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清导学】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纵向分析(解析版)考点15实验探究题-酸碱盐的性质清考点一、盐酸和硫酸(1)浓盐酸与浓硫酸名称浓盐酸浓硫酸化学式HClH2SO4色、态、味无色透明、液体(工业盐酸略带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透明、粘稠、油状液体、无刺激性气味沸点、挥发性沸点低,易挥发(形成白雾),敞口放置质量、浓度均减小高沸点,不易挥发吸水性无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浓度减小脱水性无能使纸张、木材碳化(2)稀盐酸与稀硫酸名称稀盐酸稀硫酸化学式HClH2SO4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与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与碱反应NaOH+HCl=NaCl+H2OMg(OH)2+2HCl=Mg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Mg(OH)2+H2SO4=MgSO4+2H2O与盐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2HCl+CaCO3=CaCl2+H2O+CO2↑H2SO4+Na2CO3=Na2SO4+H2O+CO2↑H2SO4+CaCO3=CaSO4+H2O+CO2↑鉴别的方法加入硝酸银,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硝酸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用途重要化工产品,除锈、制造药物等,另外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帮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3)酸的通性(简记:酸五条)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或酸溶液中都含有H+)酸的5条通性归纳如下:①酸+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酚酞溶液→不变色②酸+碱→盐+H2O③酸+某些金属→盐+H2↑④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H2O⑤酸+盐→新酸+新盐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1)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NaOHCa(OH)2俗称苛性钠、烧碱、火碱熟石灰、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物理性质色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状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水性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无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腐蚀性较强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简记:“蕊”蓝“酚”红)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此反应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H2O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与某些盐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保存方法及原因密封保存。原因: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而且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密封保存。原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用途①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②重要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③用来去除油污①用作建筑材料(砌砖、粉刷墙壁);②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③改良酸性土壤【特别提醒】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②氢氧化钠必须要密封保存的原因: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b.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③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氧气等气体,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④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会增加。(2)碱的通性(简记:碱四条)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或碱溶液中都含有OH-)碱的4条通性归纳如下: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简记:“蕊”蓝“酚”红)②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与酸反应(碱+酸→盐+水)④与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三、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1)常见的盐物质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俗称(或主要成分)食盐纯碱、苏打小苏打石灰石、大理石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有咸味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白色晶体,能溶于水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NaCl+AgNO3=AgCl↓+NaNO32HCl+Na2CO3=2NaCl+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HCl+NaHCO3=NaCl+H2O+CO2↑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CaCO3eq\o(=,\s\up7(高温))CaO+CO2↑2HCl+CaCO3=CaCl2+H2O+CO2↑主要用途作调味品、医药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化工原料、融雪剂等用于玻璃、纺织、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等重要的建筑材料、补钙剂等(2)盐的通性(简记:盐四条)盐的通性归纳如下:①盐+金属→新盐+新金属②盐+酸→新盐+新酸③盐+碱→新盐+新碱④盐+盐→新盐+新盐二、有关物质反应的相关规律四、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表示如下:AB+CD=AD+CB。(2)类型类型条件举例①酸+碱→盐+水反应物至少有一种可溶NaOH+HCl=NaCl+H2O②酸+盐→新酸+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CaCO3+2HCl=CaCl2+H2O+CO2↑③碱+盐→新碱+新盐反应物中的碱和盐必须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Ca(OH)2+Na2CO3=CaCO3↓+2NaOH④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中的两种盐必须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NaCl+AgNO3=NaNO3+AgCl↓⑤金属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清真题在化工生产中通过除杂得到较纯净的产品。以下除杂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实验设计AN2O2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充分反应BCaOCaCl2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硝酸H2SO4加入适量Ba(NO3)2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NaClMgCl2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设计合理;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设计不合理;C.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和硫酸钡沉淀,加入适量Ba(NO3)2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硝酸中的硫酸,设计合理;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可除去氯化镁,且不引进新杂质,设计合理;故选B。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B.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75%C.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一定为2gD.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为2.2g【答案】C【解析】A.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推出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则生石灰干燥剂成分为CaO和CaCO3或CaO、Ca(OH)2.CaCO3或CaCO3等,则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溶质为Ca(OH)2,故选项错误;B.分析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可得如下关系,设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x,x=2g,若生石灰没变质,则CaO的质量为2g÷×100%=2.8g,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1%,若生石灰变质,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1%,故选项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g,故选项正确;D.设样品都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y=2.2g,若样品部分变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2g,故选项错误。故选C。碳酸氢钠(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某同学为探究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他取样品20.0g,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样品中除NaHCO3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热不发生变化,也不与盐酸反应,直接进入固体B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产生CO2的质量为3.1gB.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7.5gC.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剩余的HClD.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0%【答案】D【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样品20.0g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3.1g,说法错误;B.样品20.0g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3.1g,根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18,则生成固体A过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别为2.2g、0.9g,设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则解得x=5.3g,说法错误;C.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不会含有剩余的HCl,说法错误;D.根据钠元素守恒,设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为y,则解得y=16.8g;原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故选:D。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验证铜、银、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铜丝、AgNO3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B鉴别H2SO4.Ba(OH)2.CuCl2三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C除去CO2中的CO杂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称取5gNaCl加入45mL水中完全溶解(ρ水=1g/cm3)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B.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剩余的是硫酸,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所需水的质量为50g-5g=45g,即45mL,故称取5gNaCl加入45mL水中完全溶解,可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II:___________。猜想III:部分变质。【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1)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III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__________产生(2)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III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变成蓝色【反思与评价】(3)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拓展实验】(4)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________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测溶液的pHb.滴加MgSO4溶液c.通入CO2d.滴加稀盐酸(5)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完全变质(2).气泡(3).紫色石蕊试液(4).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也能产生气泡(5).ac(6).【解析】【详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可能没有变质,可能部分变质,也可能完全变质,故猜想II:完全变质;实验探究:(1)结论为:猜想III成立,说明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有气泡产生;(2)结论为:猜想III成立,说明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且过量的氯化钡能将碳酸钠除尽;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反思与评价:(3)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也能产生气泡,小军的实验无法证明猜想III成立;拓展实验:(4)A.测定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氢氧化钠,符合题意;B.滴加硫酸镁溶液,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但是硫酸镁也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C.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钠,符合题意;D.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含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c;(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混有的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探究某化工厂固体废物的成分,以便回收有用物质,除掉有害物质。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通过以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无色溶液A中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答案】(1).CO2(2).(3).(4).NaCl、Na2CO3.NH4NO3【解析】【分析】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加水溶解,加适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则固体废物一定不含氯化铁,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得到气体乙和无色溶液C,Na2CO3.K2SO4.MgSO4与氯化钡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硝酸,则固体废物一定不含K2SO4.MgSO4,一定含Na2CO3,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乙为二氧化碳;固体废物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甲和无色溶液A,可知甲为氨气,则固体废物一定含NH4NO3,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综上所述,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详解】(1)由分析可知,气体乙的化学式为。(2)由分析知,固体废物中含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则无色溶液A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故存在的阴离子有。(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NaCl、Na2CO3.NH4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1实验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不与硫酸反应(1)请写出实验1的实验现象。【实验反思与拓展】(2)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某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人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表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由实验2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当通过胶头滴管滴加NaOH溶液时,观察到______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1).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3).红(4).(5).气球膨胀(6).有气泡产生【解析】【详解】(1)实验1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混合,二者能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3)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当向其中加入硫酸后,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溶液中的碱被消耗,则溶液的碱性变弱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则此时中性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则能观察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①滴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则气体减少,锥形瓶内的压强也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则此时气球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断膨胀,所以当观察到气球膨胀,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②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滴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当观察到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有碳酸钠,即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物质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能否反应能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能反应【提出问题】对于上述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试管中,振荡溶液呈无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②向步骤①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分析讨论】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______。【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Ⅰ)验证生成物是否存在。(Ⅱ)验证______是否消失。【拓展迁移】(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分别是______(填化学式)。【答案】①.可行②.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③.反应物④.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⑤.2NaOH+H2SO4=Na2SO4+2H2O⑥.3(或三)⑦.NaCl或NaCl、NaOH或NaCl、HCl【详解】分析讨论: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会变为红色,但是加入稀盐酸反应后,再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不再含有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完毕,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故填: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Ⅰ)验证生成物是否存在。(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故填:反应物;拓展迁移:(1)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也符合上述反应实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2NaOH+H2SO4=Na2SO4+2H2O;(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若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若盐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故填:3(或三);NaCl或NaCl、NaOH或NaCl、HCl。FeCO3能用于制备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制备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2.FeCO3固体置于潮湿空气中易变质生成Fe(OH)3。3.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而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絮状物。4.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与酸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探究一FeCO3的制备(1)该兴趣小组用pH=11.9的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在烧杯中制备FeCO3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_(填字母)。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2)制备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探究二FeCO3的性质探究【提出问题】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FeCO3猜想2:FeCO3和Fe(OH)3猜想3:_________【定性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_________不成立取少量上述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_________猜想2成立【实验结论】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是FeCO3和Fe(OH)3。【定量探究】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补充实验。(1)装置C中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3)关于上述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可用稀盐酸代替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C如果去掉装置D,会使实验结果偏大D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44g,则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为11.6%【答案】①.C②.③.Fe(OH)3④.猜想3⑤.出现血红色絮状物⑥.⑦.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让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⑧.A【解析】【详解】[查阅资料]①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由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较强,避免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应选用的加料方式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2)碳酸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的成分,可能是FeCO3,可能是FeCO3和Fe(OH)3,可能是Fe(OH)3。[定性探究]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FeCO3,猜想3不成立。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絮状物,说明猜想2成立。[定量探究](1)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补充实验。装置C中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让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3)A.稀盐酸有挥发性,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说法不正确;B.浓硫酸作干燥剂,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说法正确;C.如果去掉装置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吸收,会使实验结果偏大,说法正确;D.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44g,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44g,固体中FeCO3的质量是1.16g,其质量分数分数为11.6%,说法正确;答案:A。金属、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相关实验。(1)探究不同条件下金属铜与硫酸反应的情况如下:组别①②③④H2SO4质量分数20%98%20%98%反应条件常温常温加热加热反应现象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溶液变蓝,有气泡产生上表④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X↑。X的化学式为______;硫酸铜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从上述对比实验中,你对铜与硫酸反应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2)实验室欲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NaCO3溶液,应选择______(10mL、50mL、100mL)的量筒来量取水的体积。(3)现有下列BaCl2.K2CO3.NaOH三种溶液,请你选择一种常见试剂鉴别这三种溶液,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答案】①.SO2②.③.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④.50mL⑤.⑥.【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u、H、S、O的个数分别是1.4.2.8,生成物中含Cu、H、S、O的个数分别是1.4.1.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S、2个O,故X的化学式为:SO2;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表示为:;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常温下,铜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均不反应,加热条件下,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是加热条件下,铜能与浓硫酸反应,故填: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2)实验室欲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Na2CO3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40g×(1-5%)=38g,即38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应选择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3)可选择硫酸进行鉴别,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钾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表达交流Ⅱ〗(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3)溶液M呈__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反思总结〗(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答案】(1).纯碱或苏打(2).产生氧气速率较慢,氧气浓度过低,不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3).无过氧化氢(4).(5).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过量(6).无色(7).硬度较小【解析】【详解】查阅资料1: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表达交流Ⅰ:(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产生氧气的速率慢,氧气浓度低,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无过氧化氢;表达交流Ⅱ:(1)由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会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将碳酸钠除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过量;(3)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溶液M呈无色;反思总结:(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硬度较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否则硬水中的可溶性含钙化合物可能与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达州市九年级学生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某实验室老师准备实验药品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未盖瓶塞。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老师让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猜想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猜想III: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李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Ⅰ成立小王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Ⅰ成立小陈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_______猜想Ⅲ成立【分析讨论】①小王和小陈认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小李的结论不正确。②经过讨论他们认为通过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原因是_______。【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实验结束后大家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内观察到废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为了不污染环境,他们向废液缸里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除外)种类最多时,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反思与拓展】(1)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NaOH必须密封保存。(2)已知:①Na2CO3+CO2+H2O=2NaHCO3②NaHCO3+NaOH=Na2CO3+H2O如果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_____种情况(不考虑CO2和H2CO3作溶质)。【答案】(1).CO2+2NaOH=Na2CO3+H2O(2).有白色沉淀生成(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滴加盐酸的量过少,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未与碳酸钠反应(4).II(5).Na+、Ca2+、H+、Cl-(6).4【解析】【分析】【详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设计并进行实验:小陈同学的实验结论是猜想Ⅲ成立,氢氧化钠已全部变质成碳酸钠,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讨论:②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其理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滴加盐酸的量过少,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未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所以该结论不正确,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滴加盐酸的量过少,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未与碳酸钠反应;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II成立,故填:II;加入稀盐酸后,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与碳酸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无色澄清溶液不存在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加酸后碳酸钙沉淀溶解,溶液中一定存在钙离子,而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参与反应,溶液一定存在,若加入的盐酸过量,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除外)种类最多,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有Na+、Ca2+、H+、Cl-,故填:Na+、Ca2+、H+、Cl-;反思与拓展:由题干信息可知,①Na2CO3+CO2+H2O=2NaHCO3②NaHCO3+NaOH=Na2CO3+H2O,将①与②结合后反应式变为CO2+NaOH=NaHCO3;再根据CO2+2NaOH=Na2CO3+H2O分析可知,若二氧化碳较少时,溶质为NaOH、Na2CO3;若二氧化碳过量时,溶质为NaHCO3;若CO2与NaOH质量比为44:80时,溶质为Na2CO3;若CO2与NaOH质量比(44:80)~(44:40)之间时,溶质为Na2CO3.NaHCO3,所以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4种情况,故填:4。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同学们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是Mg(OH)2猜想②MgCO3猜想③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查阅资料】①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②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实验现象】装置A中______,装置B中______【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请写出Mg(O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______,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3.6g,装置D增重13.2g。【实验结论】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y=______。【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答案】①.变成蓝色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④.稀盐酸⑤.2:3⑥.③【分析】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成氧化镁和水。【详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猜想③正确,白色固体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所以装置A中变成蓝色,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Mg(OH)2受热分解氧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稀盐酸和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结论:碱石灰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设生成13.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镁的质量为x,解得x=25.2g,所以含有氢氧化镁的质量为36.8g-25.2g=11.6g,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之比为:,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2Mg(OH)2•3MgCO3,则x:y=2:3;反思评价: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白色不溶物的质量,故选项正确;②去掉装置D,根据水增加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再根据白色不溶物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镁的质量,故选项正确;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装置D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计算出氢氧化镁或碳酸镁,故选项不正确;故选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近年来,怀化市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于2021年五月举行初中毕业考试实验操作考查。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邀请你一起完成。Ⅰ、溶解Ⅱ、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小李同学对过滤后滤液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a.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b.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为确认滤液中CaCl2.MgCl2.Na2SO4的存在,小李利用实验台上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______滤液中含有MgCl2②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______滤液中含有CaCl2③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静置,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含有Na2SO4【实验反思】小宇同学认为实验③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老师告诉同学们,可在实验③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有部分沉淀未溶解,则可验证Na2SO4的存在。【实验结论】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上述杂质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______,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小李高兴的宣布: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实验拓展】小李欲通过计算检验氯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镁,取样品ag。充分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不等于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时,则含有氯化镁。【答案】(1).引流(2).生成白色沉淀(3).碳酸钠溶液(4).生成白色沉淀(5).氯化钡溶液(6).实验②中碳酸钠过量,也会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7).盐酸(8).有较多晶体析出时(9).【解析】【详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MgCl2。②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CaCl2。③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Na2SO4。实验反思:实验②中碳酸钠过量,也会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故实验③不够严谨;由于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故可在实验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有部分沉淀未溶解,则可验证Na2SO4的存在。实验结论: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实验拓展:若氯化钠样品ag为纯净氯化钠: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得到氯化银质量为,故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不等于时,则含有氯化镁。已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人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饱和氨盐水能与CO2发生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某学习小组以饱和食盐水等为原料制备纯碱的主要流程如下:(1)常温时。饱和氨盐水的pH___________(填“=”或“>”)7.反应时,溶液中生成的NH4Cl中含有原子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过滤时,若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3)热解时,NaHCO3分解得到Na2CO3.C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①.>②.铵根离子③.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④.【解析】【详解】(1)饱和氨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氨气,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氨气溶于水是氨水,呈碱性;故饱和氨盐水的pH大于7,溶液中生成的NH4Cl中含有原子团是NH4+,名称是铵根离子;(2)过滤时,若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加热后,NaHCO3分解得到Na2CO3.C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______。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过程中小辰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查阅资料】(1)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知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______小彬的猜想正确小辰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小彬连接导管a与导管______(填序号),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______(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______。(填序号)A.锌B.铜C.银【答案】(1).无明显现象(2).(3).质量守恒定律(4).品红溶液不褪色(5).c(6).锌(7).没有(8).A【解析】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作出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稀硫酸中含有硫、氢、氧元素。(2)设计并进行实验:连接导管a与导管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硫;选用正确方法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向试管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说明气体不是氧气;该气体应该是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连接导管a与导管c,收集气体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气体燃烧,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气体为氢气;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锌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是锌失去的电子形成锌离子。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铁若,这种金属可以是锌;故填:A。清练习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反思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O2和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C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复燃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加水溶解可以鉴别,正确;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新杂质,错误;D.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过滤除去固体,得到硫酸亚铁,正确。故选C。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盐酸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盐酸中,故X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B.a点时,pH小于7,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会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C.b点时,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D.c点时,pH>7,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1﹣、B.H+、Na+、、C.K+、Ba2+、OH﹣、D.K+、Ag+、、C1﹣【答案】A【分析】离子能在水中大量共存,就是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详解】A.四种离子之间不能反应,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H+和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Ba2+和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Ag+和C1﹣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2+、Ag+、Cl-、 B.H+、、、C.K+、Ca2+、、OH- D.Na+、Mg2+、Cl-、【答案】D【详解】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含有Fe2+的溶液是浅绿色的,故选项错误。B.H+与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BD【详解】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推理错误。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BD。某不纯的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13.8g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生成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答案】AC【详解】A.由得到无色溶液可排除硫酸铜,故正确。B.样品若全是一种固体,则可以分别为碳酸钾、碳酸钠,则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两种固体质量分别为A.b。a=13.8gb=10.6g产生相同质量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是10.6g,而此时碳酸钾正好为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故B错误。C.根据B中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盐酸与二氧化碳都是满足一定数量关系,即表示为2HCl~CO2,所以反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质量为m,m=73g因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故C正确。D.根据B中计算可知,固体一定含碳酸钾、氯化钠、碳酸钠,故D错误。故选:AC。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2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2CO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3。(2)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3)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Na2CO3猜想②Na2CO3猜想③Na2CO3.NaHCO3猜想④NaHCO3【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步骤二: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______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无”)猜想③不成立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猜想___________成立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答案】(1).④(2).无(3).①(4).CaCl2+Na2CO3=CaCO3↓+2NaCl【详解】[实验与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以碳酸钠,猜想④不成立;步骤二: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不含碳酸氢钠,证明猜想③不成立;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化钠,猜想①成立;步骤一中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④;无;①;CaCl2+Na2CO3=CaCO3↓+2NaCl。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钾、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C.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4.2g【答案】C【分析】曲线起点不是从0点出发,而是从a点出发,说明0-a段没有沉淀产生,则滴加的氢氧化钡与酸反应,且不可能是硫酸,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一定没有硫酸,a-b段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无法证明是否有硝酸钾;【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不可能有硫酸钡,选项说法不正确;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有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一定没有硫酸,可能含有硝酸钾,选项说法正确;D.到达
b
点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9.8g,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4.2g,但还有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所以到达
b
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必然大于34.2g,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一些物质的溶解性OH-Cl-H+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Ca2+微溶微不Ba2+溶溶不不Mg2+不溶溶微探究过程:Ⅰ.探究一:这包粗盐中可能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假设: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中无____;另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Ⅱ.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称取ag的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④将③中所得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称量得到bg纯净固体M;⑤向③中所得滤液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后,移入蒸发皿蒸发,称量得到cg纯净固体N;(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是_____;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_______。(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用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业使用权合同转让及物业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协议3篇
- 2025年度草莓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服务合同3篇
- 年度乙二醇二乙醚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年度高压水流清洗机产业分析报告
- 年度中高端衡器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二零二五年快递公司快递配送员招聘合同参考范本3篇
- 2025年苗圃技术员工作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热泵热水工程采购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租赁与客房设施维护合同12篇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
- 河道旅游开发合同
- 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
- 情人合同范例
- 建筑公司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公司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 儒家思想讲解课程设计
- 2024年个人汽车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四篇)
- 轨道交通设备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超长期国债
- 2024-2030年中国一氧化二氮气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