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普陀区2013届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6分)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才会纠结“媳妇母亲同时落水”的问题。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如果拿来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①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说,因为中国人离不开妈妈,就像我们离不开自己。②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者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实验中,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在“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的经典范式上再增加了母亲参照条件,比如问“‘勤劳’一词适合描述你的母亲吗?”,通过类似问题让参与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将“勤劳”这个词汇和母亲联系到一起。所有被试者通过类似方法将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到一起,再测验其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当记忆材料与母亲挂钩时,其记忆成绩与自我相联系的一样好,两者都优于其他条件下的成绩,包括名人作为参照条件。就是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与自己相关的事能记得更好,与母亲这一“重要他人”相关的事也具有相同的记忆效果。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者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③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对中国人而言,“对母亲的情感”似乎并不难理解也并不陌生:在我们幼时的回忆里,往往离不开母亲的身影;当男孩长大后,尽管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里还是母亲的孩子;甚至问及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谁”时,母亲也会是得票最高的。④为什么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般来说,“自我”包含了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等许多内容。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
“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
她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因此可以推测,对美国人来说,就算是母亲,也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对中国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己人”,“自己人”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当然也就放在心上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男人与美国男人对于“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的反应。西方文化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尤其是成年个体要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母亲的参与和影响力会主动降低,理性的美国人会选择对今后生活重要的人。而对中国人而言,不管是出于伦理或是情感,母亲早已是
“自我”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并且不具有可替代性,很难舍弃。⑤从上面来自行为实验的研究可见,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产生了影响。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这种影响真那么确凿,那么在中国人的大脑里是否存在相应的自我表征的神经生理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
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者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为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⑥这是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还是中国人的大脑比较特殊呢?为此,研究者特别研究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香港人。在研究者提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后,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同住在腹侧内侧前额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的神经基础是分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谓是
“深入骨髓”。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人的自我甚至会根据文化情境转换:有时候母亲像是“路人甲”,有的时候又与母亲“形影不离”。⑦总之,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原因。⑧1.文章第三自然段“□□”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2分)A.不仅而且于是B.虽然但是因此C.由于而且所以D.因为所以于是2.对文章第三、四两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的记忆具有“母亲参照效应”,是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得出的结论。B.研究者把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来检测被试者对相关材料的记忆效果。C.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与“自我”相关的记忆材料比其它材料具有更好的记忆效果。D.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无论在婴儿时期还是成人以后对母亲的依恋都更为强烈。3.请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3分)4.文章第七段中“深入骨髓”的意思是。(2分)5.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例子作用中国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的对象”是母亲(a)(b)说明西方文化更加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6.很多艺术手法都会用到“母亲”这个意象,请举一例并联系本文加以阐释。(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3题。(21分)人在风中刘心武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我想起她的祖父,当年待我极好,却已去世八九年了,心中不禁泛起阵阵追思与惆怅。与她交谈中,我注意到她装扮十分时髦,发型是“男孩不哭”式,短而乱;上衫是“阿妹心情”式,紧而露脐;特别令我触目惊心的,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C.“岩扉松径”与前句中的“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17.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的“开”字的妙处。(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17分)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时闻行在所①。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注]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18.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后人”指的是。(1分)19.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闲音律(2)同诣九公主第(3)延于上座(4)对曲果然20.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因出诗卷。A.我欲因之梦吴越B.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2)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22.这篇文章从□□和□□两个方面介绍了王维的生平。(2分)23.从本文看,王维在安史之乱平定后获得赦免,是因为。(2分)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13分)夏梅说[明]钟惺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①,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注]在告:官员在家休假。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人们在冬季争相赏梅是因为仰慕梅花傲霜斗雪的风骨。B.作者写盛夏时节,梅树“花实俱往”,更显出梅花不与群芳争艳的孤傲。C.从文章内容推断,张谓《官舍早梅》诗中所描写的应是仲春时节的梅花。D.作者为了表达对董崇相的情谊,请朋友作诗唱和,并画夏梅图赠送给他。25.文章第一段中:“极热”指的是,“冷极”指的是。(2分)26.对“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世间有些人,固然身处寒冷的时节,偏远的地方,但把名利和权势也带到了那里。B.这世间原本有些人,虽然处在极受冷落的时运和境地,但名利和权势仍在手里。C.这世间原本有些人,虽然倍受冷落,而表面上仍然掌握着实际的权力。D.这世间有些人,原本处在在极受冷落的时运和境地,但又重新获得了名利和权势。27.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巧者”意为,他们的“巧”表现在。(3分)28.这是一篇讽喻文章,请对本文的写作思路作简要评析。(4分)作文(70分)29.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一个英国小伙子,参加“非诚勿扰”节目,女问:有房吗?婚后跟谁住?答:上世纪老房子;跟家人一起住。数灯熄灭,女方又问:你什么工作?答:大兵。剩一盏灯,最后女问:结婚有宝马车吗?答:奶奶不同意,一般用马车。灭灯。隔天,《泰晤士报》头版:我皇室成员哈利王子参加“非诚勿扰”,首轮即遭淘汰。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阅读80分一、AD中国人的“自我概念”表现为“依赖型自我”;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更看重家庭;母亲”在“自我”中不可替代、很难舍弃。文化影响着个人的神经基础、生理结构5、6、举例1分;阐释2分;语言表达1分。例子作用中国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的对象”是母亲说明中国人对母亲具有特别依恋的情感在回答“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时,美国人可能会选择另一半说明西方文化更加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二、7、突出少女装扮的时髦和“酷”,表现出“我”对此的不认同;与下文少女的“心里透亮”(成熟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8、清醒、从容、自信9、C10、(1)人在风中,难以抗拒。(总领人与风的关系)(2)风复杂多变,难以预判和左右。(风的特点)(3)恶风要抵抗,给人生带来活力的风则无妨顺之追之。(对风应持的态度)11、CD12、作者对风尚的态度由批判转为有选择地宽容,既因为两位妙龄女子装扮和思想的差异给了他启示;又因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追风,前辈不喜却没有出言教训,由此体会到面对风尚的态度需要有所转变。13、作者以“风”比喻社会上的流行风气,具有形象感;“人在风中”表明人们无法完全脱离社会风气的影响,一方面警示人们,不能因此迷失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反思自己,提出要用更豁达开明的心态来面对那些无伤大雅的新生流行事物。三、14、(1)未解忆长安(2)吾尝跂而望矣(3)侵晓窥檐语(4)青冥浩荡不见底(5)两山排闼送青来(6)鸡犬相闻(7)患不知人也(8)领异标新二月花四、15、古体诗16、A17、“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五、18、苏轼19、同“娴”,熟习;到……去;延请;果真这样20、C21、(1)(这些)都是我经常讽诵习读的(诗作)。(我)还以为是古人之作,却(竟然)是你的佳作啊!(2)叛军在凝碧池设宴,把梨园乐工全召来合奏各种器乐。22、才能和品行(为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供应链金融
- 燃气工程安全
- 技术人员个人工作计划5篇
- 专业实习报告
- 申请书格式范文模板(7篇)
- 环保主题演讲稿模板集合五篇
- 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三篇
- 财务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七篇
- 高一演讲稿范文集锦4篇
- 给高考女儿的一封信15篇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NGS与感染性疾病医学课件
- 2024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教案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煤矿事故汇编
- Unit 7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Unit 6 My sweet ho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教案正比例函数案例分析
- 行政文秘笔试题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精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