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概论课件_第1页
民族学概论课件_第2页
民族学概论课件_第3页
民族学概论课件_第4页
民族学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民族学基础第一节中国“民族”概念引入的时代背景一、危机:“天下体系”

“世界体系”中国的“天下体系”的“差序格局”:承认多样性,并以不同的统治形式保持着多重天下的稳定和秩序;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只承认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的“绝对主权”,不承认“中间地带”。危机之一:政治结构面临挑战西欧腹地面临巨大威胁危在四夷中国的藩属国——西欧诸国的“保护国”危机之二:经济结构和文化基础的破坏腹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体系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的文化、宗教对天下一统的儒家价值体系的冲击。危机之三:疆域完整受到破坏掠夺和宰割中国领土;挑拨和策动分裂;二、观念变化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不断地挑战中国的“天下体系”;天下主义认为,中国不仅在地理上为天下之中心,亦为文明之中心。“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谓之为边也。”——清·乾隆《皇朝文献通考》天下体系之外“夷”人与民族国家观念编纂“万国”舆地,国情著作,以了解“天下”体系之外的“夷”;1863年,W.A.P.Martin将惠顿(H.Wheaton)的《国际法要义》(Elementsofinternationallaw)译成为文,中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承认:“当今世界除中国之外还有许多民族国家”。“夷”、洋人的侵入,使中国士大夫们慢慢认识到,传统中国“四夷宾服”、“万方来朝”、“夷夏之辨”的观念既不符合“华洋并列”、“中外联属”的新的天下观念,中外民族关系亦无法实现逆转。种族意识向民族意识的转化“保种”是“中国中心”、“文化中心”观念被“列国并立”的天下和西方文明戮穿的结果;知识分子为了建立新的认同依据,一度将“种族”作为确定集团成员身份的标准。“中国人种”的概念的模糊不清并不利于建立新的群体认同。“民族”一词的引入汉语中的“民族”:最早见于189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之中,但没对其含义作解释。三、“民族”的不同解释梁启超,1903年:民族最重要的特质有八:其始也同居一地;其始也同一血统;同其支体形状;同其语言;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其生计。孙中山,1924年:“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五种力的作用。例:孙中山”民族”的作用(1924年1月27日演讲)但中国的人只有家庭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民族”的不同解释列宁: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1929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四、中国的民族概念193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态度民族识别中对其定义的灵活运用:共同语言的标准:参照语言标准的同时,还将民族其他方面特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共同地域标准的相对化;共同经济生活与实际结合,参照使用;情境地认识到共同的心理素质问题。中国新的对民族的理解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出台了一个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若干决议。

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民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认同方面都有共同特征,有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小结:如何认识”民族”定义1、政治民族与文化民族2、定义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3、政治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各种概念和定义,不过是我们从现实中抽象中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客观世界的工具。第二节、文化的概念及特征民族学的建立,一个后果就是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文化”。

民族学/人类学它为什么有这么样大的学科渗透力和思想的穿透力。关键在于文化概念。给人的一个新的定义,“人是文化动物”。文化定义举要1871到1951年间,文化较严格的定义有161个。英国民族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第一次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文化的内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文化的功能正向功能:认识功能;社会功能负向功能:非整合功能文化的变迁变迁的动力:进化论:生物有机过程,考虑生物特征和基因遗传;传播论:外来文化的传播为动力;环境论:自然或社会环境是动力;小结:变迁动力是复杂的体系。变迁的机制创新:发现和发明传播:直接接触、媒介接触、刺激传播涵化:替代、附加、整合、创新、丧失、抗拒革命第三节、西方主要的民族学派一、单线进化论或称古典进化学派。主要观点:1、人类社会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2、人类社会千差万别的区别,主要是它们的发展速度不同,因而处于社会的不同阶段;3、19世纪的欧洲已经发展到最先进的地位,其余的尚处于不同的早期阶段。二、代表人物及观点1、泰勒的贡献:英国人类学之父;文化的整体定义;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法,遗存法和统计法;遗存法:遗存,是仪式、习俗、观点等,它们被习惯势力从它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于是成为这个新文化由此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和实例。万物有灵论的提出。万物有灵论是一种相信某种神灵能够使物体具有生命现象的信仰,即信仰所有物体都有神灵和未来的存在。亦译“泛灵论”。2、摩尔根:一个易洛魁印第安部落的养子,其名意为“裂缝间的桥”。主要贡献:亲属称谓和家庭进化;考察美洲土著;学术名著《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古代社会》。《古代社会》中的社会进化观点蒙昧时代低级:以野果和坚果为食中级:食用鱼类和用火高级:发明弓箭野蛮时代低级:陶器中级:动物的驯养(东半球)灌溉法种玉米和使用土坯、石块修房(西半球)高级:使用铁器文明时代:文字的发明与使用古典进化论的贡献1、强调自然与社会相一致的整体观。进化论颠倒了基督教神学人是由上帝创造、异教徒是迷途羔羊、野蛮人是退化的异类的观点。认为原始人是当代人的祖先,为人类的平等提供了依据。2、心理一致、人性普同、制度进化、技术积累、社会变迁,现在仍是学科的共识。古典进化论的不足1、材料不坚实;2、任意拆分材料拼凑追求理论或适应自己的框架;3、教条主义,简化社会文化现象。二、传播论传播论,是民族学继进化论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流派。传播(diffusion)或作扩散,与communication的内涵非常不同,后者指两个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含在平等的意思;而前者则指的一个主体向外部的扩散。主要观点1、传播论把人类社会文化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直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2、反对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文化采借多于发明。3、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传播学派的两个变体:泛埃及说和文化圈说英国的泛埃及说,代表人物为史密斯和佩里。史密斯认为埃及是全世界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高级文化现象都是由古埃及传播过去的.佩里进一步认为:古埃及人是航海民族,为寻求金属珍宝而四处航行,在找到宝物之地停留或定居,传播了如美术、宗教等创造发明的文化现象,并与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相混合,形成形形色色的文化。

德奥的文化圈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格雷布纳、奥地利天主教神甫施密特格雷布纳:不论地理相距远近,只要发现两者文化相类似,可视为文化传播或采借的结果,可划归为某一文化圈。各民族文化的相同性,有“形的标准”和“量的标准”。无论其为单独物品还是整个文化上有关联的物品或文化中的某种活动或全部文化均可作为比较。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才能创造和发展文化,并形成中心文化圈,其他文化都是从这一中心传播或借用而来的。传播论对人类学的贡献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传播论的不足将分散的文化要素机械组合来解释文化和重构文化中的作法;忽略了文化自身的结构。三、美国的历史特殊论美国的博厄斯:反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主要观点。提出文化区分析法,基础是文化独立论和文化相对论文化最小单位为文化特质;同一功能的系列相关特质构成一个文化丛结(畜牧的多种工具);关系密切的丛结构成一个文化类型(畜牧型文化);相同的文化丛结和文化类型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形成文化带(畜牧文化带);相同的文化带构成文化区。历史特殊论主要观点1、文化现象极其复杂,是人与社会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2、民族学的研究单位应是整体性的文化。3、强调细腻的经验调查和文化的整体关联性。历史特殊论的最大贡献1、明确了文化相对论在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2、各民族的文化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历史特殊论的局限长于经验归纳,资料收集;短于理论方法的总结四、法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涂尔干、莫斯该派常被称为“社会学年鉴学派”。涂尔干的作品《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社会分工论》《自杀论》莫斯的作品《礼物》:初民社会根据什么原则获得礼物的回报?礼物交换的意义?主要观点1、社会不是简单个体的总和,而是他们结合的体系。社会现象只能依据对社会本身的研究来解释。2、社会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强制。3、社会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宗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4、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五、功能论推动民族学进入现实主义时代,奠定了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30——50年代。代表人物:马凌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马凌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

马凌诺夫斯基的观点、贡献与不足基本需要产生文化,文化满足需要,就是所谓的功能。同时,产生了文化驱动力,进而导致相关制度的产生。贡献:参与观察法不足:不能解释文化变迁和冲突;无法解释文化差异。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深受法国涂尔干的影响: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的贡献。如生物的每个器官在该有机体的一般生命中扮演着某些角色一样。一切文化现象都有特定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方法强调用归纳法进行研究,以自然科学研究法去调查。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不足研究对象局限于某个小群体或部落,视他们没有历史的孤立对象,忽视了外部世界对这些群体的影响;无法解释社会变迁现象。功能学派的贡献强调文化整体;从书斋走向田野,从历史转到现实,转向当代社会的研究;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典范。功能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及作品埃文思—普里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术》;《努尔人》。表达了社会冲突的观念。利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社会过程:社会文化是不断变迁的,在这之中,个人的行动作用相当大。六、新进化论背景:世界大战后,非西方民族卷入世界大体系,西方国家的人们经历了社会、文化危机,人们对未来重新思考。什么是“新进化论”?一些民族学家提出修正、改进的文化进化学说。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柴尔德;美国的怀特、斯图尔德,塞维斯、萨林斯等。柴尔德的观点《人创造了自己》:考古学上的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以及一之相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化的三段说。试图将摩尔根的进化论中的“蒙昧”、“野蛮”等民族中心主义色彩浓厚的描述中解脱出来。试图树立唯物主义的文化进化史观。怀特的文化进化标准摩尔根: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和衡量尺度;怀特的《文化的进化》:能量的获取来作为文化进化的标准。文化的进步:每人每年利用能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文化发展的公式:C=E·T。C=culture,E=energy,T=technology.斯图尔德的观点多线进化论;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生态环境不可分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塞维斯的进化链根据社会组织复杂的程度将文化进化划分为五阶段:队群、部落、酋邦、国家、工业社会。新进化论的要点1、引入了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2、文化变迁的动力上,古典进化论认为进化是由人类的心智决定的;新进论则从文化中的广泛领域去讨论,比如物质文化、能量、生态、遗传等因素进行深入讨论;3、强调文化进化的多线性和特殊性;4、重视具体的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七、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主要观点:1、人有分类的天性;2、人是按照二元对立规则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文化是符号体系;4、结构有深浅两个层次,深层结构反映了人类的普同心性。八、象征人类学将文化看成象征符号加以探讨的研究路数。代表人物:格尔兹、维克多—特纳、道格拉斯维克多—特纳的观点强调特号的实用意义,即符号的用途,符号到底是如何在社会过程中作为积极力量来起作用的。代表作《仪式过程》。道格拉斯的观点强调象征与社会;代表作《洁净与危险》对人类文化中的分类体系及象征意义进行研究。一、导论:田野调查及相关知识1、田野调查(fieldwork),产生在西方现代学术界,指学者生活在异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对象群体中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又译为田野考察、现场调查、实地调查。田野调查在民族学里却得到了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田野调查的经验性调查的特征:1、学会当地语言;

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居住时间;

3、参与观察,即调查者不仅仅是旁观的记录者,而是长时间和地方人民生活在一起,参加田野点上所有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

田野调查方法(一)一、调查课题的选择二、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的拟定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四、调查的开始五、如何接近人民及选择报告人六、关于学习语言七、关于参与观察八、关于访问九、材料的记录和核实十一、实物标本的收集十二、调查成果的整理公布和存档如何进行田野调查没有一个人能够简单、明了而又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在开始田野调查之前,曾向他同时代的著名人类学家请教田野调查的方法。美国保罗·雷林:“没有一个人非常清楚田野调查该怎么做。”英国E·韦斯特马克:“与提供情况者的交谈不要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即使你有充裕的时间,他却没有。”哈登:“这非常简单,只要一个人不论什么时候的举动都像绅士一样。”著名埃及学专家弗林德斯·皮特里:“不要因喝脏水而焦虑,很快就会适应的。”他的老师C·G·塞利格曼:“每晚服十粒奎宁,不要接近妇女。”马林诺夫斯基对他说:"不要太傻"。

一、调查课题的选择(一)田野调查的选择分三大类型:1、全面调查,对一个小型社区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调查,2、问题调查,进行专题调查,进行理论思考,或是关注解决现实问题。3、过程调查。20世纪30年代前,全面调查流行,而后,从事问题调查和过程调查多了起来。调查课题的选择(二)确定调查课题和对象是一个过程,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在以上三类中进行选择。起初,需要掌握前人对该地区、相关内容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要对在该地区工作的可行性有所了解,包括健康、安全、许可、调查是否恰当等内容。二、调查方案和提纲的拟定

方案主要内容:1、选择调查地点和对象的理由、调查时间和预计的长度;2、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3、前期准备和具备的条件;4、如何进行调查。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一)1、了解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2、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二)3、调查队伍的组成基本原则:根据课题性质决定;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调查中最好有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三)4、装备、物品的购置:这应根据调查地点的情况及时间长短而定。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四)1、如何进入田野调查点:一种方式是通过正式的行政体制进入,层层介绍。另一种是非正式的渠道进入。田野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五)充分预料困难:吃什么,住哪儿,语言交流、地方疾病、生活习惯的适应等等。四、田野调查的开始(一)1、选点和安排生活:选择好调查的区域之后,还要确定自己的住宿问题。这个问题也关系到田野调查的成功与否。田野调查的开始(二)2、说明来意:尽快表明自己的身份,让公众了解你的来意,必要时可以出示相关的证件。避免因为误码解而导致当地人误解。如何用通俗的、符合当地人语言习惯的话语来介绍,说明来意。而避免用学术语言或书生腔。田野调查的开始(三)3、熟悉环境。对自己所住的村落或社区,要尽快作一番考察,弄清位置的内外布局。最好能画一张草图:标明自己住处、主要的区域、居民区、商店、学校、宗教建筑、及河流、森林及内外交通情况。此外,要迅速熟悉当地的一些重要地禁忌、禁地、语言忌讳、问候方式及重要礼俗。田野调查的开始(四)4、到当地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这主要指的是除了当地而外,其他地方不能看到地资料。包括地方政府档案、统计资料,基本情况等等,还有当地的家谱、当地人收集的民间文学,等等。在别人同意的前提下,应择要复制。五、田野调查方法一、参与观察法;二、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包括参与和观察两个内容。首先要注意调整心态,注意形象。刚到调查点的最初几天、甚至几个月,调查者会感到是村里的“白痴”,或处于被村民暗中盯梢、反观察的尴尬局面中。注意按照对象的时间表,随着对象的行动节奏,安排调查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与调查的文化群体进行社会互动,使双方进入一种自然交流的状态。访谈法通过向调查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资料。访谈对象,就常被称为报道人。人类学家通过关键报道人来了解、研究社会。如何进行访谈访谈可以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正式访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访谈的基本原则1、让人明白来意,征得他人同意;2、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保持一定灵活性;3、问题简单准确,让人易于理解和回答;4、访谈过程可先简后难,从描述性问题入手,深入到解释性问题;5、鼓励对方用本地的概念和术语或分类原则;6、访谈中,少提示,少说多听,访谈中表达调查才的兴趣,鼓励报道人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针对主题和调查者的兴趣,尽可能谈论报道人的观点;7、一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要灵活把握;8、在语言、表情、态度上要处处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和关注,要注意访谈场合,尊重和遵守文化禁忌。六、材料的记录1、影视记录。图片和音视频。(派生出影视人类学、媒体人类学的分支学科)2、文字记录:笔记,记录报道人的谈话、行为、调查者的相关看法;实录:在参与观察中记录的重大事项的详细进程和细节;原文:重要人物的口述自传日记:调查者每天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印象和感想。七、材料的整理原则1、取舍原则:根据自己的调查目的,以及自己所用的理论方法,对所有的材料进行选择;2、正确处理田野事实材料与理论叙述间的关系原则;3、妥善保存原则,方便存储,查阅和传播。一、民族学的引进和初步开展1、1903年,京师大学堂出版了《民种学》,是国内最早翻译的西方民族学著作,本书作为京师大学堂人种学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2、1926年,蔡元培《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对中国民族学的创立有重要影响。3、独立学术机构的成立: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代表人物:傅斯年、顾颉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代表人物史禄国、李济.4、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启动:1928年,中山大学的民俗学调查尝试:钟敬文调查到广州的瑶族;1928年,杨成志1年零8个月的云南调查;川边调查:1928年,黎光明对阿坝地区的调查5、国外学术的译介和学习吴文藻、杨堃等人对西方民族学的介绍。费孝通、林耀华等到海外求学。二、抗战时及战后的民族学1、西南研究:云南:中研院史语所:昆明北郊龙泉镇;后到四川李庄。西南联大:陶云逵到玉溪、峨山,新平、元江调查;云南大学:呈贡魁阁时期,张之毅、田汝康、兼职:林耀华、李有义、许烺光、瞿同祖、胡庆钧等。四川:成都华西坝:以民族与边疆为内容的杂志徐益棠、李安宅重庆:《边政公论》西部其他地区:贵州:吴泽霖的苗族调查新疆:西北大学:边政问题:“新疆十四个民族”、“新疆中苏国界问题”等。2、田野调查的大规模开展边疆族群的研究:西南边疆教育,川康,康昌、青康旅行团,李安宅的藏传佛教研究吴文藻的西北民族调查:川康文化考察:冯汉骥、徐益棠、于式玉、任乃强、林耀华、马长寿凉山彝族研究:林耀华,马长寿3、重要成果凌纯声《湘西苗族考察报告》费孝通《云南三村》许烺光《祖荫下》林耀华《凉山夷家》、《川康北界的嘉绒土司》徐益棠《雷波小凉山之罗民》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三、新中国成立与学科新定位1、院系调整与学科调整:民族研究2、苏联模式的影响人类学分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及(体质)人类学四支,并作为独立学科发展。3、苏联的理论影响原始社会研究;经济文化类型;“民族”的界定与识别;主要工作1、中国的民族识别:1950—1954年,启动,少数民族达38个1954—1965年,深入,少数民族达54个1978年,恢复,1979年,基诺族识别为单一民族,民族识别工作基本结束,少数民族达55。民族识别的目的对国内民族情况不清;为制定民族政策。民族识别的依据客观标准:灵活运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当地人的主观选择。2、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了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形态。包括社会形态为核心的前期田野调查和以编写史志丛书为核心的调查研究。最后形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语言调查,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一直都在开展。总的成就:积累资料,培养人才。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重建1980年,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成立;1981年,中山大学复办人类学;1983年,中央民族大学成立民族学系;1986年,格勒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在中山大学毕业。前十年,缺少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人气渐旺。1995年后,新一代学者成长起来。20世纪末,渗透到其他学科。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学术界流行的世界民族分类体系,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语言谱系分类法的基础上。语言谱系分类与民族分类民族分类是将世界各地民族按其接近程度进行划分;鉴于语言的相似之处,民族学家按民族语言接近的原则将民族进行分类,称为民族语言学分类方法。我国的民族分类中国56个民族分属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和中东南绝大部分地区;阿尔泰语系:东北、西北地区;印欧语系:新疆西部;南亚语系:云南边地;南岛语系:台湾。一、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与人类起源与进化密切相关;人类对于语言产生的解释:经历了神话、生理和心理学、社会学及古人类学几个阶段;起源之一:神话说《圣经》:上帝造人及语言;“通天塔”与人类语言各异;起源之二:生理和心理说拟声说;感叹说;劳动呼号说;歌唱说;游戏说。以上诸说的理论基础:人生而有情,情发而为声,声即是言,言为心声。起源三:社会学的解释“公约论”;口形论;手势论;共同特点:语言出自人们对约定俗成的手势或身体姿势,由姿势发展成有声符号。点头=肯定;摇头=否定;起源说之四:古人类学人体机制与语言的产生:1、直接姿势的确立:5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时期人已基本直立;2、大脑语言中枢的形成和发展;3、发音器官的完善。二、语言与民族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1、语言是民族认同与区分的重要标志;索绪尔:语言学同民族学关系很密切。语言史同种族史和文化史之间存在多种关系。这两种总是混杂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多种的相互关照。……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正是语言。例:犹太人在2000年的时间里散居于世界各地,成员保持着以希伯来语为核心的民族语言——意第绪语,成为保持民族认同的有力手段。2、语言中体现了民族的特性。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德国卡尔·威廉·冯·洪堡特(Karl

WilhelmVonHumbolat)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意思即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都存在于语言之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mLeibniz)3、语言中的民族社会生活英语中的fireplace(壁炉)\drawing-room(休憩室),反映了英国人家庭的房屋设施;汉语中的“家”。语言反映了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与环境。(选择性注意)例哈萨克语中关于羊、马、牛、骆驼等因性别、年龄不同而冠以专用的名称,关于蔬菜的词就少;景颇语中,“砍”的动作有特别丰富的词,如砍、砍伐、平砍、横砍、斜砍、齐根砍,等等;对旱地也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正在耕的地、熟荒地、丢荒地、种了一年后丢荒地,等等。4、语言与民族文化与观念语言中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例云南昆明的彝族:妻子称为“穿针婆”,直译为“针穿母”;高黎贡山的独龙族称结婚为“买女人”;丽江纳西语中的“夫妻”直译为汉语为“妻夫”、“男女”为“女男”;在这种语言中,“男”与“小”是同义词,“母”与“大”是同义词。汉字的“安”?《说文》“静也,从女在宀下”。5、语言与民族交往语言的借用、外来词汇的进入,可以看到各民族的文化接触和民族关系。汉语里,汉代来自匈奴和西域的词汇有:骆驼、猩猩、琵琶(匈奴)、葡萄、石榴、玻璃、苜蓿、菠罗、狮子(西域)例:藏语中的部分借词与汉藏民族交往藏语中“滑石”读为hasig,把玉石读作“yu-si”,钟乳石称为grun-ru-si.表明这三个字不是同时代借用过去的。“笔”在藏语中读为“pir”,这恰是古汉语很精确的对音,可以通过读音反推出毛笔传入西藏的大致时间。(至晚在七世纪)6、语言与民族历史地名在词汇中有较大的稳定性,地名在不同民族所使用;或者是民族迁移后,对地方重新命名,考证地名的来源能够帮助我们推测古代民族的分布、迁移及民族间的相互接触情形。现代壮族聚居在广西中部和西部,其古代分布呢?两广壮语中最常见地名冠首字是:那、板、百、南等,它们的含义依次是“田、村、河口、水”。通过现代壮族聚居区与邻近地区的地名比较,表明使用壮语的地方还包括四川、贵州、湖南三省的南部,同类地名在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北部也有不少。云南南部有个地方叫“磨黑”,是盐矿。现为汉族居住。但汉族从不以“磨黑”称盐矿。而傣族则称盐矿为“磨黑”,表明历史上这里曾是傣族居住的地方。

例:地名与民族的迁移云南那卡箐河,那卡为壮语成分,箐为苗族成分,河为汉语成分,表明此地先有壮人,后有苗,最后有汉人。许多民族丧葬仪式中的“送魂”,一般都要通过地名的回溯,去追溯民族可能的来源。许多民族的民间文学中,往往有对该民族迁移过程的描述,比如哈尼族。例:东干文与东干人的历史他们将带到中亚地区的汉语西北方言拼音化,使用38个斯拉夫字母拼写东干语。他们把飞机叫“铁风筝”,把火柴叫“洋火”,把女孩叫“女子”或“女娃”,把村干部叫“帮办”等。(100多年前清代的西安方言)一、民族1、西方学界的“民族”:Nation,nationality,ethnicity,ethnicgroup,race,都可翻译成为“民族”;中文中“民族”一词难于涵盖如此众多的意义。Nation,NationalityNation,来源于拉丁文“natio”,原初意义为“种族”、“种”、出身或血缘纽带;13世纪晚期,Nation的主要含义是与出生地、籍贯相关的血缘团体。古罗马人用“natio”称呼按籍贯聚居在罗马城中的外国人。Nation由地缘、血缘向国家、人民、主权相联系的概念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然没有较清晰的答案。16世纪早期的英国,用来指称教会议会精英派别的Nation, 含义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开始指代国家的人民(people)。Nation的现代含义,作为一个与人民、国家、主权密切联系的政治概念,在由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启的历史新时期中得丰富和发展。一战之前,Nation的使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美国的易洛魁人联盟被称为6个“Nations”组成;19世纪晚期的英国,Nation仍不时用作race的同义词。俄语中,“民族”同样具有“种族”、“宗教”的含义。二战后,Nation专指国家,其具有民族和国家双重属性的含义得到广泛认可。Nationality作为Nation的衍生词,具有国籍的含义,亦作为民族来使用,这个民族是指具有国家组织的民族。ethnicity,ethnicgroupEthnic,源于希腊文“ethnos”的形容词“ethnikos”,14世纪时吸进英语词汇,原意义是“非基督教的”、“非犹太教的”和“异教的”;ethnicity,ethnicgroup是相对较新的;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普通英语辞典里。据考证,ethnicgroup是为了与race相区别的,前者是研究人类文化差异所用的,后者是研究人类体质的变异所用的概念。Race这是生物学意义来看的,主要用来区分人类生理特征和遗传特质差异的概念。人类不同种族间的相互通婚以及人们在区分种族时的主观性,使得种族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对种族的分类通常模糊不清,并与各种社会、族群因素交织。二、种族与民族的关系种族主要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民族则指的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这主要是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理论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包含了若干民族,或者是一个民族中包含了若干个种族。种族主义源于近代欧洲.种族主义将人的体质与人的个性、智力、文化之间有因果关系,并认为一些种族天生就比其他种族优越,而这种优劣之分还可以遗传,不仅是体质,而且还包括文化特质。种族主义在现时代的表现:种族偏见、歧视和隔离;20世纪70年代后,种族一词在公众及研究中变得非常敏感。全球性的种族隔离世界社会的实际结构:1、主要由白人组成的少数人口处于富裕的一端,而主要由有色人种组成的多数人口处于贫穷一端;2、两个群体的社会整合,因肤色、经济地位、政治界限和其他因素的存在而极端困难;3、经济又是相互依赖;4、白人组成的、富裕的少数人口所拥有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大得不成比例。民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社会文化特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民族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民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大体有两种观点:一、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例: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决定人的体质和个性。柏拉图、亚里斯多德r气候与政体;代表学派:人类地理学或称文化地理学。二、互动观点:民族文化与环境之间,是对话关系,互动关系,两者的重要性要因时因地而论。代表学派:美国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美国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例:坎尔井社会区域的特点水权重于土地权;村落长条形;地主(水主)住宅在出水口附近,其余住户的社会地位高低按水口远近排列;村落居民的社会地位划分与井有关系;习惯法和习俗,也与井有关;坎尔井的减少与当地社会组织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生态环境的含义生态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即不仅指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还包括植被情况、动植物的种群和结构,人类居住及其活动情况,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以及上述诸因素的互动现象。二、文化适应的对象不同地区的环境确实限制了生物的种类,从而也限制了人类的活动;但解释不了为何在相似或相近的环境,人们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或者在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同的方式。生态环境与文化适应相似的环境可能产生差异性:例:吐鲁番地区:维族善经商,汉族善种地,文化特点不同;鄯善县达朗坎乡英坎大队:维族918人,汉族491人,外出经商125人,维族110人,汉族15人。维族是世居于此的农民,汉族是1958年从江苏省迁来的青年,他们并不会务农,是在当地维族老人的指导下学会种地的。为什么维族农民比汉族农民更喜好和善于经商?(一)对资源的适应任何环境对于供养生物的能力都的限度,这称为供养力。供养力的大小取决于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例:非洲博茨瓦纳卡拉哈里沙漠的居民改变社会组织适应环境。100平方英里只能维持41人;水穴间距离100平方英里;每穴正常时一年仅供30人饮用。当地居民以小群居住,而无法形成固定社会组织;例:美洲印第安人对主食玉米的适应:玉米与碱及营养成分的关系:人类学家对51个部落的调查,印第安人在调制食物的过程中,得到纠正。中美:磨玉米粉前用石灰煮;北美:草木灰。(二)对其他人群的适应任何一个社会不会孤独存在,都与周围社会有着或友好、交换或敌对、竞争的关系。例: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与适应环境;藏北与南亚的盐粮交换;古代从事畜牧的彝族先民与从事农耕的濮人先民绵延数百年的战争;个案:马来西亚砂劳越第四区Baram河流域的民族、生态与交换关系Baram最上游高山的Punan族,山田烧垦和上山打猎;中下游居住的则有Kayan和Kenyah两族,最下游则是典型的马来人(Malays),他们是依河边或海岸而居;最后是居住于市镇内,大都业商的华侨。明中期后,华人最喜欢最上游高山上的燕窝,只有Punan人能采,并成为当地男人的生计方式,Kayan和Kenyah人作中间人,与最上面的Punan人形成主雇关系,与下游马来人形成亲戚伙伴关系。Kayan和Kenyah人从马来人手中取到瓷器、钱器及珍贵金银珠玉饰品,马来人将燕窝卖给华侨。Punan燕窝Kayan和KenyahMalays华人Baram河城市下游瓷器、钱器及珍贵金银珠玉三、生态与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学所提供的人类生存文化类型主要有:狩猎、采集类型、斯威顿耕作类型(刀耕火种)、畜牧类型、农业类型、工业文明类型;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哈萨克族、部分藏族和裕固等民族,尽管服饰、帐幕等的形式各有特点,宗教也有所不同,但都具有畜牧文化的共性。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中,中游以仰韶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夏文化。下游以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的发展应为商文化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越文化。居住环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分布在平原低地和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甚至居住在山区和云贵高原上的越人,也沿着较低平的河谷平坝居住,创造出相应的文化类型—稻作文化。南方尚有山地耕猎文化区,包括部分滇黔山区、湘桂山区及武夷山区的苗、瑶、舍等民族,垦殖山田,辅以狩猎,部分低平地区间种水稻,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康藏高原,农作及畜牧文化区,以藏族为主创造出独特的藏文化。西北则有经河西走廊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边缘的绿洲的人工灌溉农业区兼事养牲业文化。西南山地火耕旱地农作兼事狩猎的文化区,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族和台湾的高山族,也都有各自特有的文化创造。四、生态与民族社会发展的教训内蒙古:适宜胡麻、甜菜,改种小麦;西藏:适宜青稞、豌豆、油菜;后来强调小麦,甚至冬小麦;甘肃:以夏粮的小麦为主,后大量种玉米和高粱;南方的民族地区:推广双季稻;北方牧区:“牧民不吃亏心粮”,草原开荒与沙化;西南林区:砍伐天然林。五、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游牧不同环境中的人类如何以不同方式维持自身生存。依据生存所需食物和基本生活资料的不同途径,分为游猎(打猎、采集)、游耕(刀耕火种)、游牧和精耕农业等,并认为这些生计方式是不同族群对于各类生态环境文化适应的成果。而这种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关系。现象:一般人的理解,游牧生产,相对于定居的农业而言,是相当落后的,是要逐步淘汰的生产方式。游猎游猎:包括捕猎和采集。1万年前,曾广泛存在于南极大陆之外的整个世界;20世纪初,此种生活方式濒临绝境。游耕俗称“刀耕火种”。刀砍而非用刀耕作。这长期被指责为浪费土地和“不经济”的落后习俗。这些都需要重新评价。民族学的调查表明,这是人类适应热带和亚热事业林地生态环境的最佳产食方式之一,它可以避免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因单一固定种植所带来的水土流失,病害、土壤退化等问题。思考:如何评价当代游猎民族的生产方式当代游猎民族并不是智力低下或停滞不前的民族,他们的古老生产方式仍能适应环境。流动性;低能量的收支:当代一袋土豆=制造肥料+农药+耕地+施肥+除草+收获+运输;狩猎:能量=蕴藏于他们肌肉中的能量。多种资源的利用

一种资源的过度利用例:非洲南部布须曼人感染生病少,寄生虫少,消化不良少,无现代人久坐不动,过量脂肪,精炼食物引起的疾病。中国游猎的鄂伦春人(20世纪初)的定居化、农业开发、“水湿地”改造、“禁猎转产”,由于转变速度太快,猎民没有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文化中断现象频生,不同达成新的文化适应,于是该族中酗酒和非正常死亡等社会问题很严重。一、物质文化概念物质文化是民族学研究中提出的概念,主要表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它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及精神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全部物质成果。二、物质文化的内容1、生计方式与生计类型2、生产工具和技术文化3、饮食文化4、交换与商业文化5、服饰文化6、交通与文化行为7、建筑与居住格局物质文化与进化论的思想密切相关。同时,在进化论和唯物主义思想影响下,物质文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重视。苏联曾将“考古学”改为“物质文化史”。三、理解物质文化的几种视角民族学的视野:物品作为物质器物(历史、质地、制作与功能)、物品作为符号和象征物;物品里的文化意义。例一:衣服的分析衣服表现为具体的衣料、样式、花色、搭配等特质的外在内容,它们服务于衣服一系列功能。对人的功能:保暖、性别、地位;对社会而言,技术和商业行为。保暖:物品;性别:象征;服装:身份与等级:社会意义。例二:服饰与礼仪制度:“五服”斩缞: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齐缞: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下边。大功:用粗熟布为丧服。小功:用稍粗熟布为丧服。缌麻:用稍细熟布为丧服。袒絻: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袒是露左臂,絻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

例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