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典型卷3

一.试题(共8小题)

1.(2021秋溧水区期末)为了增加短片的文学底蕴,短片的旁白中需要插入一些经典的诗文。请你填上空,补全旁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会钦佩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1)”的高洁(《芙蓉楼送辛渐》),你会感叹李商隐“(2),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豁然(《夜雨寄北》),你会感奋于谭嗣同“河流大野犹嫌束,(3)”的勇往直前(《潼关》),你会折服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4)”的豪壮情怀(《秋词》),你会感动于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5)”的拳拳之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你会理解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6)”的殷殷教诲(《诫子书》)……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涵养着我们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7),(8),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2021秋溧水区期末)校文学社准备拍摄一个“礼赞2021”的短片,下面这段文字作为短片的开篇词,请你帮忙完善文字稿。

2021年的星空,因众多修身养德之人,而光辉灿烂。2021年的山河,总有人在默默守护,无畏前行。他们中有沉默guǎ言、却以微薄之力辛勤耕耘的普通人,也有热忱纯cuì、立场坚强的民族楷模……他们从不同方面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着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让曾经怅然的人们,获得精神的滋养,人生的启迪。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沉默guǎ言

②纯cuì

(2)加点字“薄”“怅”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bózhǎng

B.bóchàng

C.báozhǎng

D.bǎochàng

(3)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欠妥,请找出来并改正。

将“”改为“”。

(4)读了上面的文字稿,小林同学写了下面的语句,以提醒自己注意修身养德。请你用正楷字体将这句话摘录下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3.(2018秋秦淮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关于名著的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学生阅读名著主要目的调查统计

主要目的人数比例

增加知识应付测试4386%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2754%

追求故事情节714%

提高自身修养918%

娱乐消遣36%

分析上面这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4.(2016秋秦淮区期末)班级开展“奇趣西游”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探究专题探究内容实例解说

孙大圣的朋友圈对孙悟空有帮助的人物及其对他的影响。(唐僧师徒除外)(1)

小说中的神奇动物(2)狮驼洞三大王金翅大鹏鸟飞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他与孔雀大明王菩萨一母所生,算是佛祖的亲戚。

(3)唐僧受骗上当、屡次被捉的主要原因。唐僧被白骨精捉走,是因为他心肠太软又不相信孙悟空的判断。

5.(2017秋鼓楼区期末)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羊祜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①.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②.今之职位,谬恩之回③耳,非吾力所能致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④言则忠信,行则笃敬⑤.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⑥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①典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②清异之名:特别的才能。③谬恩之回:误把恩惠赐给我。④汝等:你们。⑤笃:忠诚、厚道。⑥不经之谈:没有根据的议论。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两处)

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非吾力所能致也

③愿汝等言则忠信

④闻人之过

(3)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夫君子之行B.能言之年C.闻人之过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甲、乙两文从学习与做人方面对子女进行劝诫。你从中得到学习做人的哪些启发?

6.(2017秋玄武区期末)阅读《猫》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猫的表现或状态“我”或家人的态度

忧郁厌恶

①怀疑

安详②

亡失③

(2)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述效果。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3)结合内容,说说在第三只猫死后我家为什么“永不养猫”。

7.(2021秋建邺区校级期末)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和睦相处着。

在国界线上,两国都只派了一位士兵来驻守确定国界的石碑。大国派来的是个老人,小国派来的是个青年。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石碑两边。周围是安静极了的群山,偶尔才能看到一些路过的人影。

起初,两人在还不熟悉的时候,由于彼此存在着不知敌友的戒心,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竟成了好朋友。大概因为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再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在这条国界线上,生长着一株没有人培植却很茂盛的野蔷薇,在花开的日子里,蜜蜂们很早就聚集到了这里,那些振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一直传到还没起床的两人的耳朵里。好像在说:“喂,快起床了,你看蜜蜂都来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起了床,走到外面一看,果真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此时正神采奕奕地在树梢顶上闪着光。于是两人又都走到岩石边,用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漱口,这样两人在洗脸的时候就见面了。

“啊,您早,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啊,真是个好天气,天气一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起站着说话,一起抬头看周围的景色。虽然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风景,但是只要一抬头总能在里面看到昨天所没有的新鲜感。

那个年轻人最初不会下象棋,自从跟着老人学了以后,这一阵子,只要是和暖的天气,两人便会坐下来,对战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棋术比青年强很多,所以总是让着青年,到了后来,即使按着规矩下,有时老人也会被击败。

青年和老人都是很好的人。两人都非常正直、亲切,虽然在下棋的时候,大家都是拼着命地想打败对方,但是在心里,两人却是从未有过的融洽。

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看来我是要被打败了是吧。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还真是叫人受不了,要是真的在战场上可怎么办才好哇?”

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直追对方的将。那些小鸟也蛮有意思地在树梢上唱着歌。野蔷薇也一阵一阵地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在那个地方也有冬天,当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怀恋自己的故乡了,开始想住在那里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孙子了。

“真想早点请假回去看看哪!”老人时常感慨着。

“可是,”青年说,“如果您回去了,就一定由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代替,要是个亲切温柔的人倒也罢了,万一是个满脑子敌我戒备思想的人就难办了。就请您务必多留些日子吧,您看,马上春天就要来了。”

不久,冬天就过去了,春天到了。可是,此时,这两个国家正为着利益的关系开始了战争。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

老人说:“你和我从今天起就要变成敌人了。我虽然很老了,但至少还是个少佐,如果你把我的头拿回去,你一定可以立功得赏的,就请杀了我吧。”

听到这样的话,青年一愣。

“您在说什么呀!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现在战争正在北方进行着,我要到那里去参战了。”说完这些,青年就走了。

在国界线上,孤零零地只剩下老人了。自从青年离开的那一日起,老人就开始茫然地打发日子。野蔷薇开了,蜜蜂从日出到日落,成群地飞舞。此刻,战争正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即使老人竖起了耳朵去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没办法听到一丝铁炮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点黑色的硝烟。

老人从那天起,就一直担心着青年的安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一天,这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人。

老人就向他询问起战争的情况。那个人就告诉老人,小国战败了,那个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战争结束了。老人想,那样的话,青年不是也死了吗?他心里放不下,垂头往石碑座上一坐,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他感到从远方来了很多人,一瞧,是一支军队,而且骑马指挥的就是那个青年。这支军队非常肃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他们从老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青年默默地向老人敬了一下礼,并且闻了闻野蔷薇花。

老人刚想说什么,一下子就醒了。打那以后过了一个多月,野蔷薇就枯死了。

后来,就在这年的秋天,老人也请假回南方去了。

(1)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此文,你觉得这篇童话的色调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文中划线句。

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3)文章安排老人与青年下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本文以“野蔷薇”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8.(2018秋玄武区校级期末)作文。

人生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途。昨天,风华正茂的我们抒豪情,立壮志;今天,激流勇进的我们洒汗水,搏未来;明天,饱经岁月的我们,忆往昔,思故情。当我们老了的时候,社会成为什么样子了呢?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了呢?还会遇见哪些人呢?发生哪些故事?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哪些引以为豪的成就?又留下哪些遗憾呢?

请以《当我老了》为题,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要求:

(1)联想和想象要自然恰切,合情合理,力求有新意;

(2)写人叙事要有条理,有重点,有感情;

(3)中心要突出,详略安排得当。

2022年11月30日组卷10的初中语文组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试题(共8小题)

1.(2021秋溧水区期末)为了增加短片的文学底蕴,短片的旁白中需要插入一些经典的诗文。请你填上空,补全旁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会钦佩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1)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芙蓉楼送辛渐》),你会感叹李商隐“(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豁然(《夜雨寄北》),你会感奋于谭嗣同“河流大野犹嫌束,(3)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勇往直前(《潼关》),你会折服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4)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壮情怀(《秋词》),你会感动于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5)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拳拳之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你会理解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6)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殷殷教诲(《诫子书》)……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涵养着我们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7)一个纯粹的人,(8)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析:

(1)一片冰心在玉壶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山入潼关不解平(注意“潼”的书写)

(4)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5)尚思为国戍轮台

(6)非宁静无以致远

(7)一个纯粹的人(注意“粹”的书写)

(8)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2021秋溧水区期末)校文学社准备拍摄一个“礼赞2021”的短片,下面这段文字作为短片的开篇词,请你帮忙完善文字稿。

2021年的星空,因众多修身养德之人,而光辉灿烂。2021年的山河,总有人在默默守护,无畏前行。他们中有沉默guǎ言、却以微薄之力辛勤耕耘的普通人,也有热忱纯cuì、立场坚强的民族楷模……他们从不同方面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着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让曾经怅然的人们,获得精神的滋养,人生的启迪。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沉默guǎ言寡

②纯cuì粹

(2)加点字“薄”“怅”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

A.bózhǎng

B.bóchàng

C.báozhǎng

D.bǎochàng

(3)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欠妥,请找出来并改正。

将“坚强”改为“坚定”。

(4)读了上面的文字稿,小林同学写了下面的语句,以提醒自己注意修身养德。请你用正楷字体将这句话摘录下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可知①写作“寡”,②写作“粹”。

(2)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根据语段内容,可知“微薄之力”的“薄”读作“bó”,“怅然”的“怅”读作“chàng”。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根据词语的搭配习惯,可知画线句中的“立场坚强”搭配不当,应将“坚强”改为“坚定”。

(4)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根据题意,将所给的句子用正楷字体书写一遍,注意钞写正确,字迹清楚工整,整体布局美观即可。

解析:

(1)①寡②粹

(2)B

(3)坚强坚定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综合读写题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语文的理解分析及运用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知识,并多训练。

3.(2018秋秦淮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关于名著的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学生阅读名著主要目的调查统计

主要目的人数比例

增加知识应付测试4386%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2754%

追求故事情节714%

提高自身修养918%

娱乐消遣36%

分析上面这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人阅读名著是为了应付测试或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应试的目的较高,而其他目的人较少。。

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数据;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组织解析。此题题干“中学生阅读名著主要目的调查统计”,纵向比较,明显看出“增加知识应付测试”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人数和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项,可见,绝大多数人阅读名著的目的是增加知识应付测试或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也可以用对比的写法,阅读名著的目的为应试的较多,而其他目的人较少。语言要简洁、准确、连贯。

解析:绝大多数人阅读名著是为了应付测试或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应试的目的较高,而其他目的人较少。

图文转化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4.(2016秋秦淮区期末)班级开展“奇趣西游”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探究专题探究内容实例解说

孙大圣的朋友圈对孙悟空有帮助的人物及其对他的影响。(唐僧师徒除外)(1)东海龙王把定海神针送给孙悟空做兵器,使他一身法力得以充分施展,后来金箍棒成为孙悟空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利器

小说中的神奇动物(2)了解《西游记》中法力高强的飞禽走兽们神异之处及它们的来历。狮驼洞三大王金翅大鹏鸟飞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他与孔雀大明王菩萨一母所生,算是佛祖的亲戚。

(3)唐僧的性格弱点唐僧受骗上当、屡次被捉的主要原因。唐僧被白骨精捉走,是因为他心肠太软又不相信孙悟空的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很大的灵活性。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对孙悟空有帮助的人物及其对他的影响的人物很多,比如东海龙王把定海神针送给孙悟空做兵器,菩提祖师教授给他七十二般变化、观音菩萨多次帮助他化解灾难等,只要写出对孙悟空有帮助的人物即可,注意描述具体的帮助。

(2)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根据后面的实例解说版块内容“狮驼洞三大王金翅大鹏鸟飞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神奇之处),他与孔雀大明王菩萨一母所生,算是佛祖的亲戚(动物来历)”可知,该专题探究的是《西游记》中法力高强的飞禽走兽们神异之处及它们的来历。

(3)本题考查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根据后面两格的内容,“唐僧受骗上当、屡次被捉”“唐僧被白骨精捉走,是因为他心肠太软又不相信孙悟空的判断”这些都是在阐述唐僧的性格弱点。

解析示例:

(1)东海龙王把定海神针送给孙悟空做兵器,使他一身法力得以充分施展,后来金箍棒成为孙悟空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利器。

(2)了解《西游记》中法力高强的飞禽走兽们神异之处及它们的来历。

(3)唐僧的性格弱点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5.(2017秋鼓楼区期末)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羊祜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①.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②.今之职位,谬恩之回③耳,非吾力所能致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④言则忠信,行则笃敬⑤.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⑥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①典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②清异之名:特别的才能。③谬恩之回:误把恩惠赐给我。④汝等:你们。⑤笃:忠诚、厚道。⑥不经之谈:没有根据的议论。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两处)

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陶冶

②非吾力所能致也做到

③愿汝等言则忠信诚信

④闻人之过听到

(3)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夫君子之行B.能言之年C.闻人之过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甲、乙两文从学习与做人方面对子女进行劝诫。你从中得到学习做人的哪些启发?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我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导。能写字的年龄,他就教我学那些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文籍。到了九岁,便教我学《诗经》《尚书》,但是还没有得到家乡人的称誉,还没有特别的才能。今天我所得到的官职地位,可说是皇帝误把恩惠赐给我罢了,并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到的。我远不如我的父亲,你们又不如我。见解高深,志向远大,恐怕你们兄弟没有这个能力;才能非凡,智慧通达,看来你们也没有这样的天分。恭敬是道德的首要,谨慎是行事的基础。希望你们言语忠信,行为笃敬。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浮夸的一面之词。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而不要再去宣扬,三思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做。

(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浮夸的一面之词。故停顿应为: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治,陶冶。

②句意为:不是我的力量能够做到的。致,做到。

③句意为:希望你们说话要讲究诚信。信,诚信。

④句意为:听到别人的过错。闻,听到。

(3)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

A.助词,的。

B.助词,的。

C.助词,的。

D.补齐音节,不译。

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无以,不能。成学,学业有成。句意为:不学习就不能够增长才华,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成!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具体分析即可。甲乙两文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明确志向,珍惜时间,同时还要刻苦努力。在做人上,要讲究诚信,不能以讹传讹,不能随意议论他人。

解析:

(1)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2)①修养;②做到;③诚信;④听到。

(3)D

(4)不学习就不能够增长才华,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成!

(5)学习上:明确志向;珍惜时间;刻苦努力。

做人上:要诚信忠厚;不以讹传讹;不妄议他人。

常见断句: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八、“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6.(2017秋玄武区期末)阅读《猫》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猫的表现或状态“我”或家人的态度

忧郁厌恶

①懒惰怀疑

安详②愤怒

亡失③愧疚

(2)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述效果。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3)结合内容,说说在第三只猫死后我家为什么“永不养猫”。

第三只猫被人冤屈而死,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的“我”,不仅只凭主观猜测“妄下断语”,面对猫这个弱小、可怜的动物“怒气冲天”、“拿木棒追打”、“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人在动物面前恃强凌弱,则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不过,当“我”明白这只丑猫并非是罪魁祸首后,良心受到了谴责,就开始对“无人性”(人性的阴暗面)的言行表现加以痛心疾首地批判,作为自己“心灵救赎”的“急救包”,则象征着人性中“公正”和“正义”的觉醒。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的:“(本心:天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又是光明的人性的回归,唱响了一曲人性的牧歌。

(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概括的范围,其次根据题干要求获取相应的信息,最后按照题目已给的格式并加以概括即可。猫的表现或状态、“我”和家人对猫的情感变化,这样的题型一般文章中有解析,只要认真阅读、分析就能解答正确。如“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是说猫的懒惰、“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又如“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更觉得难看了”看出对第三只猫讨厌、不喜欢;后来自己冤枉了这只猫,猫死后,没法补偿,因此内心愧疚、后悔。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按题干中的要求,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再结合修辞的作用分析其表述效果即可。这里很明显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也可能会考查反复的修辞手法。注意比喻答题公式的运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述了…的情感。反复修辞的作用:强调了…内容,突出了…的情感。题中所给的句子,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运用的是比喻修辞,以此来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发现自己冤枉小猫后内心的痛苦。

(3)本题考查理解情感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两句话表述的情感出入很大,“好久不养猫”是因为猫给全家带来了快乐,而失去猫的伤痛时时围绕在心间,因此好久不养猫。而“永不养猫”则是因为冤枉了猫,猫的死与“我”有某种关联,“我”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心里的伤痛是无法愈合的。

解析:

(1)懒惰、愤怒、愧疚。

(2)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犯错后内心的无比痛苦,强调了的悔恨和遗憾(忏悔、负疚)程度之深。

(3)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的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痛苦自责后做出永不养猫的决定。强烈的负罪感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述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述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7.(2021秋建邺区校级期末)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和睦相处着。

在国界线上,两国都只派了一位士兵来驻守确定国界的石碑。大国派来的是个老人,小国派来的是个青年。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石碑两边。周围是安静极了的群山,偶尔才能看到一些路过的人影。

起初,两人在还不熟悉的时候,由于彼此存在着不知敌友的戒心,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竟成了好朋友。大概因为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再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在这条国界线上,生长着一株没有人培植却很茂盛的野蔷薇,在花开的日子里,蜜蜂们很早就聚集到了这里,那些振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一直传到还没起床的两人的耳朵里。好像在说:“喂,快起床了,你看蜜蜂都来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起了床,走到外面一看,果真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此时正神采奕奕地在树梢顶上闪着光。于是两人又都走到岩石边,用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漱口,这样两人在洗脸的时候就见面了。

“啊,您早,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啊,真是个好天气,天气一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起站着说话,一起抬头看周围的景色。虽然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风景,但是只要一抬头总能在里面看到昨天所没有的新鲜感。

那个年轻人最初不会下象棋,自从跟着老人学了以后,这一阵子,只要是和暖的天气,两人便会坐下来,对战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棋术比青年强很多,所以总是让着青年,到了后来,即使按着规矩下,有时老人也会被击败。

青年和老人都是很好的人。两人都非常正直、亲切,虽然在下棋的时候,大家都是拼着命地想打败对方,但是在心里,两人却是从未有过的融洽。

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看来我是要被打败了是吧。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还真是叫人受不了,要是真的在战场上可怎么办才好哇?”

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直追对方的将。那些小鸟也蛮有意思地在树梢上唱着歌。野蔷薇也一阵一阵地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在那个地方也有冬天,当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怀恋自己的故乡了,开始想住在那里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孙子了。

“真想早点请假回去看看哪!”老人时常感慨着。

“可是,”青年说,“如果您回去了,就一定由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代替,要是个亲切温柔的人倒也罢了,万一是个满脑子敌我戒备思想的人就难办了。就请您务必多留些日子吧,您看,马上春天就要来了。”

不久,冬天就过去了,春天到了。可是,此时,这两个国家正为着利益的关系开始了战争。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

老人说:“你和我从今天起就要变成敌人了。我虽然很老了,但至少还是个少佐,如果你把我的头拿回去,你一定可以立功得赏的,就请杀了我吧。”

听到这样的话,青年一愣。

“您在说什么呀!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现在战争正在北方进行着,我要到那里去参战了。”说完这些,青年就走了。

在国界线上,孤零零地只剩下老人了。自从青年离开的那一日起,老人就开始茫然地打发日子。野蔷薇开了,蜜蜂从日出到日落,成群地飞舞。此刻,战争正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即使老人竖起了耳朵去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没办法听到一丝铁炮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点黑色的硝烟。

老人从那天起,就一直担心着青年的安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一天,这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人。

老人就向他询问起战争的情况。那个人就告诉老人,小国战败了,那个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战争结束了。老人想,那样的话,青年不是也死了吗?他心里放不下,垂头往石碑座上一坐,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他感到从远方来了很多人,一瞧,是一支军队,而且骑马指挥的就是那个青年。这支军队非常肃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他们从老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青年默默地向老人敬了一下礼,并且闻了闻野蔷薇花。

老人刚想说什么,一下子就醒了。打那以后过了一个多月,野蔷薇就枯死了。

后来,就在这年的秋天,老人也请假回南方去了。

(1)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此文,你觉得这篇童话的色调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文中划线句。

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3)文章安排老人与青年下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本文以“野蔷薇”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本文记叙了两人相处得和谐愉快,后来因为战争原因,他们成了敌人,最终两人经受了真实的战争考验。文章揭示了人类争斗的愚蠢与丑陋。野蔷薇最终随着青年之死而凋零,让人痛惜,引人深思。

(1)本题考查文章色调分析。此题的解析比较开放。但观点要明确,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示例:由暖色调到冷色调:开头的景物描写明亮美好,两人的相处温馨和谐,令人温暖;随着战争的到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毁灭消失了,令人感伤。这就是先是暖色调,再是冷色调。

(2)本题考查词语表述效果分析。“总是”表示一直,向来的意思,强调春天的阳光温暖,为两人的友情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气氛。与下文天气变冷形成对比,为下文“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情节的突变埋下伏笔。

(3)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结合“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分析,这个情节一方面表现两人相处的和谐愉快;结合“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分析,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暗示两人将会经受真实战争的考验;棋盘上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形成对比:一个温馨和谐,一个冰冷残酷。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营造了美好的环境氛围,勾勒出故事的线索,野蔷薇催生并见证了两人的友谊,始终伴随着情节的展开;野蔷薇是美好的自然与善良的人性的象征:它无人培植却茂盛生长,如同边界线上两人的友情,自然产生,真诚相守;不管人间如何利益纷争,它都带着芬芳与生机应时而发,反衬出人类争斗的愚蠢与丑陋;野蔷薇最终随着青年之死而凋零,暗示战争的死亡之吻不放过任何美好的生命,让人痛惜,引人深思。

解析:

(1)示例一:冷色调。因为这个故事中那些美好的事物都随着战争消逝了,年轻的生命死亡了,美丽的野蔷薇凋零了,老人与青年的友情无以为继,给人以悲凉的感觉。

示例二:暖色调。因为故事发生的地方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温暖感人。虽然战争最终不可避免,但战场却在遥远的北方,战争也没有改变他们的友谊,让人觉得温暖。

(2)“总是”表示“一直”的意思,强调和暖的环境为两人的友情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气氛。与下文天气变冷形成对比,为情节的突变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