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训练卷(二)(新高考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材料一
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创新利用先进技术
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活力。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目前,
敦煌文物的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湿度、
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电脑系统及时亮起相应的红灯。管理人员会暂
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
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
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将可以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
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地保护和全面地展
zjso
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另一基础手段。它既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
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一一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
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
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
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为让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重见天
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流
失造像的三维数据。2020年7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11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
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众擎易举,独力难成,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国家与地方文物局在不同层面搭建的网上展示平台,把
大量文物背后的知识通过“五个一”(一物、一文、一技、一例、一问)的形式推向观众。同时还
组织国际学者联合推出了“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开创了以空间为切入点、通过丝绸讲述丝绸
之路时空规律的文物展示利用传播新模式。
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们的精
神文化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也让穿越千年
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
(摘编自刘吉吉《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人民网2020年9月3日)
材料二
所谓原生态,指的是一座文物建筑保持着从它的建造起到登录为受保护的文物止所获得的全部
有意义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而从受保护起,它就不允许再有实质性的改变。《威
尼斯宪章》因此要求“不可以改动文物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装饰”,“各时代加在一座文物建筑上的
正当的东西都要尊重”,“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
并且要看出来是当代的东西”。而且,它还要求保护文物建筑的“传统的环境”,也不得搬迁文物
建筑等。它说:“修缮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
因此,不可以为了文物建筑的风格统一和构图完整而损害它们所携带的有意义的信息和它们的
历史原真性,不允许造假古董,不允许作伪证。以假乱真是最大的错误。不要使文物建筑“焕然一
新”,那将意味着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的损失。
建筑师出身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不能仅仅从建筑风格的统一、功能的合理、形式的完美等自
己职业习惯的角度,去评价文物的价值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战前夕,欧洲文物建筑的重要破坏
者之一就是这样的建筑师。他们热衷于在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把它恢复成“理想的”或“应
该的”样子,或者在废墟上重建他们自以为是的古建筑。其结果是把真古董弄成了假古董,给人以
完全错误的虚假的历史信息,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美国作家霍桑说:“翻新古迹的人,总是比
毁灭古迹的人更加伤天害理。”
(摘编自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
材料三
马踏飞燕在刚出土时是残缺不全的,再加上储存、搬运不当等原因,它的损坏情况十分严重,
于是被甘肃省有关部门送到了故宫博物院,交由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当时,马的
颈部有很多1平方厘米左右的小洞,马头和马尾的几缕鬃毛已经脱落。尽管如此,赵先生依然感叹
古人的大胆设计和精湛技艺。他在仔细查看马踏飞燕的缺损部位后,决心尽最大努力,让这件已然
伤痕累累的文物珍品再现原有的风貌。
修复时,赵先生首先将整件文物清理干净。将马头、马尾脱落的鬃毛清洗到茬口见新,然后用
焊方法连接焊实。把马颈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把洞孔填好,然后仔细磨平。
有的纹饰之间有间断,修复时有些对不上了,他就用刻刀和小鎏子修饰一下,使其连接通顺。修补
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做出地子及青铜的锈迹,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
最后,赵先生看到腾空的三个马蹄的蹄心是空的,认为这可能会使马踏飞燕在展出时不太美观,他
就凭借自己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把土和一些章丹红用胶调和好后,放入马蹄蹄心填满,使之修复
后看上去和马踏飞燕原来的铸模泥土差不多。
(摘编自《国家宝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为文物保护注入活力,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
实的依靠,传统文化得以历久弥新。
B.文物价值指文物所具有的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等,文物建筑保护既要保持它原有的平面布
局和装饰,还要保护它“传统的环境”。
C.霍桑认为,翻新古迹是给文物增添了不必要的部分,并且与原外观风格统一,产生了虚假信
息,这比毁灭古迹更加伤天害理。
D.出于美观的考虑,赵先生调配出与马踏飞燕原有铸模泥土相似的材料,将其三个空马蹄蹄心
填满,虽技艺精湛,但这一做法欠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文物保护理念的提升可有效延长文物寿命,从抢救性保护到预
防性保护是文保工作的一大进步。
B.天龙山石窟的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该博物馆多方寻求技术合作,历时六年,利用百余件流失
造像的三维数据“虚拟”复原了文物。
C.文物建筑修缮中制造出假古董,有可能是保护工作者陷入职业习惯误区的结果,但有目的的
文物造假则是国法不容的犯罪行为。
D.由于甘肃省有关部门在马踏飞燕的储存与搬运过程中方法使用不当,导致这一珍贵文物受损
严重,不得不送到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
3.下列做法既能保护文物,又能重现文物昔日盛颜的一项是()(3分)
A.监控敦煌洞窟,避免文物“生病”
B.借助“互动地图”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模式
C.建筑师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
D.青铜器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马踏飞燕
4.修缮文物建筑与修复馆藏文物的理念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分别简要分析。(6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富人通常是些怪人
[捷克]伊凡•克利玛
阿洛伊斯•布达是个富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便盖起了家庭别墅,比当时法律规定的面积
整整超出了三倍。他离过一次婚,跟第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跟现在的老婆生了一个女儿。儿子
长大成人后,每年只看他一次。第二个老婆是个运动员,滑雪、骑马、打网球、高尔夫、游泳,样
样精通。她还算会持家,夫妻二人都不给对方添麻烦。
布达爱钱胜过一切。女儿出嫁时,他送给女儿一辆价值五十多万克朗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儿
很惊喜,她几乎相信这是父亲出于对她的爱。布达认识很多人,但没有真正的朋友。快到六十岁的
时候,他开始体力不佳,食欲不振,他去看医生,果然得知了坏消息。
人的零件大多无法更新了。他开车去瑞士银行和德国银行取出了全部现金,锁在自己的保险箱
里,准备去医院住院.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上了手术台没能活着回来,保险箱里的全
部现金怎么办?经过左思右想,最后他将这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然后当着妻子的面,
把这些旧鞋装进了一个大盒子,让妻子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送到医院去。
外科手术大夫将布达的腹腔打开,发现己毫无希望,大夫们又原封不动地将他的腹部缝合起来。
大夫给他开了一大堆药,护士小姐每天过来给他打吊瓶,可他还是一天比一天更乏力。妻子送来了
一些生活用品和那个大盒子,一束鲜花和一瓶煮水果。他对鲜花和吃的不感兴趣。妻子一走,他打
开盒子,看到了藏在旧鞋里的那些钱。妻子每周来看望他两次,有时出嫁的女儿也来。
一次他的大儿子也来了。每个人都会给他带些什么,等他们一出病房,他就将那些带给他的东
西扔进垃圾筐。
在布达住院期间,换了好几位护士。他觉得她们长的都差不多,他主要靠头发的颜色来区分她
们。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护士叫维拉,她说话的声音竟让他想起自己童年时年轻的母亲。维拉也很会
安慰他,经常会对他多说几句,家里阳台上的草莓已经成熟什么的。一次维拉给他输血后,他求她
在旁边坐一会儿。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她还是答应了,她坐在他身边,抚摸着他的手背。
他问她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她对他说着话,他感受到维拉嗓音的温柔,感觉着两人手的触碰,
她答应搬一盆家里阳台上的花给他送来。
第二天她真的送来一盆水仙花,又挨着他坐下说话。他问维拉缺不缺什么东西?有没有汽车?
她说她从来没想过有辆汽车,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的条件只够偶尔买一袋西红柿。他本想问她
生活是不是过得不舒心,可一阵巨痛猛然袭来,医生给他打了一针,他神志不清了。
半夜他稍微清醒时,床头柜盒子里那一大笔钱成了他的心病,他想该不该把它捐给慈善组织?
或者留给他的老婆,让她去奢侈挥霍?夜里他想到了维拉,他非常希望明天是维拉当班。
第二天果然是她,维拉给他带了鲜红的苹果。他谢了她,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好久好久。
她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依然温柔的同他说着话。半夜他睡不着,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突然升起
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把这几百万块钱送给护士维拉。
第二天,维拉提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叫马尔丁,是位小提琴演奏家。又过了一天,他的病情加
重了。维拉来看他,他对她说,我要报答您。维拉说,如果您感到好一些,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她摸了摸他的额头,他觉得自己很累,他想告诉她,快去找公证人。就在当天晚上,他死了.
医院让维拉将床头柜里的东西全掏出来,列上清单0维拉照办了,列了十八项。在第十一项列
出的物件是:凡双便鞋和儿双袜子。布达妻子来医院领死亡通知单时,医院将清单交给她,她瞟了
一眼清单。最后几年丈夫已经让她讨厌,他遗留的破烂就更让她厌恶了。她收起了装有三百克朗的
钱包,开车离开医院直接来到垃圾场,将丈夫这些东西扔进垃圾场。
当天晚上,维拉护士和小提琴手约会,她告诉他,布拉格的大富翁布达死了。
他给了你什么吗?
没有,他的钱包里只有三百克朗.
富翁们都是一些怪人。他说,不知把钱给谁了?
上帝知道。她说,他临终时都没有一个人来握他的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达有钱,盖起的别墅面积超大,法律对他这样的富翁缺少约束力:布达爱钱,胜过其他一切,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B.女儿出嫁时,布达送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儿喜出望外。但作为父亲,平日里他
与子女沟通甚少。
C.布达的老婆精通多项运动,丈夫生病后,她也能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可见她是既懂生活又
会照顾家人的贤妻。
D.维拉是医院众多护士中的一个,她声音温柔,体贴细致,耐心与病人交谈,悉心周到的照顾给
了布达临终的抚慰与关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富人的生活现状入手,通过心理描写展现病入膏肓之际富人的内心纠结,故事贴近生活,
又不同于生活,引人深思。
B.本文手法质朴,叙事从容,语调极其舒缓,语言绚丽晓畅,截取生活片段,展现人性的错综复
杂,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揣摩。
C.小说的结尾对遗产的处理巧妙又不失合理性,当三百克朗的钱包被妻子拿走时,更加增添了整
个故事的讽刺效果。
D.“上帝知道”语带双关,既是说维拉不知晓富翁把钱留给了谁,也顺应情节发展的偶然性,只
有上帝知道谁是最终受益者。
8.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上有何特点?(4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划线句中布达的想法的合理性。(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
年,授钳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中原初定,图籍散佚。弘祚聪强习
掌故,户部疏请修赋役全书,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谓:”|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
|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
画。“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十年,擢户部侍郎。
时云、贵尚为明守,孙可望据辰州。弘祚请于江南、江西、湖广丰稔之地,采米毂、储粮饷为进取
计。又言:“黔国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僚属有散处江宁者,宜令往招天波为内应。贵州
臼都匀、黎平远及庆远、靖州,近为可望蹂蹒,宜加意抚绥,俾令归化。冠服异制,勿骤更易。”
上以所言足助抚剿,下经略大学士洪承畴采行•十二年,疏请禁有司私派累民、将领冒名领饷,皆
下部议行。十五年,赋役全书成,擢尚书,加太子少保。云南平,迭疏上善后诸事,请开乡试,慎
署员,设重镇,稽丁田,恤士绅,抚土司,宽新政。弘祚闻父母丧,疏乞解官奔赴,命在任守制。
逾月,命出视事。圣祖即位,疏请归葬,许之。旋谕促还朝。康熙三年,授刑部尚书,寻复还户部。
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八年,鳌拜得罪,起弘祚兵部
尚书。九年,以老乞休,命驰驿归里,食原俸。弘祚中道疾作,侨居江宁。念未终事父母,辑永思
录,自号曰思斋。十一年,疏辞俸,谕曰:“卿在官著有劳绩,引年乞休,赐禄颐养,毋固辞。”
十三年,卒,赐祭葬,谥端简。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王弘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
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B.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
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C.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
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D.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
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人,明清时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郎中,隋唐以后,六部皆设郎中,是尚书和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C.视事,“视,瞻也”,引申为处理,视事译为治事、任职,旧指官员刚到任,意同“下车”。
D.赐祭葬,明清时高级官员死后,皇帝按其官阶或功劳大小赐给祭品、祭文,或遣官治丧的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弘祚聪明博识,肩负重任。户部推荐弘祚主持编纂《赋役全书》,十多年后修成,弘祚由户部
郎中擢升为户部尚书。
B.王弘祚洞察事理,善提建议。针对清初赋税问题,他直言不讳;云南平定后,他从文化、经
济、政策等方面多次进言。
C.王弘祚为子尽孝,为臣尽忠。父母去世后,弘祚上疏请求奔丧,未准,在任守制;归葬之期
未到,便以国事为重应谕回朝。
D.王弘祚履历丰富,深得荣宠。事两朝皇帝,历三部尚书;因他为官政绩卓著,退休时以驿马
送归故里,并且享有原来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
(2)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
14.为收复云、贵,平叛孙可望,王弘祚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15~16题。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儿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题,从梦醒起笔,写梦醒时的眼前实景,拱形的毡帐就着山势而立,落月的寒光斜照着
自己所住的穹帐。
B.颔联视听结合,“雁飞”“白草”“黄榆”是视觉角度,“笳”声是听觉角度,视觉和听觉渲
染了悲凉氛围。
C.颈联写北方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凝炼地描绘了边塞的典型景象,直接抒发了作者
凄凉无奈的心境。
D.妻子寄来春衣,但因边塞仍不见春意,诗人无法将春衣穿在身上。一个“空”字道出了对妻子
白费心意的疼惜。
16.诗人自觉年华易逝,逐渐衰老,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与成语“格格不入”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直接点明羁旅漂泊之意的一句是“",暗写愁
绪无法排遣的一句是:“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徐公来,邹忌做出两个举动,这之后认识到妻、妾、客称赞他都是源
于各有所需。邹忌做出的这两个举动分别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有位企业家不太会讲话,说了这样一句:“关于‘谢晋’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种有待开发的
东西,而且还是一个人名。”
“东西?”在场的文化人听了都觉得不是味道。
一位喜剧演员突然有了念头,便大声地在座位上说:“你说错了,谢晋不是东西!”他又重复
了一句,“谢晋不是东西!”
这是一个毫无恶意的喜剧花招,全场都笑了。
我连忙扭头看谢晋导演,不知他是生气而走,还是蔼然而笑。没想到,我看到的他似乎完全没
有听到这句话,只是像木头一样呆坐着,毫无表情。
他毫无表情的表情,把我震了一下。他心中在想,如果自己真的完全成了一个品牌,丢失了亲
自创造的权利,|那谢晋真的不是“东西”了|。
从那次之后,我改变了态度,总是悉心倾听他一个又一个的创作计划。
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生命之门既然己经第二度打开,翻卷的洪水再也无可抵挡。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框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外面的原始林木又都在一起呼啸,让人浑身发毛。什么“瓢泼大雨”等等说法,在这里都不成立。
B.我常常问李小林:“你爸爸好吗?最近除了治病,还想些什么?你有没有可能记录一点什么?”
C.这五个人像五个等待论文答辩的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地坐在台上,观众则像答辩中的导师一样,
可以尽情“开火”。
D.他们(指友邦人士)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19.下列各项中,和加粗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紫禁城肇建于明代永乐之治、定格于清代康乾盛世,紫禁城所经历的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新中国成立后,紫禁城获得了新生。g
和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不断修缮,将康乾盛世的风貌得以重现紫禁城。|总之,紫禁城既是明清
两代皇宫,也是一位别样的历史老人,见证着紫禁城600年的历史。
2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盛世期的王朝还能够外交天下,促进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②同时沟通南北经济交流,调和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发展生产,安定民生
③在盛世时期极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柔和各兄弟民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同时繁荣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彰显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②®®D.③④①②
2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
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
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
印记。
“我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结合以上材料•,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先
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LB;2.D;3.D;4.修缮文物建筑:要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生态(不允许有实质性的改变,
不能损害文物建筑所携带的有意义的历史信息和历史原真性)。文物建筑的修缮不是为了追求风格
的统一(新增添的部分要与原建筑区别开来)。要保护文物建筑的传统环境。
修复馆藏文物:修旧如旧,文物修复后要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要再现文物原有的风貌。在不
破坏文物整体感的前提下,力争更美观。
5.首段领起全文,提出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驾护航。主体部分分三方面阐说,分别是预防性
保护为基础手段;数字化保护不但增强文化传播,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文物保护需要合力
与创新。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新技术使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解析:1.见材料二。A.偷换概念,是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使这一工作充满活力,有更坚实的依靠。C.
选项对霍桑的观点作了具体化、绝对化的解读,于文无据。D.与文意不符。原文对这一做法持肯定
态度。
2.马踏飞燕在出土的时候就是残缺不全的,“甘肃省有关部门”是文物的保护方,不属于失责方。
3.修复时焊实脱落的鬃毛、焊补洞孔,都是对文物的保护。赵先生的修复工作使文物重现昔日盛颜。
A.是保护文物,不是再现原有风貌;B.强调合作创新;C.文中反对这种做法。
答案:6.C;7.B;
8.①作者采用第三人称,读者全知视角。布达的一举一动,内心世界的一起一伏,读者都知晓,而
其他人物如维拉护士、他的妻子对此全然不知。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效果。
②小说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男主人公生病、住院、病逝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情节脉络清晰。
③文中主人公“将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这一情节的设置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④照应的手法。布达把亲人送来的东西扔进垃圾筐;他死后,妻子把他留下的除钱以外的东西都扔
进垃圾场。前后照应,增添了讽刺性.
9.①情节结构上,布达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安排好自己的财产。
②人物关系上,布达与家人缺少沟通交流,他生活在一个客客气气的无爱的世界里。反倒是维拉护
士的悉心照料令他感动,使他萌生了赠送财产的想法。
③小说主旨上,维拉护士的关心唤醒了布达童年的温暖记忆,他希望以自己的财产作为回报,传递
出美好与温情的主题。
解析:6.“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和“会照顾家人的贤妻”不准确,夫妻二人只是表面上尽些
义务,其实内心里很有距离感。
7.“语言绚丽晓畅”不准确,应为“朴实自然”。
答案:10.C;11.C;12.A;13.(1)朝廷裁定赋税徭役,全部以明朝万历年间的赋役定额为标准,
对明末形成的繁琐、巧夺的苛捐杂税细则,全部加以删除,把这作为当朝的规定执行。
(2)康熙七年,户部对书吏用假印章盗取国库库银的事情事先没有察觉,大学士班布尔善认为仅王
弘祚有失职罪,王弘祚被定罪罢官。
14.①储备粮食,准备军需;②招抚天波,以为内应;③安抚百姓,收复民心。
解析:10.本题基本为对句,“苦杂派”是“以杂派为苦”,“不立则吏不畏”前要有“法”,"版
籍”可理解为动词,编印记录。排除A、B、D项。
11.“视事”不是指新官员刚到任,就是任职、办公之意,不同于“下车”之意。从文中也可知,
王弘祚是在任守制,父母丧期过后被要求继续在原职工作。
12.“由户部郎中”错,王弘祚在明朝作户部郎中,他开始主持编纂《赋役全书》时已在清朝任期
岚兵备道。
【参考译文】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成为举人。从蓟州知州任上升迁为户部郎中,奉
令在山西大同督催军饷。(清军入关后降清。)顺治元年,授任章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认为王弘祚
善于筹调军饷,请旨让他仍留大同(为清军筹措军饷)。当时,清军初定中原,图书典籍等多有散失。
王弘祚聪明好学,熟习掌故,户部向朝廷建议由王弘祚主持修纂《赋役全书》。他说:“老百姓并
不反对正当赋役,而苦于地方官吏加派的杂赋。法不确立则官吏无违法之惧,官吏无惧则百姓不得
安宁。百姓缴纳的粮帛赋税数,朝廷都了解,就可以慎重形成节俭(之风)。编印记录赋税之书,让
百姓都知晓赋役定数,就可以明察杜绝官吏侵夺牟利。"朝廷裁定赋税徭役,全部以明朝万历年间
的赋役定额为标准,对明末形成的繁琐、巧夺的苛捐杂税细则,全部加以删除,把这作为当朝的规
定执行。顺治十年,升为户部侍郎。当时云、贵一带还是南明永历政权的势力范围,孙可望据守辰
州。(清军欲派兵进攻,)他建议先在江南、江西、湖广等富饶地区收储粮谷,充裕军饷,为进攻作
准备。他说:“明黔国公沐天波世代居守云南,很得民心,他的僚属有散居在江宁一带的,可派他
们回云南劝说沐天波作朝廷内应。贵州近从都匀、黎平,远达庆远、靖州一带的百姓,受到孙可望
的欺压(心存不满),朝廷应派人着意安抚,使百姓归顺。当地的民俗习惯及规制,不要急于更改。”
皇帝认为他的建议对于安民剿敌很有助益,批转给经略大学士洪承畴采纳执行。十二年,他上疏请
朝廷下令禁止地方官吏私自加派赋役、禁止军队将领冒名多领粮饷,朝廷全都发给各部拟议施行。
十五年,《赋役全书》修成,他被擢升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云南被平定后,王弘祚几次上
疏奏请处理后续的问题,提议开乡试,选官吏,设重镇,稽查户口田亩,安抚土司和地方士绅,实
行较宽松的政策。王弘祚听到父母去世的消息,上疏请求辞职奔丧,朝廷命他在职为父母守丧。过
了一个月丧期,命他赴任。康熙即位,王弘祚上疏请求回乡安葬父母,康熙准许了。但不久就下令
催促王弘祚还朝。康熙三年,调任刑部尚书,不久又任户部尚书。康熙七年,户部对书吏用假印章
盗取国库库银的事情事先没有察觉,大学士班布尔善认为仅王弘祚有失职罪,王弘祚被定罪罢官。
康熙八年,鳌拜获罪,王弘祚补为兵部尚书。九年,他以年老请求退休,康熙帝允准,赐驰驿(乘
驿马)归乡,仍享有原职俸禄。他返乡途中患病,寄居于江宁。念及自己未能在父母去世之前尽奉
养之责,辑成《永思录》一书以表追思,自号“思斋”。十一年,他上疏辞掉官俸,康熙帝下旨安
慰说:“卿为官很有政绩,年老乞休,朝廷应该赐禄颐养天年,不要再推辞了。”康熙十三年去世,
朝廷赐与祭葬,赠谥号“端简”。
答案:15.C;16.①孤独:被贬边塞,独自一人,夜夜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难捱孤独,坐
等衰老。②思乡:诗人伴着落月梦回故乡,眼看南飞的雁群和妻子寄来的春衣,思乡之情让人憔悴。
③环境恶劣:北庭大雪纷飞,风云变幻,飞沙走石,春风不度。边塞苦寒催人衰老。④回乡渺茫:
南国的使者多次往返驿道,而归路风沙漫漫诗人难以回乡。回乡希望的渺茫让人憔悴。
解析:15.颈联借景抒情,并未直抒胸臆。
16.《帐夜》译文:
落月斜下,拱形的毡帐就着山势而建。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在天涯。大雁已经南飞,草却
还如往年一样覆盖着白雪。我只能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英语信息技术课件下载
- 昆明路边摊管理办法
- 机关招聘费管理办法
- 景区运营部管理办法
- 厦门实验室管理办法
- 压裂返排液管理办法
- 合肥养信鸽管理办法
- 常州消火栓管理办法
- 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课件
- 企业入孵合同范本
-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课件
- 铝单板雨棚施工方案
-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课件
- UL4703标准中文版-2020光伏线UL中文版标准
-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开题汇报
- SHT+3413-2019+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收标准
- 个人分包协议
- JT-T-329-201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手术衣穿脱流程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