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训练一、基础与运用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宫(ɡōnɡ)选择(zhé)风貌(mào)B.小摊(tān)官吏(lì)栏杆(nán)C.毛驴(lǘ)商贩(fàn)神态(tài)2.给下列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作坊(zuózuō)工作(zuòzuō)乘车(chéngshèng)一乘轿子(chéngshèng)笼头(lónglǒng)笼络(lònglǒng)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北宋的张择端 B.北宋的滕明道 C.唐代的张择端4.读句子,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功夫”的意思是()A.(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B.本领;造诣。(3)画上有撑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5.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分开。(1)走在街上,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2)明明的父母离异了,他跟奶奶生活在一起。(3)苏轼身处异地,思念着在齐州的弟弟。(4)她的家里奇花异草。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A.不但……而且……B.或者……或者……C.只要……就……D.因为……所以……①有付出,会有收获。②赵州桥坚固,美观。③星期天,我去爷爷家,去姥姥家。④德国法西斯要打到村子了,科利亚要把东西埋起来。7.《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阅读(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作者是;有的历史,现在保存在。(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作者连用了多个“”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和来表现街市的热闹。(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看到了。二、阅读与理解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2)请你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列举的省略(5)请你用“”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9.类文阅读。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烙画,是(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需要用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语言表达10.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为名画《清明上河图》制作名片。①作者:②画名:③内容:④历史:⑤保存: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择(zhé改zé);
B:栏杆(nán改lán);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答案】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3.【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4.【答案】(1)B(2)A(3)C【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5.【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6.【答案】只要;就;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③分句前后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或者……或者……”④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7.【答案】(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有八九百年的历史,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人物繁多。作者连用了多个“有”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各种各样的店铺和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画中桥北头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传神。
(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
(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
(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
(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8.【答案】(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解析】【分析】(1)总分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分析可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插说。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9.【答案】(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对青少年24h活动行为与抑郁症状改善的促进研究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剪辑师版权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销售顾问销售数据分析与报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厂土地租赁合同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IT产品代理销售协议2篇
- 2025版小区公共区域保洁与绿化维护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三明货运从业资格证好考吗
- 二零二五版供应链融资高额抵押反担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门行业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合同7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封条(标准A4打印封条)
- 2024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延迟交稿申请英文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68822023年)交工技术文件表格仪表自动化安装工程
-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72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