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1页
DB13-T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2页
DB13-T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3页
DB13-T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4页
DB13-T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40

Z6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352—2016

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

控制技术规范

DB13/T2352—2016

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各工业企业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监督管理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工业企业煤场、料场、渣场的扬尘污染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393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场、料场、渣场扬尘

各工业企业煤场、料场、渣场等由于堆存、装卸、传输等操作以及风蚀作用造成的扬尘。

3.2

防风抑尘网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

3.3

喷淋

将具有足够压力的水均匀地喷洒到煤堆、料渣堆表面,有效地对堆场进行加湿、防尘、固尘的一种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3.4

抑尘剂

1

DB13/T2352—2016

由新型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尘埃并在物料表面形

成防护膜。

3.5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

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仪表、传感器等设施。

4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4.1钢铁行业

4.1.1物料运输、装卸

4.1.1.1粉状物料(如铁精粉、生石灰粉等干料)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或罐车。

4.1.1.2块状物料(如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等物料)运输车辆装载高度最高点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

沿40cm,两侧边缘应当低于槽帮上缘10cm。车斗应用苫布覆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

物料转运时转运设施应采取密闭措施,转运站和落料点配套抽风收尘装置。

4.1.1.3应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运输车辆在煤场、料场出口内侧设置洗车

平台,车辆驶离煤场、料场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

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

4.1.1.4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

设施。

4.1.2物料存储

粉状物料(如铁精粉、生石灰粉等干料)储存应采用入棚、入仓储存,棚内应设有喷淋装置,在物

料装卸时洒水降尘,棚内应设置横向防雨天窗;粉状物料(如外矿粉等湿料)储存可采用入棚、入仓存

储,也可采用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进行储存。

块状物料(如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等物料)可采用入棚、入仓方式储存,也可采用防风抑尘网+

喷淋装置储存,露天堆场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洒水、遮盖或喷洒抑尘剂等措施控制扬尘。

对于长期堆放的物料(如备用物料)可采取防风抑尘网,同时喷洒抑尘剂、遮盖的方式控制扬尘。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钢铁企业料场应全面实现入棚、入仓存储。

物料入棚、入仓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4.2电力行业

4.2.1物料运输

按4.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执行。

4.2.2物料存储

煤粉储存应采用入棚、入仓存储,棚内应设有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棚内应设置防雨

天窗。

炉渣、粉煤灰应分别建有专门的炉渣仓、粉煤灰库存储。

2

DB13/T2352—2016

脱硫石膏应建石膏间存储。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电力企业煤场应全面实现入棚、入仓密闭储存。

物料入棚、入仓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4.3水泥行业

4.3.1物料运输、装卸

按4.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执行。

4.3.2物料存储

粉状物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生料、水泥等)储存应采用入仓储存;粒状物料(如矿渣、硅石、

铁尾矿、熟料等)储存应采用入棚、入仓储存,棚内应设有喷水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棚内应

设置横向防雨天窗。

块状物料(如石灰石、熟料)露天堆场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遮盖或喷洒抑尘剂等措施控制扬尘。

市区和县城建成区的水泥企业料场应全面实现入棚、入仓储存。

物料入棚、入仓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4.4港口、码头物料

4.4.1物料运输、装卸

4.4.1.1对于港口码头物料在装卸和运输全过程中,各产尘环节应全过程控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配合使用各类除尘、抑尘设施,达到最佳控尘效果。

4.4.1.2使用抓斗卸船时,落料落差不得超过1.5m。

4.4.1.3堆料机作业时必须控制落料高度不得超过1m;物料垛高度低于堆料机最低位高度(初始堆料)

时,堆料机应处在最低位进行堆料作业。

4.4.1.4物料在进行汽车装卸作业时,流动机械和装载车辆应控制车速,选择合理路线;装车时按有

关规范降低落料高度,控制装载量,并平整压实;汽车出场时应冲洗轮胎,控制并减少二次扬尘。

4.4.2物料存储

4.4.2.1港口、码头物料堆放时,应根据当地风速、风向建防风抑尘网,露天堆场贮存过程中,必须

采取洒水、遮盖等措施控制扬尘。对于长期堆放的物料也可采取喷洒抑尘剂的方式控制扬尘。

4.4.2.2严禁直接将落地的物料清扫入海。

4.5其他行业

4.5.1物料运输、装卸

按4.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执行。

4.5.2物料存储

粉状物料储存可采用入棚、入仓储存,棚内设有喷淋装置,在物料装卸时洒水降尘,棚内应设置横

向防雨天窗,也可采用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进行储存。

3

DB13/T2352—2016

块状物料储存可采用入棚、入仓方式储存,也可采用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储存,露天堆场贮存过

程中,必须采取洒水、遮盖或喷洒抑尘剂等措施控制扬尘。

4.6废渣、临时堆存场

4.6.1运输

按4.1.1中运输、装卸物料管理办法执行。

4.6.2存储

对临时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渣土堆、废渣等废弃物,应采用防尘网+喷淋装置和防尘布遮盖,必要

时进行喷淋、固化处理,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防止造成扬尘污染。

对于长期堆放的废弃物,应在废弃物堆表面及四周种植植物,减少风蚀起尘。

4.6.3开展废物综合利用

根据节约资源,推进循环经济的原则,积极开发新工艺,将粉煤灰、工业粉尘、炉渣、矿渣等用于

肥料、建筑材料制造、筑路等,减少堆放量。

4.7厂区运输道路

各工业企业厂区道路应进行硬化,定期清扫、洒水,以保持道路积尘处于低负荷状态。

5监督管理措施

5.1建立健全煤场、料场和渣场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环保操作规程,扬尘控制

管理,扬尘控制考核,扬尘污染源档案,扬尘控制设施运行记录台账,扬尘控制设施使用维修保养。

5.2扬尘治理设施属于大气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设施,依据有关环保治理设施规定进行建设、验收、运

行和管理;企业应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布点,应对防尘治理设施的运行管

理效果进行自行监测,并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测、上报。

5.3按照环境管理部门要求对敏感地区的煤场、料场、渣场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13/T235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江苏鑫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媛媛、于海、韩鹏、王金利、于欣沛、王婷、柳领君、程飞、沈绍进、杜鹏

芳、闫宁、刘晨鹤、史晓宇、张永利、龚鹏飞、徐广峰、耿伟、杨景。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I

DB13/T2350—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组件安装验收记录表格范本

组件安装验收记录表格范本(资料性附录A)

A.1组件安装验收记录表格范本见表A.1。

表A.1

项目名称验收时间

安装地点安装时间

组件类型组件数量

安装文件(记录文件名称)

特殊要求

遮挡物:

环境检查

方位及影响程度:

防雷设施

固定强度

布线检查

接地电阻

绝缘电阻

组件外观

接线盒检查

EL检测(说明情况,附EL图像)

温度:光强:

光伏方阵

电压:电流:

电性能

(附I-V曲线)

组件环境温度:

运行温度组件表面最高运行温度:温差:

结论

验收人员

——————————————

7

DB13/T2351.1—2016

表C.1标准文献结构化全文元数据-字典描述(续)

序数据约出

中文名英文名缩略语定义值域元

号类型束现

按GB/T7408

描述全文数据修改更新日期执行,格式为

3.1更新时间updatetimeupTimeM1*

的时间。型CCYY-MM-DD

hh:mm:ss

关于标准文献全文元数

采用表A.3《记

据库中记录所处的状态字符

3.2记录状态recordstatusrecStat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