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申报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案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东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大市,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几年,伴随着东莞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市政府规划着力打造“商贸经济带、物流经济带、园区经济带”,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我校确立了“服务本地经济,打造商科特色,创建幸福校园”的创新发展战略,在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点建设专业上大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申报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二、建设基础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创办于1958年5月,是东莞市最早成立的中专学校之一,原名为“东莞县农业技术学校”,东莞县升格成地级市时改名为“东莞市农业技术学校”,2003年10月经东莞市政府批准更名为“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200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4年、2007年两次顺利通过国重复评。校园由主校区和一个分校区组成,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完善。总占地面积10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8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综合运动场、师生食堂。建有千兆校园网、电教中心、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络化,教学多媒体化,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楼、网络实训楼、电子电工实验室、电脑美术绘画室、财会模拟室、物流试验室、会计电算化实习室、语音室、美工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为学生学好专业、发挥特长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障。主校区现代化塑胶综合运动场占地20000多平方米,有30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灯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室等运动设施。学校开设有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文秘、企业管理、幼儿师范教育等13个专业,其中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与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为东莞市重点建设专业。现有教职工360人,其中专任教师288人(含专职实习指导教师22人),外聘兼职教师35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专业课教师151人,其中“双师型”专业课教师121人,“双师型”比例达80.13%。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158人。学校还承办各类技能培训和鉴定,每年面向社会为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达4000多人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服务本地经济,打造商科特色,创建幸福校园”的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3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其中有苏里南共和国总统顾问张丰年,东莞市农业局局长黄贵田,“爱心使者”、“助学大王”张坤等。目前,我校是东莞市办学规模最大、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获得“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东莞市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一等奖”、“市直属机关示范党支部”、“东莞市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东莞市构建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珠三角和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围绕我校“服务本地经济,打造商科特色,创建幸福校园”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管理,确保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二、总体目标根据《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今后5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珠三角和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围绕我校“服务本地经济,打造商科特色,创建幸福校园”的工作思路奋力进取,继续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围绕一个中心。积极探索“服务本地经济,打造商科特色,创建幸福校园”新路子,擦亮学校品牌。——建设两个基地。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扩建、拓展实验实训基地,满足教学需要;创新德育工作,建设好“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抓好三个环节。专业课程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校本教材开发。——做强五个专业。进一步做强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电脑艺术设计等五个主干专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3-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第三部分建设项目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一)重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主要建设与重点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特别是重点建设会计电算化、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电脑艺术设计等五大专业的实训基地,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1、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增加两个T3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室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如何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运营,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与业务控制管理的一体化,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训控制系统,包括账务(往来管理、现金银行、项目管理)、出纳、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出纳通、票据通、汇算通、业务通(采购、销售、库存)、核算、票据管理、实训测评系统等模块。(2)加强会计岗位业务实训室的功能增加会计模拟岗位,模拟真实会计工作环境,按会计主管、出纳、总账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设置岗位,使学生了解并熟悉不同会计岗位规范的要求与会计岗位工作程序,掌握按照工作流程与岗位规范要求进行凭证处理、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成本计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会计工作。每间实训室新增20套实训印章(含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银行业务章、法人章、会计章、出纳章等)及一批实训仿真票据(含模拟增值税发票、模拟支票、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出库单等)。(3)沙盘模拟实训室增加电子沙盘计划购买用友“商战”电子沙盘V2.2版,以同时满足99个小组(约500人)实训。(4)充实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每室增加65台翰林技能练习终端,以提高学生点钞、验钞、会计书写、财务小键盘录入等技能。2、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扩建物流综合实训室投入300多万元,扩大物流综合实训室,购买相应的实训设备,满足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情景模拟操作训练的需要,在仓储、配送、装卸搬运、信息技术等方面强化学生物流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2)新建一个仓储配送实训室能满足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情景模拟操作训练的需要,依据专业专门化方向——仓储与配送,在入库作业、仓库管理、出库作业等项目上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3)增加一个叉车训练场用于加强物流专业学生对物流作业中最为通用的设备——叉车驾驶技能的训练。(4)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新增加两个计算机室,满足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货运代理等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模拟实训需要,培养学生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新增一个综合布线实验室,针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专业课教学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测试、运行和维护的训练。4、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新增两个计算机实训室,满足计算机应用基础、VB.NET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基础、网络数据库SQLServer等课程的实训教学。5、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基础美术设计实训室在新科学楼二楼新建一个基础美术设计实训室,配备基础美术设计的标准硬件:手绘桌台、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等,具备进行平面与三维美术设计的手绘基础训练功能。(2)绘画实训室把艺术楼二楼原来的手工室改成绘画实训室,配备美术基础(素描、色彩绘画等)训练的标准硬件:架上绘画设备、石膏模型静物教具、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等,具备绘画基础与创作训练功能。(二)增加图书资源我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41059册,其中印刷图书147721册,印刷图书资源生均占比为28.6:1,基本能满足师生教学和学习需要。学校计划按照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电脑美术等专业建设标准,将生占比提高到32:1,藏书量达到19.2万册。提高专业期刊和电子图书数量,其中专业报刊达到70%以上。(三)完善校舍建设为满足我校2014年在校学生达6000人规模的需要,将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加快工程建设。1、工程总目标:增加学生床位1300个、实验实训室2000平方米、教室2000平方米、专业培训室1000平方米、图书信息中心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室内文体场馆一个(1000平方米2、建设工程实施(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收回“农校东区”住宅楼停车场(占地450平方米),建一幢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教职工住宅楼,腾空校内教职工宿舍,解决300个学生床位。第二期:拆建校本部11、12号楼及莞城校区的低矮校舍,建成1800平方米校舍。第三期:拆建校本部13、14号楼,建成18000平方米的大楼和1000平方米的室内场馆。另外,我校将适时进行与相邻单位洽购(租建)旧厂房(占地1500平方米)事项,开发出4500—8000平方米校舍和活动室。二、师资队伍建设(一)目标通过精心培养与择优引进的办法,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师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2012年学校在册生人数达到5500人,师生比保持在1:18左右,专任教师数量增加到305人。(二)建设内容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专业课教师中有85%左右为“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又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2、加强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建设一定规模的学科带头人群体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采用滚动发展模式,建立15-20人的学科带头人梯队,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规模达到55人左右。3、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其中各主干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占该专业专业课教师15%以上。4、优化外聘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确立外聘教师聘用标准、优化聘用程序,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储备资料库。扩大来源,保证质量,规范管理。5、切实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实习指导教师22人,20人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占比达91%。学校将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2012年实习指导教师总数量达到35人。(三)建设措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每年以不同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和考核。健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和奖励办法,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教育观,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45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考取非教师职业资格。每年选派一批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短期专业生产实践,从事与本专业相联系的实际工作。对考取非教师职业资格的教师给予奖励。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及“校企互通”的方式,从相关企业聘请有高学历和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掌握最新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或进行办学、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按教职工师生1:18计算,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9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的85%以上,从行业、企业中聘请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要达到43人以上,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要占93%以上。3、加强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通过继续深造、出国研修等途径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引进对专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专家、教授,在教学、专业建设、科研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制订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遴选条件及管理办法,建立学术带头人群体,巩固和壮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公开遴选条件和遴选程序,每两年选拔一次。凡被选入的,规定任务,给予待遇,定期考核,优进劣汰,滚动发展。4、认真开展教师聘任管理工作改革聘任办法,加强考核,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所签订的聘用合同(协议),对教师进行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奖励的依据。学校在总体收入分配政策上,向教学人员倾斜;在教学人员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上向敬业爱校、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教师倾斜。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拟订教师职务聘任条件,建立符合学校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师职务晋升机制。通过委托评审,使符合条件的教师获得当前社会通行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5、认真做好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逐步扩大实习指导教师引进渠道,多从相关企业选聘优秀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三、主干专业建设未来五年,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以做强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和电脑艺术设计等五大专业为引领,带动其它专业协同发展。(一) 专业建设基础规划专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主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3~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衔接机制。建立面向市场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形成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艺术设计、旅游服务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主体,涵盖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旅游服务类和教育类等专业的专业体系。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制定市场调研计划,了解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设置,调整课程体系模块、课程设置、授课计划,调整岗位技能标准和培养、考核方案,保证毕业生适应相关企业的发展需要。2、制定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修订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完善管理机制,在建设期内培养或引进专业带头人18名,其中会计专业培养5名(含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3名(含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2名(含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2名,电脑美术设计、旅游服务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负责理顺专业建设思路,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等方面起表率作用,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和教学改革方向,组织教学、培训、科研及实训基地建设,对本专业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进行指导,并能为东莞市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我省职业教育中有一定影响力。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教研组按照学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人才的总体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4、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按照各专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6门精品课程(参见表一),编写10本左右紧贴生产与操作流程并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校本教材,其中6本正式出版并应用。各专业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布局,按照学科性质、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努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充足的优质教学资源。(三)专业改革、建设与管理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未来五年至少建成1项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定期召开新专业研讨会、论证会,研究新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衔接和实习安排。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未来五年获省级以上教材奖不少于1项。表一、精品课程开发和建设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建设目标主持人申报时间1基础会计——会计工作岗位流程实务中职会计教育精品课程姜国君、娄召辉雷明2011年9月2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谢淑明2011年9月3仓储管理实务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教育精品课程陈尚通、林永纳邓锐成2011年9月4物流综合实训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教育精品课程陈汝平、何懿婷2011年9月5网页设计与制作中职计算机应用教育精品课程陈荣来、肖犁、张远平2011年9月6书法与设计应用中职电脑美术设计教育精品课程孙日新、赖平等2011年10月2、教学管理进一步改革、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化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和常态化。3、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专业对口、岗位对口的实践教学比例不少于75%。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实习安排合理。4、合作办学在满足自身教育教学需要的同时,开放实训基础,共享教学资源,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完善双向渗透的深层次、全方位校企互动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的功能。在有条件的专业,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招收企业人才进行学历教育、考证培训、成人教育,多种类型联合办学。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达到3000人次以上,继续教育在册学生规模达1000人以上。5、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1)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等级考试成绩优良;岗位操作能力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优良。(2)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在校期间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社会实践制度健全、成效显著。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各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合理制定专业实践授课计划。毕业实习环节中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制订和修订学生实习教学方案,符合专业岗位特点。明确各工种毕业实习的目的、目标和要求。企业熟练技术工人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学生培养任务,采取实践促进理论和理论指导实践相结合,推行“认知——理解——操作——再认知”的进阶式教学模式,通过项目考核、综合考核、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报告的方法对实习效果进行检验。(3)社会声誉社会声誉高。就业培训与指导工作做得好,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性就业率高(98%以上)。专业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四、模块化教学与订单培养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形式,目前会计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上选择了一部分实际操作较强的科目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实践,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学校将根据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加大模块化教学工作推行力度。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人数达到当年招生数的30%。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美的环境感化、教育学生,创新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品牌。1、文化活动常态化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一场大型校庆文艺晚会,一次“话剧之夜”演出,一次“舞动青春”街舞晚会,一次“法治剧场”演出,一次十八岁成人宣誓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墙报、国旗下的讲话、学生集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利用开学典礼、班会课、教育养成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德育工作创新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阳光性格、法治精神、人文情怀、致公情操,创出自己的特色德育品牌。以建设省级示范心理咨询室、“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为目标,建设规范化的德育队伍,开发实用性的德育课程,实行全方位的量化管理,构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内化性的品德教育、阳光般的心理辅导、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最大化的家校联合、警钟长鸣的安全教育、雪中送炭的就业教育等手段,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3、体育活动多样化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年班际篮球比赛、二年级拔河比赛、三年级足球比赛、全校全明星篮球比赛、全校乒乓球比赛、全校羽毛球公开赛和社团趣味运动会,锻炼学生健康体格。4、安全教育日常化定期对校园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文体活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宿舍管理等方面实施监督检查,各部门按照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环节(包括实习安全、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安全负责。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户外策划方案
- 石河子大学《园林工程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屋维修协议书范本(11篇)
- 石河子大学《跨文化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俄罗斯文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超精密制造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工商总局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 合伙人招募合同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2
- 消防安全记者采访手册
- 高效执行力通用课件
- 《28.2.2 利用仰俯角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导学案
- 财务税务法务合规培训
- 学前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检验科生殖出科小结
- 嵌入式职业规划
-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6900字(论文)】
- 《合同转让和分包》课件
- 中国美术简史
- DB11T 2189-2023防汛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城镇内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