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实习总结报告_第1页
施工实习总结报告_第2页
施工实习总结报告_第3页
施工实习总结报告_第4页
施工实习总结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实习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宁波建工集团第五分公司承建的青林湾4/5期4标段工程位于丽园北路西侧,北靠姚江,西邻青林湾大桥。该工程一共建3幢住宅楼,即14#.15#.16#楼。14#楼建筑面积9738.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23层,建筑标高69.35m,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5#楼建筑面积18375.9平方米,建筑层数为22层,建筑标高68.65m,为剪力墙结构,16#楼建筑面积11431.8平方米,建筑层数为24层,建筑标高74.75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主体合理使用年限是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一类防火设计,一级耐火等级。二.实习经历实习期间,该工程大致新建了4层楼,并且内部填充墙建设和相应的设备与安装工程的建设也在进行中。该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包括搭脚手架,加工钢筋与安放钢筋,搭支架和模板,浇混凝土,建填充墙等,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预埋绝缘电线管,水管,预埋烟道,污水孔,消防管道,消防橱窗等。根据现场师傅的安排,我每天早上8点到项目部,下午4点半回校,中饭由项目部食堂提供。通过我自己的总结,实习期间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图纸和施工方面的文件:施工办公室里的图纸有结构图和建筑图两大类,我主要研究了建筑图,详细阅读了建筑设计总说明、单体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各种大样图,充分运用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阅读的施工方面文件有图纸修改联系单,混凝土和钢筋的检验合格单,施工质量检验方法,每周监理会议的会议记录,还有劳务分包的合同等。2.观察施工现场的运输与布置: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实习的工地上,施工材料的运输方式有施工电梯,塔吊,泵送管道,楼梯四种方式,塔吊主要运输各类钢筋,脚手架器材,超过泵送高度的混凝土和塔吊本身需要的组件,施工电梯主要运输各类填充墙砌块,砂浆,包装水泥,加气砼专用粘结剂,预埋材料和施工人员,泵送管道用来运输商品混凝土,楼梯主要运输施工人员和一些零散或者随身携带的施工工具和材料。而施工现场的布置正是围绕施工运输而开展的,现场的布置的详细情况参见附图13.仔细研究脚手架与脚手架搭建过程:在我的工地上,需要搭脚手架的地方有建筑物四周、建筑物内的电梯井与楼梯临时扶手,施工人员的进出通道,钢筋加工场地与搅拌机场地的施工棚。.我学到了脚手架各个构件的尺寸,相对位置,如何与建筑物连接等方面的内容。4.练习施工放线:填充墙,剪力墙,构造柱和门的位置,有时候建筑垃圾还未清扫,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在放线期间,我们学会了怎样把建筑平面图与施工现场相联系,怎样使用墨斗,怎样维修墨斗等;5.观看楼层间施工:我每天都会从比较高的楼层走楼梯下楼,特意去看看楼层间的施工情况。在此期间,我看到了拆模板的过程,填充墙的建造过程,构造柱的建造过程,塌饼的制作过程,墙上插拉结筋的过程,消防器材的安装过程,电线与插座的安装过程等;6.观看顶层施工:我的师傅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不允许我上顶层。实习期间我一共上去四次。我观察到的顶层施工内容有(1)编楼板钢筋,梁钢筋和柱钢筋,(2)钉控制板厚的钉子,架立板上部钢筋,(3)钢筋电渣压力焊,手工电弧焊和铁丝绑扎三种钢筋连接方式,(4)搭模板架子和钉模板(5)连接泵送管道与浇混凝土施工过程(6)剪力墙位置的放线工作(7)预埋绝缘电线管与水管安装过程7.观看施工质量检验:主要是检测楼板厚度和梁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上就是我的施工实习经历,其中谈到的具体细节可以参照我的施工实习日记。三.重点研究的课题1.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我所在工地上构造柱的施工过程如下:首先是施工员把图纸上构造柱的尺寸和位置画在楼层的地板上,然后是钢筋工安放钢筋笼,钢筋笼与上下层预留出来的钢筋相连接,使用的是铁丝绑扎的方式,然后是木工安放模板,并用固定模板,在构造柱顶端留出一个填混凝土的洞,接着由泥工用推车把现场搅拌的混凝土通过施工电梯送上来,全部倒在楼地板上,用铁铲把混凝土铲入填混凝土的洞中,填一部分后,敲打模板,再填,如此循环,填满后用小木板封堵住模板上的洞。最后用水冲洗掉模板上的混凝土以及漏在边上的混凝土。分析其施工工艺,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钢筋笼存在问题,箍筋尺寸有误,导致后续的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员放的线没有办法安模板,有的民工图省力,直接拆了钢筋笼浇混凝土,变成了素混凝土的柱子,或者箍筋的铁丝没有扎牢,出现了两个箍筋的一边粘在一起的现象;而还有箍筋的间距并没有完全按照图纸来做,完全凭经验自己设定,(2)混凝土没有用振动棒,只是用锤子敲打下模板,拆模后经常看到柱子上气孔非常多,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浇到混凝土,钢筋露在外面,(3)拆模时间过早,有的柱子上的混凝土可以用手掰下来。对于其改进办法:(1)施工方和监理方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管理,(2)施工人员应该端正工作态度,如果施工人员本着负责的心态去工作的话,就不会出现箍筋尺寸不对,箍筋没有扎牢,没有使用振动棒,提早拆模等现象了,(3)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认识水平,有些施工人员并不知道他的做工是错误的,也没有人指正,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自己主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2.填充墙的施工过程现场填充墙所用到的材料与设备有:(1)伊通两种型号的加气砼,分别砌筑100mm和200mm厚的填充墙、(2)粉煤灰砖、(3)伊通专用砌筑粘结剂(白色,YQZ111)、(4)POLYMENT131加气混凝土砌筑砂浆、(5)海砂、(6)自制混凝土、(7)切割砌块的机器填充墙垫层做法:(1)在卫生间等需要防水的部位,需要做素混凝土翻边,高度不低于120mm,需要加模板后现浇,(2)其他部位需要做高度不低于200mm粉煤灰砖的翻边现场砌墙做法:砌块错位半块砌块的位置放置,墙上拉着的棉线控制每皮砌块的高度。两种砂浆随意用,有些墙上可以明显看到两种砂浆的痕迹。砌筑时,有的是把砂浆涂在要安放的砌块上,有的是把砂浆涂抹在已经砌好的砌块上。一般涂抹砂浆都是只涂两边加中间。快砌到顶时,有时候砌块放不进去,可以先敲去多余的部分再砌,门洞顶放置了预制过梁,门洞边的马牙槎用粉煤灰砖砌进去。墙内每两层砌块植入两根拉结筋,直径估计只有2mm。分析其施工工艺,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砂浆涂抹不饱满,有的时候就涂抹了两边,砌块中间没有砂浆;(2)砌块应该在砌筑前1-2天洒水润湿,但是现场的砌块没有润湿过,冬天天气那么干燥,砌块含水率肯定偏低,(3)拉结筋过细,按规定,拉结筋应该用2根直径为6mm的光圆钢筋,可是现场使用的钢筋明显偏细,(4)砌块浪费比较严重。由以上前三点可以看出,现场砌筑填充墙时,由于填充墙做的好坏不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施工方就本着偷工减料的想法,劳动量明显减小,材料使用量也明显减少,这样劳务分包方,总承包方,监理方,建设单位都获得了不当得利,受害的只能是买房子的消费者。对于如何减少砌块的浪费,我的设想是:(1)施工人员在搬运砌块的过程中,应该再小心一点,轻拿轻放(2)从砌筑材料的可循环性上出发,对于砌块边角料也能够做到回收再利用,当然,这里面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四.心得体会为期二十多天的施工实习里,我感受良多,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我深刻感受到施工员恶劣的工作环境,常年无休以及不固定的工作时间,不算高的工资待遇,让我对这份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