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宝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明朝汀州(今龙岩)人的蓝靛(一种植物,可作染料)种植基地转移图。据此,以下推论合理的是A.东南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B.闽浙省际交通十分便利C.市场导向促进产业调整 D.移民加速经济重心南移2.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推翻君主政体B.废除不平等条约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3.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5.1901年,《清议报》的一篇论说表示中国一时间突然涌现的“新党”实在太多、太濫,以新党自居的一千人等用“剽窃报章”之剩语,抄袭坊间时务策论之陈言,口中不时冒出“压力、进步、平等”之类新名词以显示自己“新党”的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人们知识结构正发生变化 B.西学书籍引进亟须规范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D.社会逐利风气日益盛行6.明代,非贵族地主数量及在地主阶级中所占比重都空前提高;市民阶层兴起,平民地位进一步提高;学校和科举几乎成为非贵族地主、平民获得政治身份并进入官绅阶层的唯一途径。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转型已经完成 B.科举考试得到强化C.社会流动速度加快 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7.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据此可知,宋代A.家庭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B.商业竞争异常地激烈C.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市场 D.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8.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9.“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10.演讲是时代的见证。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11.在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相同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A.建立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 B.建立一个美苏两国操纵的世界C.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D.成立联合国,重建世界格局12.由如图所示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是A.东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欧共体 D.世界贸易组织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杜鲁门的这篇咨文发布后,美国政府就在遏制苏联进一步扩张的烟幕下,利用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进行全球扩张活动。从杜鲁门主义宣布以来,在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中,没有一项决定,无不是以反对苏联共产主义扩张为借口来进行辩护的。——王祥玉《略论杜鲁门主义》材料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一系列战争包括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具有法德斗争的因素。二战刚刚结束时,战胜国法国实际上已沦为二流国家。当时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原则就要它变成一个虚弱的、分割的、非中央集权的国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1948年法国外长皮杜尔说:“只有在欧洲的统一中,才能解决德国的问题。”继皮杜尔任外长的舒曼也说“要在和平的欧洲合作框架中来解决它(德国问题)”,而“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沈骥如《欧洲共同体与世界》(1)指出材料一中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并结合20世纪40—50年代两个与欧洲相关的史实简要说明。(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对德国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转变的影响。14.(20分)材料张作霖(1875—1928)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做过土匪,马贼;后接受改编,成为地方政府倚重的军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先后为俄军、日军效力,逐渐壮大队伍。以支持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为筹码,逐渐掌握东北大权。主政东北时,财政力量雄厚,军力强盛,空军在全国首屈一指,海军在国内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张作霖所办的东北大学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国内著名学者和名流,如梁漱溟、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到东北大学任教。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张作霖对革命党人、军阀能拉则拉,能打则打,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向上;一生与俄国、日本既合作又斗争,终因对日本不屈服,而被炸死。——摘编自余世存《东北王张作霖》(1)根据材料,概括张作霖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作霖上述活动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蓝靛从龙岩一带向北转移到浙江一带,主要是为了满足浙江一带染布专业的工商业市镇发展的需求,故体现出市场导向对产业调整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地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闽浙省际之间属于山区,交通并不便利,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蓝靛种植的转移而不是人口转移,排除D项。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可以看出,其主张是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变革政治制度,即维新人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C选项过于片面。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新思想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解读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由此可见,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的。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家庭手工业4、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辛亥革命。该历史事件使“帝王专制史”转变为“民主政治史”,说明了该历史事件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D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A选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B选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5、A【解析】
当时中国出现大量标榜“进步、平等”的“新党”,说明当时大量人群接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引进西方书籍的内容,排除B;1901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C;材料内容和“逐利风气无关”,排除D。故选A。6、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的地主阶级构成成分、官僚组成结构有显著的变化,这主要和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有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正确;明朝仍然属于传统的封建社会,A排除;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仅是材料中的一方面,B排除;材料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无关,D排除。故选C。7、D【解析】
依据材料“坊巷”“三更不绝”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家庭手工业,A排除;商业竞争是否激烈,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判断,B排除;材料未涉及宋代政府对市场的管理,C排除。故选D。8、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9、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建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D项正确;政党制度、确立议会主权是英国,排除AC两项;民族独立不能说明创造“新及不同类型”的国家,排除B项。故选D。10、C【解析】
试题分析:理性主义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和“难道女人不是人吗?”可知属于自由主义,故C项正确;美国两则材料不属于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自由主义【详解】11、C【解析】
联合国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C正确;A中“平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是各个国家“相同的出发点”,排除;D是美苏两国的出发点,排除。12、A【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东南亚一带,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是东盟,A项正确;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在东南亚,欧共体是欧洲的,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故排除BCD项。【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看准图片中的地理位置,并理解“区域经济组织”的含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实质:独立自主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为遏制苏联在欧洲的扩张,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后来,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了欧洲。(2)转变:从削弱德国到平等对待德国。影响:有助于维持欧洲和平;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推动欧洲一体化【解析】
(1)实质:由“从杜鲁门主义宣布以来,在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中,没有一项决定,无不是以反对苏联共产主义扩张为借口来进行辩护的”可知,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为遏制苏联在欧洲的扩张,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后来,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了欧洲。(2)转变:由“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可知,从削弱德国到平等对待德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对德国政策的转变有助于维持欧洲和平;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推动欧洲一体化。14、(1)利用日俄战争壮大实力,投机国内政局掌握东北实权;致力于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曾镇压革命势力;后成为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不屈服于日本的侵略意图。(2)稳定了东北局势,促进了东北的建设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俄国、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但镇压革命势力是其一生的污点。【解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安全设备租赁及人工费用综合服务合同
- 胞蔓不动杆菌患者的护理
- 晋升制度培训
- 线性模型诊断
- 2024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泉州市工商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培训
- 眼底出血中医护理方案
- 建筑装修工程分包合同模板
- 艺术标准课程解读课件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第五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 2025年江苏苏北四市高三一模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