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知识精讲+拓展延伸】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知识精讲+拓展延伸】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知识精讲+拓展延伸】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知识精讲+拓展延伸】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知识精讲+拓展延伸】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

挽救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1、利用下列关键词,自拟论题,写一段历史短文。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民族资本主义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思想解放

社会基础

论题:戊戌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中,戊戌维新运动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民主化的重要政治实践。

《马关条约》的签订导致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康有为编写《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这两部著作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为维新运动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什么)

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了百日维新,但变法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导致维新运动失败。(过程)

一方面,

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开端;另一方面,由于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最终运动走向了失败。整体上看,戊戌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派掀起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影响深远。(怎么样)

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传播。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原因:①列强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影响: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为什么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时采取了托古改制的策略?为减轻变法阻力,借助儒学的外衣宣传维新思想。成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③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结合教材,多角度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1)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维新派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把希望寄托在不掌握实权的的帝党身上。

②维新派脱离群众,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其若干措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开端。(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1.背景:(1)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2.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二、义和团运动3.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4.评价: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进步性:具有爱国的性质。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局限性:盲目排外;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二、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另一面1900年5月初,北京城传在温泉山煤洞中,掘出前明石碑一方。碑文中称:“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和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刘伯温伏碑记”这道碑文很快被北京各家刻字铺刊刻刷印,流布大街小巷。结合教材P104《义和团揭帖》图片,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义和团大多采取迷信手段壮大队伍,排斥一切外来元素,没有科学理论指导,表现出一定的反智倾向。义和团杀洋人不多,杀国人却数不胜数,最后更是演变为一场假爱国之名行抢掠之食的民粹主义式的暴动。民粹主义特征: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靠情绪而非理智主导,

自下而上、有民意基础。二、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1)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2.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二、义和团运动3.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4.评价: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三、民族危机的加深影响:(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东南互保三、民族危机的加深【知识链接】

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东南互保出现的原因?作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时的清朝百态日本人眼中的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将领身先士卒,威风凛凛1900年美国古董老画报八国联军进攻义和团政治漫画中国迷宫(IntheChineseLabyrinth),《顽童杂志》1901年2月6日庚子之变,美国以西方领袖自居,其心态与欧洲列强也不完全相同。《顽童杂志》形容中国的形势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战端再起,后果无法预期。图中美国山姆大叔举着谨慎的汽灯小心前进,随后而行的英德俄日奥神态各异,但谁也不敢去碰地上“开战理由”的圈套。难以孵化的巨卵(ATroublesomeEggtoHatch),《顽童杂志》1901年4月6日八国联军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问题,仍是不得要领。在《顽童杂志》1901年的漫画里,列强试图改变中国的企望与其力不从心的挫折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贸易之门(AstoChina),《顽童杂志》1902年3月12日随着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中国最后的贸易堡垒也被列强击破。美英日自封为中国贸易的看门犬,而《顽童杂志》漫画的注解说明,保持门户开放的最好办法是不让它关闭,一副十足的霸权主义嘴脸。中国暂时安全(ChinaSafe—forthePresent),《顽童杂志》1902年4月9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德国霸占山东,俄国控制东北,吃得脑满肠肥。《顽童杂志》讽刺漫画里,俄国与德国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自语道:我们当然需要和平,吃饱了活动有害健康!张成岩张雨涵相成峻张嘉淇秦子悦四、民族危机的加剧《辛丑条约》(1901.9)内容影响政治惩办“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运动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外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军事拆毁大沽炮台等,各国可在重要地区驻扎军队文化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使馆实际成为“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完整精神和文化上征服中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1901年2月14日)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谈谈你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的理解?

通过条约内容得出列强不再是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而是要从政治上、军事上把清政府变成了不能再与列强斗争的政府,不能再为了自身民族与国民利益再与列强斗争。从而使清政府变成统治中国的工具。(以华制华)1【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方式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趋势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日本对外扩张,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国家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法美俄德意日奥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鸦片战争知识结构(1840-1912)《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狂潮《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出路探索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列强侵华清末新政地主阶级边疆危机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材料三

大清国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