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十一)()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十一)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似乎一夜之间,80后集体变“老”了。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是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你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的一连串数字。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忆一战前太平时代的欧洲时,曾描写过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都已蓄起大胡须,戴上金丝边眼镜,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患者留下“有经验”的印象。但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1)文中80后集体变“老”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简要概括。
(2)如何理解“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这句话?
(3)结合文本,谈谈作为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怎么做?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①②
(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
答:
(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答: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述了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忧虑。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从自己种菜的小题材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3分,每小题23分)
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蔽:用屏风遮挡着
C.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让:责备
D.吾适丰沛适: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述了什么情思?
答:。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5.(10分)古诗文默写。
(1)谨庠序之教,,。(《孟子》)
(2)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庄子》)
(4)。独上高楼,。(晏殊《蝶恋花》)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A“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如,他们炮制“天才论”,捏造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伪造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的B“规律”,胡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的谬论,虚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无稽之谈,等等。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谁反对,就会被扣上反对马列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大帽子。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C“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他们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D“权威”自居,实践证明他们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①。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1卷第241页)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能正确指导实践,又来源于实践所造成的,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②。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
(1)下列是文中使用的四个引号,其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四人帮”
B.“规律”
C.“真理标准”
D.“权威”
(2)下列的古诗句修辞手法和文中第一段画线句的相同的一项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在文中第二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
①
②
(4)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个病句,请加以修改。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7.(5分)使口头文学由抽象变为直观,是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从材料看,这样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不超过60个字。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内容包罗万象。作为非遗中的弱势项目,它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传播。我们可以用传统连环画的形式,也可以借用漫画绘本的形式,甚至油画、国画、版画等,这些形式可以激发更多年轻读者的兴趣。如果将之转化为手游,实现变静为动,其传播之迅速广泛,亦可超乎想象。当前,通过建设大数据保护日渐消亡的口头文学作品也是国家的一个举措,把它们数据化,除有利于其传播外,还有利于专业人士的学术研究。此外,口头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带有英雄史诗的性质,如果将这些英雄人物以历史场景,以舞台剧的形式立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是对民族故事的保护,也能将民族精神传播开来。
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对此,你有什么经历或认识?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十一)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似乎一夜之间,80后集体变“老”了。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是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你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的一连串数字。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忆一战前太平时代的欧洲时,曾描写过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都已蓄起大胡须,戴上金丝边眼镜,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患者留下“有经验”的印象。但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1)文中80后集体变“老”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简要概括。
(2)如何理解“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这句话?
(3)结合文本,谈谈作为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怎么做?
(1)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行文思路,可知本题的解析就在“80后集体变‘老’了”;“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每一大句都阐明了一个原因,学生抓关键词就可以概括出来.
(2)此题考查材料中重要语句的基本能力.理解“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需要学生认真读懂这一句话,从深层含义和基本意思进行具体分析.
(3)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最后几句从“但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进行概括.
解析:(1)(4分)叹老;怀旧.(每点2分)
(2)(5分)只知奔跑,目的不明;(1分)辛苦奔波,收获不多;(2分)生活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2分)(答“形象说明青年人为生活不停地劳碌奔波”给2分)
(3)(6分)摆脱叹老怀旧的心理,直面社会竞争;(2分)充分利用时代优势,缓解个体压力;(2分)与时俱进,勇于担当.(2分)(意思对即可)
如何做好材料概括题:
1、文章的阅读和应试答题离不开思路梳理,借助阅读,边读边理清文本内容,对答题有指导作用.
2、标画关键语句.观点态度和解析往往隐藏在这些关键词句中,找准它们稍加调整就明确了意图,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直接引用原文作为解析.
3、关注文中关联词.它们是意图间联系的纽带,如“信息透露出”“如果…只是…只要”它们后面都是真实意图的表示.
4、坚持练习、养成习惯,提高梳理能力.能力提高不可一蹴而就,靠平时训练,坚持在阅读中进行思路梳理,既能快速准确获得写作目的又能提高理解领悟能力,形成阅读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①生命的根基②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
答:①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②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答: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述了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忧虑。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从自己种菜的小题材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试题解答:
(1)本题解析在第六段,提示性的语言是(人)“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和核心地位“及“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2)要解答此题必须读懂上文的相关内容,1~4段是从自己的经历,从正面来谈,人与自然生命的交流及其中的愉悦;第5段是立足现实生活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从反面来谈,人与土地、自然的背离的结果.
(3)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述技巧.
(4)B项中“主要表述了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是不恰当的,根据文意,应为“主要表述了与土地交流的一种愉悦,一种结束“.C项中“主要表述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应为“表述了对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的一种焦虑”.
解析:
(1)(4分)①生命的根基;②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4分)
①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②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6分)
①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3分)
②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3分)
(4)(4分)BC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1.看修辞手法2.找关键词语3.抓隐含意
第二步:结合语境(上下文)对应解释
第三步:组织解析,全面作答不漏点(多角度分点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3分,每小题23分)
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蔽:用屏风遮挡着
C.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让:责备
D.吾适丰沛适: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解答本题应该依据所供语句在原文中的相关语境,分析比对,不难发现“绛”“灌”为两个大臣名,所以中间应该有停顿,故可排除AC;此外“群臣……等”是“莫敢入”的主语,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故“等”后不应有停顿,再排除B.故选D.译文: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
(2)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译文: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
(3)D.“表述了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分析有误。据原文“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可知,主要是表述了对于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无中生有。
(4)①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因:通过;谢:谢罪;无有:没有。句子翻译为: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②固:本来,当然;一,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彭殇:长寿和短命。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解析:
(1)D
(2)B
(3)D
(4)①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述了什么情思?
答: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听我楚狂声”用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富贵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1)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述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诗歌鉴赏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读懂诗歌,其次还要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熟悉不同题材的诗歌所表述的不同情感.平时复习要多注意积累.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5.(10分)古诗文默写。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重点字:孝悌、颁、矣)
(2)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蓝田)
(3)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重点字:芥)
(4)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重点字:凋、尽)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重点字:疏、斜)
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A“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如,他们炮制“天才论”,捏造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伪造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的B“规律”,胡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的谬论,虚构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的无稽之谈,等等。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谁反对,就会被扣上反对马列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大帽子。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C“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他们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D“权威”自居,实践证明他们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①并用来指导实践。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1卷第241页)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能正确指导实践,又来源于实践所造成的,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②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
(1)下列是文中使用的四个引号,其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A.“四人帮”
B.“规律”
C.“真理标准”
D.“权威”
(2)下列的古诗句修辞手法和文中第一段画线句的相同的一项是C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在文中第二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
①并用来指导实践
②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4)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个病句,请加以修改。
(1)A.特定称谓,其余三项是表讽刺和否定。
故选:A。
(2)文中画线句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真理标准”比作泡沫。
A.是夸张,“潭水深千尺”是夸张的手法。
B.是拟人,“断魂”修饰“粉蝶”是拟人的手法。
C.是比喻,“露似真珠月似弓”是比喻的手法。
D.是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指天气晴朗,也指感情。
故选:C。
(3)第一空,根据前面的语句“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可填:并用来指导实践。第二空,根据前面的语句“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可填: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4)“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能正确指导实践,又来源于实践所造成的”句式杂糅,“所以……在于……”和“……所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要去掉“所造成的”;“它能正确指导实践,又来源于实践”语序不当,应该先“来源于实践”,后“正确指导实践”。
解析:
(1)A
(2)C
(3)①并用来指导实践②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4)①句式杂糅,“所以……在于……”和“……所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要去掉“所造成的”;②语序不当,应该先“来源于实践”,后“正确指导实践”。
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7.(5分)使口头文学由抽象变为直观,是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从材料看,这样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不超过60个字。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内容包罗万象。作为非遗中的弱势项目,它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传播。我们可以用传统连环画的形式,也可以借用漫画绘本的形式,甚至油画、国画、版画等,这些形式可以激发更多年轻读者的兴趣。如果将之转化为手游,实现变静为动,其传播之迅速广泛,亦可超乎想象。当前,通过建设大数据保护日渐消亡的口头文学作品也是国家的一个举措,把它们数据化,除有利于其传播外,还有利于专业人士的学术研究。此外,口头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带有英雄史诗的性质,如果将这些英雄人物以历史场景,以舞台剧的形式立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是对民族故事的保护,也能将民族精神传播开来。
根据“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内容包罗万象。作为非遗中的弱势项目,它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传播。”可以提炼出的方式是“借助新媒体”。根据“我们可以用传统连环画的形式,也可以借用漫画绘本的形式,甚至油画、国画、版画等,这些形式可以激发更多年轻读者的兴趣。”可以提炼出的方式是“借助不同形式的绘画”。根据“如果将之转化为手游,实现变静为动,其传播之迅速广泛,亦可超乎想象。”以提炼出的方式是“借助游戏”。根据“通过建设大数据保护日渐消亡的口头文学作品也是国家的一个举措,把它们数据化,除有利于其传播外,还有利于专业人士的学术研究。此外,口头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带有英雄史诗的性质,如果将这些英雄人物以历史场景,以舞台剧的形式立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是对民族故事的保护,也能将民族精神传播开来。”可以提炼出的方式是“建立大数据和舞台剧”。概括时应对原文信息加以整合。
故解析为:
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建立大数据以及借助游戏、舞台剧和不同形式的绘画来保护和传承口头文学。
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退股协议书:XX电商公司合伙人股权退出及退股合同
- 2025年影视编剧合同
- 数据中心水电安装合同模板
- 电子竞技赛事组织及运营服务合同
- 乳制品物流居间合同范本
-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投资合同
- 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建设合同
- 智慧物流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
- 影视剧组场地租赁使用与安全免责合同
- 水利工程代建合同协议书范文
- 烟草局合同范例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版)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 耳穴压豆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变电站现场运行通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老年人预防及控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