,他的“怪脾气”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3分)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1)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从人物描写角度)(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从修辞角度)12.“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3.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6分)(四)(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①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②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③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句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妪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④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座”,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⑤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人民日报》公众号2023.5)材料二:2023年某校学生闽方言听说能力的调查材料三:①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讲字正腔圆的中国话。7月4日至6日,厦门九中举行了“推广普通话,传承闽南文化”夏令营活动。②普通话有多美,老师的讲座告诉同学们汉语言的源远流长,飞花令比赛告诉同学们平上去入的婉转悠扬,辩论赛则让同学们感受了什么叫“掷地有声”……③夏令营还邀请专家跟同学们讲授闽南语的历史、分布等知识。专家们更借助歌仔戏的身段唱腔、悲欢离合,把闽南语的美演绎得丝丝入扣。(——《厦门思明教育》2022.7.13)14.下列说法与材料一观点不符合一项是()(3分)A.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B.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C.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D.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热门绝学走近大众。15.通读材料一,请你补充填写以下思维导图。(6分)16.根据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五)(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20题。(12分)引言: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引领未来。以5G技术为先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人工智能、VR/AR、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创建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亟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什么是数字素养?根据国家网信办的定义,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材料一·看应用】家庭主妇李佳慧:我和朋友在微信聊到**品牌的衣服好看,就打开某宝,发现铺天盖地都是这个品牌;刚在**浏览器搜索到一家餐馆,打开外卖APP一看,这家店就直接出现在首页;国外诈骗电话刚一打过来,国家反诈中心APP就发来提醒短信……财务工作者陈菲:我刚工作时碰到很多问题,不知道向谁求助。一次偶然机会,在网站上搜到一个名叫“猫大叔”的前辈,其对财务、职场等话题的解答让我豁然开朗,使我进步很快。综采队队长王博:我们煤矿全力建设5G智慧化矿山,现在5G挖煤,一个班轻轻松松生产1万吨煤,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社区党委书记孟庆征:我们在社区安装了水浸识别报警系统、瓦斯报警系统、SOS紧急呼叫系统、语音窗帘、语音灯光智能家居系统,着力在智慧社区上下功夫,居民生活的安全感、舒适感大大提升。【材料二·析数据】【材料三·话提升】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了全面部署。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也提出,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是全面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据介绍,中央网信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建设上线“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平台”,推动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向社会开放学习课程、教学工具、应用案例等数字资源。除此之外,教育部开通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商务部建设“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中华全国总工会打造“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这些平台共同丰富了数字教育培训资源供给,推动了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公平可及和普惠包容。重庆礼嘉智慧公园是全国首个以“5G+物联网”为主题的智慧公园,也是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公众可以在园区体验并学习使用AR运动、VR虚拟驾驶、远程医疗等高新技术产品和成果,同时以生动直观的感受,学习数字生活相关知识技能。除了面向大众的培训基地,更加高精尖化的专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也在全国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相关企业联合实施“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该基地覆盖超过2000名学生,提供鲲鹏与昇腾计算硬件平台、openEuler操作系统、数据库openGauss、全场景AI框架MindSpore等,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举办“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围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数字技能进社区、数字教育大讲堂、数字助老助残志愿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2.6万场,直接参与人次超过2000万,覆盖人数4亿以上,开放各类数字资源22.2万个,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摘编自《提升数字素养点亮智慧生活》)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化时代到来的重要特征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B.手机各种APP应用形成数据壁垒,数据不共享,不会自动推送相关内容。C.公众可以在重庆礼嘉智慧公园体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D.“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学生覆盖面广,教学实验环境良好。18.阅读材料一,概括数字场景应用的好处。(3分)19.小语看了材料二中的数据后深感忧虑。请简要分析不同群体数字素养的特点。(3分)20.小语同学也想为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出一份力。请结合上述材料帮助小语完善给当地政府数字建设办公室的建议书。(3分)建议书建议书尊敬的数字建设办公室领导:我是××中学的学生,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亟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为此,建议如下:1.2.3.我们每个人也应加强学习,筑牢数字安全意识,这样才能畅享数字生活。我的以上建议,希望领导考虑采纳。建议人:小语2023年×月×日建议人:小语2023年×月×日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司马迁,少立大志,生命之光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永远闪耀;袁隆平,少立大志,用生命之光让人们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抗疫大白,逆向而行,用生命之光驱散阴霾,给人温暖和力量;谷爱凌,奋勇争先,让生命之光在冰雪世界绽放青春色彩!其实,每个鲜活的生命都可以发光。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让生命发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福建省2023-202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八十始得归(5)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2.(1)籍迭锲(2)D(3)我们的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3.(1)①武松②鲁智深(2)(二)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四)体会语言风格二、阅读(一)4.溢字化静为动,用来写月光,写出了月光如水满而流出的动感,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动态美。此诗是说,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珍惜、对未来相聚的渴求和即将与亲人分别的忧虑、哀伤。而《水调歌头》最后两句充满哲理感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全天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6.(1)加,增加(2)第二年(3)写,书写(4)皇上听说后,派使者来褒奖慰问富弼,要封他做礼部侍郎。(5)约定以后(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解释一个1分,翻译句子各3分)7.(3分)B8.(4分)(1)调动官民(国家和老百姓)的力量,解决灾民吃饭问题。(2)征集民间与公家的房子,把灾民分开住。解决灾民住宿问题。(3)有效动员官员,解决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4)任由老百姓获取山林、池塘等地方出产的有利于生活的物资(一点2分,2点3分,3点4分)参考译文:富弼,字彦国,是河南人。富弼在青州当知府时,黄河以北地区发大水,百姓四处流亡讨饭吃。富弼说服他管辖地区的百姓拿出粮食来,增加官府的粮食储备,还找到了公房私房十几万处,让这些流民散住其中,以便他们打柴取水。官吏们亲自前往资助缺衣少食、寄居在此的流民的,富弼都给他们发薪俸。如果官员到流民所住的地方,给年老体弱和有病的人发放赈粮,富弼就记载他们的功劳,约定以后替他们上奏,为他们请求赏赐。他还每五天就派人拿酒肉饭食,去慰问办理流民事务的官员,完全以至诚之心相待,所以官吏们人人为这件事尽力。凡是山林湖泊中的出产,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去拿;死了的集中为他们建大坟埋葬,远远看去是一片丛冢。第二年麦子丰收,流民们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