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H:1O:16Mg: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1.厨房中的下列做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洗锅 B.淘米 C.切菜 D.点燃煤气【答案】D【解析】【详解】A.洗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淘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切菜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煤气燃烧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A.氮气和氦气 B.氮气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和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故选:B。【点睛】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C.二氧化碳验满 D.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正确;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D.连接橡皮管和玻璃管要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用水润湿的玻璃管旋转连接,正确;故选:C。【点睛】4.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5.引起温室效应主要物质是A.SO2 B.CO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C【解析】【详解】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故选C。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生石灰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球鼓起,过一段时间,温度恢复至室温,气球恢复原样,符合题意;B.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故选A。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B.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阴离子带负电,但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也可能是电子等;错误。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错误。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错误。D.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燃烧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验纯;正确。故选:D。【点睛】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 B.9.6g C.8.8g D.4.4g【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又因为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则,则B=9.6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9.6=C+3.6,故C=8.8克.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方法.9.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g B.100g C.150g D.200g【答案】D【解析】【详解】,CO2+Ca(OH)2=CaCO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白色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所以,解得x=200g,故选D。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横坐标是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变,错误。C.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纵坐标是酸的质量,这属于足量金属等量酸的情况,最终产生的氢气由酸的质量决定,酸的质量相等,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错误。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故选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11.甲、乙、丙、丁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是8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_【答案】①.C②.12:19【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为14g+26g+3g+5g=48g,反应后的总质量为2g+xg+3g+36g=(41+x)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41+x)g=48g,解得x=7,甲反应前有14g,反应后有2g,质量减少了12g,甲是反应物;乙反应前有26g,反应后有7g,质量减少了19g,乙是反应物;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丁反应前有5g,反应后有36g,质量增加了31g,丁是生成物,即:甲+乙→丁。【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x的值是7,故选项错误;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杂质,选项B错误;C.丁是甲与乙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丁一定是化合物,选项C正确;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g:19g=12:19。故填:C;12:19。12.向一定质量的锌铁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分离得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渣、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AgNO3.Fe(NO3)2B.滤夜中一定有Fe(NO3)2.Zn(NO3)2C.滤液中一定有AgNO3.Fe(NO3)2.Zn(NO3)2D.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答案】①.B②.银(Ag)【解析】【详解】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和铁的混合粉末时,硝酸银先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足量时,再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铁参加了反应,生成了浅绿色的硝酸亚铁溶液,锌已完全反应。A.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Zn(NO3)2,不一定含有银离子AgNO3,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Zn(NO3)2,该选项正确;C.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Zn(NO3)2,不一定含有银离子AgNO3,说法不正确。故选B。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Ag)。故选:B。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CuO和Fe3O4观察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鉴别H2O和H2O2溶液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D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______【答案】①.C②.磁铁吸引【解析】【详解】A.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此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点燃一氧化碳需要引入新的气体氧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H2O2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生成,H2O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恩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磁体吸引铁粉而不吸引铜粉,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可选用磁铁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答案:C;用磁铁吸引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4.化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2)高铁电路中多用铜质导线,这利用了铜的______和延展性。(3)同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和同一物质反应会生成不同的物质,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______(填化学式),而铁和氧气、______同时接触则会生成铁锈。(4)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石燃料的是______。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工业上,还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Hg(2)导电性(3)①.Fe3O4②.水##H2O(4)①.天然气②.(5)【解析】【小问1详解】汞是唯一一种液态金属,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Hg;【小问2详解】高铁电路中多用铜质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小问3详解】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Fe3O4,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成铁锈;【小问4详解】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石燃料的是天然气。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问5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1)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请画出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2)制备某锂电池材料时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8X++2Li2CO34LiMn2O4+2CO2↑+O2↑,则X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①.6.941②.(2)MnO2【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原子及个数:4Li,2C,6O;反应后的原子及个数:4Li,8Mn,2C,22O;则8X中含:8Mn,16O;X是MnO2。【点睛】16.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下:(1)操作1:粉碎。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操作2:焙烧。高温条件下,通入空气,CuS和NaCl反应生成了CuCl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3: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②.③.过滤④.NaCl【解析】【详解】(1)粉碎可以加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达到加快反应的目的;(2)根据题意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空气中的氧气、CuS和NaCl;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CuCl2和Na2SO4。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3将前面的物质分离成固体和液体两部分,所以为过滤(将可溶物和难溶物分离)。(4)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氯化钠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1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丁为单质,且丁是一种紫红色金属,A.B.C.D为氧化物(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反应③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3)反应④和反应⑤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①.H2O②.18(2)化合(3)Cu(4)【解析】【小问1详解】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丁为单质,A.B.C.D为氧化物,丁是一种紫红色金属,所以丁是铜,氧化物B和C反应生成D和铜,所以B是一氧化碳,C是氧化铜,D是二氧化碳,氧化铜和单质乙反应生成A和铜,所以A是水,乙是氢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甲是氧气,丙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丙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A的化学式是H2O,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小问2详解】反应③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小问3详解】反应④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⑤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所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Cu;【小问4详解】反应②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1).B图中①仪器名称为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该装置还应作的的一点改进是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在装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__端导入(选填“a”或“b”)。【答案】(1)锥形瓶(2)①.A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③.(3)①.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4)①.AD或AF②.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小问1详解】①是锥形瓶【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因此选择A装置,试管口应该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小问3详解】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装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制取甲烷选择加热型装置,故选A,甲烷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密度小于空气,可以用向下排气法,故选AD或AF,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19.甲、乙两图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提示: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作出猜想】猜想I:只有CO;猜想II:只有;猜想III:______。【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1)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______。(2)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______(填序号)成立。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碳粉和8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A(玻璃管+固体)m1m2B+C(广口瓶+混合液)m3m4(1)若猜想II成立,则理论上)______)(填“>”“<”或“=”)。(2)若猜想III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答案】①.、CO两者混合物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③.I④.=⑤.0.6g<m<1.2g⑥.排出内部残留的空气,避免加热时发生爆炸,以及防止空气中组分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解析】【详解】作出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也可能生成CO或两者混合物;故猜想III:、CO两者混合物设计方案:(1)实验时装置A处的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故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2)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D处的气体能点燃,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即生成的气体只有一氧化碳,则猜想I正确,故填:I。(3)若猜想II成立,即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m1-m2)是参加反应碳元素的质量和氧化铜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