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修改与批注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学习目标:
1.发现、说出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知道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说出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感受化学的神奇。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2-P5,列举你所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1)(2)(3)
(4)(5)(6)
(7)化学对社会的作用:
你还知道哪些化学物品,一起列出来吧!
二、合作探究:
1.化学与我们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呢?
2.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3.化学课的学习方法又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三、训练巩固:
下列与化学发明无关的是
1.)修改与批注
A.两千多年前,人类首先发现并利用火B.先秦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可以酿酒
C.我国民间在1000多年就会制黑火药D.早在1万年前,中国就可制瓷器
2.食品中常常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食品的保存期延长,色泽更美观,味道更诱人。食品
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防腐剂B.色素C.香精D.干燥剂
3.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踽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D.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品
4.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⑴造纸、⑵制火药、⑶指南针、
⑷印刷术中,属于化学领域的是()
A.⑴⑵B.⑶⑷C.⑴⑵⑶D.⑴⑵⑶⑷
5.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
⑴活中的化学知识;⑵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⑶化学对社会的影响;⑷科学探究
的方法
A.⑴⑵B.(3)(4)C.(1)(2)(3)D.⑴⑵⑶⑷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1.2化学实验室之旅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重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操作。
难点: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观看课本P8图片,认识常用的仪器,知道它们的主要用途。
2.根据仪器的用途,可以把仪器分为以下几类,请填写仪器名称。
(1)反应器:(2)容器:
(3)分离仪器:(4)计量仪器:
(5)加热仪器:(6)夹持仪器:
(7)取用试剂仪器:(8)其它仪器:
二、合作探究
1.化学药品的存放有什么规律?
2.常用反应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
的是、、O
3.通过操作练习,归纳取用药品的方法
⑴固体:①粉末
②块状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⑵液体:①较多量
②较少量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4.归纳物质称量的方法: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
⑴固体:
(2)液体:
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相平。
三、训练巩固:修改与批注
1.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则读数将()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2.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B.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C.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烧杯的质量,准确称量后的读数可能是()
A.60.12gB.60.124gC.60.1gD.60g
4.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厂]
fnLT0|
ABCDE鼠
⑴写出仪器的名称:A,B,CF,
D,E,Fo
⑵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配制溶液时,常用容器来溶解物质;
②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时所需用到的仪器是;
③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④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
⑤可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其中可以直接加热,只
能间接加热。
⑥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
四、拓展延伸: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8.3克食盐,他把食盐和祛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
码),假设他其它操作正确,则实际上称得食盐为()
A、17.70克B、18.9克C、17.7克D、18.0克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修改与批注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请阅读课本P11图片1-19,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
2.请阅读课本P11图片1-20,初步学会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①绝对禁止向添加酒精;
②绝对禁止用点燃另一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
④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灭。
⑤给物质加热应用酒精灯火焰的部位。
3.做化学实验,要保证我们的安全,并注意保护环境。请阅读课本P12实验室安全知识,
归纳安全操作的要点:
⑴取用药品的“三不”:
(2)剩余药品处理:
(3)浓酸浓碱的使用:
(4)酒精灯失火的处理:
二、合作探究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点燃酒精灯,检验灯焰的温度。归纳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1)添加酒精的量:
(2)点燃的方法:
(3)熄灭的方法:
(4)加热时使用的灯焰: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2.实验:给试管里的食盐水加热,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操作要点:
修改与批注
(1)安全: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前,应将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必须先
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后,热的试管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夹持: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试管内的液体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训练巩固:
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
2.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n~
ACD
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焰上,待1〜2秒钟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
的部分是灯焰的()
A.外焰B.内焰C.焰心D.中上部
4.某同学在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的过程中,出现试管炸裂现象,请你猜测一下造成这种现
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
四、作业P13检查站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大家都来学化学1.3物质的变化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学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重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读教材P14-16页
教材设计了哪“5个变化”?以上“5个变化”涉及的物质在变化前后本身变了吗,为什么?
(举例)
2.阅读P17页
结合生活实践回答:火柴梗燃烧过程中有哪些现象?火柴梗在燃烧前后本身变了吗,为什
么?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观察演示实验P17镁带燃烧,填写教材相关横线)
2.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观察P18—19演示实验1—8、1—9、1—10填写相关横
线内容)
3.由以上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哪些现象?他们能否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
为什么?
主题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修改与批注
1.有同学说石蜡的燃烧既是化学变化,又是物理变化,他的理解有道理吗,为什么?
2.讨论:你认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区掰和魔系?
三、训练巩固: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放热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C.物质颜色发生变化D.有其他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3.发光、发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四、作业P191、2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1.4物质性质的探究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常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初步学会识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识别;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识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读教材P20
1.化学性质是指
试举出常见的点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指
常见的物理性质有
3.科学探究的环节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阅读教材P20、完成下列内容:
学习小组互相检查识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
2.有同学说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是•会事,你是怎样理解的,举例
说明。
主题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应用
修改与批注
1.完成P21“讨论与交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煤油中取一块钠,用小刀切一N块,露出短白色的横切面,将其投入水中后浮在水面
上,立即符化成光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游动,并逐渐缩小发出n斯嘶的响声,
最后小球完全消失,烧杯里的溶液中有氢氧化钠生成。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发出淡蓝
色火焰,经检验证明是氢气。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属于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以上属于钠的化学性质的是。
(3)以上描述氢气发生化学变化的句子是。
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威报送在存“祇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
三、训练巩固:
I.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月18日
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航天所
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
3.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碘和碘蒸气B.镁带和氧化镁C.木材和木炭D.铁矿石和铁锈
四、作业:
P26第1—3题
五、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修改与批注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阅读教材P21-24,回答:
写出铜在空气里灼烧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科学探究步骤的认识
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罩在同一大烧杯下哪个先熄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完成以卜探究
步骤:
⑴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做出的假设是o
(3)你设计的实验是o
(4)得到的结论是。
(5)表达与交流:实验过程中控制不变的量是,变
化的量是,为什么?
(6)拓展与迁移(略)
三、训练巩固:教材P264-5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第一单元练习修改与批注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
A.水结成冰B.湿衣服晾干C.菜刀生锈D.开水沸腾
3.在探究活动中,下列最有意义的是()
A.提出一个新的问题B.使用一件好的仪器C.认真解决一个问题D.做一个成功的实验
4.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
象,他不废邃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和气味的气体
C、氮气难溶于水D、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7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晒干了B.铁制的菜刀、锅等生锈C.酒精挥发D.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
8.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铁水浇铸铁锅B.矿石粉碎C.蜡烛燃烧D.水分蒸发
9.在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很容易挥发B.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C.木材在空气中能燃烧D.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后能变成雪花状固体
10.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银制作温度计B.用金属鸨制成灯丝
C.用酒精作酒精灯中的燃料D.用铁制成剪刀、锤子等
1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挥发性、升华B.变质、熔化C.溶解性、燃烧D.可燃性、蒸发
12.将氧气降温后变成淡蓝色的液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判断的依据是—o电子修改与批注
消毒柜中的臭氧发生器能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这种变化属于—变化。判断的依
据是.
13.现有如下仪器,再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仪器名称: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是;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14.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在我们国家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吸暖;
①②③
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取一块木炭点燃;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④⑤⑥⑦
发出白光。
⑧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
是;
(4)属于用途的是。
15.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
铝的密度较小(2.7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
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修改与批注
2.1空气的成分
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组成测定实验的原理。2.知道空气的组成。
重点:知道空气的组成。
难点:空气组成测定实验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存在?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下图中标
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
02N2—CO2—
2.【实验2-1】的实验步骤及原理并预测现象。
二、合作探究:
主题:空气有哪些成分
P28页的观察活动。
思考:①装置如果漏气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②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0为什么要等到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修改与批注
④实验后发现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课本P30页的知识视窗,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空气组成的。
三、训练巩固: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氮气D.氧气
4.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体呼吸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四、作业p30检查站
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知道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2.学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学会用科学探究法认识我们的呼吸作用。
重点:1.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难点:学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写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2.写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举出生活中的物质。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3.预习课本探究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的步骤及原理。
(L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2.如何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与它们的性质有怎样的关系?
主题二:纯净物和混合物修改与批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依据
主题三:用科学探究法的步骤探究我们的呼吸作用
三、训练巩固:
1.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B.氧气C.氯气D.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制氮肥B.直接做燃料C.做灯泡填充气D.做瓜果保护气
3.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空气
A.N2B.O2C.CO2D.
4.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
油、柴油等。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单质B.混合物C.纯净物D.化合物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寒冷的干冰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D.坚硬的大理石
6.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清新的空气C.冰水混合物D.水泥砂浆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糖水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A.急救病人B.富氧炼钢C.做高能燃料D.气焊气割
四、作业p351--5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修改与批注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学习目标:知道空气污染及防治;了解空气质量监测。
重点:空气污染和防治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阅读课本P37页内容,写出空气中的茬染源和芳染物
2.阅读课本P38页内容,写出空气污染的危害。
3.阅读课本P39页内容,写出首要污染物种类、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的关系。
4.阅读课本P40页内容,写出保护好大气环境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空气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主题二:空气质量监测
三、训练巩固:
修改与批注
1.2012年07月08日,兰州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98,空气质量级别为H级,空
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3.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属于环境保
护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4.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O2B.N2C.SO2D.CO2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6.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CM属于()
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稀有气体
四、作业p411-5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2.3物质构成的奥秘(一)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3.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4.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重点:分子的客观存在及其性质;
难点:用分子的观点分析解释宏观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阅读P43实验2-2、在家中与家长一道完成该实验,感知分子的存在及其运动性。
2.阅读P44“长话短说”,从分子滂窗里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写出你对此问题的认识。
3.阅读P45,“观察活动”,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或蓝墨水,观察并描述现象。
4.按实验2-6的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支一次性针管(取掉针头),完成该实验,记录现象、
分析原因。上课时带上针管,准备交流展示。
5.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o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认识分子
观察活动2-3:
观察活动2-4、2-5、2-6o
主题二:分子的性质:
主题三:
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修改与批注
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训练巩固:
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A.分子间隔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
2.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
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4.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
A.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的状态
5.不能证明分子间有空隙的事实是)
A.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压缩B.lOml大豆和10m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C.水结成冰体枳变大D.lOml酒精和10ml水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
四、作业:习题2.3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2.3物质构成的奥秘(二)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认识构成物质的另一微粒——原子,原子不断运动,原子之间有间隔;
2.初步了解原子的概念;3.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点:原子概念的形成。
难点: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阅读P49“观察活动”,从宏、微观角度描述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
2.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山原子构成的物质。
3.阅读P50“长话短说”,理解原子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认识原子
1.观察活动与你的理解
2.列表对比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与原子
概念
相同点
不同点
联系
主题二:原子的基本性质修改与批注
主题三: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如何变化?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三、训练巩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A.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夏天钢轨间隙变小,说明原子间有间隙。()
D.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分子构成。()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没有间隔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C.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四、作业:习题2.41、2、6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2.3物质构成的奥秘(三)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原子实际质量很小,初步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表达式、单位;
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实际质量的关系;
重点:原子内部结构;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其中.
又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2.阅读P55”讨论与交流”,找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4.说明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子中各粒子的空间位置、及质量大小有何不同?
5.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表达式及单位,计算并填写P52页表格中所列4中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可用计算器)。
A.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修改与批注
主题一: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结构。
主题二:原子内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主题三: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R原子的质量为bkg,
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过程:R=
三、训练巩固: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是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B.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一定不会相等
C.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克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2.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测定锢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核电荷数为49,则核
外电子数为()
A.164B.I15C.66D.49
3.居里夫人在1898年成儿吨废料中提炼出0.3克镭,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能分裂,变成
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氢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中子和2个电子的氮原子,并释
放能量。试推断: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A.88,138B.86,14C.88,226D.84,168
四、作业:习题2.43、4、5、7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2.3物质构成的奥秘(四)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能说出原子结构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
3.会解释微粒结构示意图,会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微粒类型及稳定性;
4.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的分类、特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离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位的含义(以镁原子为例):
电子排布——分层排布:
^282
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
最外层不超过8个.
2.试一试画出氢、笈、M,钠、镁、铝,氧、硫、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阅读课文P57,小组合作讨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一般_____个易_—最外层电子,形成一不稳定
离子
非金属原子一般一个易——电子,形成一离子
稀有气体原一个(氮为2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子个)
结论:①原子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一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氮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主题二:.离子修改与批注
1.阅读分析教材“观察活动”,说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Na+
-----------A-
ClCl
2.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3.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训练巩固:
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74则x的数是)
A.9B.10C.12D.17
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4.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失”)电
子。
四、作业:P62练习题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氧气3.1认识氧气修改与批注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会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会正确书写有关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3.记住并能区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4.识记氧气的主要用途与其性质的关系。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化性、助燃性)的涵义。
难点:能区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并理解其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阅读课文66页,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密度水溶性(液氧)沸点固氧(熔点)液氧、固态氧
都是—色
2.回忆:哪些物质可以与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化学式)表达式。
3.写出氧气的一•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文68页,划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完成71页第5题。
二、合作探究:
1完成67页实验并填写
可燃物实验现象反应表达式
木炭
硫磺(选做)
红磷
镁
铁
石蜡
(1)对燃烧的现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观察和归纳:①与空气中燃烧比较剧烈程度;②
发光、产生火焰或冒烟(颜色)情况;③是否放热;④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或主要特征。
另外描述现象时,生成物的名称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了生成物的名称,那就是结论而不
是现象了。
修改与批注
(2)“火焰”是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蒸气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固体小颗粒形成“烟”,
小液滴形成“雾”。
(3)在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应注意以下操作:①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层细沙
(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②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
接触面积);③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起到引燃铁丝;④待火柴即将
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
燃烧)。
结论: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世界经典建筑解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装修发票合同范例
- 系统训练幼儿体能课程设计
- 到货合同范例
- 单位电路施工合同范例
- 农机合伙合同范例
- 县衙汉服租借合同范例
-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中介厂区驻厂合同范例
- 单位写合同范例
- PMC部培训资料
- 2022年江苏省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考试(临床专业)参考题库(含答案)
- 混凝土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By阿拉蕾
- 教程学习基础网站上的mike urban
- 人工挖探孔专项施工方案(共17页)
- 复合肥料配方大公开
- ZDJ9系列转辙机课件
- 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检查表(共4页)
- 扬州市梅岭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一)及答案
- 新西兰旅行计划日行程单签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