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_第1页
专题六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_第2页
专题六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_第3页
专题六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_第4页
专题六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比较溶解度大小、判断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溶解度的涵义)【考卷示范】1.[14孝感,14]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2.[15孝感,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3.[17孝感,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4.[18孝感,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

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5.[16孝感,12](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任填一种)。(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的方法提纯甲。(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5.(1)减少 (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4)﹤【核心透析】(一)溶解度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2、概念中的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3、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②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g﹤0.010.01~11~10﹥10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⑤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②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③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④选择适宜方法(结晶法)分离混合物4.结晶方法(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如氯化钠。(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如_硝酸钾。【考题突破】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3.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答案】D4.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答案】A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答案】D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答案】C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故选:B。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选:C。9.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填字母)。(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解答】解:(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故答案为:50%;(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温度升高,没有固体了,溶液不会增加;故答案为:C;(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降温结晶;10.请根据下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的方法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